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软装:纺织行业,纤维行业,化工行业,农业(棉麻丝),印染行业,零售行业,地毯织造等等。

3.家具:这个不用说了,基本和装修费用差不多。

4.电器:白电(空调,冰箱,厨房燃气具,小家电),黑电(电视,音响,DVD 等),娱乐电器(投影机,电脑,游戏机等)5.公用事业:水电气,广播电视,数字网络及缴费系统6.如果房产距离市中心距离远:还要购置汽车,缴纳停车费,消耗燃料,养交警所缴纳的罚款和年检,支出大量的维修费用。

7.养护费用:装修一般 15--20 年左右会更新一次,每个月缴纳的物业费和其它附加费用可创造大量的就业,还会顺便养了一批供你消费的零售行业等等。

8.艺术品和文化用品消费会因为自有房产而成为下一个潜在的购入对象,比如红木家具,字画,装饰画,装饰瓷器等等。

具统计:买房后如果自己使用,可提高个人消费 30%左右的支出。如果用于出租,大部分费用还是需要支出的,不装修的房子很难得到好的出租价格。

如果是公租房,上述各方面的投入会减少 80%以上,如果是廉租房,基本就别指望任何支出了。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2 00:45

没有任何一种商品可以这样全面的拉动经济,没有任何一种商品的刺激可以覆盖这么宽的行业面,没有任何一种商品可以轻易让你付出几十年的债务成本来无怨无悔的给自己背山一座山一样的付出,在没有房地产行业之前,货币也曾飞速贬值过,我们两手空空无法应付这种残酷的掠夺,人民币高估了吗?一定是高估了,比起美国的美金竞争力,人民币除了把自己绑在房地产之上,别无出路,人民币超发了多少,房地产就会给你一个真实的面孔。就像美元绑在石油上一样,涨的慢,就得发动军事战争,涨得快就得发动经济战争。在中国,房地产涨的快就得打买方,涨的慢就得刺激刚需脆弱的神经。你现在根本就不要相信什么以纸形式出现的货币,你完全可以把房地产视为货币,只是房地产是一大坨,它无法分割而已。

美元为什么被国人称作美金,因为在 1972 年前,美元是和黄金挂钩的,人民币想要恢复价值衡量工具的功能,也必须重拾黄金白银,可惜如果挂钩黄白二货,货币的刺激功能就丧失殆尽了。美元的超发,源于美元是向世界供应,所以其国内并无膨胀压力,它的国内政策只能先国内后国际,至于国际上的通胀,不是它政策的主导,人民币供应是只能对内的,从国家财政的立场上看,需要把流动性向外扩散,所以才有了人民币加速国家化,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这个说法,因为通过这个记账处理,发了货币也可以不用,如果像现在这样,发了就跑到真实的经济体系中,不膨胀才怪哪。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2 10:203 月份房地产销售数据已经出炉,全国环比上月涨 0.59%,年化上涨率约为 7.2%。本城市环比上涨 0.18%,均价已至 9227元,预期年底前继续向万元均价靠拢,等待公租房大批供应后,才有可能产生一小波下滑,通过对有关人士证实:公租房开建附近地块的房产持有人。已经开始联名向政府发起质询,要求将公租房位置迁移,随着越来越多的公租房和廉租房开建,将有更多此类的“人民内部矛盾”需要化解,想起这事也情由可原,廉租房和公租房一般是不进行配套建设的,一旦交付使用,肯定会挤占原有地产的配套资源,降低附近商品房的使用价值,最终稀释附近区域房地产的投资价值。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2 10:30关于利比亚局势最新解读,美国下令撤出战斗机攻击群,只提供保障等后勤服务,攻击权全面转移至北约方面。美国需要怎样一个利比亚局势,套用这个原则,使利比亚问题长期化,同时降低对抗强度,这是美国需要的利比亚局势。

这样的局势可导致利比亚石油出口大幅的长期的走低,提高欧盟的石油供给成本,从而间接打击欧元,为美元强势提供坚实的基础,其次利比亚问题长期化,直接打击中国的非洲投资计划,迫使中国大量的美元储备被严格限制用于直接投资,为美元发债提供良好的承接需求,间接打击中国的财政,迫使中国通胀维持延续。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2 10:41

怀疑是房托?

