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中国房价,中国房价的地区差异成因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0-10-24 13:42 三论中国房价,中国房价的地区差异成因房价的地区差异,各地收入差异是一个因素,但不是最大的因素。

中国银行不能跨区贷款的规定,决定了各地房价泡沫的不均匀。

为什么外贸顺差多的省份,房价是“那些没有外贸顺差的地方”的2 倍,3 倍呢?这个虽然与当地的收入情况有关,但是更关键的是中国特色的银行业务地域限制制度,中国的商业银行各地分行,不允许跨地区放贷。

所以,外贸顺差多的省份,外资企业总部多的地方,贸易港城市,房价明显高许多。异地炒房,并不能 100%降低这种地区差异。所以,同在中国,不同地区,泡沫也有大小区别的。

黄金:涨5倍以下的泡沫,都是小泡沫。黄金从210美元或者250美元的历史低点算起,已经涨了 5 倍了,还能涨多少?这是对人心的疯狂程度的预测,牛顿与巴菲特都预测不准,我就不参与预测顶点了。我的分析认为,黄金一旦涨过 2250 美元/盎司,那么中国老百姓就等着吃上30元一斤的猪肉,用上10元一升的汽油吧。在上涨了5倍之后去赌黄金还能上涨多少,很危险。当然,钱多得只想分散风险,不顾收益的除外。

2010 年 8 月以后的黄金价格,是被美联储的量化宽松预期给逼上去的。等量化宽松尘埃落定,黄金价格也许也到头了。

2010 年的物价,如果按黄金计价的话,是下降的。从另一方面说,粮食石油等的美元价格,或者人民币价格,还没有涨够。黄金 2011年第一季度,应该还有得涨,物价也有得涨。

人民币负利率下的人民币在 2011 年上半年遇到了一般只有 18 年才遇上一次的货币危机,上一次是 1993-1994 年,再上一次是 1988 年。

今天银行里 2.5%的利率是名义利率,并不是真实利率。真实的利率是负的。负利率的情况下的资产价格,就像计算机发生一个数字除以零的时候的价格。8 除以 0 是多少?所以,负利率的情况下,会发生妖孽盛行的景象,葱姜蒜价格翻番,棉花价格翻番,丝绸价格 2010 年上半年几个月暴涨 60%以上,各种商品价格暴涨无极限。就是因为负利率,使得货币失去了价值尺度功能。

如果用物理上的极限概念,负利率持续 N 年的话,能买一头牛的存款,负利率 N 年后的购买力,基本等于一盒火柴。所以负利率幅度大,持续时间久了,容易发生抢购与囤货。负利率幅度太大的话,拿到工资的时候去买粮食,是必须用跑步的形式的。所以 1949 年以前的国民党的金圆券,你以任何金圆券价格去购买黄金,都是合算的,因为负利率使得金圆券多年以后的最终价值接近于零(当然金圆券的价值也没有多年的机会就真的变成了零)。

我相信人民币不是金圆券,中国人民银行会继续加息,继续缩小负利率的幅度。我猜测 2011 年春节前就会再加息一次,平息民愤。

负利率导致货币信用危机,货币崩盘的临界点是多少?很多通货膨胀专家算过,是负利率 8%到 10%左右,当民众心目中的负利率达到负 10%的时候。不管官方 CPI 是多少,这个货币,容易被当成烫手的山芋尽快用出去,换回实物,人民不再信任这个货币。

可能中国人民的负利率容忍限度比负 10%高一些。(2007 年社会全部物价的涨幅是 9%,2008 年是 12%,2009 年是 0)在负利率半年之久后,再继续坚持和认同负利率的人,即使出于各种好心,也是不懂货币运行规律的。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简单地说,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前,人民币对美元没有大幅贬值的基础。

我认为,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会先升值,特别是 2010 年 10 月到12 月,很可能比较大幅度升值。

2011 年第一季度,我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可能性,大于对美元贬值的可能性,依据是那个时候的美元,受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打压,处于弱势。

