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4 12:21

@66 端午 88 2011-06-14 12:08:03作者:淡定求财 回复日期:2011-06-14 11:51:26

回复

楼主你好,不知道楼主知不知道浙江金华,金华火腿应该听说过,呵呵,本来有两套住房,都是在金华婺城新区,一套是09年12月买的,当时4500元/平,目前是价格大约7000 元/平,(这套打算自住),还有一套是 2010 年 4 月买的,当时 5800 元/平,目前价格大约 6500 元/平左右,两套按揭3500 元/月,因为本人在宁波工作,打算...........

----------------------------- @淡定求财 2011-06-14 12:19:18因为房子是白培,还没出租,不过租金好像很便宜,只有几百。因为周边配套还没跟上,都还在造。你觉得简单装修一下出租是否可行?谢谢

----------------------------- 租金水平太低,应该换入易租品种(位置太偏或者配套不到位的住宅需要等待很长时间)。住宅近期内不会大涨,持有等待兑现短期内难见收益。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4 16:23

作者:sbc001 回复日期:2011-06-14 15:34:51

楼主对呼和浩特市的房屋有研究吗?

------------------------------

对新疆,西藏,内蒙,青海,甘肃这几个省从未研究过。

作者:金融庄主 回复日期:2011-06-14 15:38:21楼主我是东营的,非常佩服你的观点和操作思路。

我想请教两个问题:一、07 年在滨州购买房子一套,位置在新区中海南邻,现在看算是新区中心位置,也是价格最高区域,现在一平价格近 5 千元吧。我现在矛盾的是,是卖掉,还是简装出租?出租的话年租金 1 万左右。

二、你对东营的房市有何看法?东营分西城和东城,我在东城居住,想在东城购买一套 250-300 平的别墅或联排,你觉得现在预购好,还是再等一等?

谢谢。

----------------------------------------------- 那个地方我有机会拿一块地,2004 年 10 万一亩。由于无知,没敢拿。5 千不便宜了,如果享受到了盈利,可择机逢高卖出。东营的潜力高于滨州,传统能源基地,但偶不鼓励对这些 3,4 线城市进行密集投资,根据“投资向上”的原则,建议选择青岛,济南,烟台。旅游功能地产选择威海。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4 16:47今日央行以提高准备金率应对 CPI 的走高,符合预期。

前面说过了:中国的准备金率极限在 25-25.5%之间,目前仍有一定操作空间。加之提高存准率影响的是民间资金的头寸,新增贷款都是向体系内供应的,提准回收的流动性,事实上降低了民间资金的头寸,以投资效益的名义继续消减体系外过剩产能,中国经济主线(体系内垄断企业)依然有足够的动力,加之体系内企业有强大的议价能力,可轻易将成本转移出去,只要经济运行的保底需求不减,中国经济谈不上着陆,只是踩踩刹车而已。

参照目前资金流向,未来几个月体系外资金将加速向房地产行业一级市场集中,房地产调控演绎为流动性走向的调控,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强大盈利能力,实体资金将进一步撤离转为博弈性资金,钝刀割肉持续。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4 18:27

风险与机遇并存,少量介入,等待它降价,它敢降价是济南出名的。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4 21:35

@李铁嘴 2011-6-14 19:07:00注意到楼主几天前估计短期不加息。今天准备金上调了,请教如何解读?

----------------------------- 提高存准率,理论的意图是:以体系内贷款替代体系外贷款,限制金融资金进行投机领域。结果是:体系外资金由于实业产品议价能力不足(利润低下),只能将实体资金转为投机资金,补充由于回收流动性造成的投机杠杆率不足,体系内资金经由金融体系逐步填充体系外的实业领域。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4 23:45

作者:dbzty191272 回复日期:2011-06-14 23:04:46参照目前资金流向,未来几个月体系外资金将加速向房地产行业一级市场集中,房地产调控演绎为流动性走向的调控,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强大盈利能力,实体资金将进一步撤离转为博弈性资金,钝刀割肉持续。

-----------------------------------------------

----三年哥的意思房地产又要起死回生了? -----------------------------------------------

-目前还不能这么说,这贴在第一页就已经用了很多章节解释了管理层的调控方式已经吸取 2008 年调控失败的经验,目前采用的方式是:小步快跑,小步紧跟,钝刀割肉。应时而动,即时而动。

