%2011-02-16 18:50:35
动力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由 500 元左右涨到 900 元左右,而电价纹丝不动,发电厂亏得一塌糊涂,还能支撑多久?电价如果猛涨,比如达 50%,中国物价马上进入螺旋上升的失控状态----
2011-02-16 19:05:42电价现在是物价最敏感的因素了,网友们想想,两年内除电价,还有什么没涨了。当然是指与生产生活攸关的,而不是吐血降价的液晶电视等等啊。
-------------------------------------- 呵呵,继续回味呀。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05 19:24
%2010-12-27 11:55:54
加息与房价加息与降低房价显然没有主动的关系,顶多是被动关系。
中央政府就是我们这个帖子很早以前说的甲方,如果真心的想刺破房地产的泡沫,他有更多的有效手段可以采取。
第一个,升高首付比例,由 20%、30%上升到 50%甚至 70%,房价应声而落。
第二个,加收房产税,比如,100 平方米以下收 1%,100到 200 平方米之间收 1.5%,200 平方米以上收 2%,房价应声而落。
第三个,增加交易税,使炒房者“抱头鼠窜”,房价应声而落。
第四个,增加住房建设的土地供给,可以导致土地成本下降,房价应声而落。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05 22:07
%2010-07-11 18:03:58领袖们沾沾自喜的伟大经济数据,不幸遗漏了下面一组:
1.粮食对外依赖约 20%。
2.词料对外依赖约 70%。
3.油料对外依赖约 50%。
4.棉花对外依赖约 40%。
5.煤炭对外依赖约 4%。
6.石油对外依赖约 55%。
7.铁矿石对外依赖约 60%。
8.铜对外依赖约 30%。
9.喷气式民用运瑜机对外依赖约 100%。
10.电脑的 CPU 对外依赖约 100%。
11.高铁系统的关键技术对外依赖约 50%。
12.----------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05 22:11
2010-07-11 16:11:29
500 条领袖、顶多 5000 条领袖己经把大量的国家外汇储备中的真金白银以各种名目、各种手段转移到个自名下,放哪了呢?显然,领袖毕竟是领袖,比死掉的文强要聪明(文强把 3000 万元现金藏在池塘底),会藏在瑞士、百慕大群岛等,但这些都逃不过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眼睛!美国人了解我们的领袖们,如同了解那十名俄罗斯间谍一样,只是不知道美国人何时出手,想不想出手?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05 23:32
回作者:八戒西游 回复日期:2011-06-05 22:53:34
----------------------------------------------- ----- 对美国的量化宽松的理解可以不同!但我强调的是与中国平民百姓有多大关系呢?在媒体里的狂轰滥炸是何居心?呵呵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05 23:40
QE 的目的就是在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经济活动,防止通缩的手段。
----------------------------------------------- ----------------- 这句话是哪来的?中国媒体?还是中国的砖家?这不是典型的用结论来证明结论吗?“增加货币供应量”这是你自己的判断!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06 00:48作者:八戒西游 回复日期:2011-06-06 00:19:47
---------------------------------------------
哈哈,八戒西游也是夜猫子呀,这么晚了还没睡!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08 15:51今天是高考的日子,回想起中国的高考制度对每个中国人的影响,感慨万分啊。中国的高考制度至少包含两个功能:其一是类似于古代科举制度的功能;其二是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的功能。
高考制度第一个功能,是缓解社会矛盾的功能。此话怎讲呢?中国社会有大量的底层居民,它包括了广大的农村、小城镇以及大城市低收入和收入不稳定的居民。他们的子女往往通过考大学而实现一步登天的幻想!所以,中国的高考制度必然选择的是精英模式,需残酷而又漫长、公开而又透明的竞争!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08 15:52但是,最近十年的持续的高考扩招以及教育的产业化,逐步摧毁了高考制度的第一个功能!今年高考报名人数 933万,计划招生人数 675 万。精英模式完全被贪婪的商业模式所吞噬!试想一下,一个贫困的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耗资6~10 万元,但这个大学生一毕业 80%的概率是失业,怎么办?他很难有机会实现体制内的就业,这就意味着他很难有稳定的收入,这就意味着他很难有自己的房子,在当今社会的大潮下他很难成家啊!可是,有钱有势的家庭的孩子就完全是另一种景象了,不用功学习照样可以混个本科文凭,家里再花上10万20万甚至30万去买个体制内的工作,接下来买房买车,尽管这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过去也没付出什么努力,但他得到了他所要的东西而对社会没有任何付出!为什么?不公平啊,十年来,中国的高考以及高考制度走向了彻底的失败!扭曲了社会,扭曲了国民的人格!使仇恨与日俱增,当权者面对积聚的仇恨一筹莫展!整个社会只能痛苦的等待着这颗定时炸弹的爆炸!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09 14:23回作者:闲庭花又落 回复日期:2011-06-09 12:11:24-
