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突然叫停

在希特勒下达那个发神经的命令以前,德军的前进速度

可以用飞奔来形容。真可谓,形势一片大好——1 天前

 80 公里。每次古德里安将军都是跑到汽油耗尽才肯停下

来休息。那个只能进攻 24 小时的命令,早就被他抛到

九霄云外去了。在这段时间里,古德里安打给后勤部的电话

是最多的:油呢,油呢,我的汽油呢?

当然了,德军飞奔也许太过抽象,我可以用一段小

插曲来描述德国人飚得有多快。

问:快到什么程度呢?

答:快到德国空军对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狂轰乱炸。

 19 装甲军飞奔的这段时间里,德国空军老是把古德

里安的装甲部队认成正在撤退的法军,稀里糊涂的冲下来一

阵狂轰。而且,这种轰炸不是一次,两次,而是 N 次。有时

候,一天被自己空军轰炸的人员损失比战斗损失还要严重

谁叫古德里安冲的这么快呢。

在法兰西战役爆发的时候,德国陆军每个师级单位中,

 

都配备有一个空军联络员。50 年后,美国大兵如果碰上敌人

顽强的抵抗,就会拼命的呼叫:空军,空军,我们需要空军

的支援。 其实这招是跟德国人学的。德国兵是:斯图卡,

斯图卡,我们需要斯图卡的支援。现在的美军科技如此发达,

还会经常出现误伤事故,60 年前就更多了去了,更不说快速

前进的部队。发展到后来,德国空军的做法把陆军彻底惹毛

了,一次古德里安亲自在场的时候,空军又跑来丢炸弹——

他们运气不好,19 装甲军下辖的一个高射炮阵地正好也在这

里,他们毫不客气地向飞机开火射击,打得德国空军狼狈逃

窜,最后,还打下来一架跑得慢的。两个飞行员跳伞下来,

古德里安饶有兴致的驱车赶到他们降落的地点等着他们。这

两个年轻的飞行员一下来就怒气冲天的抱怨说:这是我们

空军最新式的飞机。古德里安从背后拿出的一瓶法国香槟

堵住了这两个青年的嘴——他们高高兴兴的去野战食堂喝

酒去了。

这次事件也确实让稀里糊涂的德国空军收敛不少。大家

也许看过很多二战照片,特别是苏联战役的时候,德军时常

在地面或者坦克上,覆盖一面巨大的卐字旗,这就是提醒空

军,别又炸错自己人了。

这段时间的古德里安也许是最快乐的,他很有兴趣的记

录了这些快快乐乐的小插曲,他的装甲部队使用理念终于在

法兰西战役开花结果,被世人所重视。但他很快就要快乐不

 

起来了,因为希特勒很合时宜地又跳出来横加干涉,突然喊:“stop”

希特勒是一个奇怪的人,在苏联战役的时候,他比任何

一位将领还要大胆,在法兰西战役的时候,他又比任何一位

将领还要胆小。如此突如其来的胜利,让希特勒一时慌张起

——他为自己的好运而感到不可思议。按规定,勃劳希契

元帅每天要给希特勒打两次电话,在他打电话时,希特勒总

是盯着鸡毛蒜皮的事,歇斯底里地痛斥他的陆军总司令。这

个元首可真不好伺候,打了胜仗也挨骂。

据哈尔德回忆,在那段时间里,希特勒的日子过的非常

地闹心——他有时会为了前线的巨大胜利,而欢欣鼓舞,对

德军和它的指挥官们大加赞扬。有时又会突然神经极度紧张,

嘴里语无伦次的嘟哝着什么我们会使整个行动毁掉,我们

有遭到失败的危险。再或者就是神经质地盯着地图,大肆

渲染所谓来自南部的危险。第二天,哈尔德和勃劳希契看见

他时,希特勒劈头盖脸地大发雷霆说:陆军要毁掉整个战

役,我们无须冒失败的危险。 我命令你们,停止进攻。

个纳粹领袖总是担心,强大的法军,会从南部地区发动一次

出人意料的有力反攻。希特勒在给墨索里尼的信中这样写道:

“1914 年的马恩河奇迹,决不能重演!

