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7 15:12

我勒个去的,刚才手痒,买了些豫光金铅,今晚美联储议息,如加息,明日竞价离场。不加息,反弹个 3-5%止盈。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7 15:40是个泡,只是个灯泡,在阳光的照射下只晃眼不招灾,阳光消失了,这个灯泡才会发光发热,试问,没了阳光,什么不是泡沫?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7 15:57

今日观察中国新闻报道可是有意同情利比亚反对方,这是国家实用主义所导致,中国的利益在于快速结束战争,恢复和平建设,谁当权主政都无所谓,只要偶的银子安全,还能有赚就最好。

美国的利益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了,就是让利比亚一直打下去,用足这张牌,至于大国博弈谁能如愿,还要看形势走向再定了。

关键是中国又犯错了,要是实用主义,就一直用,不要联合国里授半个权,让美国找到理由不出动陆军,到时候还能把结果推给中国,这事办的不爽,政策摇摆不定,肉疼了才知道让刺给扎了。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7 15:59

唉手脚不利索,又打错别字了。

“近日观察中国新闻报道开始刻意同情利比亚反对方。”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7 16:16

中国的失衡是全面的失衡,并不是不让你的问题,各种政策配套,资金来源,政策优惠,准不准你进入,这是表面的现象。本质是体系内已经构筑了自己高高的门槛,对于民营资金,并不全是缺资金,而是市场容量有限,比如我的实业,2007 年前从来没有过经营资金紧张的情况,而是市场需求被隔离的问题,大型项目从招标技术指标标定就被把持了,资金下拨都是带响的,指定哪个国企做,让你投标和你能中标(我指的是经营和资金实力在这个项目下不次于国企前提下),这和国家准许你进入但你进入不了是一样的道理。这是属于利润比较高的项目,谁都喜欢做,如果你做不下来,好,你去拼个人终端市场,哪里可是私营部门云集之地,只是算算做了半天,收益还不如去买国债。去给国企做配套,那就是孙子当定了,压款时间长不说,利润还被砍的比纸薄,我想大部分民企都有此类感觉。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7 22:29你说的这套,可以买,太便宜了,要是我也买,可惜这种房子在我这边大概要 45-50 万。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7 22:54关键是钱拿出来做什么?如果还是放在银行里,那就不要卖。要是有可预期盈利性高的项目,可卖,房产归根到底是主动防御手段,主动寻求长期的稳定的高收益才是进攻手段,如果可以在运营中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那就是上上之选。

对于房产价格的波动,无需太在意,自从 2000 年开始投入地产,经过的事太多了,有过难熬的房产空置期,有过按揭高企的资金压力期,有过负收益的养铺期,期间不下几十次几乎所有人都说房价要跌价,风归风,雨归雨,坚定信心,一定要相信货币熬不过地产,建议将房产在家庭成员内部分散持有,规避未来可能开征的物业税。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8 12:32本城市公务员开始广泛加薪,具体幅度尚未调查清楚,估计提薪幅度大约 15%左右。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8 12:33基础工资不是提薪的大头,职务工资和奖金和补助才是大头。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8 13:03

我计算的真实通胀率是 15%,所以各种提价行为均会围绕 15%进行波动。央行要是想处理通涨而又不影响经济,应该大力回收流动性,就是提高准备金率,而搁置利率提升,如果降低回收力度,就会辅以加息。体系内的弱点就是对回收速度敏感,对利率相对不敏感。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8 15:05知道股市为啥又疲软了吗?就是有 2D 的选项,实物可以做多,虚拟可以做空。二者对冲,享受实物的升值或者说租赁收益,什么东西有租赁收益哪?比黄金更好的选择,无疑是房产。你知道蔬菜为什么价格就降不下来?因为资产已经成为了实体经济中的一环,无可回避。你不是让超市搞对接吗?你问问超市的房子是不是需要成本,就算是超市的自有资产,你看它敢不敢不进行固定资产折旧,你看它敢不敢不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回报。