----------------------------------------------- ---------- 看见这个网友的语无伦次的发言,甚觉好笑,本无意理睬。但转念,不妨与他口水战,给帖子带点人气啊。
我首先反击这个网友所提到“八路军”的概念。1937 年8 月 14 日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后不久,就把国内的各种势力的武装加以整编:共产党的武装被整编为两个番号,其中的一个番号称作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笔者没记错的话,这个所谓的"八路军"的番号,前后只不过存在了37 天,很快就改称为第十八集团军。后面这个番号时间要久的多。所以电影小说里所描述的那个与日本人抗争的八路军乃无稽之谈!天下的笑柄!日本人不会知道那个所谓的八路军的番号!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09 14:34那个网友的“当年两次鸦片战争,慈禧改革,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陆军海军装备都与世界同步-------”云云
所谓的鸦片战争,那个事情确实发生了但第一次可以是称作英清战争!所以说称呼上,就看出使用者是被洗脑了的。
所谓的慈禧改革,那就可笑之至了,哪来的啊?至于陆军海军的装备与世界同步纯粹是胡言乱语啊。
被洗了脑的、半瓶的醋的中国式的知识分子的典型!首先缺乏有效的信息采集能力;其次又缺乏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再接着莫名其妙的进入狂妄状态,拎着自己浑浑噩噩的大脑开始语无伦次的、又是好为人师的信口雌黄!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09 14:51至于粮价或者确切的说米价是2元1斤还是20元1斤?这是一个相当深远的话题,涉及到人民币的定价权、中国内部各利益集团的斗争等等复杂的政治课题。这方面,不客气的说,那个不自量力的网友离我还远着呢,我犯不上与他费口水啊。
另外,关于 QE 的定义,表面的东西是小儿科的东西,是本本主义者的教条。但我还是要再强调一下:美元的现在名义汇率是 0%~0.25%,就是所谓的零利率。
但是华尔街仍然不愿意放贷,但美国的经济 70%是靠消费来拉动,消费这个层面也有相当比例是贷款消费。当美联储发现零利率仍然不能拉动经济、不能创造就业,美联储本能的就得动用其他货币工具来继续挤压实际利率,使美元负利率化。这些货币工具的一种就叫做 QE!美国通过 QE1 和 QE2 的实际操作,现在评估看来或许有效果,但显然不明显。所以美联储不大可能在搞 QE3 了(笔者只是猜测),那么为了鼓励华尔街贷款,美联储下一步一定还要动用其他货币工具的,除非美元的名义利率上升就是加息!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09 15:11
至于那个荒唐网友所提到的,西方国家冻结了利比亚1000 多亿美元资金的事情,那个网友的判断是很荒诞的,结论是很草率的。
这一方面笔者敢跟任何人打赌,只要是能证明是被卡扎菲政权、卡扎菲本人和卡扎菲的主要家属的钱而被西方冻结的,将来连本带利是一定会还的!只要在利比亚的土地上出现了合法的政权,这笔被冻结钱的绝大部分很快就会还给利比亚人民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当然了,留点小尾巴变成历史遗留问题,不痛不痒的,恐怕也是必须的。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09 16:01那个唧唧歪歪的网友出口不逊,鄙视之。建议粉丝们粪土之!哈哈
那个胡搅蛮缠的网友所提到的陶瓷、丝绸和茶叶,把这些商品“石油化”,扰乱视听,笔者必须严厉抨击之!先说这个丝绸,它穿在身上凉意习习,它又很不耐磨。
这就意味着,丝绸这个东西在当时经济发达的欧洲,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既不可能大众化,也没能贵族化,所以丝绸在欧洲的需求量不大,这才是这种商品的致命的结症。
茶叶,这种商品也不能成为主食,它也没有多大市场,更不能为当时的中国所垄断,比如印度,比如斯里兰卡等很快就学会了种植茶叶。所以中国的茶叶并没有什么真正实际意义上的商业优势!依依呀呀的自吹自擂所谓的中国茶叶文化显然并没有被欧洲接受!
至于陶瓷,大众使用的陶瓷,哪个国家都会生产,根本不需要不远万里的从中国去运输。当然了,如果特指景德镇的具有工艺性质的瓷器,那个需求量是很少的,由于中国自己的禁海政策,自己扼杀了这个市场,何苦归罪于外人呢!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09 16:42回作者:闲庭花又落 回复日期:2011-06-09 15:39:25
洗脑? 你自己有空多读读晚清七十年 万历十五年之类的书 ,实在不行 你把投名状多看两遍也行, 你就不会那么狂热了,国家好不容易稳定下来 ,你这种人非要觉得乱才好?乱了就是白骨千里!饿殍满地!当年日本借口两个士兵始终都可以要求进宛平城搜查,今天我们的渔船可以撞日本的军舰,日本还得放人回来,你还要怎样?
----------------------------------------------- -------- 中国古代的书籍所描述的历史基本是虚假的,读多了是要中毒的。
“国家好不容易稳定下来 ”。这句话到刺痛了我的神经,谁的国家?平民百姓的国家,还是极少数权贵的国家?稳定?谁的稳定?是贫民百姓的收入稳定?还是贫民百姓的储蓄稳定?还是权贵资本主义者们自我幻想的稳定?
那个依依呀呀的网友,到底站在哪个立场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09 16:46
哈哈我的助理下班了,愿意打口水仗的话,明天续集吧!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09 17:38回答这个的问题的要点:人民币在国内、国外实际上都不能自由兑换!