所以,你看货币政策的转向有一个前提,就是实体经济真的不行了,目前还没严重到那个形势,我说过了,这次调控,对民营体系造成的损失绝对不会小于 2008 年,但不会一刀致命,它运行的轨迹是慢火炖青蛙。把你绕进去,慢慢的慢慢的收紧绞索。国家在找这个平衡点,就是让体系外产能逐步消减,让没有竞争力的企业逐步淘汰,以免造成经济大规模波动,从而引发社会问题。按照目前产能计算,民营体系的产能起码过剩了大约 40-60%之间,以前依靠出口能解决很大一部分,对投资拉动的需求解决了另外一部分。这轮消减产能结果必定很悲惨,很多可以逃出来的企业由于没有认识到这个过程的残酷,将被钝刀割得鲜血淋漓,民营企业黄金 10 年的成果将有很大一部分将成为永远无法恢复,成为废弃产能。

房产仍会进行缩量难降价的调整,减少对地方政府的输血,地方政府在供血不足前提下,只能硬着头皮和中央政府进行博弈,直到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得出一个结果,才能最终决定走势。不过这个结果通过逻辑推演是亮明的,地方政府必输,中央政府是不会赶尽杀绝亲儿子的,房产调控最终会无疾而终。直到我说的前提实现:中国找到另外一具推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城市化进程临近尾声。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4 23:55

我现在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就是:本月至下月出现大规模资金逃离金融系统,以现金的方式存在。那么挤兑就是逻辑推演的必然结果了。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4 23:59作者:延安农夫 回复日期:2011-06-14 23:57:32资金大面积向房地产开发资金转移……叶檀的调研结果,正好证实了 楼主预测的正确性。

------------------------------

P 民的资金很难全部涌入房地产信托和私募房地产投资,门槛太高了,一个季度前是 500 万,现在降到 100 万。能进入的都是较大的资金,小资金以什么方式的现金存在,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推论,纠结。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5 12:30

@金融庄主 2011-06-15 11:04:40

@66 端午 88 2011-06-14 16:23:28作者:金融庄主 回复日期:2011-06-14 15:38:21楼主我是东营的,非常佩服你的观点和操作思路。

我想请教两个问题:一、07 年在滨州购买房子一套,位置在新区中海南邻,现在看算是新区中心位置,也是价格最高区域,现在一平价格近 5 千元吧。我现在矛盾的是,是卖掉,还是简装出租?出租的话年租金 1 万左右。......

-----------------------------

据我了解,不论是滨州,还是东营,污染比较严重,引进项目不忌口,就算是别墅也没有太高的价值,还不如泰安附近的别墅,日照也还成(性价比高)。济南的别墅价格也不贵,1 万到 3 万不等。且三四线城市土地较充裕,供应量潜力大,升值缓慢且不易兑现。如果你有办法,不妨买个宅基地,翻修一下,改造成准别墅,顺便把家人的户口迁一个进去(解决产权问题),这样最合算。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5 12:32

@mememevvv 2011-06-15 11:31:58

崩盘得罪人太多了,不崩还不行

只能今年

50%-60%跌幅测试是为什么?政府巴望的——无非套牢外资和炒房者,屁民们也接手高价房,只当帝国炮灰

不过决战的时候,不可能同时满足......

-----------------------------

你还年轻,10 年后,你就知道我没忽悠你了。记着:10年后来拜拜这个贴,如果还在。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5 12:35作者:联邦楼市 回复日期:2011-06-15 09:19:02

回复

楼主:请教一事:买别墅需要注意什么?或者如何选别墅呀?

-------------------------------------

大户型和别墅性质类似,买稀缺,特别是有潜力的城市,有些别墅是几年前批的地,市民接受价格能力有限或者还没反应过来,这东西神奇之处在于:等到你想要时,根本就买不到。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5 12:37

购买别墅因为购买的是稀缺(主要指土地,因为别墅的容积率在 0.5--1 之间),所以要买在两个地方,1.一二线城市近郊(越靠近城市中心越有价值)。2.热点旅游城市(交通方便,且不要太靠近城市中心)。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5 12:44

济南最贵的房子就是城市中心的别墅,一共 12 套联排(黑虎泉印象),目前只有估价(2000 万左右),没人卖。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5 16:23偶在思考如何才能让 P 民放弃那点可怜的利息,被迫持有纸币,路径应该是这样走:流动性泛滥----------央行通过提高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中小金融企业流动性抽紧----------准备融资------------股市崩盘

-----------融资机制失效(证券池子溃坝)------------

中小金融企业被挤兑---------物价飞涨---------大型金融企业被拖进漩涡----------央行被迫释放流动性

--------物价失控----------百姓被迫持有现金,随时消费

(前提是美元必须继续大幅贬值)