你如果知道期货市场是个神马玩意,你就知道那是厂商对冲商品波动在里面是做空的主力。结果就是:实物做多,虚拟做空。比 2B 好一点的选择。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8 15:23

有人在别的坛子里问偶,为什么白银持有的顺序是实物银条,白银股票,纸白银。因为这不是我得到的结论,早有人统计过这样的操作,在期货市场上持有黄金或者白银期货多单,通过不断的移仓,最终保有的价值仅为实际价值的 75%左右。期货市场是个零和市场,这说明期货的空单移仓,赚了多单的亏损。所以正确的选择是持有现货,同时在期货市场持有不断移仓的空单对冲。货币的贬值将给你实物的升值部门,多单将补贴给你出租收益。房产则更直接一些,升值补贴货币的兑水,出租收益补贴利息。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8 15:29以上贵金属操作仅适合于波动市场,不适合单边市场。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8 15:40我分析了房地产和中国股市自 1996 年开始商品化对接的 15 年走势,基本可以概括成这样的特点:股市走熊,房地产不旺。股市走牛,房产会小幅拉升。股市由扭转熊的节点,房价会狂拉一下。房市开始调整,股价会暴跌。所以,感觉可以利用股指期货的空单,对冲房价的小幅波动性下滑。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8 17:49崇拜楼主 。请教下 ,楼主说社区商铺有风险,我上个月刚买一套,天津万科,40 平米,好地点,买一层送一层,价格 13000,现在民住宅都 17000 了,社区住宅 5000 户,是不是风险太大了,本人不懂房地产,跟风,请教下楼主,小女子是不是该把它卖了,以后租不出去咋办啊,怕怕呀。

希望楼主指教。谢谢。

---------------------------------

房产投资,极具个性,整体上来说,今年我居住的城市,提供出大量的商铺,这在以前,不构成绝对的风险,可惜你同时观测零售商业模式,已经开始出现重大的变迁,管中窥豹,估计全国都这样。如果你的房子可以做餐饮,物流,真对社区的服务业,可以保留。我说的这些行业,都是可以规避区域差价的品种,未来的普通零售商业,中小规模的很大一部分将被挤入电子商务这种虚拟的模式(降低销售成本),实体店会做的非常集中(商业繁华地域),规模很大的单体(大型超市,大型市场和奢侈品牌店),这些是可以继续生存的商业零售模式。另外一种可存活的模式就是我说的本地化服务行业。所以,你的房子一定要针对这些商业模式做契合。位置不佳的新建商铺,风险会变得很大。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8 18:46

万科的房子都是大盘,位置不是很好的地方,所以我估计位置绝对不是核心位置。加上面积偏小,只能供小型企业使用。又是三楼,还要受到环境影响。所以,感觉不是太理想。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8 19:46有了这个图,估计大家就理解实物做多,虚拟做空的对冲避险了。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4%2F28%2F37214317_21035714.jpg{EIMAGE}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9 01:05

这个过程房价不会跌,房租也不会跌,只是受益人会通过种种形式转换掉。就像挤对民营资本一样。楼主的分析是中肯的,但是帖子中也明显有煽动的意思,妄想拉拢其他人走自己的思路。房产处理,股票上都露出这种痕迹。

----------------------------------------------- ---- 任何经济体都是有利益循环链条的,偶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不是最低层,所以,损失会尽量向后传递,当传递不下去的时候,就会由最顶层接住,否则这个社会就会崩溃,还是需要用逆向思维。这个社会崩溃不了,所以,链条会继续运转。偶是善意想象这个链条的,虽然我们认为上一个链条对我们的索取太多,无可奈何只能向下一个环节索取补偿,这不是阶级斗争,更不是对立,而是财富游戏。所谓偶煽动,偶从来没有煽动别人去做什么事,我只是把事实说出来,然后用我的理解,去揭开问题的表面,直接去看里面的最简单的核心问题。布局地产并非自 2007 年,真正的布局都是最早的投资,那些出于最简单的经济思维,高度也没有现在这样高度,因为那会房租是我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与其交给别人,不如交给自己,这样起码最后我会得到一堆砖头瓦块。

