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百年风雨,让人们蹉跎不已。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1-19 09:361900 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八王子建立中国最早的啤酒厂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哈啤前身)。
1901 年俄国和德国人联合在哈尔滨创办了“哈盖迈耶尔一柳切尔曼”啤酒厂。
1903 年捷克人在哈尔滨创办 “东巴伐利亚”啤酒厂。
同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开办英德酿酒有限公司, 生产能力为 2000 吨, 这就是现在青岛啤酒厂的前身。
1904 年俄国人在黑龙江尚志县创办“中东啤酒公司”(一面坡葡萄酒厂的前身)。
1905 年德国人在哈尔滨创办“梭忌怒啤酒厂”。
1907 年 “东方啤酒厂” 建立。
1907 年,张咀英创办松盛大麦酒厂,这是天津首家啤酒厂。翌年,改为华萼啤酒厂。1912 年,改为醒狮啤酒公司。?
1908 年 “右罗里亚啤酒厂” 建立。
1912 年,挪威人创办斯堪的纳维亚啤酒厂,后易名为“英商上海啤酒公司”(上海啤酒厂的前身),所产“友啤”啤酒畅销市场。
1913 年建立“东方啤酒作坊”(黑龙江绥芬河啤酒厂前身),前身黑龙江省呼兰县糖厂的啤酒生产车间年代更早。
1914 年哈尔滨五洲啤酒汽水厂创办。
1915 年,侨居俄国的华商张廷阁在北京建立了民族啤酒工厂双合盛啤酒厂,得到爱国实业家的支持,1916 年第一批“五星牌啤酒”问世,此啤酒选料精细,水为京西玉泉山泉水,水质轻、甘甜、味美,一直为清宫御用水;制酒所用粮食,多选自浙江、河北大麦,颗粒饱满、皮薄、有鲜味;制酒所用酒花由捷克进口,酵母由丹麦进口。酒液清亮透明,泡沫洁白细腻,口味纯正,毫不逊色于进口啤酒,不仅走俏于北京,还畅销天津、上海、汉口等地。1926 年在当时工商部国货展览会上一举夺标,并在巴拿马国际展览会上获奖。
自 20 年代起,五星啤酒就从天津转销香港、澳门及南洋群岛,声誉远播海外,这是中国民族啤酒工业中较为成功的一例。
1920 年在无锡建立“惠泉啤酒厂”
1920 年在国外经商的荣成人王益斋、李介臣回国在山东烟台醴泉啤酒厂(烟台啤酒厂的前身),1921 年,经北京农商部核准醴泉啤酒厂正式投入生产,当年生产啤酒 46 吨,商标为“三光牌”,与北京双合盛的“五星牌”齐名,到 1930 年,年产量已达 270 吨,曾与洋商多次角逐于上海,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地。时,《申报》称:“烟台啤酒系泉水精制,饮之适合卫生,本非以自来水制成者所可同日而语……” 1924 年哈尔滨又建立了五洲啤酒汽水厂。
1928 年天津 “明星啤酒公司” 建立。
同年,法国人在上海置地创办中国啤酒厂(今上海酒精厂前身),又名国民啤酒厂,生产克罗佛牌啤酒,1933 年新厂设计能力即达到年产啤酒 3.2 万吨,其啤酒甚至出口香港、新加坡、暹罗、日本、安南和印度加尔各答等地区和国家。
1933 年英商怡和洋行开办怡和啤酒厂(上海华光啤酒厂前身)。同年,广州 “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前身) 建立,沈阳 “亚细亚麦酒株式会社”(沈阳市酿酒厂前身)建立。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2%2F5%2Fphoto2%2F2011%2F11%2F19%2Fmiddle%2F81238008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民国上海啤酒"
友啤“商标1936 年建立“满洲麦酒株式会社”(沈阳啤酒厂前身)。
抗战前,中国已经有数家啤酒厂,其出产啤酒质量颇佳,销量畅通,物美价廉,深受国人喜爱。抗战时期,中国的啤酒业遭到沉重打击,一些啤酒厂内迁或者沦陷。日本霸占了沦陷区的啤酒厂并兴建了一批新的啤酒厂。1941 年日本樱花麦酒株式会社在北京建立起北京啤酒厂(北京啤酒厂前身),
生产的啤酒只供侵华的日军的军需。
抗战胜利后,各地啤酒厂纷纷复建。国民政府接管了北
京啤酒厂、青岛啤酒厂等敌伪企业。其中北京啤酒厂(产量大致在 200-300 吨),该厂建国后,轻工业部糖工业管理局接管了该啤酒厂,废止了原“飞马牌”商标,开始生产北京啤酒;青岛啤酒厂产量大致 3000 吨左右。
当时市面上出售的青岛啤酒清亮透明、泡沫丰富、味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