-------------------------------

不要怀疑,我就是房托。我是中国经济问题的房托,揭示中国经济问题的乱象,你不要东一榔头洗衣棒槌,找问题就要直刺主题,没有一把好的手术刀是不行的,手术刀非常尖锐,一刀下去,什么都清楚了。中国经济问题只有从房地产这个点扎下去,才有可能理清思路,上面我已经非常清晰的告诉大家一个结论,房价虽然是你们最关心的,但这只是诸多经济问题形成的结果,绝非起因。剖析这个结果,向上捋清导致房地产价格飞涨的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这之前,就需要让这个病灶充分的暴露出来,引起所有人的关注,房价现在高吗?的确高,比起货币发行量来说,它还不算高。暂时压制房地产价格,以后它还是会再涨,直至反映出货币的真实数量。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2 16:44

千万别拿国家可能支持中小企业说事,最近各个银行分别组建小企业贷款公司,加大对小企业贷款力度,为什么哪?人来人往皆为一个“利”字,小企业贷款时间短,利率高,利差更高,通常比大企业贷款成本高 50%-200%不等,虽然管理成本高了点,还是大有赚头的。不过,话说回来了,随着小企业去产能进程的加快,这块短期负债没准还真是不好回收哪。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2 17:37IT 行业带头转型,你不转,别人帮着你转,信息家电目前正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白电行业引领了这一趋势,随着安卓系统在平板电脑的广泛运用,这股潮流正在向电视行业迁移,从而完成对台式电脑的终极打击。全智能,全渗透,这股风气已经被苹果点燃,让我们看看,谁有更具创造性的想象力,谁能引领这股潮流而不死。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2 22:39我的第一套房改房,基本就是按照你说的装修标准装修的,因为穷,也因为那会人工便宜,一直到 2006 年的房子装修时,标准也没提高多少。2007 年以后,装修越来越高档了,因为什么?因为我发现高档装修事实上也是投资,投资于人工,投资于豪华原材料的涨价,装修费用越高档,装修的损耗反而越小,因为货币不可能升值,所以人工和材料会一直涨价,以前 3 万的装修标准,现在已经涨到了 8 万,就算自己控制施工,也就省一点人工费用而已。家电汽车,少投资,那可是包赔不赚的买卖,所有高附加值的商品,皆非投资品。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2 23:25什么是大芯板?你说的细木工板吧。傻子才用这路货,要用橡胶木指接板,既不变形还厚重,不过用的也很少,大部分都是按照合规尺寸定做的红木家具。工人是自己的工人,貌似干的不错,我有一点业务就是工程装饰和安装。另外,不好意思,房子我只买不卖,有用有租有借,只是不肯卖掉,这是核心资产。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2 23:31

如果你装修的结果是卖掉,当然是不划算的,如果你出租,租金会上涨 25%以上的。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3 09:59

快递行业威风八面,经过调查,连锁加盟快递地区总代毛利率已经抬升至 52%,这是一个价值开始膨胀的行业,最终结果是消灭小型零售的传统业态,同时大幅挤压中国的税收系统,因为零售环节作为经济一个末端链条提供了最高的增值率,并为中国传统经济体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税收,一旦以新模式出现,并且这个新链条对承接商品一方当地的就业和税收是严重消减的,对网销模式行业的整体估值需要重新定位了,今年网销的上限将突破零售总额的 3%,甚至会超过 5%,更关键的是渠道扁平化后对零售体系的沉重成本价格压力,将导致零售产能过剩更加凸显。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3 11:02刚刚获悉本地新开一个楼盘,在山大路和解放路交叉口,属于二类地域,IT 销售繁华地段,小户型公寓开盘价 1.8 万,在此之前附近最贵的楼盘是绿景尚品,均价 1.2 万(在售),位置比新开的这个楼盘差一些,有可比性的是向西大约 500米的正大广场(商业写字间),均价 1 万(去年年初售罄)。

