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的定义。这里是其定义的一种解释,wiki.mbalib.com/wiki/重商主义重商主义简单通俗地说,就是封建社会末期,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初期,一个国家与民族尽量多生产,少消费,保持贸易顺差,以便积累金银财宝或者美元。15 世纪末还是金银本位时期,西欧重商主义的目标是获得金银。而 1971 年后的世界是信用货币体系和浮动汇率时期, 日本,后来的韩国,台湾地区,香港新加坡等外贸顺差带来的,积累的是大量美元外汇储备(特别是美国国债),而不是金银。
重商主义实施时期,一般都是这些国家与地区人口非常年轻的时期,重商主义使得生产力发展非常迅速,社会实体财富大量增加,而社会虚拟财富(房价,股价,字画古玩的价格等)是实体财富增加的好几倍,甚至 10 几倍。所有才有泡沫一说。1998 年到 2008 年,中国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提高了 200%左右,这为中国以后发展内需,完善福利,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条件。中国的人均肉类消耗量从 1995 年到 2007年翻了一番,社会大部分的人群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任何全盘否认中国 1992 年以来的发展成就的论点,是非常没有根据的。
经济学,研究的是财富的创造机制和分配机制。中国劳动者的蛋糕的份额从1990年的52%左右,下降到1999年的45%左右,再下降到2009 年的 35.6%左右。效率与公平,很多时候是不能完全兼得的。社会到了特定时期,将不得不牺牲效率(增长速度),弥补前期在分配公平问题上的缺失。日本,韩国,台湾,都是这么过来的。
大量外贸顺差的结果自然是商品的净流出多了,国内的商品少了。
货币多了,多余的货币实在没处去的时候,只好投资于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因为造好的房子是永远不能出口的。等股市楼市的价格被炒得高高在上的时候,股市楼市上产生的账面财富效应,必然导致消费的超级繁荣,特别是高档消费,因为法制不健全的时候,到处都是寻租的机会和痕迹。到最后,必然是物价房价都比其他国家高许多,国民的自豪感一般也是急剧升高“你看,我们有钱了,一套房子就值多少,一个东京的地价就能抵得上整个美国”。泡沫时期的经济形势,自然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但是,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股市地产泡沫和消费泡沫。日本泡沫时期那种公司聚会一次花掉几千美元的盛世场景,其后近 20 年都没有重现。
泡沫的最后阶段,则是越来越难以控制的通货膨胀与工资上涨压力(在韩国就会表现为愈演愈烈的罢 gong 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在少数民族地区则可能因为猪肉价格暴涨,导致羊肉价格暴涨,引发紧张关系),然后宏观管理中必然不得不紧缩货币(加息,升存款准备金率),从而触发刺破破灭的临界点。本文侧重定性分析,不做定量分析与预测。
二)中国房地产泡沫各个时期的赢家与输家都是谁?重商主义是封建社会末期的地主与原始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早期的垄断资本的共同的必然选择。
在重商主义实施过程中,必然产生赢家与输家。
最大的赢家自然是地主和垄断资本,地价上涨 10 倍都不止,最大的财富就是土地。垄断资本在经济超级繁荣中,自然也是收获颇丰,一年几百亿的利润的都不好意思说。
###地主,一种阶级成份,拥有较多土地而租给他人耕作的人家,一般按年收取租金。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所使用的一个概念。
列宁在 1916 年称,因私人垄断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突显,自由资本主义已经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此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将积极干预经济,从而使资本主义进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其次的赢家是给地主打工的建筑包工头,帮忙收租的,维护秩序的,等等各种帮地主干活的人,地租收入好的时候,他们的收入自然水涨船高。这些人的饭碗一般比较牢靠。
再其次的赢家是汇率低估时期的外贸公司的老板们,以及识破重商主义策略,提前卡位的民间资本。这些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被当成替罪羊牺牲掉。
再再其次的赢家是跟随地主的调控节拍参与盛宴,并在下跌前提前结帐的投资者。
输家是谁?输家首先是大量规规矩矩的,满含“美国都欠咱们钱”式自豪感的,对美国的蛮横义愤填膺的,工资 8 年来涨幅小于物价涨幅的,也没有在股市楼市里赚钱的,但是存款的购买力已经缩水的人们。这个群体,数量不小,而且情绪是相当得稳定。
输家也是 8 年之中,长期生产价格涨幅很小的农产品的农民。
输家是福利很少的,与城市房子距离极其遥远的,劳动效率从 1998年到 2008 年提高了 200%的,而工资按可比价格没有涨 200%的工人。
(劳动效率提供也有先进的进口机器,技术人员,更有效率的管理,社会分工合作等的功劳)还有一些,原本以为自己是赢家,并以此沾沾自喜,但是突然变盘之后,才发现自己在高位接了个烫手的山芋,从赢家,变成潜在的输家。因为不动产不动了,没有割肉卖掉之前,自然还不算是输家。
三)泡沫破裂前的一些迹象
商品价格大涨,猪饲料价格猛涨,石油价格猛涨;
民工工资大幅上涨;
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的空间缩小或者消失;
外贸出口个位数增长;
投资品的看多比例占绝大多数(仅指具备购买力的人群);
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连续 2,3 个月在 15%以下。
四)可支配收入的购买力,每个人心中的 CPI,通货膨胀,GDP 平减指数,税收
统计局的 CPI,是中国特色的最大代表之一。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一个自己的 CPI,对于北京上海存钱准备买房的年轻人而言,2009 年的 CPI 超过 40%,因为房价涨了 60%以上。