1.这个推演中有两个难点需要解决,第一个就是物价如何才能初步摆脱可控性的上涨,那就是企业过度去产能化,如何才能过度去产能,税收不但不降,而且要严加征收,人力成本继续抬升,原料费用继续上行,这需要美国配合一下,首先进行债务违约,这样中国的 3 万亿美元外储首先面临挤兑。其次,在债务违约的前提下,美国国内消费持续走低,中国的外贸面临内销转型,只有这样中国的内外产能协同去产能,才能达到过度去产能的效果。

2.当央行被迫释放流动性时,产能不能重启,前提就是原油价格突破 148 美元,黄金白银继续大幅飙升,民间资金宁可囤积金银,也不释放资金参与实业生产和销售。此时,物价将失控。

美国债务违约是前提,它会导致中国的外储锁定,将来央行被外资挤兑后,自己的流动性首先不足。其次,外贸出口必须大幅下滑。第三,国际能源价格失控性上涨,紧盯这三件事。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5 17:34

作者:905254 回复日期:2011-06-15 16:56:56

回复

请教 66 端午 88:我 40,在体制内,股市有 150 万,计划分散资产,有公房够自用,在西安,最近考滤学区房 50W 一室一厅 50 平(月租2000),或高新开发区 60W

---------------------------- 调控是压价买入学区房的机会,注意拆迁问题。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5 17:45

@唯恐 JY 不死 2011-06-15 17:17:38楼主能否解释一下你提出的国家需求国家意志是什么东西?在西方已经普遍证明的规律在我国就不起作用了?

-----------------------------

国家意志是维持政体存在的惯性。中国的国家意志是世所罕见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形态获得政权这么艰难,所以,很强大,强大到需要倒着走完 2.5 万里,强大到每一次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想要剥夺它,同样需要如此困难的逆过程,这要感谢老蒋,感谢自然灾害,感谢左派,感谢右派,感谢资本主义美国,中国政府无敌。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5 22:07

作者:timnary 回复日期:2011-06-15 20:58:23

请教楼主,

1.兄弟欲在连云港投资新开商铺,目前售价 6800/M2,承诺 8%/年回报率,可直接在房价扣除,签约 3 年,面积约60~80M2,地段还行,是否可以出手?我人在苏州,还是应该投资苏州的商铺?2.再请问目前黄金投资应该持有实物还是纸黄金?

感谢~

--------------------------------------- 貌似不贵,如果客源充足(本地消费),拿下。有一种商铺极具投资价值,就是产地商品展示中心(小商品城的那种),作为本地生产和外地销售的唯一接口,这种商铺很棒。

投资商铺背后是投资实业,没有固定的模式,主要是对商铺背后的实业理解程度和对未来的预判能力。苏州也有烂铺,连云港也有好铺。

黄白二货,只有持有实物,才能最终盈利。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5 22:31

作者:边孤城 回复日期:2011-06-15 09:10:43

@66 端午 88 2011-06-14 23:55:25

我现在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就是:本月至下月出现大规模资金逃离金融系统,以现金的方式存在。那么挤兑就是逻辑推演的必然结果了。

----------------------------------------------- -------------------

在现在数字化社会发生挤兑的可能性太小了吧?对于现代人来说,资产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金钱更加如此了。

而数字化社会中人们不必握有纸币就能进行消费,从最基本的生活-吃喝拉撒到最高端的买房,都不必握有真金实银和发行的纸币,刷刷卡转转账就一切搞定。现在的金融活动就是数字变变而已。而你把纸币放在身边还有遗失损坏等的保管风险。除非国家规定不允许刷卡必须现金消费,那你才有握有现金的必要。

你把纸币提出来的目的是什么?怕银行没钱?如果 4 大银行都没钱了资不抵债,那就是整个国家金融崩溃,到时重新发行货币,你手里有钱没钱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只有投资实物才更有保值作用,像房产,金银,古董等等。如果暂时没有投资方向,握手里还不如放银行里。

不知三年兄以为如何?

--------------------------------

你所说的正是我目前纠结的地方,普通老百姓无处可藏,熬到最后被挤住的资金一定是广大小储户的,提前拿出来吧,他们贪小利而不自知,他们注定是要埋单的人。从理论推演上,则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你找不到诱发窗口,就无法说服别人,千疮百孔的渔网注定是要破的,谁能说清楚它在哪里先破掉哪?(体系内企业和中国式危机无关)。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6 00:02作者:故事经典 回复日期:2011-06-15 23:10:22