如果华强开盘超过 1.8 万,将是非常有标志意义的,首先这个盘是政府引进的,其次它曾经是去年上半年的地王,第三是在 IT 销售开始下滑的背景下,房地产依然从其母体吸纳了大量的资金,说明房地产是所有行业(包括景气度开始下滑的行业)实体经济资金退出的最重要通路。所有的事实都指向唯一的结果:中央对地方的调控已然失控。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3 14:20楼上以为每套房子都要装备红木家具吗?红木家具仅是小比例配置,你说消费也行,超长线投资也可,这纯属于爱好性的配置,仅限于自用房产。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3 17:45人民币升值可直接打击中国的出口经济,而出口型经济是中国的基础,是承载实体经济的大池子,一旦破裂,即会造成资本外流,包含国内的资金也会涌出,什么 GDP,什么基础建设都将裸泳,裸泳之后就会曝光,中国资产将在缺乏流动性的前提下,飞速下滑,此时中国可以发货币吗?傻子都知道,那会就不敢发货币了,货币逆转贬值加流动性超发将引发滔天巨浪,通胀不再是可控的,物价将会以几倍的速率上涨,不再是现在的毛毛雨。所以,中国现在的对策只有缓慢升值,期望在升值的过程中完成经济转型,那时,出口和消费将趋于平衡,刻意要求人民币升值将被内需对冲。

鬼才知道是否能达到平衡状态,那是保罗才能预测的未来。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3 17:56这个极限是人民币对美元 1:3.5-4,在这个区间,偶将抛空所有地产,离开中国。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3 17:57

当然,还要加上一个前提,36 个月内,我预计中国在36 个月内不可能完成经济转型,也不可能将内需和出口调节到合理比例,一旦人民币加速升值到这个地步,将是所有中国人的悲哀。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3 21:44

刚才财务打电话过来告诉偶,公司第一季度亏损了,呵呵,完全在意料之中,这是自 2002 年 2 季度,2009 年一季度以来,第三次出现整季度的亏损,亏损幅度不大,因为自2010 年 3 季度以来,偶一直在主动压缩业务量和成本支出,公司盈利主要来源已经和公司经常业务毫不想干了,这就是目前的现实,早紧缩早得益,和经济大势较劲只会郁闷。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4 19:02

楼上懂医药行业吗?医药批文是国家垄断的,并不是东部搞不了医药,是国家根本就不批,医药批文的比例是:发达地区 20%,落后地区 80%。这是明晃晃的政策支持,重庆是国家的西部促进计划的一面旗帜和特区,这么小一个地方竟然下了 1000 家制药厂的批文,国家的投入不可谓不大。

东部任何一个城市有如此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都有实体摆脱土地财政的禁锢,超过重庆如同探囊取物。这就是中国的二元化,体系内有靠山,这是最坚强的核心竞争力,远的有深圳浦东,近的有天津,现在又出来一个重庆,这就叫人为割裂的二元化。试问:如果不是这些优惠政策,重庆又这么强的吸引力吗?有那么多大型企业涌向重庆吗?如果把这些优惠政策向全国普及,重庆还能吸引这么多资金的实力吗?别得了便宜卖乖,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促进的特区政策都是建立在踩着别人才能上去的前提下,重庆只是一个特例而已。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4 19:09