统计局其实是有非常优秀的物价涨幅数据的,GDP 平减指数就是指社会全部商品的价格加权平均的涨幅,2010 年第一季度,GDP 平减指数5.4%。2009年为零左右;2008年12%,2007年9%。
其实,还要算上税收对于人们收入的影响。
归根结底,税后可支配收入的购买力,才是普通人最终在乎的购买力。
五)我认为应对经济危机 “应该”实施的解决方案以前我很少提到解决方案,只是觉得目前的情况下,连周其仁这样的人物说的话都没有影响力,我就没有必要提了。现在就说说我认为的解决方案。
1.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江湖规矩。香港江湖片告诉我们,在道上混的,规矩最重要。保护费的收取要合情合理,不能涸泽而渔。
2.减税。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与价值观,决定了中国人到哪里都能照顾好自己和家人。轻徭薄赋不扰民,就是对人民最大的爱护。
(农业税已经被免除)3.福利。不得不收的那部分税收,尽量取之于民,用之于民。5,6 万亿的税收与土地出让金,其他方面省着点花的话,足以搞点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福利了(部分农村已经在高大病合作医疗)。
4.对内开放。民营资本不是恶魔,他们也想在法律的框架下“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医疗服务,金融,还有其他不少行业,都是非常有利可图的行业。医疗系统已经现在这个样子,让民营资本参与竞争,并无太多害处。如果哪家民营医院违法法律与道德,勒令关闭就行了。
5.均衡贸易。贸易顺差不要太多。重商主义要有个度,否则两头不讨好,里外不是人。
六)普通人如何保家卫财,倾巢之下,安有完卵首先,认识我们所处的处境,有利于独立判断我们经济与泡沫所处的时期与位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比较好得实施保家卫财。
其次,钱都是自己的,主意要自己拿。
在泡沫起步与繁荣期,自然应该紧跟地主与垄断资本的步伐,但是必须关注地主与垄断资本收摊的时间点,当他们不得不收摊的时候,如果投资者还在站岗的话,那只能怪自己了。
本文只是定量分析,不涉及时间点的分析与预测。
七)换美元的问题发个帖子总是有人问“什么时候换美元”。我就先老实回答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换能达到利益最大化。薛暮桥说:“货币的价值决定于货币发行数量”。
我有两个帖子供参考。
简述1993年以来,人民币与美元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487399.shtml人民币汇率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从升值预期到贬值预期的议题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475997.shtml八)本人在天涯发帖的合集,《踩准经济周期的节拍投资理财》免费电子版下载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263909.html
《踩准经济周期的节拍投资理财》海宁著2010年9月24日里面是我在天涯发表的文章的合集,时间匆忙仓促集合在一起,错别字不少,排版也不好,忘谅解。
##################################
##################################
附录一) 日本股市与房地产泡沫的教训《金融战败:发自经济大国受挫后的诤言》( 吉川元忠著)读后感关于日本股市与房地产泡沫的文章已经够多,我就不重复了,我说点自己的看法。
我看了《金融战败》。我认为日本的股市楼市泡沫的问题不在于升值本身(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在1985年9月到1987年,也对美元升值 30%,40%以上,但他们的经济体没有泡沫),而在于日元该升值的时候拒绝升值,或者说对于升值的态度是能拖就拖,能少升就少升,即使升,也要慢点升,从而制造了人们对于“日元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间”的预期,这种升值预期,配合低利率,才是股市楼市泡沫的推手。
更深层次的背后,则是日本民族对于外贸与就业的认识。日本整个民族怕升值导致日本的出口受到影响,就业受到影响,而且 60 年代到 80 年代的日本人,注重打拼,鄙视享乐主义。最后导致日本东京的物价和房价都达到了世界第一。
作者说得比较正确的一点是日本政府与民间买的美国国债,其购买力确实大幅下降了 3000 亿到 6000 亿美元(一定要以石油,矿产等日本需要进口的商品为参照系,而不是日元,因为对于整个日本而言,美元不管存放多久,最终的用处必然是购买国际上的商品,否则就是美国签发的日本人永远不花出去的欠条而已)。这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国防税或者保护费。对于日本整个国家而言,这点保护费一点都不算多。
日元撑住不升值一段时间后,在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后,在导致美国企业叫苦连连后,最后还是不得不像德国马克,法国法郎一样,对美元升值。
日本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如果一直不升值,结果肯定是外汇储备越来越多,日本国内的房价股价越来越高,而美国的失业越来越严重。
万事总有个度。
1985 年 9 月开始的日元升值到 1989 年底告一段落,美国当时已经陷入萧条,日本股市泡沫 1989 年底破灭,楼市泡沫 1991 年破灭。其下跌过程,下跌幅度,我就不重复了。
但是日本人的劳动生产率实在太强了,1991 年后日元继续升值,到1995年,1亿多人口的日本的GDP,相当于2亿多人口的美国的95%以上,日元1995年要是再升值2到3个百分点,1995年日本的GDP 就会超过两倍人口的美国。
日本只是走了重商主义发展思路必然要走的道路而已,美国国债购买力的损失,更多地可以看作是保护费,期间大藏省打电话要求各种基金不断买入美国国债。后来这个路子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也走了一次,中国从 2003 年到 2011 年再走了一次。以后还会被“爱储蓄,爱美元,轻消费”的体制与国家重复走这一条路。