间接兑换才产生“溢价”!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0 13:26
顶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0 13:28
《咀嚼人民币》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9727947259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4 10:30
顶一下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4 10:36记得去年六月中旬,也就是 7.1 以前。出现了 yymmfree这么一个捣蛋鬼,还有几个帮凶:分别叫猫来个咪、迎面吹来西北风、没我 NO 行、有一说一什么的。这些鬼魅,曾经在这个帖子里胡搅蛮缠、横行霸道大约两个多月,大约在九月初,就突然集体消失人间蒸发了!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4 11:12
现在,鬼魅们又现身了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4 14:20
2011 年 6 月 14 日
伟大的京沪高铁就要通车了,昨天新闻票价定在410~1750 元之间。
京沪高铁,全程 1318 公里,总投资的概算为 2209 亿元,设计单项运输能力为 8000 万人次。两种运营速度:分别是300 公里/小时和 250 公里/小时。
列车采用 CRH380A,16 节车厢最大定员 1004 人。
笔者来分析这些数据。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4 14:46
第一个,总投资的概算 2209 亿是在 2008 年敲定的,一般比总预算少 10%~20%,最后的实际总投资,在中国的经验值是总预算的 130%。所以,京沪高铁的实际总投资应该不少于 3200 亿元!至于其中的大窟窿,往往用特殊财政补贴、银行贷款、拖欠施工单位的工程款、采购款等方式来解决,这不仅是中国的惯例,也一直是中国的特色!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4 15:32
第二个,单向运输能力 8000 万人次。这个数据泡沫很多:它是按最短发车间隔 3.5 分钟设计的!实际操作,这不仅不安全,也绝不会有这么大的客流量的。笔者以为最短发车间隔按 5 分钟设计差不多就是极限了。按照这个思想,单项运输能力打七折应该是 5600 万人次。另外,这个数据又是按最大定员 1004 人计算的。目前 250 公里/小时的运行方案,由于有商务座位和 VIP 座位等,所以顶多 900 人;而 300公里/小时运行的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根本无法挂 16 节车厢,如果按 12 节车厢计算,实际每列列车顶多 700 人啊。这样京沪高铁真正有意义的单向运输能力应该是 4500 万人次(平均每列载客最大定员按 800 人计算)。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4 15:35
好了,我们有了两个修正的数据:实际总投资 3200 亿元以上;京沪高铁的最大双向运输能力少于 9000 万人次。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4 15:38
我们现在估算一下京沪高铁一年的总收入。理论上它每年能运输 9000 万人次,而实际的上座率在春运期间可以达到 100%,但在平时上座率恐怕 50%都没有,于是我们取一个理想的平均值 70%的上座率。另外还需注意并非所有的乘客都从北京直达上海,毕竟京沪高铁有 21 个客运站,所以实际的上座率还需再打折啊,按 90%打折,估计实际的上座率顶多 63%!按目前的票价 410 元~1750 元,低端的票价比例比较高,所以平均票价按 600 元计算是可以接受的。这样,京沪高铁一年的总收入约为 340 亿元。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4 15:41
京沪高铁的一年总成本,可就难算了。中国是个伪市场经济的国家,好大喜功、文过饰非一直是决策圈里的通病!笔者就必须说一些武断的数据了,比如动车的最大使用寿命名义是 30 年,在中国我们不妨按 10 年计算吧;这个高铁工程的基础建设官方可能号称寿命达 100 年,我们也不能听他们的胡言乱语,估计 25 年不拆也就不错了。这样,目前投入这 3200 亿元整体寿命不过 20 年而已,这就意味着资本项目的折旧可以按 5%提取约 160 亿元!(读者不要误解,并不是说京沪高铁 25 年以后就不用了,而是维修、更新等等需要继续投入大量资金,这只是一种算法,千万不要断章取义)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4 15:48
成本中的另外一部分就是资金占用的成本,按我们目前的基本储蓄利率 3.25%计算,此项成本达 104 亿元。
现在很清楚了,3200 亿元的庞大投资仅折旧和利息两项就至少264亿元!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4 15:54
至于京沪高铁的营运费用,非常难于计算,它甚至包括了各个客运站小到售票员的工资等等无限琐碎的项目,而且我也懒得说腐败在这里的“伟大作用”了。但我们可以参照以前的动车。根据铁道部公开的消息:客运项目是亏损的,货运项目是盈利的。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以前北京到上海的动车票价在 400 元左右但却是亏损的。而铁道部从来就没有计提过折旧和利息。所以,最保守的估计:一个乘客从北京到上海的运营成本换算成京沪高铁是不会低于 400 元的!这样,我们就估算出京沪高铁的运营费用每年超过 230 亿元!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4 16:03把资本项目的 264 亿元和运营项目的 230 亿元加在一起,这就是京沪高铁的一年的总成本约 490 亿元啊!