@66 端午 88 老师,上次感谢您的回答,现在还有希望得到您的指点,我买的楼顶复式,我住的小区,上次说了准备在小区内买车位和车库之间的选择,因为,我住的地下没有车位,要买车位带产权(在隔壁楼宇的地下五十米),车库不带产权(有点远二百米左右),昨天去问了车位,现在涨价了,8 万多加契税(八千)一起要 9 万多一点,而现在有转手的车库要 16 万(不带产权)30 个平方左右,我就想请问老师,能否帮我指点买那个好,小区的配比应该是 3 比 2 的车位,我有点拿不住主意,对了,现在银行可以提供车位的贷款,2 年免息贷款,零首付,请帮忙指点,谢谢老师

----------------------------------- 偶不是什么老师,大家探讨就好。

车位,便利性第一,买车位看停车的便利性,如果小区通行道路可以画区域停车,租金较低的话,也没有必要非买不可。这你得权衡一下,看看小区的消费水平,以后是否存在停不下车的可能。如果决定要买,一定要买离着你家门最近的哪个。如果为了投资,要看城市道路的通行拥挤度,繁忙地段+时段,5-10 公里,就可以投资了。位置选择核心地段。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6 00:08

作者:mememevvv 回复日期:2011-06-15 23:14:43

就算挤兑,恐怕也会从地方商业银行开始

房产商更难受

有组织的捣乱,在国内的还能跑掉?

------------------------------------ 裂口会从中小型地方银行开始,这点我同意。这也是地方和中央博弈的一个窗口。

房地产商很难受,我不承认,他们已经被若干次调控锻炼的比猴精了。

有组织的捣乱,绝不会从国内开始,是外来因素引发,大资金逐步接受了这种看法,老百姓始终都是不知不觉的群体。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6 00:13

作者:好奇小学生 回复日期:2011-06-15 23:52:15

楼主好, 租金水平受什么影响呢, 不是小业主想拉就拉的吧. 我一直困惑租金和楼价, 供求, 利率及收入水平的关系, 盼楼主赐教.

-------------------------------------

租金觉悟,我把老百姓把房产投资由保值型和短期价格炒作型逐步转为长期持有型,这样形容比较恰当。如果房价在升值的中后段,价格上涨向真实的货币贬值靠拢时,上涨速度会大大放缓(这时,管理层也应该有发钞的觉悟,货币可贬,但贬值的速度也将放缓,更难以察觉)。老百姓出于简单的计算,一定会把房产当做贷款的一种变通,转而追求价值的缓慢回收。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6 00:15作者:延安农夫 回复日期:2011-06-15 23:55:42

【中国接近于允许外资银行承销人民币公司债】- 随着中国政府努力发展国内的债券资本市场,中国在允许外资银行开展利润丰厚的人民币公司债承销业务方面又迈进了一步,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 我还没有看到相关消息,是境内的外资银行,还是境外的银行?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6 12:12

@caf00 2011-06-16 10:45:43

请教楼主:青岛崂山区中心地段,区商业中心,两大商城已入驻,距离海水浴场步行 15 分钟的路程,是规划中的青岛金融中心,目前几大银行青岛总行已迁过来,现有住宅套一(北向)66 平,均价 13500/平,属于开发商尾盘,同小区二手大户型价格基本都在 15000 以上,同户型的房子租赁价格在 1500/月左右。请问是马上购买还是再等等比较好?全款买还是贷款买比较好?

谢谢!

----------------------------- 出租收益比太低,即使租金水平上扬,也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安全边界,谨慎。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6 12:17

@whu 丢丢 2011-06-16 12:00:02

请教楼主:

想买第二套房,一是单位准备建的限价房,单价较周边低 30%,附近规划了地铁线,但距离我现在的房子较远,20里地吧;二是买同一小区的,现在是三房,想买套二室的给老人住,小区喜欢,精装修,大开发商,但是近郊,不知是否通地铁。纠结中,不知买哪个好?听听你的意见,谢谢!

-----------------------------

这种小区如果将来通地铁,交通还是挺方便的,加之是单位集资房,价格应在底部,而且短期内用于自己使用,基本没有什么风险,可以介入。如果是市售价,应该稍微观望一下,刚需目前都在抢这种房子,通常刚需的买入品种,都有一定的盲目性。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6 12:29

@whu 丢丢 2011-06-16 12:25:23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限价房价格确实比较低,但我考虑这 2 套房子离得太远,不好住,与其将来想着怎么卖掉,不如就在我现在的小区买(正好有新开盘的房子),老人来住,彼此方便,也有个照顾,缺点就是离市中心较远,但周边配套尚可

-----------------------------

是的,我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前年年底,有个机会,错过了,悔啊。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6 14:22

@伺候帖子 2011-06-16 12:47:40楼主给分析分析火车站对面的明珠国际商务港为啥这么衰,卖的话价格上不去,出租的话租金也上不去呢?