日本是个坚忍的重视储蓄的民族,日本人愿意为了积累财富而多工作,少消费,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日本人的食量都非常少。60 年代到 80 年代的日本也缺乏消费与享乐主义思想,这是重商主义的文化基础。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都有类似的文化基础,而享乐主义盛行的南美则无法完成原始积累。中国文化也类似(为了积累财富而多工作,少消费)。这是文化的宿命,这是股市楼市泡沫必然发生,到一定时间后必然破灭的宿命。
德国在日本的同时期遇到的是日本同样的问题,德国为什么没有楼市股市泡沫?因为德国任由德国马克升值,德国人生活水平消费水平提高了,德国坚决不允许通货膨胀超过 2%,德国有自信他们的经济即使升值了也会强劲增长,因为德国靠的是不断提高生产力。德国马克的升值比日元早,升得比日元快,德国经济也没有下滑,为什么?因为德国人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生产更高端的,附加值越来越高的东西,否则工资成本上竞争不过人家(升值后德国人的工资相对别国而言更高了),到最后,机床,织布机,经编机等资本品由德国人生产,而进口织布机,经编机机器的国家的人则从事附加值低的工作。
海宁观点:日本用一代人的自愿的艰苦奋斗与打拼,建设了一个非常发达的经济体,并在富裕后不惜降低发展速度,实施大量的福利政策,扩大内需,日元升值后日本游客遍布全球各大旅游景点。日本还实施了众多的反哺农业的政策。日元升值后,日本企业在海外的投资,源源不断地汇回大量利润。日本国内更注重高端制造业,与德国一起作为世界资本品的两大生产与出口国。股市楼市泡沫主要是日本人自己的文化与决策导致的,日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附录二)韩国房地产的美元价格的瀑布式下跌韩国 30 年甚至 50 年的发展,与朴正熙一切抄袭日本的重商主义发展思想,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在 1969 年朴正熙被暗杀后,其发展策略几乎被完整地延续了 20 多年。韩国变态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民族自豪感,也是朴正熙在五六十年代,因为发展重商主义的需要而灌输的,朴正熙成功灌输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绵延半个多世纪,蔚为壮观,不得不让人佩服。
1996 年韩国加入 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也可以说是发达国家俱乐部,大家在那里全面比拼各种社会发展指标,比如谁的教育水平高,谁的女婴死亡率低)。1997 年 11 月 17 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 1008∶1;11 月 21 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997年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 1 737∶1,韩元在不到一个月内,对美元贬值 42%。
1997年10月到1998年1月,3,4个月内,韩国房地产价格按韩元计算,大约跌去 30%以上。之所以说大约,是因为不动产在那个时候是不动的,(价格低了卖家不肯,要等等看,高了买家不肯,也要等等看),所以那个时候价格是多少,谁也说不清,只能说大概。到1999 年大致清楚了,按韩元,韩国房地产价格跌去了 40%到 50%。1998年到 2002 年,韩国壮士断腕,大宇,起亚等大量企业破产,优秀企业的大量股份被外国人持有,比如沙特王子在现代汽车困难的时候,买入大量现代股份,后来巴菲特也持有大量浦项钢铁股份,韩国成功转型后他们都是暴赚一笔。韩国大量破产完毕后,凤凰涅磐,浴后重生,经济罕见地快速转型成功。从 2001 年到 2007 年,韩国经济,特别是外贸,超级大发展。韩国经济,从原来落后台湾 8 到 10 年左右,到超过台湾 3 到 5 年。经济大发展,加上期间韩国货币购买力不稳,韩国的房地产价格也从低位再起泡沫,5 年上涨 300%左右,任由韩国政府几百个压制措施都没有用。
附录三)转载:前车之鉴──台湾股市从泡沫泛滥到破灭的过程
香港《经济导报》2007 年第 22 期朱磊(提要) 2007 年大陆股市狂升的情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台湾也出现过。当年由于台湾连续出现贸易顺差,大量外资涌入,迫使新台币大幅升值,造成股市和房市狂升不止,泡沫化严重。当局屡屡采取措施对应,并祭出了釜底抽薪的一系列办法,其后金融泡沫破灭,台湾经济也受到严重打击,彻底告别了经济高增长时代,遗患直至今时今日。
台湾股市泡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台湾出现连续贸易顺差,同时大量外资涌入,形成国际收支双盈余,迫使新台币兑美元汇率短短两年间大幅升值近 40%,由于民间的投资机会和渠道有限,大量游资进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引发股市和房市泡沫。从 1986 年台湾股价指数超过1000点,到1990年超过12000点,期间经历长达40个月的多头,而后股价开始狂跌,在不到八个月的时间内,到 1990 年 10月 1 日,跌到 2485 点,造成台湾空前的泡沫破灭,并给台湾经济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一)台巨额外贸顺差与外商投资使新台币升值压力剧增。
(二)美国采多种手段迫使新台币升值。
在各种压力下,台当局于 1986 年开始采取对新台币汇率缓幅升值的策略,1美元兑新台币由1985年的39.8元小幅升值到1986年的35.5 元。
但是,这种“缓升”策略不仅没有减轻新台币的升值压力,反而刺激了市场更强的升值预期心理。不仅岛内民众纷纷抛售美元,国际热钱也大量涌入岛内。
新台币升值过程中大量热钱流入及巨额外贸顺差,导致外汇储备骤增,岛内货币供应量随之扩大,1985~1987 年三年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分别高达 51.42%、37.82%和 24.44%。在当时外汇管制尚未取消和银行体系吸收存款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过大造成社会资金浮滥,加上岛内投资机会有限,大量资金涌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引起股、房市飙涨。
1985年台湾股价指数仅746点,但到1990年2月竟冲至12600点,五年上涨 17 倍。
同时,台湾平均房价上涨3到5倍,地价飙涨10倍以上,形成严重的泡沫经济。
...