于是得出结论,京沪高铁在最好的情况下每年要亏损
150亿元以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4 16:05
当然了,中国的惯例,人民铁路归人民嘛,资本项目的成本是不计算在京沪高铁公司的负债表中的,明年的这个时候,如果人民币没有崩溃的话,估计我们的官媒会像吃了鸦片那样兴奋:声称京沪高铁一年下来盈利了几十个亿!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是如何如何英明等等,揣着明白装糊涂呗!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4 16:32京沪高铁的故事,事实上比笔者讲的更惊心动魄。据传,铁道部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征地和拆迁,在现实社会中的中国,在贪婪无比的一切向钱看的中国,这个征地和拆迁的奇迹,背后不过是肆无忌惮的“撒钱”而已。还是据传,仅征地和拆迁就花费了超过 1000 个亿!曾经有传闻京沪高铁项目在征地和拆迁这个领域就造就了四十个以上的亿元富翁!这样,笔者所估计的 3200 亿元的总投资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4 16:37
京沪高铁的故事可以继续引起我们的思考。如果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考量,相对贫穷的大多数中国人是无法承担高昂的票价成本,这就意味着高速铁路在中国,无论是哪一段,都是要亏损的!那么,决策者为什么要做这样没有商业效益的投资呢?如果换了社会效益的来考量,又有多少人、又是什么身份的人经常往返于北京和上海呢?数量庞大的农民工都分布在京沪高铁的沿线?大部分农民工买得起那高铁的火车票吗?显然京沪高铁也谈不上有社会效益。
既无经济效益又无社会效益的京沪高铁,在 2011 年 7月 1 日就要试运行了,当 CRH380A 高速列车在京沪高速铁路上呼啸而过时,它会刺破什么?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5 17:13
《中国历史与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分裂》
所谓的中国历史,就是知识分子精英界所津津乐道的二十四史。这二十四史是所谓的正史,笔者的理解是:正史就是帝王将相史,其思维背景往往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的立场。
于是,现代人在读历史时往往就受到了毒害!尤其是在现代中国制造出了一大批所谓的通晓历史的知识精英,殊不知这些人不过是帝王思维模式下的“奴才”而已。获得了某种承认,赢得了经济上的小利的“奴才”往往沾沾自喜,自鸣得意,大肆的宣扬这种中庸的文化。而那些没有获得某种承认,经济上还在底层中挣扎的“奴才”往往愤世嫉俗,怀才不遇,数量庞大而沦为愤青。
所有这些中国式的知识分子的共性是人格分裂——经济处在社会的底层,但思维模式却处在统治阶层!于是他们张口闭口的爱国,张口闭口的什么主义,莫名其妙的仇恨西方世界。但又向往美国式的西方生活,几乎全盘的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他们一会同情农民同情农民工,他们一会又歇斯底里的投靠统治阶层而大玩民粹主义!他们今天大谈环保主义低碳生活,但明天就胡吃海喝大肆浪费!造成知识界精英人格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了解中国的真正历史,他们只知道一些虚假的、冠名堂皇的历史,导致了这些知识分子们在意识的深处自我膨胀,使这些受毒害的知识分子形成了统治阶级的也就是帝王的思维模式!这样的历史读得越多,孤芳自赏就越强烈,受毒害就越深。如果再通晓野史,那则更坏了,导致了他们内心深处越来越阴暗,结果他们不能自拔。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5 17:19那么普通的中国知识分子应该知道什么样的中国历史呢?当然是平民大众眼光的历史,不应该有王位的追逐,不应该有阴谋诡计的施展。那应该是什么样的历史呢?笔者以为像中国的文字发展史,中国的农耕史,中国的衣服服饰史,等等,可能是普通知识分子应该加以重视的。而那些正史仅供参考而已,不必深究。
比如汉字。古代的汉字繁琐而冷漠。繁琐是指对小孩而言,要记住中国汉字是非常难的,这样导致了汉字难以普及,最后成为少数知识精英玩弄的把戏。而绝大部分人由于汉字的繁琐导致弃学而目不识丁!于是就导致了汉字的冷漠,这种冷漠来源于繁琐汉字的分化,掌握了汉字的极少数人长期统治不掌握汉字的大多数人,前者不断的对后者实施愚化,最后导致整个社会发展的极其缓慢。说到汉字的这个特点,我们不得不感谢简化的汉字,同时也得感谢汉字书写方式的改变。这导致了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文盲的迅速减少,才使中国能够有现代的教育方式。
当然了,中国并没有真正服务于底层社会的历史,于是中国的普通知识分子就应该有逆向思维的习惯,去拷问那些要毒害我们的历史。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5 17:27比如,当某段历史写到一千多年前的强盛的宋朝每年能炼铁 10 万吨甚至 100 万吨时,冷静的知识分子大可不必为此嘘唏!用逆向思维去拷问这些数据,吹嘘出来这 10 万吨钢铁是用在什么地方了呢?如果全部用来做刀,当然是军队用的那种刀大概相当于每年 2000 万把!如果全部用来做农民的犁,大概相当于每年生产 800 万个!可那个时代,事实上几乎很少有铁犁,事实上顶多 100 万常备军。所以历史学家们不过是一群胡说八道的神经病!同理,年产 10 万吨钢铁的话,那这样的钢铁冶炼所的遗迹在哪里啊?铁矿石在哪里挖掘啊?炼铁的焦炭出于何处啊?想到这,我就恨不得想把那些胡言乱语的历史学家绞死!另外,常识:火柴头的最大温度是 450 摄氏度,蜡烛为600,酒精灯为 800 度,烧稻草的炉灶 900,液化气炉灶 1000,天然气炉灶 1100 度。可是,生铁流动的温度是 1300 度以上。
宋朝时,用什么燃料?用不用风箱?这些都不是历史学家说说就能炼出那么多生铁的!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5 17:31
呵呵,待续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7 11:19
《咀嚼人民币》淘宝网有作者签名和补充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9727947259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7 14:39
2011 年 6 月 17 日我们来继续抨击这个悲剧,悲剧的主角是现代的中国大部分知识分子,他们往往只知道古代人编撰的文字历史,并且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缺乏逆向思维而对这些文字历史进行甄别,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思维混乱,甚至走向了人格分裂,人格分裂的一个重要特征——喜欢抬杠!