 5  17 日,有空军来报告说,法国人即将大举反攻,

他们正在色当附近集结兵力,企图截断楔入向海峡前进的德

国装甲部队后路。这个天天轰炸自己友军的糊涂空军情报,

让希特勒就更担心起来,而且,勃劳希契元帅并没有执行他的那个停止进攻的命令。

希特勒绕开了他的陆军总司令,亲自打电话给克莱施特

上将,命令他们停止进攻,好让较慢的步兵师赶上来,在法

军发动反攻之前,加强侧翼的防御。

陆军参谋部进行了徒劳的争辩,认为法国目前只关心稳

定他们自己的防线,哪有什么部队来反攻。但希特勒决心已

定,任凭他的将领们如何巧言令色,就是不准进攻。哈尔德

非常生气的指责希特勒根本不懂打战,希特勒却把悬挂在胸

前的一级铁十字勋章敲得咚咚直响(那是他在一战时候获得

的)带着小学生的快感,反问他的陆军总参谋长:你在前

线打过仗吗?我可是在前线与法军打了 4 年的交道。(当小

下士) 被如此一顿抢白,哈尔德气的拂袖而去。

其实我现在也很奇怪希特勒这个叫停的命令正确否 

国人确确实实在酝酿一个大反攻,但后面有出现了一系列的

问题 理论大师约米尼认为:大包围的行动,有时会使似乎

已经安排好的计划归于失败若是任何运转延伸得太远,

则一定很危险,因为他可以使敌人获得一个有利的机会攻击

正面的我军。这话其实说明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哪边的反

映最快 哪边才能占据优势,德国法国都在犯错 就看哪边的

错误少点罢了

盟军的突围其实是个钳形攻势 隆美尔很勉强才守住

而且还是借用雪山兄说的那个很拉风的高射炮 马蒂尔达坦

克正面装甲很厚,德军 4 号坦克都不易击穿它的正面

其实,希特勒的焦虑并非毫无道理。同盟国高层确实在

酝酿一个反攻计划。而德军装甲部队已经深深的楔入了法国

腹地,把陆军远远的抛在后面。(这是一只孤军,所依赖的

仅为几条公路线) 但古德里安却对自己的装甲部队充满信

心。他认为,只要不停的进攻,就能在精神上彻底击垮法军。

并且,像他这样把坦克集中起来使用,就算被法军包围,敌

人也不可能吃得掉他。

大家也许还记得,在战役之初,哈尔德上将是严令禁止

装甲部队超越桥头堡阵地,单独进攻的。但随着法国第 9

集团军的崩溃,他的态度就来了个 180 度的大转变——他不

但拒绝执行希特勒停止进攻的命令,并且连装甲部队那

长长而薄弱的侧翼,也不肯派兵去掩护。而且,最有意思的

是,他和陆军总司令当着希特勒的面,信誓旦旦的保证说

决执行元首停止进攻的命令,可一回到自己的司令部,他

们就把这个保证吞回了肚子里,还嘲笑前下士是神经出

了毛病。

这种当着一套,背着一套的做法,让希特勒大为火光。

生气之余,他便亲自给克莱施特上将打了个电话,询问情况。

这一次,他终于找到了知音,克莱施特在电话里大谈所谓的

侧翼威胁,并且还提到:现在 集团军群的坦克部队,因

为战斗损失以及机械故障,起码有一半都瘫在了路上,真正

在前线作战的,少而少之。

听到克莱施特这么一渲染,希特勒紧张的不行,当即命

停止进攻,加强侧翼防护

等到这个命令传达下来之后,可以想象,前线指挥部里,

几乎是炸翻了天。更绝的是,希特勒是以 OKH(陆军统帅部)