-----------------------------

哪个楼有出租型公寓,有写字间,还有点自住的房子,形态较乱,缺乏专业性,停车难也是老问题的。原始房东收益不算差的,高价接手的收益率较差。离着火车站近,乱是一定的,所以偶当时没买。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6 14:25

@danmoxz 2011-06-16 13:42:51

楼主请教 写字楼是商用属性的合适(40 年),还是家用产权的写字楼合适(70 年)。AB 两栋在一起 40 多层高,租金和出售价格相差不大。A 商用的形象好,智能电梯好,公摊面积大,B 家用产权,老式电梯层层停的,上下班排队,公摊面积稍小,不能注册公司。不知道如何选择!

-----------------------------

民用的那种,不是写字间,是住宅公寓。这种房子不如商住两用好。目前商用和民用价格倒挂,早买的这种住宅公寓,收益率还是挺高的,现在买就不行了,不如商住两用(40年的公寓)和写字间合算。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6 15:17

@到了春季只想远行 2011-06-16 15:04:13

反纠错,猪肉的 CPI 占比还是 3%吧,10%是猪肉在食品类中的比重,整个食品是 30%多。说道猪肉,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老家农村的,大概十多年前吧,农村搞规模大一点的养殖业,主要面临两个选择,养猪还是养鸡,很多农户,往往踏错节奏,猪要出栏了,猪肉跌了鸡蛋涨价了;换了养鸡,结果猪肉大涨,鸡蛋大跌。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这样,猪肉的价格波动频繁。我现在的理解是:1)猪肉或蛋类 CPI占比高,国家基本采取.....

----------------------------- 中国土地很难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农民总量太大,中国经济由于通胀通缩之间距离压的太近,会频繁波动,城市化所提供的就业机会经常呈现剧烈波动,让进城打工的人无所适从,由于房价过高,他们也没有家的归属感,这所有一切都决定了农业的主体作用仍然是锁定人口,只能提供一些高增值的个例机会,比如蔬菜中等规模种植,像这种饲养的工业化农业,农民是玩不过有专业技术的工厂化+信息化养殖的。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6 15:49做蔬菜渠道,不如做菜市场业主,可惜菜市场的业主都是街道办事处。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7 00:10作者:wxcwxcww2011 回复日期:2011-06-16 22:47:43

三年有事请教:你对出租车投资怎么看?现在看 ZF 收回的可能性趋势有多大?以前看你提及过,请你针对此详细说说。ZF 最终有没有动手必然性?望回复!在下先谢过。

----------------------------------- 这个行业利润都把在管理公司手里,你投资要考虑人力成本越来越高,油价居高不下的问题(换烧气的?燃气站排队一排老长,耽误不起时间),大中城市的出租车司机越来越多被外地人承租,说明利润已经非常稀薄了,当地人受不了这种低收益高付出,大部分人都不干了,宁可转租。我不是太看好个人投资车手续(而且一辆车也赚不了多少钱),如果你能盘下一家管理公司还是不错的。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17 11:23

这个帖子还是沉水吧,看来是让人盯上了。偶在上面已经说的比较明白了,主要是分析问题要找重点,有主有次,主因决定了趋势的方向,次因导致波动。主因和次因也会达到一定程度,进行主次的互换,当一个问题的主因基础不在时,它就不再是主因,退而成为次因,某些次要因素由于环境因素变化,成为主要矛盾,接棒引领趋势。大家看着是不是有点像我们学过的教科书,呵呵,事实就是这样的。886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24 23:26

我晕,怎么又顶起来了。

楼上各位,货币贬值后,还能回到原位吗?相信年纪过了 40 岁的人,一定对前几次货币贬值有足够的记忆,那就是货币一旦发生持续的有一定幅度的贬值后,是回不到原来价值的。

我上面写了很多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房地产的货币替代职能。货币回不去,房产也回不去。

管理层的解决办法,就像给货币兑水一样给房产兑水,兑水方式就是供应剥离商品房的土地价格和各种费用(包括黑的,白的,灰的)的房子,这种兑水房叫保障房。所以,P 民们必须断了保障房的建造资金来源,才能维持自身财富的价值,不论你持有任何财富的表现形式,只要兑水,你们都会有损失。对于有能力购房的:保持观望,直至保障房建设政策出一个结果,然后再行判断不迟。对于无房一族:积极争取保障房。对于投资者:不要对保障房融资进行投资。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25 18:53

@赫迪姆岛 2011 2011-06-25 18:47:45

房地产投资依然无忧?

你让大家观望,而且企图对抗国家保障房政策

房产税铁定要收的而且收起来还很严格

因为地方政府的收入以后就靠它了

楼主说句实话:现在仍然无忧吗?

