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发一篇小小考据,会是傅山正名的一线曙光么,希望会是吧~正名路遥,感谢大家一路支持!
来自
10823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09 08:02
噢,是七夕了……
感谢大家的提醒,大家七夕愉快╭( ̄▽ ̄)╮
10825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09 21:21
今晚七夕,寒士闲聊些题外话……
寒士作为老牌七夕单身狗,此刻这种“来啊,互相伤害吧→_→”的心情大家要理解担待。
~~~~~今晚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林凤薛蛇贾玺的故事。
《列子》里讲过一个故事,共工为了争夺帝位,引发了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灾难。
这样的灾劫,在十七世纪再度出现,于是引出了石头记的故事。
薛蟠是满人的象征,满人的特点不是柔软,而是“蟠”,弯弯曲曲的。蝌蚪也是弯弯曲曲的。
宝钗是什么样的弯曲虫呢……答案就是蛇,蛇是阴险虚伪残忍狠毒的象征。
引发灾难的共工也是“蛇”身。所以宝钗其实隐去的就是——薛蛇。
蛇属于北方玄武(龟蛇),是虫族水族的首领。
所以宝钗会诅咒黛玉【遇见蛇,咬一口也就罢了。】除了宝钗,还有谁会想要咬黛玉呢……(湘云此人是排不进虫族的)
~~~~~
薛宝钗想要蛇咬黛玉,那黛玉如何能依得。
拔剑斩蛇,嗯【《白蛇记》,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
平治天下,就要像赤帝子一样怒斩白蛇。
赤是朱明中华之红,白是霜雪满清之白。
这是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龟蛇)的斗争。
《淮南子》中提到过“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其兽朱鸟,其音徵,其日丙丁。”
佐朱明的朱雀其实是凤凰的一种。凤有五类,赤色的叫朱雀,青色的叫青鸾,黄色的叫鹓鶵,白色的叫鸿鹄,紫色的叫鸑鷟。五种凤凰里鹓鶵因为《庄子》中鹓鶵腐鼠的故事名气显得略大一些,其他几种凤凰倒是通常被人们所遗忘。
嗯,南方朱雀,是凤的一种,而凤是百禽鸟类的首领。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据历史看来,中华神鸟,貌似起晚了。
所以林黛玉其实隐去的就是——林凤。
一个是龟蛇之白蛇,一个是朱雀之赤凤。
所以林黛玉去梨香院要穿大红斗篷。所以宝钗送药要送雪花洋糖。红白之争斗,乱来不得的。
~~~~~所以林凤住在【潇湘馆】,因为凤有栖于竹的习性,【有凤来仪】的竹林。
所以薛蛇住在【蘅芜苑】,因为蛇就伏在杂草堆里,【蘅芷清芬】的草堆。
@大王叫我来巡山那
@大王叫我来巡山那
来自
10916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09 21:25
来来来,继续伤害→_→
~~~~~『薛宝钗是“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翻遍古今典籍,从未见有良善佳人以如此语言来描绘。
仅金瓶梅里有一个势利虚伪无情冷漠的女子容貌也是如此,就是西门庆的大妇吴月娘。
杏,很圆。有句话叫柳眉倒竖杏眼圆翻,是形容女子暴怒的形象。体丰怯热的宝钗,一张银盆大圆脸,眼睛又是俩大圆杏,如同暴怒之中。这形象实在是不能算美艳。』
这是寒士昨天公众号里对黛玉宝钗“妇容”一项简单品评时说过的言语。
~~~~~
有些人误会寒士是刻意贬低宝钗容貌,实际宝钗的盆脸杏眼是一种美丽。
这个真不是,寒士只是解说作者用字深意。作者傅山先生笔下字字不凡,达到了炼字之境,又岂会混淆美丑。
我们先看一些文学上的容貌修辞。
目若朗星,远方天空的星星和面前人物的眼睛在视觉上都是很小的,这个修饰里用星星的光芒来强调人眼的有神。
榴齿樱唇,牙齿和石榴嫩果的白色颗粒在视觉上大小相近,嘴巴张开时和一个红色小樱桃在视觉上大小相近。这个修饰里用榴齿来强调牙齿含有香气,用樱唇来强调嘴巴颜色红艳。
那么“眼如水杏”,首先要明白的是水杏,水杏是“水杏果实”而不是“杏仁”,山东水杏都有少女拳头那么大了,世人所谓大眼睛也就比指甲盖大些罢了。眼如水杏,真的适合用来形容大眼睛么?