我们回到逆向思维的一个视角,接着说古代的中国炼铁业。笔者前两天已经陈述了,炼铁需要这样的条件:必要的设备(能保证 1300 摄氏度以上的炉温),铁矿石,炼铁用的焦炭。可是宋朝时代,这些条件具备吗?严密点说,是普遍具备这样的条件吗?宋朝时代有十个甚至是一百个这样的炼铁厂吗?结论是没有。这样就从侧面否定了历史书籍中的许多历史文字记载。
笔者为什么首先拿炼铁这个行业作为抨击对象呢?原因是这个行业是一个产业链,想达到每年产量 10 万吨甚至100 万吨,必然要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的,它需要大量的熟练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非一蹴而就的。即使这个产业消失了,也会留下大量的不可磨灭的痕迹的。比如说,炼铁厂附近就会有大量的废渣。年产 1000 吨生铁的炼铁厂的周边每年会形成 3000 吨的各种废渣,持续十年下来,仅废渣一项就达 3 万吨,那是一座小山啊,不会逃过考古学人的眼睛的!如果那个废渣的小山没有,那个炼铁厂也就没有,宋朝时中国能大炼钢铁的情景也就子虚乌有!那宋朝时所用的铁器主要来源于何处呢?来自于贸易,那些铁器的生产源头主要在现在的新疆,在新疆的北疆地区有许多炼铁厂的遗址,其中就有笔者所说的那些堆废渣的小山,可那时的北疆并不在宋的管辖范围内。所以,中国许多知识分子所读的历史书籍中,关于炼铁业的描述就都是胡说八道了。笔者也注意到了,在《天工开物》中确有炼铁的图画,图画而已,与年产 10 万吨甚至 100 万吨钢铁是无关的。
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逆向思维的方法,去评价古代中国的船舶制造业,纺织业,甚至农业。我们都能得到与历史书籍中文字描述的完全不同的情景。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7 14:56为什么真实的历史与中国的所谓正史有那么大的出入呢?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历史是统治阶级的历史,统治阶级的历史就一定是一部说谎的历史!再过五百年,后人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在 1958 年会记载着在当时的自然条件下居然会有亩产 10 万斤的良田!于是五百年后两个中国知识分子碰到了一起就会发生激烈的争吵,其中一个用炫耀的表情说:五百年前中国人的亩产就 10 万斤了!另一个人愤愤不平的说不信。前面那个人就会在历史的文字中找到证据给后面的人看!还是再过五百年,同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记载着进入 21 世纪初,房子的大跃进,历史书的文字记载着由于大量的房子建设,使当时的国民感到无比幸福,毫无怨言而深爱自己的祖国和党!而活在现在的你,你会相信这些文字记载吗?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7 15:11好了,那么中国的知识分子有救吗?能够改变人格分裂这个局面吗?能。只要掌握一些普通的常识和基本的逻辑,就可以使我们的思维回到正轨。比如说信息的采集能力,是我们必须去刻意自我培养的。官府给我们的信息绝大部分是假的。比如那国家外汇储备,刚开始时决策者是把这个数据当做自己的功劳而自我炫耀的,那这时的心态就促使他们虚报虚高这个数据。而现在情况变了,决策者发现这个数据有被掏空的危险,他们要背负骂名了,结果他们不仅紧张了而且害怕了,从此以后他们就会尽量低报这个数据!我们一定要知道流氓的心态和手段,这样才能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7 16:29
《咀嚼人民币》淘宝上有作者的签名和补充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9727947259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8 16:19
2011 年 6 月 18 日在群里的闲聊次贷危机以来,美联储一直在降息,降到零利率以后,经济增长仍然没有被刺激起来,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华尔街不愿意贷款。于是美联储通过 QE1 和 QE2,将零利率挤压为负利率,但华尔街贷款的热情仍然不高,目前的经济数据来看,美联储是失望的。所以我推测不会再推出 QE3 或类似的货币手段,这就是说通过刺激消费贷款来挽救经济的增长,进而提高就业,这个思路失败了。但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却在悄悄的增长,美联储下步的思路,不再只想着提高就业,而要抑制通胀了,加息是必然的选择!因为加息,会恢复美元的强势,这符合美国的长期战略利益。美元已经疲软三年了,该恢复美元的信心了。当美元进入加息通道,大宗商品尤其是美国没有定价权的大宗商品:比如石油和黄金。
应该有一个价格的回归,换句话说可能要跌。我再强调一遍:可能!因为黄金的价格走势还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局部战争、中国的投机因素等等。而石油的价格还要受到欧佩克的产量的影响、美国战略储备的影响等等。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18 16:24
以黄金为例,目前的生产成本不过是 600 美元/盎司,黄金的市场价格长期在两倍成本以上是不正常的,过度投机或者说是所谓的保值心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美元开始加息,那种心态会荡然无存的。所以金价会下跌,甚至一直跌到成本价左右。我的意思是说,跌到 800 美元/盎司是完全可能的!当然这期间不要有诸如战争等这样的偶然因素。
这样,美元加息客观上还是会使大宗商品降价的,这样就有利于抑制美国国内的物价水平,降低通胀水平。这同样对奥巴马的连任是有利的,于是美元加息的思路也是符合逻辑的,而且是立竿见影的!美元加息,理论上人民币必须加息。但实际操作上,我们不知道决策层会如何做。因为现在也看不透,中国的决策层还要不要国有的商业银行。如果不要了,早就应该加息,可是他们硬着头皮到现在也不加息。
等到年底,或者明年则需被动加息,又不知决策层有什么样的加息魄力了。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20 15:10
2011 年 6 月 20 日
希腊是一个拥有 1100 万人口的欧洲小国,是欧元区中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德国或法国的一半,可是社会福利待遇却与德国和法国相当。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希腊的经济是入不付出的。希腊的政治领导人为了一己之私,经常向自己的选民许诺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时间久了,就积重难返了。比如:希腊的公假日特别多,虽然能够取悦于民,但却造成了整个社会的懒惰倾向。与此类似的政策比如每周只工作 35 小时(国际惯例是 40 小时),这小小的差距并没有提高国民的效率,却造成了懒惰情绪的普遍蔓延。