在我居住的这个城市,写字间的房租水平事实上到目前都没有回到 2000 年或者更早的收益水平。我们只是把剥夺我们高昂房租费用的体系内链条给踢跑了而已,我相信:他们可能哪天还能再回来。目前已经有了这个苗头,就是商用地产,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都采用自持方式来经营,而不是将其出售。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9 01:21下面我列一个数字,我 97 年租的写字间房租是:2 块/平,2000 年租的写字间房租是 2.5 元/平,这些写字间根本就不入流,丙级都算不上。现在我出租的写字间。2 元/平(还是按照实得面积算),等级为甲级。我租的门面,97 年 15 块/平,这些出租主体都是体系内的三产单位或者政府部门。

现在我出租的商铺价格:最贵的也就 7 块/平。我们用较低的利润率把他们赶走了,除非他们能接受更低的利润率,可惜,他们从来不靠市场化竞争,行政方式的垄断是他们回来的唯一手段。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29 13:14

楼主,你说得确实是你自身的感受。我直白的表达我的观点吧,现在有钱再去做房产是等着被洗牌。已经拥有房产的无非出租或者卖出,但是只要你的资产在国内,是没有保障的。你说寻找下一个链条,没有的话最上层来接,我觉得下一个链条有,但是行政手段会让你无法传递下去,这就是调控真正的目的。不是房价或者租金,而是掠夺资源。资产国外循环是唯一保值的方法,对于体制外的人来说,因为你不在中国经济循环体内,体制内都要到美国去循环,何况别人?

你所说的提高租金,停止交易,中断向财政输血是不太现实的。财政收入是一种权利,只要这个社会还有钱,就能收上来,无非效率高低的问题。要让这个社会真正变化,就是资本出逃,加速经济向计划倒退。这样改革才能有新的思路。现有的改革在基础上就是有缺陷的。

不过我更倾向于国内 100 年不动摇,维持在低劳动力,中低生活水准,创造的价值输入体制内或者体外循环。这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也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如果能保持在计划-改革-计划这样的循环中,社会也算稳定,世界也获得了好处,就是国人将永远无法真正发展。所以,有能力,有理想的人,与其国内想办法积极防御,不如为了后代出去开创真正的天地。加速人才,资本的逃离,才能将国内推向变化的边缘,只是结果很难预料。

----------------------------------------------- ------------------

房地产可以说是国家对民营放开的为数不多,门槛不高,带有资源属性的行业,我们用逆向思维验证一下,如果没有房地产行业,老百姓的日子更辛苦,在货币飞速贬值的当下时局,没有房地产的庇护,百姓的财富将死无葬身之地。对于海外投资,我只把当做一种规避政策风险的对冲,绝非主流。如果中国人都跑到美国搞房地产,同样用逆向思维,美国人也不会答应的。媒体已经有这种反馈,美国已准备对中国移民进行限制了,更狠的是对中国政府持有的美债征收特别收益税。

我在本贴开篇已经阐述过这样的主线,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已经逃了 5000 年,这个国家有我们一份,打起 120 分的精神,也要把本应属于我们的拿回来。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30 00:08本周,本人居住城市一手房位置较差地段(4-5 类地域),房价有所松动,折扣由 3%左右,提升至 7-8%。新房有陷入调整态势,相反,位置较好地段,房价仍然坚挺,房价小幅走高。至于房价的是否整体陷入调整,目前还需要采集更多样本。正在等待鑫苑名家(3 类地域),金光旺角(1 类地域),中建文化城 II 期(2 类地域)的 5 月份开盘价。以前此三处新盘,预期开盘价为:8200,13000,11000,应为正常的平衡价位。