中国经济向好,是体系内向好,是数据向好,和 P 民早就基本没啥关系了,因为所有的人看经济好坏,都是以数据为基础的,并不是以 P 民的幸福指数为基础,体系内只要带动 3-4 亿人的市场,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剩余 10 亿,根本就不要看这些数据,更别指望分一杯羹,到这一阶层,活着充数是最大的意义。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4 19:11除了体系内和体系粘联密切的 3-4 亿人,剩余的 10 亿,你们存在的目的就是降低中国平均财富,平均 GDP,平均收入的分母,正是由于你们的存在,中国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才是一个平均使用能源较低的国家,一个平均收入低的国家,一个平均 GDP 排名靠后的国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好处是多多的。10 亿 P 民,活着只为了能活着,就这么简单。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4 19:17按照你的说法,重庆有这么多大型企业,有这么好的效益,完全可以依靠工业利润和税收去补贴民生,房子就应该福利分配,还搞什么公租房,还搞什么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统统给丫们免费住就成了。可惜,我在搜房网上查到的重庆市房价也不便宜,在西部和成都不相上下。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4 19:22重庆为什么敢搞房地产税,就是因为它有强大的政策支撑,你以为重庆的黑社会在全国就第一吗?天下乌鸦一般黑,只是重庆有了尚方宝剑,可以根本不在乎黑黄二行业对经济的贡献,你再看看最近几年,国家对重庆的投资和优惠政策有多少。加上重庆由于三峡工程,迁出了一批贫困人口,由其它富裕省市背负,这么好的事,其它省市就别琢磨了,一个特区你拿出来说什么事,脑子明显短路。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4 19:24靠,美国 3 亿人口,美国多大?比中国小 5%的土地面积,两面靠海,北面就是原料基地,南边就是贫穷的后花园,金融系统继承大英帝国的遗产,大量吸纳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冷战的优质移民基因,有钱有物资有土地有人,还有四边不靠的天时地利,200 年前就把老大赶跑了,它天生就是一个强国的范。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4 19:25

中国和美国,基本没有可比性,有可比性的是被灭绝的印第安人,楼上好好读读历史先。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4 23:51在货币流动性大幅宽松的条件下,只有硬资产可对抗货币贬值,目前把资产配置在房地产上,尽管有风险,但两害权衡取其轻,作为稳健的防御手段是可行的,转型期间,P民不要轻举妄动,大手笔搞什么转型,往往是百害仅得一利,但你要时刻关注经济转型进程,就像一块巨大的冰陆崩溃,现在裂成了无数块,你不知道那块能浮到最后,所以只能站在看起来最大的那块上,如果发现新大陆,就得赶紧跳上离着新大陆最近的那块浮冰,因为那会要的不是防御,而是登上新大陆的船票。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4 23:53

至于现在那块浮冰最大,那就是资产量最大的那块,无疑是房地产。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5 13:57

成都是一个消费基础非常好的城市,成都的发展方向在短期内仍然是在工业方面承接东部产能转移,如果有小企业的机会,就是为大型企业做配套服务,长远的看,整个中国的发展方向是向本地化消费转移,这种本地化消费不以虚拟消费为竞争对象,非输入性商品可以替代的,虽然短期内会受到人均收入提升缓慢的制约,长期看,则是趋势性的,不可逆转。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5 14:10中国的二元化体系的布局,对社会的影响有明显烙印,那就是一部分人的稳定高收入,必须建立在大部分人的不稳定低收入基础之上,不论是从阶层分布,还是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它的形成机制,不是稳定发展的共赢模式,而是吸取大部分人的利益向小部分进行长期化的,政策化的,机制化的补贴。我们讲经济问题,首先不能排除竞争因素导致的财富分配不公平,这些竞争性的差异导致了阶层之间贫富差异,西方以高税收反哺,垄断限制消减这种竞争因素导致的贫富不均,当贫富达到均衡时,他们即可保持稳定。这些竞争因素的实质是资本占有,智力和教育占有,能力和社会背景的较量,更贴近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源,所以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强调个人发展,个人能力,个人奋斗,因为个人上限就是社会允许的所有上限是吻合的。