当国家发现经济入不付出时,并不及时更正错误。而是采取了拖延的战术,这拖延的战术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用新债抵旧债。这事早晚要露馅,被人识破降低信用等级!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20 15:13
现在,整体上讲希腊政府是想通过全体国民的紧缩,来实现偿还债务的信用。但本质上讲,希腊仍然是入不敷出的。
所谓的国际债务重组,只是延长债务的偿还期限,而绝不是免除债务。可是希腊整体的国民素质却非常低下,他们被反对党和工会加以利用,一点都不肯过“紧日子”!下一步我们只能观察了,如果希腊国民仍不识时务,游行、示威、暴乱持续加剧,必然影响希腊经济的重要支柱——旅游业。那会导致希腊的还债能力愈加下降,谁还肯救助这样的国家呢?希腊被踢出欧元区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20 15:18希腊的故事从侧面上讲也是中国的故事,同时也为未来的欧元留下了不稳定的音符。
谁在乎希腊呢?没有人在乎。那为什么要救助希腊呢?因为要保欧元啊。欧元背后还有几个虚弱的国家,他们分别是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甚至意大利。这些国家同样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本质上都一样:超前消费,寅吃卯粮。所差的只是程度而已!审时度势的讲,欧元的时机并没有成熟。笔者的意思是说 21 世纪初就推出了欧洲的统一货币为时尚早,欧元可能应该是在 2020 年才出现的新事物,这个“早产儿”先天不足,许多病症已经浮出水面。但欧洲的两部发动机德国和法国还要硬撑着,恐怕不是他们能力所能及的啊。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佩服英国人的先见之明,当然也佩服瑞士人的稳重老练。所以在未来的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笔者是不看好欧元的。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20 15:22那中国和希腊相比,希腊政府的空头支票或多或少给自己的国民带来某些实利。可中国政府的空头支票是完全损害了自己的国民利益的,这种卖国行径让人痛心不已。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等这些空头许诺简直一点都不贴“铺陈”了。
像美国这样超级大国,都没有实现全民的医疗保险。可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跌跌撞撞之中,闭着眼睛瞎嚎:要实现全民的医保!除了厚颜无耻的空头支票还是什么?所以,笔者更不看好人民币!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21 14:44
2011年6月21日星期二群里闲聊话题是中俄天然气谈判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斐斐 吴海珊 虽然两年前已签署框架协议,但至今中俄并未就广受关注的天然气协议达成一致,关键的问题仍是价格。
如果这一协议达成,俄罗斯将在未来 30 年内每年向中国供应 68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在谈判中,俄罗斯坚持对中国的天然气出口价格应该与对欧洲出口价格保持一致,即 350 美元/千立方米;而中国认为 235 美元/千立方米的价格已为上限。
“价格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俄方坚持的是对欧洲出口天然气的价格,欧洲的价格的依据是油品和石油的世界价格;而中方坚持根据中国自己开发煤层气和进口其他国家液化天然气(以下简称 LNG)的平均价格来制定交易价格。”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庞昌伟 6 月 20 日下午在俄新社举行的中俄专家座谈会上表示。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21 14:47
在座谈会的一开始,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天然气协会主席瓦列里•亚泽夫坦言,中国的定价 235 美元/千立方米完全没有依据。
庞昌伟则指出,235 美元/千立方米的价格是和中国进口LNG 的平均价格,以及中国自己开采煤气的平均价格比较贴近的。
据他介绍,中国从中东进口的天然气价格约为 160 美元/千立方米,从澳大利亚进口价格不到 180 美元/千立方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晶则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中方的定价“是有依据的。”她表示,中国国内的天然气价格没有完全和国际接轨,中国天然气的价格仅是同类油品的 30%,而国际上的价格是60%。如果说按照俄方的 350 美元/千立方米进口,天然气作为上游产品,必然会推动国内的工业产品价格上升,通胀加剧,整个经济就会出现波动,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
对此,亚泽夫反驳道,如果按照中国的价格出售,比俄罗斯国内消费的价格都低得多,那么“我们凭什么拿自己的资源来维持中国国内的社会稳定,我们何苦呢?”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21 14:50
以上,是新浪新闻的摘录
但那个庞氏、张氏,表面上“爱国”,实则误国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21 14:53
我要是这次与俄罗斯谈判的全权代表的话,我要强调我
的“份内”需要掌握的原则如下:
第一,为中国人民每年争取 68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争
取获得今后三十年的可靠供应。第二,这些天然气的资源,是俄罗斯的资源。其总量超过 2 万亿立方米,占俄罗斯的天然气 14 万亿立方米的七分之一,其数量相当可观。