如果一个人说一位姑娘脸若锅盖眼如西瓜,寒士无论如何不会认为他是在夸奖那位姑娘。。。
~~~~~那么傅山先生写下的脸若银盆眼如水杏,为什么要说这是傅山在夸赞宝钗美貌呢,文学的褒贬,这样写的贬低难道还不明显么?文学里除了金瓶梅红楼梦为了特殊意义故意这样写来,还有其他名著会这样用么?如果有人这样用,只有一个解释,该作者全然不理解文学之美。
武将眼如铜铃是为了夸张修饰武将的怒目形象。而宝钗这眼如水杏也是同样用意,宝钗和威猛武将怒目形象相近,这能叫傅山先生夸赞宝钗眼睛美丽么?并没有哪位文豪大家竟然会用盆脸杏眼来写笔下美女,这是金瓶梅与石头记作者独有的贬损式写法。
也许有的工具书和词典里告诉你盆脸杏眼是一种美,但实际在文学上,从来都不是。
如果一定要认为宝钗这个怪异容貌细节只是傅山先生描写美丽时不够到位的粗鄙文字,那寒士无言以对。
最后希望大家完全抛弃主观感情,以真正的文学角度来理解傅山先生的文字。
@窗外马儿在散步
@窗外马儿在散步
@江城小兵
@江城小兵
好了,今晚该伤害一下的,都伤害过了→_→
来自
10917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09 21:38
感谢大家七夕的冒泡与鲜花。非常感谢。
另外,有时遇到股票广告之类的楼层,大家默默举报就好,不要在该层下面评论,因为对方是完全看不到的,但有可能会被论坛版主处理广告时粗心误伤,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10919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09 22:08
你说的那段话是虚写,不是实际描写。
实际宝钗大黛玉八岁,前四回就知道了。
但第五回故意说“年岁虽大不多…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这里和前四回宝钗年龄大很多相悖,是故意如此,一种文学遮掩的写作手法,全书多次用到。
宝钗的年龄是原文可以明断,宝钗的人品是诸事可以表现,宝钗的容貌是语句可以形容。并不是通过随意一句话来盖棺论定的。
就像原文说宝钗“总远着宝玉”,事实绝非如此。要以实际情况来判断。去除陷阱,才能明鉴真相。
10926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09 22:09
你说的那段话是虚写,不是实际描写。
实际宝钗大黛玉八岁,前四回就知道了。
但第五回故意说“年岁虽大不多…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这里和前四回宝钗年龄大很多相悖,是故意如此,一种文学遮掩的写作手法,全书多次用到。
宝钗的年龄是原文可以明断,宝钗的人品是诸事可以表现,宝钗的容貌是语句可以形容。并不是通过随意一句话来盖棺论定的。
就像原文说宝钗“总远着宝玉”,事实绝非如此。要以实际情况来判断。去除陷阱,才能明鉴真相。
@指尖的即墨
@指尖的即墨
10927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0 07:47【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贾母听了,又抬头看匾,因回头向薛姨妈道:“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象他们这么大年纪,同姊妹们天天顽去。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贾母这个事情,道出了水世界的可怕可怖,如同太虚幻境里宝玉掉落的迷津一般,都是想要吞噬美好生命的可怕所在。于是大家便知道国土被满清吞噬后的“水国”、“水中月”会是多么可怕。
这里特意安排贾母来讲,也是为了呼应天启皇帝朱由校在西苑游园落水遇险一事。
来自
10969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0 07:50
大家早上好,忙碌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感谢大家的冒泡和赠花,感谢疏影沁香赠诗。
欢迎大家关注个人公众号“无名寒士”。
来自
1097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0 23:15
睡前打卡,感谢大家的冒泡与鲜花。
11131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1 07:49【凤姐笑道:“回来吃螃蟹,恐积了冷在心里,讨老祖宗笑一笑开开心,一高兴多吃两个就无妨了。”……凤姐吩咐:“螃蟹不可多拿来,仍旧放在蒸笼里,拿十个来,吃了再拿。”
道出“螃蠏”是虫族水族,积冷之物。】
凤姐做事是有条理有层次的。
螃蟹是虫族水族,蟹肉性寒。寒冷肯定是不好的。
霜雪寒,所以要煮雪烹茗,螃蟹寒,所以要蒸笼加热。
贾府这些办法这都是为了消灭寒冷,防止体内积寒。
11165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1 08:00
大家可能会好奇,薛家不就是虫族水族么,他们会吃螃蟹么?