的名义来下达这个命令的。指挥官们虽然满腹牢骚,但也无

可奈何。(隆美尔和赖因哈特一丝不苟的执行了该命令,立

即就停了下来,并做好防御部署)。违命专家古德里安却

依旧不依不饶,他觉得这个命令简直不可理喻, (他后来

写到):就是我在 3 月间对希特勒所说的理想:一直前进,

以英吉利海峡为目标。我绝料想不到,希特勒既已批准了最

大胆的曼施坦因计划,又在我表示意见的时候,一句反

对的话都没说,可现在竟会突然叫停,我原先的判断实在是

大错特错了。

当时,古德里安还不知道这个命令是希特勒亲自下达的,

他认为是克莱施特在捣鬼(其实也算)。他当即给克莱施特

打了个电话,让克莱施特去机场接他。(让他的直属上级去

接他,牛 B 吧) 古德里安的理由是我实在是太忙了,把

事情在机场当面说清楚,我就又得立刻赶回前线去。说完

此话,古德里安便丢下电话,急急忙忙的登上一架联络机,

赶回了 A 集团军群司令部。

古德里安的飞机抵达目的地的时候,他发现,克莱施特

早已在那里等着他了。这位上将把皮手套紧握在手里,背着

手,站在跑道尽头的小汽车旁,冷冷的注视着飞机在机场缓

缓降落。

(古德里安后来写到):他刚一跳下飞机,还还未来得

及开口道早安,克莱施特就劈头盖脸的骂开了,他骂古德里

安不服从命令,还是个骗子(古德里安在 5  15 日对克莱

施特保证只进攻 24 小时,现在已经  17 日了)

而且,克莱施特骂得相当难听,一口气骂得直喘气才停

止。本来古德里安心里就堵得慌,听见这顿没头没脑的臭骂,

心里当然更不好受。他写到:士兵们现在前线浴血奋战,

但这位将军,对将士们这样卓越的成绩,居然不夸奖几句,

还大声辱骂 古德里安耐着性子的等他骂完之后,异常平

静的提出——他要辞职(爷不干了,爷撂挑子走人)