我们必须把潜在的竞争对手日本,甚至韩国都要排挤掉,抢到这份资源。这个原则相当重要!一定要排挤掉潜在的竞争对手!第三,通过这个漫长的天然气管道的修建。(笔者估计总长度不少于 6000 公里,其中在中国境内至少有 1000公里)把俄罗斯的利益牢牢地拴在这个“漫长的管道线”上,使它在财政上或多或少的依赖于这个漫长的管道线!将来扩大这个管道上的天然气的供应,使一部分天然气“借道”中国而去韩国、日本,使我们的原则具有前瞻性!第四,价格谈判也是有原则的。我们不能吃无谓的“亏”,但也别有占便宜的非分之想。天然气去欧洲的线路,要比去中国的线路短的多的多,这里有“顺道”的因素。我们与欧洲同价已经不吃亏了。不能脑子里老带着什么“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呀,人家欧洲是发达国家呀!这种非市场经济的不健康的思想不可取。一针见血的说,如果认为中国穷,没有欧洲财大气粗。那就一句话:用不起就别用!第五,天然气供应的原则要符合国家的长远战略利益。在今后的三十年中,俄罗斯会换很多届的政府,其间完全可能出现几届强硬的政府,他们会在价格上大做文章。我们可以拉几个利益同盟,比如韩国日本,甚至可能是欧洲的国家,这些都是在谈判中应融入于其中的原则。可惜,我强调的五个原则,绝不是那个中国代表的原则,他也不会“全权”。我估计随着时间的推移,谈判的最后结果我们是要吃大亏的,五个原则一个都守不住!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21 16:10
“虽然两年前已签署框架协议,但至今中俄并未就广受关注的天然气协议达成一致,关键的问题仍是价格。”
----------------------------------------- 关键的问题不是价格,而是站在中国人民的立场上,还决策层的“狭隘的商业利益”的立场上。前者必须有大智慧和豁达的胸怀!而后者只要脸皮足够厚和内心足够阴暗!
我猜,中国的决策层会与俄罗斯达成协议的。但一定有秘密条款,见不得人的,尤其不能让中国人民知道!
历史上,他们一直干着这样的勾当!包括《中苏友好互助条约》、《中日友好条约》、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相关文件,等等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24 13:42
2010 年 6 月 24 日
我大概在一个月以前讲过,在美国,石油的背后隐藏着三股比较大的利益。笼统的说,这三股利益分别是代表金融的华尔街、美国联邦政府、美国的普通民众。当石油价格上涨时,美国民众就要承受压力;美国联邦政府就有机会抛售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而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们,其骨子里不在乎石油的涨或跌,反正各路的美元最终都会汇集到华尔街的。
美国的历任政府都有一脉相承的战略主线:维持美元的强势地位和保障美国的能源供应。对于美元而言,适度的短暂的美元的疲软也是可以采取的战术,这有利于美国的出口贸易从而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而保障美国的能源供应,尤其是石油的供应,用长远的眼光看就必须采取节约和替代同步进行的战略。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24 14:02
其中,美元的货币政策和美国能源替代战略,都会对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般说来,中国人普遍的研究了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而忽略了美国能源替代战略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最近,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的货币政策也要进行战略调整了。由 07 年以来的弱美元转化为逐渐走向强美元。
美国能源替代政策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这需要生物能源的替代,生物能源主要指的就是玉米发酵生产酒精和大豆油加成为生物柴油。推广生物能源,需要有较高的石油价格去推动。所以美国政府是乐意维持一个较高油价的状态,但由于面临着明年的大选,为了获得选民的支持就必须让油价暂时回归到一定的心理水平,所以美国政府要抛售美国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去抑制所谓的高油价。但这只是一个战术策略,是暂时性的,是迎合大选的周期的。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24 14:23美国的耕地,目前的利用率很低,可是美国的农产品是过剩的。很自然,美国要为大宗农产品找到稳定的销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发生物能源。这就跟中国的粮食供应安全造成了冲突。中国即便是维持着现有的生活标准,都面临着对美国农产品的巨大依赖。面向将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会更加强烈,而美国的长期战略中生物能源也同样对美国的农产品有强烈的依赖,这样的冲突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会变得空前尖锐,被动的中国人如何去寻求答案呢?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24 14:47
科学技术可以推动生产力的进步,进而造福于人类。而货币政策,是不会促进生产力进步的,它顶多去实现财富的重新分配,利益的重新流动。次贷危机以来,美国采取的是弱化美元,加快美元的流动性,进而刺激美国经济的复苏,创造就业机会。其货币政策的核心就是不断的降低美元的实际利率。这样当美元的名义利率将至接近零时,仍不能实现上述目标。所以美联储用 QE1 和 QE2 继续挤压美元的利率,现在看来效果仍不理想。
显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处在观望之中,考虑到通胀的压力,考虑到对包括石油的大宗商品价格的打压,考虑到需暂时强化美元提振对美元的信心,笔者以为美元必须要进入加息的通道,但一定是小幅度的加息,同时也是短期的加息,等到明年美国大选之后,美元仍然要维持弱势。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24 15:18当然,在这一期间,脆弱的欧元产生的任何风吹草动,也同样会对美元阶段性的强势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骚扰。欧元由于自身的缺欠是不可能动摇美元的国际霸主地位的!中国经济的问题很多,其中核心问题是经济过热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本世纪初就应该及时得到解决。可惜,我们错过了 2005 年和 2008 年两次比较珍贵的机会,经济政策反其道而行之。必然导致经济崩溃的不可避免,而在经济崩溃之前必然是有货币崩溃的场景的,这就是恶性通货膨胀!