同时提示:如证实房价陷于中期调整,股市将会首先崩塌,宜降低仓位同时对股指期货短空应对。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30 09:50

人民币一次升值到位,一次升多少,是按照美国人的说法一次升值 30-40%,还是中国自己的说法每年 5%,不知道升几年。或是两者中间打个折扣,谁也不清楚。如果每年都一次性升值 5%,外贸加工型企业没有多少行业可以忍受,就别别说一次性升值更多了,中国对外依存度目前是 40%左右,如果一次性升值打击了 60%的加工业,将影响 GDP 起码 3-4个百分点,别说保 8 了,连 6 都无法保证。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30 11:09

2008 年的危机,你看到的是什么现象,大部分国企在囤货,你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大部分国企没有囤货,而在期货市场大量做空期货锁定风险。目前通胀主要是外部材料进口涨价推动的通胀,国内通胀已经传导至人工成本这类末期的涨价因素,这说明 08 年的危机教训已经被体系内牢牢记住。

同时,体系外企业以高融资成本,高生产成本,很高的企业关闭来强行降低经济增速,通胀已经呈现强弩之末。国内的经济对策 2008 年是什么,现在又是什么?08 年是步步快速紧闭,现在是小步慢跑。就像我前面说的,历史绝不会简单的重复。这次通胀应类似于 2004 年的途中紧缩。

再来说房地产,2008 年是什么态势,分别在 06 年和 07年两次加速后,已经存在预期的阶段性调整,紧缩只是加速调整的周期和加量了调整力度。现在是什么态势,强行冷冻市场,即是我说的把存量放入保险箱的调整。周期将变长,调整幅度有限。

关于人民币和美元问题,你要找问题的主线,谁在掌握主动,当然是美国,你只能把人民币放在被动地位考虑。美元要挟的对象是中国经济,揪住的小辫子是中国的美元外储。

最终的结果是中国外储消减美元外储,怎么消减?或减少出口增加进口,或者把美元变股权变资源。前者对中国不利,后者对世界不利。你以为中国拉高汇率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中国拉高汇率,世界贸易中的资源产品就会同步跟进涨价,结果会导致拖垮其它的原料进口国。因为大部分世界性资源都是针对中国定价的。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30 13:35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中国学不了日本那样的脱亚入欧,更无法照搬欧美的发展道路,向左的道路并非是管理层的主观之举,对于不同的经济体,相同的产业和价值链条,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源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有可能不是对目前链条的修补,而是存在重大变局的价值链核心的再造。

如果降低对外依存度,把重点转回国内,将产生两个路径:1.转回计划时代。2.价值核心再造和重构体系。不论走哪种模式,最大的阻碍都将是中国的官吏制度。把未来推进改革的希望寄托于目前的官僚本位体系上,要么原地绕圈,要么回归计划时代,别无出路。把希望交给公民,那么现在的公民有能力和秩序处理好权力和利益分配的制度建立上吗?反正我没有信心。这就是中国的改革一直在绕圈的主要原因。如果国家主动培育公民的这种自信和能力,秩序将来自公民的自我需要。可惜,这个前提不具备,欧美是通过宗教实现公民秩序及向善的主流文化。我们目前的文化则充满革命,暴力,崩溃这种语言,并深入公民骨髓。