面对古德里安的辞职要挟,克莱施特更为生气,他当然

知道,如果古德里安当真撂了挑子,对前线装甲兵的士气将

是多么致命的打击,这种临阵易帅的做法实乃兵家之大忌。

但克莱施特依旧赌气般的同意了古德里安的辞职请求。他点

点头,若有其事般的叮嘱古德里安,要求他把职务移交给

个资深的部将。

现在轮到古德里安大囧了,他没料到克莱施特还真敢让

他卷铺盖走人。他不等克莱施特说完,便转身登上飞机,回

前线办理职务移交手续去了。

可是,他压根就不想离开前线,在这期间,古德里安发

了封无线电给 A 集团军群总司令隆德斯泰特上将诉苦,并在

老将军面前告了克莱施特一黑状。隆德斯泰特不愧为德国资

格最老,最滑头的将军。他当然不肯让自己的爱将离职,

同时又要照顾克莱施特的面子,更要尊重希特勒的旨意,于

是他回电说:不允许离职,不允许进攻,但可以进行侦查搜索

什么是侦查搜索,隆德斯泰特没有点明。但在古德

里安看来,侦查搜素其实就是默认了他继续进攻,他便

钻了这个空子,继续马不停蹄的前进。 当然,这个命令也

不排除是哈尔德或勃劳希契下达的——既然希特勒要绕开

陆军总司令来干涉陆军的行动,那么,勃劳希契也趁着希特

勒不注意的时候,偷偷阴上一把,就算哪天希特勒知道了这

件事,问起话来,他们也可以解释说,我没进攻啊,我这是

侦查搜索

并且,这个命令并不限于古德里安的 19 装甲军,隆美

尔与赖因哈特也同时接到了 OKH(陆军统帅部)的命令——

他们早就等得手痒难耐了,一接到只许进行侦查搜索

命令,便不管三七二十一,集团军群下辖的 个装甲师几

乎在同时发起了进攻。对面的法军应该是最惨的,一开始,

他们还美滋滋的琢磨着德军的攻势已像 1914 年那样,趋于

衰竭,便心安理得的停下来休息(跑了几天也够累的)。但

不到几个小时,德军又打过来了,他们只得丢下露宿营地继

续逃命。有些法国军队的做法就更邪乎了,估计是预感到大

势已去,他们非但不逃跑,反而在营地外面竖上一杆白旗,

睡觉的继续睡觉,吃饭的继续吃饭,冷眼的看着德国兵从自

己身旁走过。在这一天,隆美尔的第 7 装甲师就前进了 90

公里,一路上法国难民的大车与法军的军车互相混杂,互相

拥挤,特别是法国难民,他们看见德军追上来之后往往是吓

得面无血色,连走路都不会了,任凭德国人如何叫喊,如何

驱策,他们就是不肯离开道路。更甚者,有些比较乐观的法

国人发现德军并未向平时宣传的那样屠杀平民,便不逃跑了,

拖着自己的家当开始返家。这些难民车队造成的道路堵塞,

倒成了阻拦德军前进的最大障碍。(为了能够继续前进,隆

美尔不得不下令让装甲车远离道路,在田野里越野行驶)

根据官方战史记载,在 5  16 日到 17 日之间,第七装

甲师只遇到了零星的抵抗——一共只死了 35 人,伤 59 人,

这是根据该师正式战史数字。在该师地区中,所收容的俘虏

数约为 1 万人,另外加上 100 辆战车、30 辆装甲车和 27 

大炮。这个记数的结论是这样说的:本师因为没有时间,

所以无法收集大量的俘虏和装备。。。。。。

到了 5  19 日,希特勒才知道陆军一直都在猛攻之事

——那天晚上,勃劳希契兴高采烈给希特勒打电话,告诉他

说:坦克部队已经抵达阿布维尔(直通英吉利海峡沿岸的要)

出人意料,希特勒并未对陆军违命之举而发火,反而

异常兴奋,据凯尔特回忆,希特勒在讲话时非常的激动

几乎是泣不成声。勃劳希契在电话那边,尖起耳朵听了老半

天,也没听清楚元首到底是在嘟哝些什么。直到希特勒放下

电话,他才把一句话说完整了——希特勒转头对站在身旁的

凯特尔说起了胜利之事,他说:法国确实已经完蛋了,他

要在接下来的和平谈判中,要求法国归还近 400 年来,从德

国人民手中抢走的全部领土和财产,他要为 1918 年强加于

德国的耻辱条款而报复法国,就在当年签订条约的地方——

贡比臬森林,举行第一次和谈。至于英国:只要把殖民地

归还我们,英国就会马上得到和平。

一如既往,凯特尔拼命的点头。接着,他便又开始吹牛

拍马起来。我的元首他笨拙地说,您是有史以来最伟大

的指挥官!

古德里安倒是个性情中人 ,他发现自己的做法有些过

火之后 便找人去给克莱施特道歉,古德里安脾气也确实不

好,到了后期经常惹得是希特勒大发雷霆,他说有一次,他

又把希特勒惹毛了,幸亏副官拉着他得衣角连连后退,不然

希特勒都要揍他了

到了战争后期,这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希特勒甚至亲

自打电话到营级单位去指挥调度(此乃独裁者的通病,希特

勒,斯大林,包括中国的蒋介石,不过老蒋好像是最牛 B 的,

他可以打电话到连级去指挥战斗。)

这是白崇禧还是李宗仁说得我倒忘记了,还有一个国民

党元老是这样时候得 他说老蒋得能力只能指挥一个排,原

意大概就是这样

我们指责希特勒的敦克尔可失误,我个人觉得完全是事

后诸葛亮,当时敦克尔可逃走的英军不过是 20 余万人,当

时战争态势还没有到最后,如果希特勒围攻敦克尔可,很可

能是困兽犹斗,而且从当时的战役规模来看,20 余万人,和

法军当时剩余力量对比来看,还是后者更应该注重,当时德

军进攻速度太快,侧翼根本没有力量进行防守,如果在敦克

尔可,损失过大,随时法军都可能进行反扑,那么德军的损

失就更大了,因此,希特勒当时的决定绝对没有错。当时德

军的战役目的,是消灭法军,而当时的法军完全有力量进行

反扑。

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成功是一悬案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