这个问题书里其实是有答案的。
凤姐吃了平儿剔的“一壳子黄子”,还率先剥了俩,头次“奉与贾母”,“二次的便与宝玉”。
黛玉也“吃了一点儿夹子肉”,还要喝热烧酒彻底驱寒。
宝玉吃完螃蟹还“忙洗了手,提笔写出”螃蟹诗。
而薛家人虽然是蟹的来源,但实在看不出有在吃蟹,薛姨妈婉拒了凤姐剥好的蟹,吃蟹时宝钗湘云更是绝口不提。
同族不相食,石头记中的饮食文化其实很奇妙。
11167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1 08:02
早安,感谢大家冒泡,感谢大家赞赏。
感谢大家为正名傅山先生所做的各种努力。
11169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1 13:11
怎么会好奇为啥拿出的是螃蟹……水族虫族的家族,拿出的肯定是家乡货啊
薛蟠请宝玉小聚不也是主要吃鱼嘛贾家的物种比较丰富,薛家家底不行,虫子不好吃,拿出的当然就是水族。
11226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1 23:49
关灯打卡。感谢大家的冒泡,感谢鲜花赞赏。
11308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2 07:46
【贾母笑道:“明儿叫你日夜跟着我,我倒常笑笑觉的开心,不许回家去。”】
书中凤姐言辞犀利口齿幽默,动辄就“有的没的说了两车话”,石头记中的媳妇小姐丫鬟都是说不过凤姐的。
这也是实写,魏忠贤不仅尽职尽责能力出众,还见多识广口才极佳,因此深得天启帝朱由校的宠信和赏识。
来自
11322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2 07:47
【贾母笑道:“我喜欢他这样,况且他又不是那不知高低的孩子。家常没人,娘儿们原该这样。横竖礼体不错就罢,没的倒叫他从神儿似的作什么。”】
天启识得魏忠贤才干,亦深知魏忠贤为人。
天启并非昏庸不明,而是睿智过人。真正昏聩不明的,不过是后世史家罢了。
来自
11323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2 08:07
【“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了。你看古人诗中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了,若题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有好诗,终是小家气。诗固然怕说熟话,更不可过于求生,只要头一件立意清新,自然措词就不俗了。”】【“我平生最不喜限韵的,分明有好诗,何苦为韵所缚。
咱们别学那小家派,只出题不拘韵。原为大家偶得了好句取乐,并不为此而难人。”】
这些是傅山先生借宝钗之口叙说出的作诗方法道理,与之前借雨村之口叙说正邪两赋是同一手法。
【宝玉道:“这才是正理,我也最不喜限韵。”】
此处继续阐明傅山先生的诗观。
“平处险押,险处平押;浓处淡押,淡处浓押。颠倒变幻,熟之自辨。”
“道人之诗,道人之性也,支离率易,不衷于法。”“韵脚只求恰当,押的稳处,即出韵,不妨为好诗。”“我亦不曾作诗,亦不知古法。即使知之,亦不用。呜呼!呜呼!古是个甚?若如此言,杜老是头一个不知法《三百篇》底。”
“泥古者似尝知古矣,竟原不曾得古人原委苦心,从半路里看得俗儒一句半句省事话,说遥末作捷径,以恐恫人,作声名者,可笑之甚,而自诧其精博。贫道不胜与辩,即辩之亦不信。”
文学界不知傅山先生诗文之妙,正是门户之见和泥古腐迂所致。若谨遵板腐之道,则既不能解前人诗文之妙,亦不能作灵动挥洒之诗文。
欲学诗文者,当多参考傅山先生所言。
来自
1133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2 12:33
午间冒泡,感谢勤劳的蜜蜂们……
11372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2 21:47
【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令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
【宝钗手里拿着一枝桂花玩了一回,俯在窗槛上,掐了桂蕊掷向水面,引的游鱼浮上来唼喋。】
黛玉吃了蟹,还竹竿钓鱼。
宝钗不吃蟹,还掐花喂鱼。
二人对虫族水族、花朵树木的态度向来是截然相反的。
浅浅两句,亦能画出二人鲜明的对立。
来自
1145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2 21:48
【宝钗笑道:“方才老太太说,你们家也有这个水亭叫‘枕霞阁’,难道不是你的。如今虽没了,你到底是旧主人。”】
枕霞旧友,前朝为友今朝为敌。
如今朱明基业已丧,枕霞阁自然也没了。
洪承畴是明末的三朝老臣,如今却是清朝重臣。
旧主人,枕霞旧友,语句寥寥,却大存对洪承畴的嘲讽之意。
来自
11451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2 21:52
菊花诗的菊花意义比较复杂。大家应该能够有大致的理解。