由此反推,中国无法走公民社会之路,只能徘徊于重点对内或者对外,对内则会向左,对外则会向右,一个有着中庸文化传统的国家,却始终无法做到平衡和稳定,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就像市井俗语所说的:标语口号都是喊些做不到的,就像今天的网络语言,哪个不是一个传奇浮云神马。所以,我们根本就不需谈什么政治,根本就没有什么公民基础,还谈什么政治,中国只有统治,没有政治。只谈经济,也别谈的太远,谈远了还是统治。关注与短期趋势变化,这是我们可以暂时拿到的东西,至于更长远是不是还要得而复失,谁也没这个能力控制。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30 20:18对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大规模土地开发纯属胡扯,我所说的投资西方国家房地产,是一个很小的市场,类似于国内的学区房地产,就只是针对留学市场这样芝麻大的市场,不会有财富效应。西方国家早就摒弃了以土地为基础发展的模式,他们的财富观是动态化的,人口出生率极低,人口密度不大而且稳定。我有两个朋友在 2000 年至 2002 年移民到国外,从事所谓的房地产开发,实际上是建筑商,那么高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房价又不高,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发展,留在国内,起码也能做到全国排名 1000 名以内了。他们不约而同的在 2009 年返回国内发展,但主业已经和房地产行业无关了,一个做创投,另一个在养猪。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30 22:14这个帖子在开篇就已经做了设定,不要谈政治,只谈经济,楼上就别说敏感话题了。再有人把经济问题政治化,偶不再做此类的解释。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4-30 22:46

刚才又把思路捋了一遍,发现了这样的结果,美元在释放流动性吹大中国资产泡沫的同时,也在急速吹大自己的虚拟资产泡沫,人民币在升值到 4-4.5 之前,风险都属于美国,这叫神马?这叫我不动,敌乱动。因为美元在兑换成人民币的同时,美元的金融资产泡沫也在同步的被吹大。与此同时被吹大的还有世界基础资源,在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被吹大的同时,别的经济体可能会提前吹爆。可惜日本由于天谴避过了,欧盟,及其它经济体,正在承受更大的压力。在此压力下,避开泡沫的唯一做法就是拒绝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把自己隔离出来。大部分大型经济体的外贸依存度都是很高的,这和最近 20 年世界经济一体化一统经济发展的江山有直接关系,只有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才能在近 20 年来获得足够的发展速度。你们看看美国的经济比 2005 年好了吗?他们的虚拟资产标价是多少?道琼斯,标普 500 指数和最高的 2007 年相比,只差 20%。纳斯达克指数已经和 2007 年持平。这已经是一个不可理解的估值。中国资产则在最高的半分位,我们的泡沫比美国的小很多。同时,我们的房价自 2009年最高值基本持平,并未跟随 M2 同步上行 35%。这说明我们的实物资产泡沫并未跟随货币泡沫升腾,风险已经被对冲掉很多。中国经济尽管问题很多,但对于美国泡沫,不值一提。

先让美国泡沫飞一会,让小经济体泡沫爆掉一些。由此判断,5.1 不会加息,不会加存准率。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1 00:59000 点是估值中枢的较高位置,类似于 1994 年的 1000点,走势也会趋同于 94 年后的行情,涨跌均有限,下探极致不会低于 2300 附近,上涨高度不超过 3500(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这个观点早在去年年初就已经基本定格了,在去年的兴业证券投资人内部会议上,我就已经把这个观点表达的非常清晰了,同时表达的观点:小盘股今年没机会,掉下来仍然是投资重点,今年的投资重心是白银等小金属和商业地产现货。由于商业地产从去年 9 月启动以来,仅仅半年涨幅高达 50%以上,基本已经把预期估值透支殆尽,白银的涨幅主要是由中国投资市场引导的,国内白银价格最高超伦敦银接近 10%,虽然仍会上涨,但需首先进行调整,目前的机会只有黄金比较稳定。由此确定,投机市场阶段性高点正在形成中,调整后仍会上行,美国的大泡不破,后市仍会再创新高。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1 18:45

关键你如何能获得客户的信任,因为他们也知道,尽管你想用最好的绿色的原料提供绿色食品,但你是否能买到绿色原料哪?如果你做全产业链绿色食品,那你的成本将会非常高(不使用化肥,产出要减少 30-40%,有时甚至根本就找不到非转基因的种子),如果不能迅速打开市场,成本就能把你熬干了。这是个社会问题,企业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全绿色产业链。