-----------------------------

呵呵,头几天纪委领导的话你听不出来音吗?干部财产不公布。这本身就已经告诉你了,房产税不会征收。即使征收也是打后不打前,我了解的情况,领导的房子没有少于 3套的,这只是人家愿意承认的,不承认的会有更多。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26 12:07

哥上去套现了 2352 枚流通纪念币,卖出价格: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合计1700枚,卖出价格28元,和平年:620枚,卖出价格35元,建行:2枚,4500元,建国35年:10套,440 元/套。折价率 10%,盈利率 105%,持有时间:1 年3 个月。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26 12:09卖出不是因为它不涨了,因为想买一个二手车位,9 万,平价转,房主卖了房子,车位没用了。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26 22:57作者:冷暖不均 回复日期:2011-06-26 20:34:50

@赫迪姆岛 2011 2011-06-25 18:47:45

房地产投资依然无忧?

你让大家观望,而且企图对抗国家保障房政策

房产税铁定要收的 而且收起来还很严格

因为地方政府的收入以后就靠它了

楼主说句实话:现在仍然无忧吗?

----------------------------- @66 端午 88 2011-06-25 18:53:18呵呵,头几天纪委领导的话你听不出来音吗?干部财产不公布。这本身就已经告诉你了,房产税不会征收。即使征收也是打后不打前,我了解的情况,领导的房子没有少于 3套的,这只是人家愿意承认的,不承认的会有更多。

-----------------------------

请教,“干部财产不公布”能推导出“房产税不会征收”的结论吗?

--------------------------------------

这难道还用说吗?领导免税,群众交税。群众会从网上把领导“剥光”的。不交都不缴,相安无事,和谐第一。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27 22:48

邮币收藏市场有专门驻点收购的(大部分是江浙人),要折价卖,不想折价卖,就从网上卖,速度慢一些。(折价是按照收购价折价,和卖出价差 15%左右)。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28 15:45

@franck_xp 2011-06-28 10:01:42楼主,前些日子 90 周年 1、5 元纪念币的,16 晚看到新闻,当日下午就卖光了,说是涨了 10 倍呢,怎么老早不公布出售消息呢?

----------------------------- 新币集中度不足,不适合炒作。

核心位置房产,非卖品,仅供想买者眼馋。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28 16:43

@66 端午 88 2011-06-28 15:45:22

@franck_xp 2011-06-28 10:01:42楼主,前些日子 90 周年 1、5 元纪念币的,16 晚看到新闻,当日下午就卖光了,说是涨了 10 倍呢,怎么老早不公布出售消息呢?

----------------------------- 新币集中度不足,不适合炒作。

核心位置房产,非卖品,仅供想买者眼馋。

----------------------------- @香花庄严 2011-06-28 16:20:28

端午先生,核对心位置房产如何确定?

----------------------------- 一线城市以中心点位置 15 公里为半径,二线城市 10 公里为半径,三线城市以 5 公里为半径,大致上就是这个范围,还要参考一下具体情况。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29 17:51

@单色的手镯 2011-06-29 15:33:00

发改委:企业可发行债券融资建保障房

http://www.sina.com.cn2011年06月29日01:40京华时报

楼主,您是怎么看的?

----------------------------- 有钱盖保障房的都是强势企业和单位,没钱盖的都是穷棒子,P 民大部分都属于穷棒子,政府有钱,钱不是盖保障房用的,是向权益阶层输血锦上添花用的,雪中送炭在词典上有,救济一下饿不死的问题是有可能的,救济买不起房子的夹心层,不但不够也不敢救济,所谓动员金融系统补贴保障房,金融系统是赚钱的行业,不赚钱,没人去投,赚钱了,保障房的成本就会高的离谱。总要有人埋单的,谁有钱又不懂钱,那么一定就是埋单的,银行储蓄就处于这个尴尬的位置。

所以结果是这样的,有钱的单位赔钱补贴给权益阶层,解决一部分搭车赚米的利益。公积金,社会储蓄,高价接盘的刚需承担绝大部分保障房亏空,以后有公积金的人会损失一部分金融功能,社会储蓄承担利率负差额,高位接盘的刚需承担一部分利益转移。社会储蓄如何向保障房提供补贴,那就是保持足够的负利率,地方政府发行抵押债,利率会比储蓄高一点,对比实际通胀仍然是负差额。如果储蓄用户觉醒:保障房抵押债将走向中国式次级债之路,储蓄用户懵懵懂懂,就会助长通胀。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29 17:56

@xlghrb 2011-06-29 17:37:48

楼主怎样解读"成都规定购买经适房 5 年后出售须上缴 60%收益"?