附录四)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重商主义的殊途同归1776 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对垒 1841 年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5 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瓦解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和成长,进入原始积累时期;同时,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扩大外贸顺差,积累金银财宝。到了 17 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衰落,重商主义也逐渐开始被部分国家抛弃。以 1776 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认为一国财富在于其国民素质及生产能力为标志。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极力提倡自由贸易与自由市场经济。
既然提到了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与自由市场经济观点,那么不得不提一下亚当斯密的反对者,贸易保护理论的鼻祖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主张贸易保护的李斯特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知道要重要到多少倍。”(《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 年)。金钱是买不来工业与军事的现代化的。只有本国的科技工作者掌握工业生产与研发能力,才能实现现代化。
向别的国家购买廉价的商品,表面上看起来是要合算一些,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德国工业的生产力就不能获得发展,德国将处于落后和从属地位。而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起初会使工业品的价格提高,经过一定时期,生产力提高了,商品生产费用就会跌落下来,商品价格甚至会低落到国外进口商品的价格以下。李斯特提出的保护关税政策当时促进国家统一后,还落后于英国的德国工业的发展,使它在很短的时期内赶上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海宁解读:我们看到,已经处于科技与国防领先低位的英国,主张自由贸易与自由市场经济。因为这个对英国有利,英国保持世界第一强国近百年。
而后进国家德国,使用贸易保护和科技教育,也让德国在科技与经济实力上实现了赶超。
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实现赶超,显然是有前提条件的。其前提条件就是对外贸易壁垒的同时,必须大力提高本国的教育水平,同时对国内的民族资本要开放,让国内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去产生本国的工业核心生产能力。真正的科教兴国与重商主义并举,才能产生德国那样的赶超效果。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22 21:15 这几年的中国经济走势,与人民币有效汇率呈强烈的反比关系
2011.6.14即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下降(大幅贬值),则中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是个大问题,比如 2010 年 7 月以来,人民币大幅贬值(对美元的升值,远远抵消不了美元对其他货币的贬值),人民币对欧元从 8 人民币,贬值到 9 人民币左右,人民币对澳元,那可真是大幅贬值 30%以上,去澳大利亚留学的家庭肯定感受极其强烈,去澳大利亚留学的人民币成本,不到一年,就上升 30%以上。再比如,2008 年 3月以前的人民币,跟随美元贬值,中国通货膨胀严重。
反之,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上升(不但对美元升值,也对欧元日元澳元加元升值),中国经济降温,通货膨胀不是问题,外贸出口萎缩,经济下滑倒是个问题。比如 2008.3.17 的 3,4 个月之后。
2011.5.2 的 3,4 个月之后是否重复,有待观察。个人认为可能性极大。
人民币有效汇率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 × 美元指数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不动,或者缓慢升值,美元指数,基本就是人民币指数。
如果美元指数从 74 上升到 10%,人民币就会随着美元对其他货币“被升值”9%左右。美元指数从 74 上升 20%,中国资产价格(股市楼市)就悲剧了,2010 年 5 月 6 月,仅仅是一次极小规模的预演。
股市,就是与人民币有效汇率,呈现明显的反比关系,简单点,就是与美元指数呈现反比关系。
当然,美元指数巨幅下跌的末期,因为中国通货膨胀严重,导致中国货币政策收紧,股市也没戏。
散户做多中国股市的最好的机会,就是美元指数从高位,比如从88点下来,下到80左右的那一波。(2010年7月初到2010年11月初,当然这是事后诸葛亮,谁也不知道美元涨跌到多少)。74 点左右的美元指数,已经属于超卖,在等待欧洲国债危机的恶化。某欧猪国债的违约,就是欧洲的雷曼效应。
(欧洲各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只有美国银行的一半都不到,而欧洲各家银行,却手握大量市场价一降再降的欧猪国债,挪威主权基金是对国民公开投资去向的基金,挪威主权基金已经在去年大买欧猪国债的“英雄行动”下巨亏。)中国人非常有意思,自己通货膨胀极其严重,却嘲笑日本人通货紧缩 20 年,是不是也应该嘲笑日本人 50 年来,从未对黄金疯狂过,大部分资金安安静静地守着利率极低的日本国债???日元从 1971年到1995年,一直对美元升值,从360升到80,升值4倍,背后是日本科技,教育,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机器设备等资本品生产)。
如果人民币从 8 人民币,升到 2 人民币对一美元的话,一罐美国奶粉,将只需要 40 多人民币了。
据说管理大师德鲁克在 1994 年中国确立搞市场经济后,对日本一个大师说:中国最终会面临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中国的泡沫,与日本几年前(在 1994 年说 1990 年)破裂的泡沫比,将更大更持久。
Oh,Yeah.更大更持久。
"Chinawilleventuallyfaceveryseriousinflation.ThebubbleisbothmuchbiggerandmoreextendedthanthebubblethatburstinJapanafewyearsago.”