今天中国的物价,已经比 2005 年上涨了不少了,人民币对美元虽然仅仅升值 20%多,但是中国出口到海外的商品的人民币成本(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税收成本等),已经上涨一倍都不止了,而出口美元价并没有上涨那么多。

在 6.65 附近的人民币,并无大幅升值的基础。

只有中国物价稳定,人工工资稳定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人民币升值。

2011 年第二季度属于波动期,难以预测;2011 年第二,第三季度,美国的通货膨胀很可能已经超过 2%,使得美联储放弃量化宽松,要么转而执行中性的货币政策,如果通货膨胀厉害,美联储会加息推升短期利率,或者卖出国债,收回美元,推升长期利率。

保持低利率到 2015 年?开什么超级玩笑。美联储向世界人民每年征收 1%,2%的通货膨胀税?即使你同意,做石油粮食等商品期货的人也不同意啊。看吧,看粮食石油价格如何疯狂。

当然,很多人会认为,目前的美国,不像 1998 年的美国那样,有适当的产业,去接受美元的大幅升值。我认同这一点。在美国新的科技泡沫出现前,美元的巨幅升值会使得美国政府与民间的债务显得更沉重。所以我认为 2011 年下半年开始的美元对欧元,日元,加元,澳元升值,更类似于 2008 年底的美元升值,只是这次升得比 2008 年下半年更多。因为上次美联储可以祭出降低利率,量化宽松的法宝。

2011 年底那些法宝用起来,美国国内的阻力会很大。一是量化宽松也是稀释美国人手里的钱。二是 2008 年底的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救市,被民众认为是救了银行,没有救到普通民众。

热钱: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0-10-24 13:43 热钱:简单地说,负利率情况下,加息不会招致热钱。加息到 4%也不会招致热钱,因为 4%的利率,刚够官方的通货膨胀速度而已,真实利率还是零,甚至还是负的,只是负得没有那么多了。

越南存款利率 10%以上也没有招引热钱,巴西 9.5%的利率,也没有招致太多热钱。

巴西利率 9.5%,是不是美国的资金会疯狂地进入巴西?热钱就是进入中国,看中的是加息 0.25%以后,因为通货膨胀的增加速度大于 0.25%,负利率不是减轻了,而是更严重了这一点,才流入中国的。流入中国后,热钱去炒的是股票,农产品等,去炒那些还没有到顶的泡沫资产,而不是像老太太那样存入银行,国际上普通的投资者,在 3%以下的利率,是融不到资金的,2010 年中国的巨型房地产企业发行的美元债券的利率,是 11%到 14%。美国 0%到 0.25%的所谓零利率,是美联储与银行间的利率,不是普通人普通公司能拿到的贷款利率。就是买入美国标普 500 的股票,每年都有 2%以上的现金分红(当然这个分红,会上下波动)。即使这样,美国私有的商业银行也是惜贷,情愿买国债,也不愿意把钱贷给个人和公司,因为资金安全更重要。

中国加息到 4%,把通货膨胀尽量压下去,才能挡住热钱进来炒作农产品等还没有到顶的泡沫资产。

2010 年下半年,欧元日元等对美元升值 10%以上,而人民币没有对美元升值 10%,才使得人民币具有一定的升值预期,这一点才是招引热钱的因素。负利率导致的资产泡沫初期,加上升值预期,才是招引热钱的诱饵。

负利率情况下的加息,会招引热钱进来的说法,是一种人云亦云的菜市场老太太思维。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招引热钱?负利率和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资产泡沫起步阶段,和较大的升值空间的预期,热钱会流入买泡沫资产,因为潜在可能有一年 20%到 100%的回报。中国是资本管制的,资金进出成本是比较大的。

我们再看看历史,我看到的数据显示。2005 年到 2006 年 2 月左右,“贸易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之外”的热钱是处于流出大于流入的状态的,2006年2月到2007年2月,热钱才处于急剧加速流入中国的情况的,12 个月左右大致的流入量是 1000 亿到 1300 亿美元左右,2006年 2 月左右,是开始快速流入中国的起点。