在十二首菊花诗讲完后,会全面告诉大家菊花的意义。
大家可以先尝试写出自己对菊花的理解。
也可以尝试理解三首螃蟹诗,发表你对螃蟹诗的感触。
来自
11452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2 21:54
【忆菊 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闻听朱明崇祯王朝已被农民军终结而思绪烦乱,
没能熬到这样的好时机出现皇太极就已然死去。
空虚的防卫和残破的乱局下中华已没有了主人,
皇太极死后满清渐渐扩张覆盖中华大部分国土。
仍然会挂心担忧着汉人臣子是否能被剿灭收服,
夜晚孤寂听着捣衣声期待着中原战事平息结束。
谁能真正理解我对神州中华的狂热向往之心呢,
盼重阳祭祖时能够知晓后继者已实现满清入主。
来自
11453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3 08:00
@moma2015 2016-08-13 01:36:16楼主讲的很明白,大家不能纠结几岁警幻事科学不科学,看到的故事都是假的,背后隐去的才是真的。
-----------------------------
诚然如此。不能拘泥风月。不然大家又该好奇,为什么有了一次就再没第二次,难道是警幻之事索然无味云云。
早上打卡,洗漱出门,感谢大家的冒泡和赞赏。
1147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3 21:39
【访菊 怡红公子】【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赶在冷意消减的霜后晴天里抽空出门寻访菊花,
家里杯中美酒和自己病弱身体都不能打消此念。
满清治下的国土到底哪里还有傲骨坚贞的义士,
旷野边关到处尽是花木凋残的秋天气息在弥漫。
傅山先生始终萧然物外自得天机走着自己的路,
在清冷时节也意兴不减地寻访反抗的志士仁人。
归顺满清的汉人如能理解这份国仇家恨的情怀,
请不要辜负傅山先生辛酸血泪下这片良苦用心。
来自
11508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3 21:43
【种菊 怡红公子】【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在满清白色恐怖的寒秋中保护傲霜抗清的花朵,
特意将其秘密栽种在篱畔庭前承继往昔的旧地。
先前经历山河易主的国难时凄凄的幸存了下来,
现在依然秉承不屈气节要和霜雪坚持斗争到底。
反抗异族统治的不懈努力一千首诗也难以述尽,
秉承中华精神的坚定誓言全部凝在这一杯酒里。
对不屈继任者要像养花一样精心照料仔细呵护,
使其成长壮大而不被媚骨奴俗影响致沾染污秽。
来自
11509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4 21:38
【对菊 枕霞旧友】【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从汉人治下的中华移换到关外满人治下的辽东,
身边朱明之红的深色也变成了霜雪之白的浅色。
用兵松散懈怠致辽东遭遇惨败失去乌纱和权力,
却因此在满清政权中得以展才遭遇皇太极伯乐。
纵观天下再找不到比清主更具远大抱负的雄杰,
看来只有我能对这样的大志野心产生共鸣理解。
如今满清兴旺占据上风正是我表现的绝佳机会,
正该珍惜光阴把握此刻借机大展拳脚建功立业。
来自
11572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4 21:57
感谢大家的冒泡,感谢热心的赞赏!
感谢大家对傅山作品的关注与认同。
寒士每天琐事繁多效率不高,且祝大家跟帖好心情。
11575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5 21:47“秋光荏苒休辜负”,石头记中的美好在于珍惜春光。
对不负秋光的湘云,自然是大存贬低。
湘云自比菊花时,“几案婷婷点缀幽”,呼应的是随后宝钗所住蘅芜苑【案上只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的情景。
【供菊 枕霞旧友】【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很高兴遇到了皇太极这样志趣相投的知音伴侣,
并在满清的舞台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因为精神被高士皇太极的理想感召而与之亲近,
他抛弃成见重视我的才能并对我功绩大加赞赏。
走入满清朝堂后我的人生开始步入全新的生活,
有时也会看着明朝衰落而回忆起旧日仕明景象。
因我和皇太极同样拥有着纵横展才的远大抱负,
故中华荣辱和旧僚看法都无法阻挡我追逐梦想。
1166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5 21:53
感谢像蜜蜂般辛勤的热心冒泡涯友╭( ̄▽ ̄)╮
感谢赞赏鲜花的土豪涯友╭( ̄▽ ̄)╮感谢关注并转发“无名寒士”微博的热心网友……
感谢大家与寒士一同努力为傅山先生正名!