############2006.7 - 2008.3.17,2008.7.17,美元贬值近 2 年。中国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
2008.7 - 2009.3,美元升值。
2009.3 - 2011.5.2,美元贬值近 2 年。中国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
附图:过去5年美元指数走势{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6%2F22%2F39028670_13090789.jpg{EIMAGE}作者:海宁的马甲日期:2011-06-2221:59@尘封的梦20092011-06-22 21:44:15呵呵,別忘了,我是最早最早就批評過牛刀,易嫌容,謝國忠,劉軍洛,等等專家的人。很多人還在學習的時候,我就開始批評他們了。
等一个坚持了五六年的空军现在都变成了房托和看多。房价离顶部也不远了。
-----------------------------
作者:海宁的马甲日期:2011-06-2321:42商品几乎全线下跌的日子,也是不多见。美元在涨。
6,7 月的粮价下调,还是没有逃出历史规律。
Energy
PRICE* CHANGE % CHANGE TIMEBRENTCRUDEFUTR(USD/bbl.)109.000-5.210-4.56%09:16GASOILFUT(ICE)(USD/MT)901.750-29.250-3.14%09:17
HEATINGOILFUTR(USd/gal.)284.750-10.740-3.63%09:15
NATURALGASFUTR(USD/MMBtu)4.308-0.009-0.21%09:17
GASOLINERBOBFUT(USd/gal.)287.180-10.150-3.41%09:15
WTICRUDEFUTURE(USD/bbl.)91.630-3.780-3.96%09:16
Agriculture
PRICE* CHANGE % CHANGE TIMECANOLAFUTR(WCE)(CAD/MT)561.200-11.600-2.03%09:16
COCOAFUTURE-LI(GBP/MT)1,871.000-13.000-0.69%09:11
COCOAFUTURE(USD/MT)3,002.000-39.000-1.28%09:17COFFEE'C'FUTURE(USd/lb.)243.700-2.500-1.02%09:17
CORNFUTURE(USd/bu.)639.250-11.000-1.69%08:14
COTTONNO.2FUTR(USd/lb.)120.800-0.650-0.54%09:17
FCOJ-AFUTURE(USd/lb.)186.950-0.800-0.43%09:16WHEATFUTURE(CBT)(USd/bu.)671.500-1.750-0.26%08:14WHEATFUTURE(KCB)(USd/bu.)785.000-3.750-0.48%08:14
SUGAR#11(WORLD)(USd/lb.)24.980-1.020-3.92%09:17
SOYBEANFUTURE(USd/bu.)1,330.000-2.500-0.19%08:14LUMBERFUTURE(USD/1000boardfeet)240.500-10.000-3.99%09:10
OATFUTURE(USd/bu.)358.000-7.000-1.92%08:14
ROUGHRICE(CBOT)(USD/cwt)14.565-0.060-0.41%07:49
SOYBEANMEALFUTR(USD/T.)344.3000.0000.00%08:12
SOYBEANOILFUTR(USd/lb.)57.110-0.390-0.68%08:14
WOOLFUTURE(SFE)(cents/kg)1,506.00016.0001.07%06/23
Industrial Metals
PRICE* CHANGE % CHANGE TIME
COPPERFUTURE(USd/lb.)406.200-4.500-1.10%09:17
Precious Metals
PRICE* CHANGE % CHANGE TIMEGOLD100OZFUTR(USD/toz.)1,525.500-27.900-1.80%09:16
SILVERFUTURE(USD/toz.)35.580-1.174-3.19%09:17
Livestock
PRICE* CHANGE % CHANGE TIME
LIVECATTLEFUTR(USd/lb.)110.550-1.150-1.03%09:17CATTLEFEEDERFUT(USd/lb.)135.900-2.100-1.52%09:17
LEANHOGSFUTURE(USd/lb.)95.250-2.075-2.13%09:17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23 22:01%2011.6.23
伯南克兜底保险的过期日
Bernanke Put Expiration date
DowJones11,925.04-184.63(-1.52%)S&P5001,267.42-19.72(-1.53%)Nasdaq2,632.78-36.41(-1.36%)作者:海宁的马甲日期:2011-06-2323:09@08忙碌的小散2011-06-23 22:57:41
----------------------------- 我的文章你好像没有怎么看。