2007 年 3 月到 12 月,这些流入的钱,大致三分之一已经持续流出去了。(2006 年中国的外汇储备才一万亿美元出头,所以 1000 亿美元的量在 2006 年也是挺大的) 。而中国的加息发生在 2007 年,2008年,那个时候,热钱处于净流出的时期。流出的起点是 2007 年 2 月到 3 月。2008 年之后的数据我没有找到。

所以热钱更喜欢负利率导致的资产泡沫的初期与中期。

我们再看 1999 年的香港,香港 1999 年买楼的利率是多少?9%左右,比国际上高几个百分点,如此高的利率,热钱为什么不流入香港?因为香港楼市股市资产泡沫破了,负翁多,借钱给香港人,坏账可能比较多,1999 年到 2002 年的香港,没有泡沫预期,热钱兴奋不起来。

大学扩招与结构性失业:

2010 年,是民工工资明显超过很多大学生工资的一年。

始于 1998 年的扩招,在计划体制下,部分程度上被演化为一场圈钱运动。我不认为提出扩招的汤敏有多大的错。因为当时大量高中学生无法升入大学,大学入学比例严重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当时大学应该扩张。

但是万事都有个度,一看扩招可以圈钱,产生大量寻租机会,就拼命扩招,就会埋下经济下滑后社会不稳定的祸根。

至于为什么 1998 年以前的大学升学率那么低(4%,本科专科各 2%),是个敏感话题,不多说了。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需要大量的基层技术人才。2010 年面临结构性失业困挠,大量基层制造业岗位无人应聘,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我没有看到谁出来说一句 “当时扩招确实太急了点,急于圈钱,教育质量上准备不足,对不起了。”没有。看不到反省,听不到认错,却总是看到抢险救灾表彰大会。

大学疯狂扩招后的就业问题,就像上山下乡,知青回城一样,都是大手笔下的大势的结果,很多人至今对这种大手笔非常着迷。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在 2012 年这个问题将面临极大的挑战。所以有时候我们也应该适当理解 4 万亿背后的“迫不得已”。如此大的一个国家,就业压力是异常沉重的负担。

引用: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9-10/144218622828_4.shtml汤敏:当时我以个人身份向中央寄了一封信,大致陈述了 5 个理由支持扩招:其一,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达国家水平,18~22 岁适龄青年入学率仅为 4%,当时菲律宾 31%,泰国 37%,印度 8%;其二,1998 年国企改革,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大量年轻人参与竞争,就业将面临恶性局面;其三,国家提出保持经济增长 8%目标,扩招前经济增长率为 7.8%,急需扩大内需,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需求最大的,于是酝酿增加高校收费;

其四,当时高校有能力消化扩招,平均一个教师仅带 7 个学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振兴。

医疗:医疗也像教育一样,是计划体制的坚固堡垒之一。牢牢控制教育,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牢牢控制医疗,千方百计不让民营企业进入,就纯粹是出于部门利益了。这里面的灰色利益链,很多内部人士的看法会更深刻。从中国医疗行业这里,我们看到一个残酷的世界的缩影。

医生,作为一个在发达国家被高度尊重,同时有着极高收入,可以独立开诊所,根本不需要红包的职业,在中国却被媒体大量的妖魔化。

因为你不妖魔化医生,你的文章就没有太多读者,最好越是耸人听闻,读者就越多。同时,钱少的病人就更是这个医疗体制的受害者。当然市场化不能解决所以问题,但是起码有了些竞争,能促使医院改进服务,提高责任心,也能解决部分医疗资源稀缺的瓶颈问题。医闹现象,也再一次说明中国的法制进步的路还很长很长。

美国军工股可能的 2012-2014 五倍以上泡沫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0-10-24 13:46 美国军工股可能的2012-2014 五倍以上泡沫起先我是不大理解美国军工股可能的 2012-2014 五倍以上泡沫的。

到现在我对这个预测还是有一定怀疑的。

那么,我们先回顾一下,上一次美元升值大周期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上次升值是 1996 年以后,美国财政赤字下降,美联储连续加息,和美国互联网泡沫发展壮大,导致美元强烈地升值。