中国的贫富不均,则绝非个人因素直接造成,从法律,法规,政策,行业,阶层诸多方面首先进行限定,你的个人奋斗是有上限的,把你严格的限定在一个圈子内,如果想实现个人理想,首先要进入另一个阶层,行业,体系,首先需要进入另外一个圈子,否则将事倍功半。这也是当代人最大的苦恼,我的努力为什么总是得不到合理的回报,因为你的圈子决定了你不可能得到另外一个圈子的回报,你想得到合理的回报,继续首先进入那个更高的圈子。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5 14:21不鼓励买入二手城中村房产,因为它的价值在你买入时,就已经一步到位的实现了,可是同时产生的所有风险都要你来承担,你可以先看看合同约定,是个人卖给你的,还是街道办事处或者政府卖给你的。如果是个人卖出的,那么你杯具了,如果是街道办事处等政府组织卖给你的,恭喜你,你赚了便宜。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5 14:29现阶段民营体系崩溃将是上天赐予中国 P 民最大的仁慈,因为如果民营体系此时崩溃,就需要国家承接这个负担,P民则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即可实现公民权力上的均富,如果民营体系继续苟延残喘,依靠体系漏出的一点点养分维持苟活,体系内同时进行的改革会将改革开发三十来的积累缓慢向体系内个人加速流动,等到体系内因为体系外的承接能力枯竭时,体系内的养分已经被消耗殆尽,那时,即使均富,P 民也均不到什么汤汤水水。所以,我坚持认为,对于 P 民来说,今后几年将是钝刀割肉的经济走势,缓慢等待民营体系耗尽自己最后的油脂,民营体系黄金十年的成果最终将一无所有。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5 14:41

楼上: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任何一级政府是不会给你的房产转让背书的。如果在你的那个城市可以,那么这种转让背书存在,那么你可以放心购买。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5 14:55

晕,城阳还叫靠近城市中心哦。那种位置,还是考虑别墅吧。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5 18:24

哦,原来如此。对于国内开发区房价跟随主城区一起飞速上扬,我认定是一场时装秀,来的猛,将来一定也去的快,开发区才沉淀了多少年的财富积累,政府以财税补贴和地租补贴支撑的新经济模式,是要经过岁月和多次经济周期的检验和磨砺才会有结果,主城区则已经起码经历了几十个上百个周期的考验,有历史检验的结论才是真实的,令人信服的。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5 18:41央行加息 0.25 至 3.25,距离加息极限 5%和存准率 25%上限仍有相当距离。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5 19:19

趋势从来都不是轻易形成了,趋势也从来不是可以轻易结束的。民营体系陷入危机早在 2006 年就开始了(拐点),现在只是初步付出水面,民营体系目前大约有资本金25----30 万亿左右。你觉得会一下就消耗殆尽吗?你觉得民营体系就不在临死前挣扎吗?你觉得这个去民营体系的过程会有多长时间?按照趋势理论,民营体系的消减过程按照其发展的黄金期是对应的,就是衰落 10 年,自 2007 年开始至 2016 年附近结束,这就是自然的力量,还早着哪。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5 22:08首先:各位相信 36 个月内人民币能升值到 3.5-4 比 1美元吗?如果相信,就可以随时兑现房产利润,这都是逆向思维,都是假设的前提,中国没有可能在 3 年内使人民币升值到这么高的汇率,所以也就没有兑现的需求。谁能准确判断未来中国 5 年的趋势方向,那它一定是巴菲特和保罗灵魂附体。我不是巴菲特,更不是保罗,楼主只看现实中货币流量和流向决定自己的投资,其它,一概不予理睬。

第二:楼主不是死多头,更不是死空头,楼主是对货币没了信心,其次是无从准确判断中国政策变化的节点,更无法判断政策的连续性和正确性及确切走向,我想不仅是我看不清,中国根本没有人看得清,包括管理层。判断楼主是多头空头的人,我想它一定没有做过实业,楼主的最终目标,仍然是实业方向,可惜,短期内都没有这种机会,于是楼主只能做傻子,傻到比别人更傻,因为楼主知道,想做聪明人的那些人,比傻子聪明不了多少,他们会面临更高阶层的激烈竞争,以目前 P 民-------事倍功半的水平,对抗人家事半功倍的内力,胜负已定,结局已定。房地产再差,你能看到它,货币再好,那也是人家的符号,管你 P 事。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5 22:27

看了楼主帖子有些时间了

但是在这个段时间,很多都不能贷款了

全款买房只是很少人的

在不停的加息情况下,是不是观点有些变化?