拉出同样是华人群体的香港股市走势图看看,大跌的次数很多,每次都有很多人亏损严重,甚至破产,但是香港经济继续前进。
再拿中国来说好了,如果用可比 GDP 看,1990-1991 的经济衰退,不过是图上非常小的一次向下调整,但是那 2,3 年里,人们却认为是大波动。
“劳动力套利”决定了,中国经济即使房地产泡沫破裂了,短期经济衰退,中长期并不会很惨。中国的劳动力价格,还没有追上泰国,离马来西亚更加遥远。(中国工人工资 0.8 - 1.5 美元/小时,马来西亚 4.9 美元/小时)经济衰退,不过是市场竞争和激励机制的一次竞争爆发,欧美很少有十年没有经济衰退的,躲过了一次,也不过是在下次来的时候更猛点。
2001 年可以算成美国基本用 2002-2004 负利率躲过了一次经济衰退.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25 11:29@dixon_new 2011-06-2421:46:34
你完全不看朝庭地工作和努力
有问题要建设不要破坏
真有眼光地话拿对策出来
----------------------------- @imchillkthx 2011-06-24 21:50:24
哈哈他的对策就是加息而已。
-----------------------------
其实美联储也就是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加加息,经济衰退的时候降降息。按罗杰斯的说法是“伯南克啥都不不会,就知道印钞票”1973 年 10 月以后,石油价格在中东禁运下暴涨,按中国专家的说法,那是纯粹的输入性通货膨胀,按中国专家的看法,美联储那帮SB 居然把利率从 5%短时间加息到 10%,甚至 12%,完成是疯子所为,把美国经济打入二战后最大哦萧条,股市腰斩,房价大跌,失业率大增。
1978 年 12 月,伊朗发生推翻巴列维王朝的革命,从 1978 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输出石油60天,使石油市场每天短缺500万桶,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 1/10,致使油价动荡和供应紧张。
按中国专家的说法,这是 100%的输入性通货膨胀,美联储那帮 SB,居然加息从 10%加息到 14%,16%,简直是疯子中的战斗机。
美联储那帮 SB,既然 2002-2004 已经实行了 2 年多的负利率了,那就一直执行下去,非要在2004.6-2006.6连续17次加息,加息加到美国 CPI 的 2 个百分点以上。伯南克还投了赞成票。按中国专家的说法,这帮 SB 简直是美国经济良好发展势头的罪人。
按中国研究“输入性通货膨胀”的专家的说法,美联储不但属于小学没有毕业,地缘政治概念等于 0,而且屡教不改,简直是美国社会的公敌,卖国贼。
{SIMAGE}http%3A%2F%2Fimg17.tianya.cn%2FPhoto%2F2011%2F6%2F25%2F39116060_13090789.gif{EIMAGE}作者:海宁的马甲日期:2011-06-2512:02@别叫我神父2011-06-25 10:47:30
坐等加息
-----------------------------
已经在谨慎地试着放水了,看看 6 月份的金融统计数据就知道了。
北京今年不但地价大跌,而且土地销量大幅下降。上海也好不到哪里去。
先要宣布通货膨胀已经被控制,然后才好名正言顺宽松。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27 11:54 起码跟贴,回复到 2012年 2 月。
#########海宁评论“肉食者谋”,以及通货膨胀很可能在 2011 年第三季度见顶
2011.6.27中国健康的经济增长,在 2007 年已经结束,正如泰国健康的经济增长,在 1994 年 4 月左右结束,此后泰国的经济增长,靠资产泡沫幻觉,1997 年,不过是迷幻药之后的回归现实。当然因为有了索罗斯,政客高兴得跳了起来。马哈蒂尔暗中不知道感谢索罗斯几百次。
是索罗斯让马哈蒂尔保住了权威,话语权,和体面的权 Li 交接。
如果一定要具体到中国经济的健康增长,在 2007 年的哪个月结束,我倾向于 2007 年 2 月(负利率在这个月开始出现)。此后,股市楼市泡沫,使得财富效应大增,大学生炒股富翁大增。然后是剧烈的通货膨胀(2007.8 - 2008.7),之后剧烈的通货紧缩,再往后又是剧烈的通货膨胀(2010.7 - 2011.3),后面呢?后面有待时间老人来揭开!!!)。此后,股市楼市泡沫,使得财富效应大增,大学生炒股富翁大增。然后是剧烈的通货膨胀,之后剧烈的通货紧缩,再往后又是剧烈的通货膨胀(2010.7 - 2011.3),后面呢?后面有待时间老人来揭开!!!关于美国和美元:在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美元升值是假,贬值是真,升值是为贬值服务的,直到美国经济出现真正健康的增长(而不是靠零利率,负利率,量化宽松等)。这玩意,其实 2000 年互联网破裂后,已经玩过一趟了。关键在于美国何时出现健康的增长?美国 GDP 占世界的比例,从 1970 年以来不停下降的势头,并没有停止。这是个长期过程。发展中国家占世界 GDP 的比例上升的势头,并没有改变,中国总体 GDP 超过美国,是个迟早的事情。