11661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6 13:18
感谢疏影沁香的赞赏。
轻财重义侠,挥手散千金。
群钗洒然飘逸,须眉自愧不如。
为疏影沁香 MM 点赞~
11745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6 21:42
【咏菊 潇湘妃子】【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束手无策着却又对国家大事昼夜悬心难以放下,
洪承畴去关外决战背山突围后就再没有了消息。
写下热血悲壮悼文赞颂你傲霜不屈的高贵气节,
情真意切地对苍天诵读令其传遍国土人尽皆知。
手持悼文哀叹爱将在辽东战场殒命的不幸恨事,
又有谁能聆听理解我面对大明衰亡的苦闷怨词。
此刻感慨洪承畴就如同那陶渊明赞赏的菊花般,
他傲霜不屈的千古高风必将记入青史传颂开来。
来自
11848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6 21:54
前面细致研究过海棠诗的涯友,该发现了一点。
海棠并不是固定某一个人的象征。宝钗黛玉探春湘云诗中的海棠并不是同一人。
菊花亦是如此。
湘云两首菊花诗带出洪承畴降清一事,道出了其降清后积极发挥才能谋求功业的特点。
黛玉第一首菊花诗是歌颂菊花,仅第一首是歌颂,第二首问菊则是诘问。第一首菊花诗是朱由检初知洪承畴苦守被俘时对其进行的歌颂溢美。
来自
11849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6 22:06感谢疏影沁香对帖子的赞赏以及在帖内发起的互动活动。
感谢大家的赞赏和冒泡。
追帖之余,欢迎微信微博随手关注“无名寒士”
11851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7 07:24
湘,古意是杀牛以祭。(大军出师征伐前多有杀牛祭旗的习俗)
云,古意是庇护,势力。
湘云是崇祯时期的第一军事重臣洪承畴。
楚辞中有“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湘灵鼓瑟奏承云之曲,舜的潇湘二妃唱九韶之歌。
此处景象宛如朱由检居帝位洪承畴为辅佐的情状。
因洪承畴曾是大明末世之柱石,故朱由检特为洪承畴作下一篇真情悼文。一如黛玉咏菊中歌颂菊花时的深情。
附悼文如下:
来自
11876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7 07:29维大明崇祯十五年五月,皇帝遣官致祭于故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蓟辽总督洪承畴之灵前而告以文日:呜呼!劫际红羊,祸深黄龙。安内攘外,端赖重臣。吴天不吊,折我股肱。
朕以薄德,罹此蹇剥,临轩洒涕,痛何如之!曩者青犊肆虐于中原,铜马披猖于西陵,乃命卿总督师旅,扫荡秦、蜀。
万里驰驱,天下知上将之辛劳;三载奋剿,朝廷纤封疆之殷忧。
方期贼氛廓清,丽日普照于泾、渭;诓料虏骑入犯,烽火遍燃于幽、燕。畿辅蹂躏,京师戒严。朕不得已诏卿勤王,星夜北来。
平台召见,咨以方略。蓟辽督师,倚为干城。
海内板荡 ,君臣共休戚之感;关外糜烂,朝野乏战守之策。
卿受命援锦,躬亲戎行;未建懋功,遽成国殇。呜呼痛哉!自卿被围,修逾半载。孤城远悬,忠眸难望一兵之援;空腹坚守,赤心惟争千秋之节。
慷慨誓师,将士闻之而气壮;擂鼓督战,夷狄对之而胆寒。
大臣如此勇决,自古罕有。睢阳义烈,堪与比拟。
无奈壮士掘鼠,莫救三军饥馁,叛将献城,终至一朝崩解。
然卿犹督兵巷战,狂呼杀敌;弱马中箭,继以步斗;手刃数虏,血满袍袖;两度负伤,仆而再起;正欲自刎,群虏涌至,遂致被执。
当此时也,战鼓齐唁,星月无光,长空云暗,旷野风悲,微而忽零,浙沥不止,盖忠贞格于上苍,天地为之愁惨而陨泣!闻卿被执之后,矢志不屈,蓬头垢面,骂不绝口。槛车北去,日近虏庭,时时回首南望,放声痛哭。追入沈阳,便即绝食。虏酋百般招诱,无动卿心。佳肴罗列于几上,卿惟日闭而罔视;艳姬侍立于榻前,卿惟背向而怒斥。
古人云: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慷慨与从容,卿兼而有之矣。
又闻卿绝食数日,气息奄奄,病不能兴,鼓卿余力,奋身坐起,南向而跪,连呼“陛下!陛下!”气噎泪流,欲语无声,倒地而死,目犹不瞑。
君子成仁,有如是耶?呜呼痛哉!年余以来,迭陷名城,连丧元臣,上天降罚,罪在朕躬。
建祠建坊,国有褒忠之典;议谥议恤,朕怀表功之心。
卿之志节功业,已饬宣付史馆。呜呼!卿虽死矣,死而不朽。
死事重于泰山,豪气化为长虹。享俎豆于百世,传今名于万年。魂其归来,尚飨!