我家里用的面都是托人从内蒙农村搞到的,可是我还是不放心,不过也没更好的渠道了。

当然解决的办法也有,把你的原料产地,生产环境,加工过程全面的介绍给你的客户,如果你有足够的信心,通过逐步努力,你的客户也会对你有信心,把你的产品价值以商标固化下来,逐步积累信誉,但绝对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为你是小的创业者。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1 22:15

此前,关注的鑫苑名家,通过销售人员提前得知的价格为:均价 9200(此价格为高层楼盘价格,位置不靠近风景较佳的河岸,也不是小高层和多层的价格,此后推出比较有吸引力的楼盘将不低于此价格),比预测平衡价格高 1000 元/平,算上所有折扣和优惠,不低于 9000 元/均价,就是说,事实上调控的结果成了这样,以外郊盘,远郊盘的走低换取内线位置地产的上扬,事实上,有实用价值的房产依然保持15%左右的年均涨幅。目前得到的数据支持这个结果。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2 10:43海尔绿城贵有贵的道理,因为是全运会遗存盘,当时规划的容积率奇低,综合容积率 1.7,已经接近联排的容积率。

只要是什么“会的村”,没有一个不是价格先锋的,在全国都是这样。海蔚广场,当时我最关注的一个楼盘,延迟多次才开盘,价格由开始的 3700,整整提高了 1200,4900 最低开盘。一气之下放弃,它涨的并不多,该位置附近楼盘,只有它只涨了一倍。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2 11:29

楼上所说的问题,早就有了答案。为什么中国房地产在1995-1996 年开始解禁,就是为了解决消费力不足,居民储蓄率高企的问题。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2 12:00

P 大事就慌了哦,拉登死了还有其它人哪?物极必反,你要相信朴素的中国哲学观,老美登峰造极 20 年了,还能怎样,麻烦等着它哪。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2 12:40

不是楼主淡定,而是房地产这种商品或者标的本身就是淡定的东西。我曾经看过一副漫画,上面是一个带着瓜皮帽的现代地主,坐在摇椅上,一手托着小茶壶,另外一只手摇着芭蕉扇,还嘚嗦着趿拉拖鞋的二郎腿,闭着眼睛听京戏,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这大概就是淡定吧。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2 12:43

楼主看好的 600531,现在依然看好么

---------------------------------

小民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但千万不要执着于自己的偏见。楼主在第二波均价 24 块拿到 600531(综合成本已经降至 15 块左右),目前持仓降至 3 成仓位,从中报看,531 的原料库存降低了 3%,业绩就提高了一倍,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大家应该有个准确的判断。531 隐藏了 4 块以上的银库存,依然有效,今年只盯着 531 和 ST 威达,持有或者不持有,资金都是指向此两股。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2 19:44

静下心来仔细想了想,拉登对美的威胁大,还是中国对美威胁大?一目了然,美元仍不会构成反转。不过有些炒的离谱的小投机品种,由于兑现难度大,很难再有大的作为,比如红木,玉器等,这些品种不要再动了。黄金,白银会有些调整,很难在短期构筑头部,仍有炒作机会。房产,继续持有,我甚至考虑在找到合适的位置后,增持度假型地产。

顺便问下广西北海的朋友,北海的度假地产最近有没有下跌,我想买一套。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2 20:23

三亚地方不错,房地产泡太大,不适合投资,只适合投机。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2 22:16投资移民目前已经对中产关闭了,比如加拿大投资移民门槛价是 140-150 万加元,折算成人民币,大约是 1000 万,而且是现金。现在能轻松拿出 1000 万流动性的人,已经算不上中产了。

如果有这个能力,办个移民身份,那怕两边跑也是合算的,每年在加拿大待半年即可。如果办技术移民,那得先觉得自己在国内没混头没前途了,而且想给后代有个好的环境,又能忍住在国外当个“民工”“身份”,也是可以移民的。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2 22:22楼主看好白银股的逻辑是什么?金银本位貌似不可能重现吧。