美元升值,刺破了 1997 年的东南亚股市楼市泡沫,也导致石油黄金价格大幅度下跌。

1998年7月20日俄罗斯国债违约(推迟3年后还),俄罗斯国家信用破产。叶利钦下台,强人普京来了(一个帝国虚弱到极点的时候,经常有强人出场,勇敢无畏地扭转大船错误的方向,比如 1980 年左右)。

香港股市楼市在 1997 年大跌的基础上,遇到 1998 俄罗斯国债事件的余震,再次暴跌,惨不忍睹。

1998 年 5 月 13 日,在印尼食品价格暴涨后,民众情绪不稳定,苏哈托的女婿,为了转移民众愤怒的焦点和矛头,制造了残害印尼华人的惨案。中国学生,特别是广东籍的学生,情绪激动。北大学生的抗议行动被阻止。后来一个姓唐的在政协礼堂做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做北京学生代表们的思想工作。

1999 年,科索沃战争,“误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学生们群情激愤,某人深夜接到机密电话,只好部署第二天在各个大学,用校车安排有序的步行活动,难得一见的各校高层,这时候全面出动,如临大敌。

2011 年,911 和阿富汗战争。

我对 1997.7-2002.10 泡沫相继破裂的那段时间的政治经济形式的总结:1998年8月到2000年3月,这个世界只有美国互联网泡沫和“美元币值高估泡沫”。

那个时候,美国以外的世界政治军事格局,非常不稳定。

再往前推一个经济周期,1989 年到 1991 年的经济萧条,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柏林墙的倒塌和苏东剧变,以及第一次海湾战争。

第一次海湾战争的军费,都是沙特,科威特,日本 100%分担的。

美国没有出一分钱。美国准备的几万个裹尸袋,都没有用上,友军英军打死了十几个美国大兵,伊拉克没有打死任何美国大兵,美国损失了几辆坦克,也是行进途中的故障,而非被击毁。

即便如此,老布什也无法连任,因为美国经济不好,1985-1990,5,6 年一共才上涨了 30%左右的美国房地产泡沫那个时候也破灭了,一些地方很多人,还没有等房子被收回,直接弃房搬出去了。1992 年11 月,克林顿凭借出色的口才与活力,和“傻蛋,国内经济问题才是关键”这句名言,以微弱优势击败老布什。那个时候格林斯潘要是稍微放松一下货币政策,把利率降到零,再搞搞量化宽松,老布什不一定连任失败。

所以,经济萧条的时候,即便没有大的战争,小的军事紧张关系和冲突,是难免的。

2008年到2012年的经济萧条,比1998到2001年,和1989年到1991 年那两次,都要严重。

不是2008年9月到2009年3月那么像感冒一样,来得快,也去得快。不是财政和货币政策一救市,就回到繁荣的轨道上来了,以后的经济发展史在写这一段时间(2008-2012)的时候,不是这么写的。

真正的萧条,要等到财政和货币刺激难以为继后,才会到来。

欧洲和英国已经在财政上实施紧缩措施。英国准备用紧缩财政和宽松货币政策,要是这样的话,看上去很美,但是英镑在一个临界点后,会大跌。

中国在通货膨胀面前,已经不提“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了。

什么时候紧缩,看通货膨胀和民众的抢购情绪。

这个地球,正在等待美联储 5000 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这个地球的最后一副春药的药效的发作(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后,该来的萧条,还是会来的。

2000年4月到2002年10月,这个世界就只有一个泡沫,“美元币值高估泡沫”了。

那个时候的美国,是财大气粗,财政盈余的几年。克林顿,是在财政赤字方面最幸运的一个总统。

而 2011 年以后,美国国内的群众情绪,不允许美国继续战争,国内民众生活都这么痛苦,怎么还会允许你在海外烧钱呢。

美国不当世界警察的可能性很大。奥巴马必须在 2011 年撤回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绝大部分军队,宣布战争基本结束,这样才能有希望连任总统宝座。要知道反战是他上位的巨大原因之一。奥巴马计划 2011年 7 月开始从阿富汗撤军,受到了军方的阻挠,能不能实现,目前还不知道。