来自
11877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7 22:35
【画菊 蘅芜君】【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皇太极处理国事政务这些方面完全是游刃有余,
不会像朱明中华那般费事的商议不定争辩不休。
皇太极管理起百姓如同泼墨大写意般粗放不拘,
完善满人八旗制度组建满清政权想要大展宏图。
在满汉争霸中皇太极早已是知己知彼胸有成竹,
掌控辽东并通过控制文化精神来实现壮大图谋。
不要以为皇太极只是一个闲情隐逸的高士贤主,
他的理想是要入主中华窃取国权才会得到满足。
【问菊 潇湘妃子】【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想要了解实际的危机形势却没有臣子真正知晓,
背着手喃喃自语焦虑地走来走去询问边关战事。
洪承畴你性情孤高抱负远大究竟选哪方为归宿,
汉人多竭力护佑中华繁荣为何你要如此的另类。
在水国环境里周遭尽是跋扈满人你该非常寂寞,
汉人会奔向温暖而满人则好景不长你须想仔细。
不要说这世间没有人能够明白你的抱负和用心,
想要被人理解却为什么不敢多作辨析道明心迹。
来自
12034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7 22:45
帖里来了所谓的传统文人。
昨日已被一众读者劝诫,仍是轻狂而不知自省。
跑到帖里拿着一众权威的“曹雪芹”见解来充高明,甚至管窥蠡测傅山先生,着实可叹。
~石头记钞本出现在明亡后的世界时,并没有署作者名。
原文里提到了几个名儿,空空道人、吴玉峰、孔梅溪、曹雪芹、脂砚斋等。
那么文学界自然重点放在了这些名字上,这种做法叫作【通过原文来寻找作者线索】。
既然选择了这样做法,就应当尊重原文。
原文写了此书是石头的见闻,书只是石上的记事。
书也辗转了多人,【空空道人】抄下,【吴玉峰】看了,【孔梅溪】又看了,后来在【曹雪芹】那里经历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汉语意思就是【曹雪芹】“把这本书认真翻看了十年,并对这本书的情节进行了五次增补和删改”。
最后【脂砚斋】钞写此书并写一些评语。
世人看到的石头记其实都是【脂砚斋】那里出来的,脂砚斋以“更有情痴抱恨长”评价作者傅山先生,因为傅山先生的性情便是如此。又以“十年辛苦不寻常”来评价增删人“曹雪芹”,因为“曹雪芹”忙乎了十年后并未完成增删便已逝世了。
原文从未写及此书作者是“曹雪芹”。但有些文人是不懂逻辑思维为何物的,一边既不懂原文也不愿尊重原文,一边却要从原文里抠出“曹雪芹”三字不放妄言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
此类人语文逻辑最差之处便是竟然读不懂“披阅十载”的意思。
1,试问如果真的有一个惊才绝艳且名叫“曹雪芹”的作者,既然无所畏惧敢署真名,又何必托辞不认作者身份,只说自己花了十年来翻看阅读认真修改。
2,难道花了十年翻看增删,只要不承认是自己写的书,这书出事就不会连累自己?满清文字狱里涉案诗文知情者同罪可是常识,既自称十年翻看用心增删,焉有避祸可能。
所谓学者权威偏要视“曹雪芹”为【敢署名敢增删却不敢自认作者】的蠢碌怪异之人,孰料自身方是逻辑全无拘泥不化之辈。
这些只是逻辑常识,若非拘泥陈腐之愚人,自能理解。
~
~
~
至于一众诗文证据,更是荒诞不堪。
有与所谓“曹雪芹”相熟却【从未评论或提及】“红楼梦”一书的敦诚敦敏张宜泉之辈,(此类证据中虽没有与红楼梦作品的半分关联,但有曹雪芹这个名字)也有没见过作者但看过书作进而大猜作者身份的袁枚、永忠之流。(此类证据里出现的都是完全没见过作者的读者看法)
如此证据,不值一哂。
拿现实中人名强行对号书中名字,妄断其生平经历,竟然还可以编造生卒年和生平著书事迹,比起恶意扭曲事实的史家亦是不遑多让,还美其名曰为考证周详,如何不令世人瞠目。
12037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7 22:54
之前海棠诗一回已谈到过石头记中的“诗文之妙”。
傅山先生曾有言,“大抵诗文之妙,至于穷理明道诸老先生似可以不劳讲究,亦不失拥皋比之尊崇,受门墙之扫洒。”意思就是这些身为文坛权威的老先生啊,对诗词妙处和文章本意如果不能会心,那就不要勉强自己去研究思索然后再胡乱教给弟子,不做这样的事你们还是一样好好的当着权威被世人尊敬,还是可以享受着弟子门徒的供奉。
再白话一点就是,老先生你们好好地当着权威讲些现成粗浅理论就完了,心里知道自己完全没能力领悟的那些东西,就甭拿出来乱教人了,像愚人一样无知妄言,何苦,何必。
不曾见得半分傅山的“诗文之妙”,尚要曲意妄解。实是管窥蠡测,焉能见得瀚海真山。
12039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8 22:33
【簪菊 蕉下客】【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每天都会为了壮大反清势力而奔波忙碌,