----------------------------------------------

持有房产并拉高房租水平,同时拒绝向保障房提供补贴,保持观望。我前面讲过,只要把房地产放入你的长期资产池,买入,卖出,持有,观望,都是有效投资。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6 00:08

偶不是非要讲什么楼市来哗众取宠,而是现在只有楼市是体系内外博弈的核心聚焦点,也只有楼市可作为一种杀伤力巨大的经济威慑武器逼迫体系内放弃垄断,给予体系外公平发展权,给所有公民以公平分配的待遇,只有楼市能牵紧中央核心领导层的神经,体系外资金已经赋予它彻底的关注,这点从社会资金注入到房地产行业的流动性和已经形成的资产规模中即可得出结论,加上使用货币杠杆导致的体系内资金被吸入的总量,资产不小于 50 万亿,这是一种摧枯拉朽的力量,不仅代表了体系外最主流的资金,还能覆盖政府目前拥有和可能潜在拥有的资金,脱离中国房地产谈中国经济,简直是白痴。相比其它行业来说,这是主流中的支柱,任何其它行业,均为附属,使用好房地产武器,将可操纵中国经济,中国楼市:事实上已经成为政治制度和经济体系之间的复杂多方博弈,任何轻视主战场的行为,均可被这股力量所限制,劳而无功。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6 00:31再谈今日的加息问题,这次加息,事实上已经迁后了一个月左右。仍然采用钝刀轻割,作为对付通胀的传统手段,加息是再正常不过的手段,但是引起通胀的原因则是千差万别的,中国的通胀绝非货币多的难以忍受而导致,更非产能不足所引发,引发目前中国通胀的最直接原因是营商环境恶化,体系外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溢出,转而成为资本领域的博弈资金,随着去民营体系产能进程的加速,目前这股博弈性资金不再是简单的热钱,已经形成跨行业垮炒作品种的博弈性资金群,他们从来没有持续推动一个行业的价格水平,而是逐波次耐心的寻找可借力的诱发因素,借力打力,期望形成价格共振效应,最终结果还是要看央行向体系内注入的资金和体系外零打碎敲的盈利,谁来稀释谁,体系外的盈利,阶段性的盈利基本放在了楼市,越积越多,央行则是逐步锁住向房地产供应的体系内阀门。

房产税则是主力决战的摊派,体系内要是有这个摊派实力,早就用上了,还谈什么试点。现在摊派,只有一个结果,中国经济即刻崩盘。国家会让经济崩盘吗?呵呵,傻子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中国只有在新发动机取代房地产发动机后,才谈得上主力摊派决战,这个日子目前看来,还真是遥遥无期。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6 11:28

为啥不能回复了?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6 11:30

股市:可参照一下 2007 年 7 月的经济环境和目前的对比,利率相仿。环境类似,不同的是民营实业体系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不准备接招的民营遭到的重创大,还是体系内的巨额库存,谁会损失更大哪?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6 15:57如万科亏损,大部分跟随行业都会亏损,你说会不会亏损。如果你用逆向思维很容易就会找到答案,如果只从目前房地产行业的严峻态势推演则很难下一个定论。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6 18:07他们的策略应该是留着现金等着地方政府弹尽粮绝时,买便宜地皮。现在土地价格被政府拉的这么高,房价又被按住,傻子才去搞开发。我说的断粮,就是开发商的博弈手段,给丫饿个半死,它才知道土地价值只有肚饱腰圆喝着洋酒时,才谈得上。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6 21:17

低端房产,租给低端用户,简装即可。

商住两用和写字间,租给商业用户,必须豪装。

商铺门脸,无需装修。

自用房产,照着极致装,不使用工业材料,全部中式古典,能不做固定家具尽量不要做,全部红酸以上配置,不要买烂货越货,到麒麟网找好木匠做。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6 22:11

请楼主谈谈商业地产,个人如何投资?