-----------------------------

部分产权,这种说法早就有,15 年前开始房改时,房改房就有两种模式,完全产权和部分产权,不过共享产权单位没有这么高的利益分享,私人有 60-70%的权益,而且这部分不完全产权房产在 2002 年就已经解决了。

现在再搞这种房子,有国家与百姓争利之嫌。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6-29 23:41房租已飞,别的城市现在不知道怎样,济南这个介于 2,3 线之间的,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城市,住宅房租水平不再是可忽略不计的成本了。本周 1,2,3 类地域住宅房租环比普升 10%左右,我说的是环比。同比涨幅大约 30%左右。写字间和商住两用涨幅不低于住宅租金水平,商铺租金水平继续低迷,开始有空置现象,商铺的大规模滥造立刻显示出其恶劣本性,给予济南各类商铺投资 C--评级,5 年内不予考虑增持商铺。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7-01 10:33

一头鹰受伤,生气了。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7-01 12:13

本行业实体开始出现大量拖欠,均为垄断行业和政府项目所产生,大家都留神吧,有账期的项目尽量不要做了。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7-01 21:27

哥偶彻底被廉租房给雷晕了,济南最早的一处廉租房小区,共有 420 套单位,共居住了 957 人,其中五保户(老人)占 35%,有病不能自理的占 50%,其中还有 20 多个神经异常人士,该小区由当地街道办事处接管后,据工作人员讲:工作很繁杂,忙不完的事,该小区没有物业管理费,经常有 20%的人不交电费和水费,由于垃圾处理费收不上来,小区的垃圾站积压了大量的垃圾,已经溢出到了路面,街道办事处人员说,只能等周末,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非物业人员)义务劳动来解决了。存在的其它问题还有子女上学解决不了,要是回到原迁出地上学,由于该廉租房距离市区较远,来回非常不方便,加上最近济南一个小学学生陈尸黄河,家长也非常不放心,更由于在此居住的五保户和保障户还得回迁出地领取救助金,更增加了生活的不便。

看来贫民区以后真的成型了。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7-02 21:17

最近媒体报纸广播都在喊流动性枯竭的问题,那只是对于银行系统来说,P 民已经不愿意把钱存到银行去了,每年净亏 7%,存银行纯属傻帽。新增的流动性都跑到体系外的循环去了(信托,理财,私贷),流动性没有枯竭,只是对政策的失望和现实存在的体系内外融资成本极度失望,导致流动性暂时脱离了金融监管,如果长期保持这种态势,中国金融体系的公信力将遭到重大打击,同时如果上述三种理财方式能够在行业自律的前提下,快速成长,体系内下的金融秩序将发生颠覆性的变革。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7-04 12:12

这波豫光金铅仓位只有 40%,没赚多少,分仓买入了些超跌股,华芳纺织和烽火通信,还有点五矿发展,这个票,有可能是未来的大牛股。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7-04 18:59

关于政策解读:其实你从头到位看完了这贴,完全可以自己解读。

1.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体系外向体系内供血的抽血机,由政府发布错误的通胀率,为金融体系提供低成本融资的依据,然后通过金融企业向体系内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在我的资源链条中,土地和金融是一切资源的基础。

2.目前的货币短缺问题:由于利差巨大,且融资成本低到不可想象,每年 7%的固定贬值,P 民对这种过于直白的掠夺彻底失望,逐步增大资金转移的力度,就是我前面说过的民间金融,集中体现于三种方式:信托,委托贷款,私募民间贷款。目前货币流动性并未枯竭,而是体系内的金融体系和政策由于过度贪婪,抱着赶尽杀绝的态度对待 P 民资金,最终导致 P 民资金大搬家,脱离金融管控。

3.管理层的态度:高层人士对目前形势心知肚明,不好把事情做绝,只要体系内金融体系能维持,暂时不会对民间金融采用绞杀手段,另外也在观察:民间金融是否能够自律,不惹出大乱子。一旦出现两个条件:a.出了大型诈骗案。b.影响了体系内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即会痛下杀手。另外目前民间金融对小型微型企业资金救急有一定正向意义,可短期利用一下。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7-04 19:40

作者:小散闯天崖 回复日期:2011-07-04 17:45:36

端午兄,你担心的事可能成为现实,这几天跑银行,每天柜员机提供的现金越来越少.我跑了几个机器,不是限额就是没钱.