2011 年以后,美国卖武器的可能性很大。由不得中东这些封建腐朽的政权不买,守财奴也得买。

伊朗是不能动的,肯定要留在那里,做反面典型和威胁的来源地。

否则,武器还怎么卖?美国军工股,很可能来一个涨五倍以上的泡沫。至于怎么买,不要问我,否则有推销的嫌疑。而且普通人不大适合追逐这种不一定会产生的泡沫。分析了那么多,我对这个军工股泡沫的预测,仍旧有一定的怀疑。

美元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0-10-24 13:49 美元2008 年底的情况已经说明了,萧条的时候,石油价格,各种大宗商品价格都会大幅度下降。我认为 2011 年底的物价,股价,房价比2011 年第一季度低很多。

原因很简单,经济萧条后,各种商品的需求会下降,企业利润会下降。

我说过,经济萧条也不是特别可怕,市场经济下,大部分的一生要经历几次经济萧条。

1998 年,1990 年,就是经济萧条,那个时候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还不紧密,萧条的时间居然也是同步的,更何况 2008 年。持“万能论”的应该想想,1998 年,1990 年为什么不是万能的。2011 年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还能再来个 N 万亿吗?

石油,粮食,美元,阴谋论,与战略商品的价格,总体上,取决于供求关系,库存状况,和边际生产成本。

老是动不动用阴谋论说事,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有些研究机构,像高盛一样去研究石油,粮食的供求关系,库存情况,和世界各地的边际生产成本。石油在中东,打一桶成本大致 8 美元,大庆油田现在大约是 40 美元,以前成本要低。墨西哥湾近海,大约是 55 美元,加拿大油岩矿,开采成本大约是 105 美元。石油价格跌破 55 美元,就没有人去墨西哥湾打井了。

高盛用大量运算,推算出投机资金对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是上下 9美元左右。如果不对,要拿出有力的反驳证据。操作一个 2 万亿美元的大市场(算上衍生品,不止 2 万亿美元),利润只有几十亿美元,是说不过去的。

高盛很多利润来自自营交易,比如股票自营交易,大家应该听过有段时间,高盛在股票市场几乎每天赚 1 亿美元的事情,而且是连续 3,4 个月如此,只有那么几天,只赚不到 1 亿美元。

但是,基辛格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这个世界,每个国家对于石油,粮食不进行战略考虑,肯定是不可能的。

美国对石油与粮食,肯定有它的战略考虑。特别是石油,对于美元的信用与前途,特别重要。

中东的石油,除了伊朗,都是必须用美元结算的。在专业上,这叫备付体系,通俗地说,就是美元随时可以换成中东石油,所以日本为了战略考虑,必须保有一定的美元储备,因为日本是对中东石油最依赖的国家。

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是美国,其次才是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等。

如果你没有最先进的军事实力,是控制不了石油和粮食的。

一个人,手里拿着美帝的欠条,然后说“你完蛋了,你有最先进的军事实力,世界货币美元,控制了大部分石油和粮食,但是你欠我很多钱,所以你完蛋了。”美帝“你就知道攒钱,你以为你钱多啊,石油 2002 年 25 美元,今天 80 美元,没有谁规定明天多少钱。大豆知道不?我有。先涨一倍,逗你玩。还是先安抚好你们那帮喜欢吃肉,炒菜喜欢大量用油的那些人吧。3 年后再涨一倍,6 年后再涨一倍,有本事你自己种。就知道攒钱。”2011 年春天,如果某些农产品的价格高高在上,则农民,包括美国农场主,都会去种植那些价格高的农产品。从而使得 2011 年底的这些农产品价格暴跌。1932 年以前,就发生了糖价的暴涨暴跌,和棉花价格的暴涨暴跌。

粮食蔬菜的价格本来就是远远脱离其他商品的涨幅,即便下跌,估计也不会跌回 2010 年初的价格。

粮食的价格,石油的价格,与黄金的价格,不能说 100%相关,但是确实是紧紧相关的,因为黄金是美元贬值剧烈的时候的替代“价值尺度”,虽然黄金的货币职能已经很弱了。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