----------------------------------------------- ----

金银的上涨,是对美元滥发的失望,是赌气式的上涨,旗号是金银归位,骨子是赚后知后觉傻子的钱。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2 22:46黄白二物会坚持走到最后的,中国需求,你得理解这个,很多金店一上货就售罄,国内白银价格比伦敦银价格高 10%,很说明问题,所以黄金白银将伴随中国资产泡沫同行。股市有点搂不住了,随着地产进入调整,肯定会先下一城的。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2 23:01

我一个做服装和品牌餐厅的朋友,是个能造的主,在欧洲待了1年半读MBA(2002年),花了大概300万,回来说,还得老老实实赚钱,中国人还是穷。我另外一个朋友刚从美国旅游回来(2011 年),说一年 3 万美元,他够花了,1000万看你怎么花了。任何人的收入和支出都是有一定逻辑的,赚300万,他就能造300万,只能赚30万,那么消费也就是这 30 万。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2 23:06

我想问问有关避税的问题。

比如可以去做个公证,证明离婚的配偶可以已股份的形式来拥有对方的房产吗?只在法律上离婚,实际上不分割财产。已达到固定财产分散持有的目的,又可以保证配偶不利用机会分割财产假变真。

--------------------------------------------- 对于无法分割的房产,离婚时必须重新确权,以这种手段规避未来物业税的,第一是小心配偶另有想法,第二是用这种手段也规避不了多少,除非有大量家族移民在外,又不稀罕你那点房子。不过也很难说哦,中国的房子涨幅实在太凶猛了,没有谁不会动心白的的资产。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2 23:07

楼主,我现在手头上有两套 200 方左右的复式楼,是现在脱手能还是等以后再出手。看了广州市区的存量房买卖信息,交易主要集中在 100 方一下的,超过 200 方的很罕见,是不是说如果现在脱手会很困难呢?那么限购政策取消以后还会这么困难么?

--------------------------------------------

大户型投资性能极佳,我的房子超过 200 平的一直满租,收益率接近 10%,特别是商住两用位置优良的,建议长期持有。以后这种房子,买入成本将非常恐怖,恭喜楼主,有眼光,不要租给个人,要找有实力的小企业,很稳定的。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2 23:15

和楼主一样,我也有几个商铺,但我对商业地产也是不太乐观,我希望国家可以通过政策来调节现货商业与网店的竞争,弥补现货商业的成本劣势,但是,很可能国家不会管。

毕竟减少了中间渠道费用使商品变得更便宜,拉大了内需。

哎呀,烦恼~`

-------------------------------

你遇到的问题,也是所有人都在面对的问题,大量小型零售企业正在面临虚拟销售的步步紧逼,同时被紧逼的还有地方就业和小型零售贡献的税收及地方政府将建设量转为商用的如意算盘。虚拟销售的问题是,虽然节约了成本,但对全产业链的贡献不足,会失去其它行业的帮助,国家在遭到一定损失后,肯定会对虚拟销售进行规范的,最终导致实体零售和虚拟零售的成本趋于平衡。好的地段可以忍耐,熬过低迷期,位置不佳的不要进行投资。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2 23:22分散品种,分散持有人,多种持有方式,做到这些,持有 20-30 套是没有什么税收风险的。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2 23:28

看了看白银黄金的走势,果然就是 P 大的事,大家慌什

么啊。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2 23:43

大部分先知先觉的投资者,白银的成本是 4 块左右,到目前基本都没动,这是我所了解的。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5-02 23:57%白银现货银锭,我已经找到下家了,你还有吃进,呵呵,现在也就是敢玩玩纸的吧,现货没有优势了。

http://www.infivision.cn/bbs/viewthread.php?tid=89674&extra=&highlight=%2B%C8%FD%C4%EA%CE%DE%C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