-----------------------------------------

在大家都看好商业地产时,它的风险真的来了,前面已经说过了:今年要做的事就是逢高抛出有潜在风险的(有可能出租回报率下滑的,出租率下降的),价格已经到位的商业地产(以不在核心位置的商铺为最)。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6 22:12零售业态目前正在发生转型,由此很可能导致行业萧条,引发出租率和回报率长期下滑,特别是没有特色的,没有集中度的,业态散乱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商铺,除非你有强势项目自行运作,否则不要介入。商住两用和写字间继续持有,保持观望。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6 22:16

商业地产和住宅最大的不同,就是商业地产以功能性为其核心价值,住宅的功能性较差,所以即使居住性能较差,也会大幅跟涨,商业地产附加在商业之上,没有好的运营能力和业态布局,那么也就丧失了它的所有价值。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6 23:16前面讲过了:实业做物流终端和可依附于财政的政府项目。炒作要做你最了解的行业,起码是行业内的人士,不要乱炒。现在贷款,有点高吧。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6 23:21股市,周下降压力线如果突破,我会加仓,不突破,就继续低吸高抛,基本也不出差价来,结果可能是钱赚到了,股票少了,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稳定自己的心态。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7 09:01零售按照其商业层次更密切的细分定位,转型方向将严格按照消费层次划分:

1.奢侈品消费:将以高端品牌的集中抱团消费集中为主(旗舰专营商场)。夹杂超强势品牌的旗舰店为辅(极少量)。

2.中端消费:以次高端和中端品牌向城市综合体集中抱团(城市综合体),以特色经营门店为辅(少量)

3.低端消费:以专业市场为主(定位专业和定价低廉的超市),以小型零售店为辅(将大幅消减,主要应付急用需求)

未来实体零售业将突出集中后再集中,一直集中成为专业的商业区,其它位置的零售将逐步弱化,小型零售业将逐步被挤出这个市场或惨淡经营,有效规避地域性差价的模式才能生存。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7 09:51

本地化服务业将有机会。装饰装修行业暂时无忧,长远看,会跟随房地产行业亦步亦趋。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7 18:21

木价已高,等待泡沫消散。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7 22:46

毛毛雨一样的加息动作,想抑制这么大的流动性,的确太难了,货币释放的时候都是几万亿的释放,而且是连续多年累积。4%以下的利率,加上央行提前打的预防针,CPI 提高了整整一个基数,就是全年要面对 4%--4.5%的通胀,所以,4%以下的利息都是在作为铺垫,对于炒作资金,这段铺垫期就是绝好的无风险拉高机会。当然欧洲的压力要小一些,它必定是资金流出国,也没有什么大型项目好刺激,更没有北美的新技术行业。欧洲加息到 3%,实体经济就基本难以承受,除非石油价格失控,否则欧洲今年都没希望把利率提高到 2%以上。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8 14:10

豫光金铅,面临主升启动,关注。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09 23:51

还是不能写?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10 00:07昨日国际商品期货价格暴涨,国际原油价格,贵金属,基本金属和小金属这些和中国经济联系较密切的商品,均呈现突破走势,从商品价格背景上印证了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加大,现在比拼的是人民币的升值速度,还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价速度谁更快,这不仅对中国出口型经济构成了压力,还涉及中国出口为西方的中国投资回报收益问题。我看好未来一段时间的证券市场,可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兑现利润持有现金,只是一种时机的选择,长期持有现金的风险从来都是最大的风险。中国证券市场总是在火苗将要熄灭前才会回光返照,把握火中取栗的机会吧,也许明年将不再有机会。温总理今日已经告诫企业界:做好经济形势恶化的准备。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10 00:44

我在 10 年在上海买了 3 套房子,面积都不大,地段都不是中心地段,但是都在中环附近,浦西.

当时的信贷没有现在紧,并且我是 1 月份买进来的,银行也顺利放款,我每套首付是 30%,和亲戚借了点钱.

房子的面积分别是:

A,50 平米,99 年房子,现在放租,2300/月;当初是 85 万买进,现在市值 110 万左右;B.50平米,96 年房子,现在放租,2500/月,当初买进是 86万,现在市值 110 万左右;

C,86 平米,2000 年房子,现在放租 3200/月,当初买进130 万,现在市值 170 万左右.

目前这 3 套房子的租金可以抵扣房贷的大部分.我自己只需要每个月再往里面存一点钱就好了.

这三套房子涨幅都一般,不是很大.当初借了亲戚一点钱,现在手头颇紧,想卖一套出去.不知道卖哪一套?

---------------------------------- 卖位置最差的一套,并且面积不是最大的,尽量保留优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