是要实质性地驱赶异族而不是博取虚名。
如同傅山先生那般热爱着中华几近成痴,
好似彭泽陶令那样为了饮美酒欲要癫狂。
拒不剃发的鬓角边已沾满故土上的寒露,
顶着大势已去的压力守志不移坚持反清。
这种秉承大义的高尚情操不为俗人看重,
且让世人说三道四郑成功早已无悔此生。
注:
长安公子因花癖。此句是呼应宝玉爱花的情性,“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
彭泽先生是酒狂。傅山先生和彭泽令陶渊明都是极其爱好饮酒的狂放名士,故有此句。
来自
12254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9 22:31
【菊影 枕霞旧友】【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明亡以后的时局可谓是风起云涌一波三折,
清人依洪承畴谋画急入汉人家园窃取中华。
残存朱明势力七零八落稀疏分布散在各地,
中原国土河山支离残破抗清势力苦战天涯。
经历末世的汉人们也许还存向往朱明之心,
但满人遍布中原让复明梦已成为梦幻空花。
姑且珍重那些气节名士不去屠戮杀害他们,
又有谁能空灵眼睛来看清我的是非功过呐。
12502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9 22:35明天早上公众号发一篇文字讲述傅山与石头记的创作背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无名寒士”。
12503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19 22:50
天涯的口令红包该改革下了。
能让技术人员把抢红包门槛提高到三岁么。
发“口令红包”,却在红包楼层直接显示红包口令,这极大程度方便了非正常用户使用外挂程序复制口令自动抢红包。
如果口令红包楼层不显示红包口令,口令需要答对发红包人的问题才能得到,那外挂党也就无从下手了。
举例,某人在楼层内发口令红包,将口令设为“蘖禅”。
天涯口令红包楼层不显示此口令。
然后发红包的涯友发帖告诉帖友说口令是石头记作者法号。
这样不读帖的外挂机器人自然无法答对口令取得红包。
希望天涯能对口令红包作出调整,将难度提高到三岁水准。
@秋水无际
@禾子
12508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0 08:13公众号已发一篇文字【第一奇书何处奇——Ⅰ 背景篇】
感谢大家关注
感谢大家冒泡,感谢热心赞赏。祝大家周末愉快~
1253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0 22:37
【菊梦 潇湘妃子】【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亡国后不觉间发现满清已入关窃得了中华神州,
笼络了汉人士绅占据着汉人国土恍如明朝一般。
崇祯自尽并不是要去寻找庄子梦中蝴蝶的快乐,
而是绝境里带着对旧日的眷恋希望回溯到从前。
不屈的汉人势力渐渐都在满清冷酷统治下绝迹,
满清新贵颐指气使的喧嚣之声像秋虫一般噪烦。
心中的这些悲伤和愁苦能够向什么样人去倾诉,
只能看着那渐枯的绿草和渐冷的炊烟默默痛心。
来自
12595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0 22:41
感谢大家的冒泡,感谢热心的赞赏。祝大家周末愉快~
来自
12596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1 08:10
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判曰: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之前讲过富贵又何为。今天早上就谈谈展眼吊斜晖。
放眼看向远方夕阳暮色,为天色暗去而凭吊伤怀。
这里的“斜晖”,是宝钗的“日又昏”(皇太极死去),也是黛玉的“夜已昏”(朱由检死去)。
“湘江水逝楚云飞”,强调的依然是“几缕飞云”和“一湾逝水”,这里面藏着的,是洪承畴的名字。
——待以后再解释这个名字的奇特文学手法。
匆忙之中,前来冒泡,感谢大家的冒泡顶帖~
周末最后一天,祝大家愉快╭( ̄▽ ̄)╮
来自
12623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1 22:15
【残菊 蕉下客】【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切,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满清政权越来越稳固使得郑成功复明处处受阻,
大摆酒宴犒赏三军鼓舞大家一同面对未来困境。
复明未成战事失利但留下的精神始终不会磨灭,