同样,货币政策在中国也不会提升生产力的水平。08 年底的 4 万亿的投资和随后跟进的 20 万亿的投资,本质是讲都是货币政策的延伸。本来就过热的中国经济就变得更加火热了,过热的经济背后还隐藏着两极分化的魔鬼,可想而知那个魔鬼会更加的张牙舞爪了。迷信于货币政策,或者直接就说通过狂印钞票来刺激经济的增长速度,谁都懂得这无疑于用毒品来刺激兴奋!吸毒成瘾的中国经济如何悬崖勒马,才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真正问题。是泡沫,总会破的!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24 15:26
现在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发布者看来是中国的央行,而货币政策的决定者隐藏的很深,大众无从得知。单从这个层面上讲,人民币的信用就是个零!但所有的蛛丝马迹,又能清楚的勾勒出人民币政策的决策者内心的焦虑和恐惧!他们不敢加息但又想回笼货币,于是只好提准,而提准的力度又不足,又不得不玩央票,由于心术不正,还要玩定向央票!无语啊,一个内心阴暗的权力体制,永远只能玩低三下四的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24 15:44
许多网友,过去批评我,只分析政策的缺欠,而拿不出有效的意见。笔者可以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但也深知中国国情,所有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利益的意见、符合中国长期利益的意见,是绝不会被当局采纳的!比如吸毒式的中国经济如何悬崖勒马呢?自己主动刺破泡沫!向全国人民发钱!中国大约有十亿十八岁以上的公民,同时中国的广义储蓄大概有 75 万亿元人民币。基于这两个数据,政府可以向每一个中国公民派发 7.5 万元人民币!这样,一方面可以为政府挽回许多政治信用上的得分,另一方面相当于在经济上主动刺破货币的泡沫。
当然了,人民币的购买力会一路的狂贬下去。很多的亿万富翁会沦落到一贫如洗的泥沼中,大量的贪官污吏会真正变成了无产阶级,中国的所谓的中产阶级也会因为误伤而灰飞烟灭,中国的国情就应该是这样,原罪的惩罚!不破不立嘛。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24 16:20主动刺破人民币的泡沫,当然会使中国的经济硬着陆!但俄罗斯的经验告诉我们,三年五年之后一切都会变好的。
因为在政治上讲,广大的工人农民是说不出什么意见的,因为每个人都发了 7.5 万元,给了每个人公平的机会,这就够了。当然了,大部分的工人和农民是不会理财的,到手的购买力都会悄悄的溜走,他们只好自认无能和晦气,无法形成对政府构成威胁的合力。而狡猾的富翁是会更加富裕的,但不要紧,到了消灭他们的时机成熟时,一声令下超级富翁们的财富会重新流回到国家的口袋中的。至于中产阶层的重建,倒是一个漫长的、令人沮丧的过程。这时,国家的经济会从低谷逐渐恢复。此时,重建中国的教育,就变得迫切起来。
教育乃立国之本,是财富的真正源泉,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1-06-24 16:24在中国,教育的风向标是高考制度。没有好的高考制度,就不会有好的教育结果。当 933 万考生报考大学时,招生指标达到 675 万,这样高的入学率一定会摧毁中国的教育!怎么办?在今后的十年中,逐渐降低中国的大学入学率。比如说,十年后随着入学人口的减少,每年报名的考生恐怕都不足 700 万人,而此时的招生人数顶多维持 200 万人。这样就维持了中国教育的精英模式,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现实的保障。其中要大大减少正规本科生的比例,不收本科生的学费,甚至要给优秀的本科生以很高的生活补助,这样才能使中国社会的弱势人群,看到生活和奋斗的希望!同时要大大提高对三表本科生的收费,用三表本科生的钱去维系大学运作的一部分费用。招生指标由 675 万降为 200 万,必然导致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死亡,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那些失业的所谓的大学教授,社会不要给他们半滴眼泪!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