中国人均 GDP,像马来西亚靠近,是市场经济正常的结果。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马来西亚而言,是惑还是福,很难说。1997年之后,马来西亚经济奇迹,泡沫没有了,但是经济结构更加的合理。
我从来对“美帝无敌论”不感冒,对很多基于“美国必胜”的推论,更是不感冒。美国经济,在 1999 年已经见顶,美联储 2002-2004年的负利率政策,成功地把美国经济的滞涨的出现推迟了 7 年。事实上,2011 年普通美国人的收入(可比价格)和生活水平,已经退回到 1998 年。就如 1968,1969 年,是美国经济的顶部一样。事实上,按物价和房价算,美国人的生活水平,1968 以来并无太大的进步。
按黄金和石油计价,美国人的收入是下降的,其潜在的内涵在于,德国人,其他欧洲人,日本人,亚洲其他国家发展起来后,与美国争夺石油,结果就是价高者得。
再看东南亚,泰国股市和实体经济等显示,东南亚健康的经济增长,在 1994 年春夏,就已经见顶。但是泰国经济在 1995,特别是1996 年,表面上看更加炫目,到处是淘金者暴富的故事(当时泰国大量空置的房子的价格,涨了再涨),日本去开旅店,开酒吧的,都非常赚钱。
简单的结论:“肉食者谋”和投机者,投资者的羊群效应,能延长繁荣的时间。(投资和投机,没有必要分得太清楚,事实上,根本不可能完全分清投资与投机的比例)美国人 1950 - 1968 在世界经济上的优势,是不可复制的,那是以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日本和亚洲其他地方,被打得稀巴烂为背景的,另一个因素是计划体制在效率上,明显敌不过市场经济。
美国经济,在没有新的大的科技革命以前,必然重复 1970 年代的滞涨。
但这并不表明,美国经济在世界上,几年内就会变得无足轻重。
1895 年,美国 GDP 超过英国,其背景是 1900 年以前英国总体经历了近 20 年的滞涨(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德国科技和工业实力,也在那 20 年里,追上了英国。但是美国在 1895 年以后的三,四十年,一直拒绝当世界的老大。即使是 1939 年前后,美国国会里,叫嚣最响亮的声音是:“谁他妈的让美国卷入战争,老子就弹劾他”,直到偷袭珍珠港,美国国会才取得一致的参战意见(美国政府是否故意让日本偷袭珍珠港,则是另一回事。政府和各种组织,都有扩大自身影响力与权力的倾向和动力,就像有生命似的)。
###########################################没有人有义务把宏观经济讲清楚。事实上,能讲清楚宏观经济的,又有几个?我算是能讲清楚宏观经济的吗?我自己也不知道。
###########################################原材料价格猛涨导致经济衰退或者萧条的历史案例比比皆是。
最近的一次,就是 2008 年上半年,石油,粮食和其他原材料价格猛涨,导致美国消费者汽油开销大增,美联储即使一再降息,还是阻挡不了美国房地产价格的飞流直下,美国大踏步进入二战后最大的经济衰退,被称为 the Great Recession。
中国 2008 年则是牢牢咬住 4.14%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不动摇,希望通过升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反通货膨胀,结果,旱涝急转,猛烈的通货膨胀之后,迎来的是猛烈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
道理很简单,暴涨的原材料价格,具有“摧毁需求”或者说“抑制,遏制需求”的功能。(抑制和遏制的具体区别是什么?)不完全地说,1974,1979-1980,1990-1991,2008,每次石油价格大涨,都带来的世界经济的衰退。当然,稍微完整点说,石油危机以前,世界经济的繁荣,加大了对于石油,粮食,和其他原材料的需求,最后导致了剧烈的通货膨胀。
所以,世界很多负责的国家的货币政策,对反通货膨胀是高度重视的,他们防的就是剧烈的通货膨胀之后,导致消费需求下降,从而导致经济的螺旋式下降(消费需求下降-->企业库存在通货膨胀上升过程中本来就很高,结果遇到需求下降,只好减少生产-->工人失业-->消费需求进一步下降-->企业因为需求下降而进一步裁员,直到物价,工资重新回到比较平衡的位置,开始新一轮经济周期)。
牛 B 一点的货币政策,则尽量比通货膨胀提前 6 个月左右采取货币紧缩,希望用货币紧缩的方式,抑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而避免通货膨胀过于猛烈,换个角度,避免猛烈的通货膨胀之后的严重的萧条。
在一些特色鲜明的国家,尽量比通货膨胀提前 6 个月左右采取货币紧缩的建议,会受到种种诘难和阻挠,并且经常会被带上“崩溃论”“唱衰该国经济”“货币紧缩破坏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等帽子。
##############################
¥¥¥¥¥¥¥¥¥¥¥¥¥¥¥¥¥¥
$$$$$$$$$$$$$$$$$$$$$$$$$$$$$$$$$$$$2011年2月,WTI石油价格突破100美元,2011年4月,WTI石油价格处于 110 - 115 美元之间,随后不久,中国美国的汽车销量出现了下降。世界各国的采购经理指数 PMI,普遍下降。
2011 年 6 月,美国通货膨胀已经上升到年率 3.6%左右,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二期之后,只好等待。伯南克的讲话总结成一句就是“我也没辙了“,伯南克只好归罪于日本地震,并且感叹美联储无法印石油。