残兵七零八落尽皆伤病但仍会对异族继续抵抗。
身畔的国土之上到处都是满清进逼的喊杀之声,
遍布各地的满清势力使被侵袭的汉人难来聚拢。
休养生息一番后依然会来继续厮杀并抗战到底,
只是暂时先去沿海发展并且永远不忘复明梦想。
这首诗讲述了郑成功北伐失败,被迫与中原“暂时分手”,退回沿海等待“明岁秋风”再战的事情。
12689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1 22:21
感谢大家的冒泡,感谢大家的赞赏。
热倦的一天……大家晚安╭( ̄▽ ̄)╮
1269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2 08:09
贾探春判词:【(画: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两个人放风筝”。风筝的“筝”呼应郑成功的“郑”。
郑成功势力飘零坎坷孤悬海外如同“游丝一断浑无力”的断线风筝。放风筝的两个人,是指此前和郑成功势力连结在一起的隆武帝和绍武帝。
“一片大海”,是道出郑成功沿海势力的崛起根基在于海上的商贸收入。
“一只大船”,呼应郑成功的字“大木”,也呼应郑氏水军大船披靡南海称霸的情况
“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状”,这个女子就是贾探春,道出了郑成功亡国失母后的悲愤。
判词四句诗文,前两句道出了郑成功的才高志远和时乖运蹇。
“清明涕送江边望”,道出了清明交替时郑成功的悲伤。
“千里东风一梦遥”,东风是春风,千里、一梦遥,距离千里如同现实与梦境那般遥远。道出了郑成功复明艰难和梦难成真的处境。
“清明”是东南之风,呼应郑成功势力据东南宝岛孤悬海外的情景。
“东风”是春天之风,明庶之风,暗合探春庶出身份,也对应郑成功“明庶”身份。郑成功被隆武赐朱姓,世人称郑成功为“国姓爷”。
来自
12720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2 08:11
感谢大家的积极冒泡和热心赞赏~新的一周开始了,祝大家心情愉悦多多冒泡╭( ̄▽ ̄)╮
来自
12721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2 20:35成功拿到了“咨询一夏”活动的第二名。险之又险。也因此会得到两天热帖榜推荐,让更多天涯网友能看到这个帖子。
感谢每一位朋友的付出与贡献,或台前或幕后,都是一样的善莫大焉。
在大家的热情下,理解奇书理解傅山的网友们越来越多了,相信为傅山先生正名的目标,必定会实现,再次感谢!
12945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2 22:30
【螃蟹咏 怡红公子】【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比起那野蛮横行的满清当然是更支持朱由榔,
扫荡腥膻驱逐冷酷蛮夷的不屈斗志已经燃起。
征伐异族的血雨腥风里应挥洒豪情痛饮美酒,
誓要除尽那横行跋扈全无心肠的八旗满清辈。
无畏伤痛危险也要热血澎湃地继续战斗到底,
身上已沾满敌寇鲜血仍不减战斗的精神意志。
身为水族虫族的螃蟹不过是世人的盘中吃食,
满清像螃蟹一样野蛮横行践踏文明注定失败。
醋可去腥,姜可去冷,故就姜醋而食蟹。
桂,是指桂王一系的永历帝朱由榔。本回中宝钗【掐了桂蕊掷向水面】中的桂和诗句中用到的桂,都是此意。
来自
12954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3 08:06
網羅满地欲何之,文字藏機劇可危。
鹦鹉洲邊休作赋,鹧鸪嶺下莫題詩。
蒹葭水國路微茫,怨入離騷寫幾章。
寫到衡陽應絶筆,又隨春雨下潇湘。
“脂砚斋”尤侗
………………………………秉烛起长叹,奇人想断肠。赵厮真足异,管婢亦非常。
醉岂酒犹酒,老来狂更狂。斫轮余一笔,何处发文章。
明 傅山
………………………………欲知尤侗与傅山诗文之意,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无名寒士,观看【第一奇书何处奇】系列文字,了解石头记的各种奇特……
早上时间飞速流逝,只能匆忙打个卡,大家早安,寒士晚上再来继续……
来自
12975 楼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8-23 22:35
【螃蟹咏 潇湘妃子】【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斟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难忘南明将士英勇面对侵略敌寇的殊死战斗,
喜悦地赞美他们痛击侵略者取得的丰硕战果。
满清对两起南方汉人政权的打压已难以奏效,
满人所占地盘也四处燃起了不屈反抗的战火。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