今天一储户要往上海汇款 20 万,银行硬是压着不汇,说有储蓄任务,顾客很生气,与银行理论,闹得不可开交,我公司也遇到此类要求,即使同意汇必须通过主任和行长

-------------------------- 股市一旦产生赚钱效应,流动性又会返回体系内,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拉高股市的确很危险,不过没有更好的手段可以使用,放开流动性,那是不可想象的,继续紧缩,也是为难,一个木桶的装水量,不是取决最高的板子高度,而是最低那块板子的高度,小型微型企业就是最短的那块。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7-04 21:03

黄白二将,持续在波动位置进行缓慢筑底(位置已经说过了),积累上涨动力,等待美元撕去狐假虎威狗仗人势的面具,脸皮撕破之时,既是黄白二将再次雄起之日。

关于 IMF 主席被陷害的闹剧,早被业内人士所知晓,这个内幕我想大家也都知道,美国无法为了提振本国经济长期压制金银价格,美元再次放水是迟早的事,待经济增长缺乏持续实际面支撑,货币大潮不期而至,黄白又怎能甘心做暗室中的箱底货,璀璨照人总会应有时。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7-07 10:30

1 万的写字间,位置良好,自用为前提,可以投资。商铺风险巨大,需要有大幅度调整后再行决定。写字间的位置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最好是依附于某类稳定行业的定向写字间,风险较低。二手的商业地产税费较高,想好处理的办法。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7-07 11:11

可以公证,费用都约定好,暂时无法过户,的确有一定风险,就是上家犯了事,房产很有可能被查扣。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07-09 01:45

全国 1977-2008 高考录取人数

1977 年,高考报考人数 570 万人,录取 27 万,录取比例为 29∶1。约 4.8%。

附:1977 年高考录取通知书一份。

入学须知在全国人民紧跟党中央战略部署,深入揭批“四人帮”的大好形势下,经过统一招生,你被录取到我校学习,我们满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表示热烈欢迎!凡我校录取的学生,毕业后都要服从党的需要,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工作。

学生来校途中,应提高革命警惕。

新生报到时,必须带户口迁移证和粮油关系转移证及商品供应关系,必须每人一张,要注明原地区停止供应时间,从三月份开始由学校供应

1978 年,610 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 29.3 万人,后增加近 11 万人,共录取 40.2 万人。新生当年秋入学。

1979 年,全国高考首次统一在 7 月 7—9 日三天进行,共有 468.5 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了 28.4 万人,录取率为 6.1%。

1980 年,预选制后,大约只有 40%的学生有资格参加高考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外语成绩按 30%计入总分。考试成绩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张贴公布。取消考生查阅试卷的规定。

当年高考共有 333 万人报考,共录取 28 万人。一些省、市、自治区扩大招收自费走读生 7000 多人。

1981 年,理工农医类加考生物,按 30%计入总分。当年高考共有 259 万人报考,共录取 28 万人。

1982 年,高考共有 187 万人报考,共录取 32 万人。

1983 年,全国统考时间调整为 7 月 15—17 日。当年高考共有 167 万人报考,共录取 39 万人。

1984 年,全国统一考试时间恢复为 7 月 7—9 日。当年高考共有 164 万人报考,共录取 48 万人。

1985 年,共有 176 万人报考,共录取 62 万人。

1986 年,共有 191 万人报考,共录取 57 万人。

1987 年全国高考共有 228 万人报考,共录取 62 万人

1988 年,高考共有 272 万人报考,共录取 67 万人。

1989-1990年:60万1991年:录取62万人1992年:75万1993年:92万

1994 年:90 万

1995 年:93 万

1996 年:97 万

1997 年:100 万

1998 年:录取 108 万人1999--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 1999 年,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 48%。

2000 年:录取 180 万

2001 年:录取 260 万人 录取率首次突破 50%

2002 年:录取 320 万人

2003 年:录取 382 万人

2004 年:录取 420 万人

2005年:录取504万人考生867万

2006年:录取530万考生880万2007 年,高校计划招生 567 万人,与 30 年前报考人数极其接近,但是录取比例约为 2:1。

2008 年,高考招生人数创新高,计划录取 599 万人,考生 1050 万。录取比例 57%。

2009--依然是全国高考人数高峰年。教育部部长周济预计,今年全国高考人数仍将超过 1000 万。据悉,这一数字是第 3 次超千万。招生人数 629 万2010--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 657 万人,比上一年度增长 3%,其中本科生 339 万。这一扩招幅度是12 年来最小的一年,也是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规模增幅连续第11年下降。2010全国高考报名人数946万人,比2009年1020 万的考生减少 74 万人。其中河南省遥居第一,山东、广东居二、三位

2011--据统计,2011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约为933 万。其中,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报名人数与去年基本持平,往届生报名较去年减少 28 万名,减幅 15%。全国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计划 675 万名。由于计划增加、考生人数减少,预计今年全国平均录取率比去年增加近 4 个百分点,达到72.3%。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