中国通货膨胀的高峰,很可能出现在 2011 年第三季度。(原材料价格 2010.7 - 2011.3 的猛烈单边上涨,很明显已经结束)。猪肉价格很可能也在 2011 年第三季度见顶回落。2012 年下半年,养猪的很可能面临亏损。
负利率,一招鲜,吃十年。可惜,负利率无法解决猛烈的通货膨胀原材料大幅涨价之后的消费需求下降问题。
把宏观决策者看成傻子,本身就是很傻的事情。宏观决策者看到的数据,远远比我们多,而且更加真实。宏观经济的走势,必然与“肉食者谋”具有巨大的关系。那么,从宏观经济政策而言,想要维持“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头”,在货币政策上,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宽松(当然宽松程度无法与2010年6月到9月的放水相提并论,更别提2009 年了),在其他宏观政策上,则是加快 1000 万套保障房的开工。
这 1000 万套保障房的具体内情,是想做空基础金属的投资者特别关注的焦点。任志强还是挺牛的,当他指出 1000 套保障房在出门前忘了穿衣服(中国建筑业产能,无法在 5,6 百万套商品房之外,再建 1000 万套保障房。因为没有足够的起重机,和其他必备条件,甚至没有足够的建筑工人去完成总共 1500 万套),决策者还真的具体开会研究此问题。后来媒体爆料,原来很多保障房根本没有开工。所谓开工 360 万套的水分也很大。(要知道,2010 年的保障房包括棚户区改造,数据都是 3,4 百万套,这玩意,纯粹是个数字而已。)
“保障房”能否维持钢铁等基础金属的价格?初步看,不大可能。
任志强说过了,没有穿衣服。即使现在补了些资金,也是维护面子的需要。所谓“保障房”,是不是在后演变成部分人“集资建房”套取“低地价”甚至“零地价”的土地呢?而这些套利活动,远远不够扭转经济下滑。
我很早以前在与朋友聊天中笑谈过,在中国,中产阶级(稳定而待遇优厚的工作,良好的医疗保险,退休金,不错的社会地位,以及对于自身所处社会阶层的良好自我感觉,还有其他福利,比如托关系的时候的话语权),主要是部分体制内的人,包括政府,待遇好的国企,事业单位,当然还有很多在市场经济中赚钱的人。
我知道很多人超级看空中国经济,但是我不是其中之一。中国制造业进步的空间,还很大。只是“资本聚集现象”和赚钱的羊群效应,使得房地产超级大房子,房地产成为了一段时间内的永动机。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的汽车制造业的工人工资很高,汽车制造业,是差不多该向中国转移了。 2000 年以前,不让民营企业进入汽车制造业,显然推迟了中国出现市值超过 200 亿美元,甚至 500 亿美元的世界级汽车企业的时间。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27 12:01 中国经济在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有点类似于 1997 年以后的马来西亚,但是中国房地产破裂破裂后,经济衰退一段时间后,出现的通货膨胀,会比马来西亚厉害。
1990 年,罗杰斯在中国旅行,人民币兑美元,官方价格 5 点多比 1,黑市价格 7 比 1.中国物价和工资从 1990 年以来涨了那么多,人民币对美元却在 6.4 比 1.因为这 20 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001 - 2011,中国物价翻番,人民币却还是没有出现贬值。
##############中国未来的通货膨胀,比 2003 - 2011 更厉害,这是由激励机制决定的:即很多投资项目的决策者,只顾寻租,不顾投资收益。项目收不回投资,导致坏账,部分通过通货膨胀实现(通货膨胀之后,铁路票价 300,500 就不贵了),部分通过未来的未来的坏账冲销实现,而那个坏账冲销之后 2,3 年,通货膨胀再体现那个坏账的冲销。
在激励机制(投项目的不用为投资收益负责)不改变的情况下,中国人面对的财富保值挑战,都是巨大的。
通货膨胀类似于怀孕,不是马上掉下来的,1992 - 1995 的坏账,是2002-2011的通货膨胀来冲销的。2006-2011产生的坏账,需要未来的通货膨胀来还。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27 12:53 新浪地产:【上海半年土地出让金336亿为去年两成】6月26日消息,上海最新的土地出让统计信息显示,上半年的土地出让收入总额为 336 亿元,相当于去年的两成,去年全年上海一共出让 567 幅土地,出让总收入高达 1524亿元,今年上半年只完成了去年两成的任务。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27 12:55 任志强:玩不下去了?//@长盛:潮退的时候有人大喊:我没穿泳裤.这是发函的.还有很多不出声,随潮退蹲下了,你以为他穿了吗.怎么办?发泳裤吧.// @黄益平 :『刚刚开始』,两年半以前就应该能想到有今天。但有人想不到、有人不愿意想到、有人想到了却无所谓。也许需要花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消化这些投资/债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