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个变法的终极目标是三权分立,君主立宪,这就搞到了老佛爷自己的头上,促动了帝国王朝的体制,于是变法失败,也是必然的规律。
中国不是日本,看着有相似的地方,但却是完全不同的土壤。
不要说清末提三权分立,就是今后的100年,也没有这种可能。
大家如果有时间,倒是有必要研究下日本的历史,因为那是与中国完全不同的。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国,经历过如此漫长的大一统帝国时代。日本也没有。
日本人出现在中国的历史典籍里,最早是汉朝班固的《汉字•地理志》: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
我们可以把百余国,理解为百余个部落,因为从考古发现来看,那时小日本还在原始社会。
后来在日本西部地区崛起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人口众多,有7万多人,国王就是我们在玩三国志游戏里出现的倭女王。倭女王曾经给魏王进贡,不过三国志游戏里,我都是毫不客气的把倭女王灭掉。
倭女王之后就是大和国的崛起,所以小日本老是称自己为大和民族。
日本的天皇时代始于646年的大化改新。小日本觉得唐朝的制度很好,很强大,拥立了孝德天皇,在强大唐朝的影响下,把唐朝制度搬到了日本,迅速跑步进入中央集权的帝国时代。也就是日本的天皇时代。
问:竟然日本的天皇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时代,照楼主的说法,应该有1400多年了。
呵呵,比周朝的800年要长,比东罗马帝国也要长答:日本天皇时代在1185年,镰仓幕府成立就结束了。时间从646到1185,也不算短。
但是天皇时代与我们***帝国时代不同的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极其不稳定,贵族的势力非常大,一直威胁着皇权的稳定,真正天皇掌权而又比较安定的时期,从794年到1068年,只有短短的200多年。
接着就进入幕府时代,然后是南北朝、战国直到明治维新。
从1185年以后日本天皇就基本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贵族势力,军阀割据,象中国的三国、五代一样,涌现出一个个伟大的英雄人物。
比如幕府时代一休哥里面的足利一满、战国时期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
日本武士道精神就始于镰仓幕府,镰仓幕府是低级武士建立的第一个政权。
从此日本进入了由武士掌权的时代。
建立镰仓幕府的这个低级武士的名字叫做源赖朝。这个名字要比丰臣秀吉响亮的多。
源赖朝的发家,始于天皇和外戚的内讧,由于太上天皇和外戚贵族藤原氏搞政治斗争,武士阶层作为政治斗争的筹码迅速崛起,当时武士分为两大集团:一个是平氏为首的关西集团;一个是以源氏为首的关东集团。
源赖朝就是源氏集团的成员。
两大武士集团一通PK,以源氏失败告终,源氏集团支持的外戚贵族藤原信赖一起玩完。源赖朝的老爸战死,源赖朝流放到伊豆。
为什么一定要提源赖朝,因为日本多数声名显赫的武士家族都跟源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平氏家族掌握了政权,皇室自然就靠边站了,日本重新恢复到以武士阶层为基石的封建领主社会,短暂的帝国时代彻底结束。
然而平氏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却没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平氏的独断专行与飞扬跋扈,惹怒了正个武士阶层。武士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利益阶层,无论谁执掌政权都应该维护武士阶层的利益,争取武士阶层的支持,武士阶层的利益是碰都不能碰的,谁碰谁就会下台。
但平氏恰恰犯了这个致命的错误,武士阶层是由拥有土地而又手持战刀的低级封建领主组成的,与西方的骑士完全相同,而平氏却大搞土地兼并,引起了整个武士阶层的不满,于是源赖朝趁机起事,由于有武士的支持,短短5年的时间,消灭了平氏家族,建立了镰仓幕府。
日本声名显赫的北条家族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出名的,因为北条时政是源赖朝的岳父,跟随源赖朝讨伐平氏家族,是镰仓幕府时期最有势力的外戚贵族。
而著名的源氏足利家族,是北条家族的得力武将。
问:趁楼主在问下问题。本人在苏州相成04年买了套两室户的小高层,位于2014年通车的二号线站点走路10分钟。
今年上半年买了一套位于这个地铁站点东面走路5分钟的一个140平的房子,叫国际服装城,05年盖好的,一楼二楼是商铺,上面4层是住宅。
我的是三楼。但这个项目一直没开发好,商铺到现在还是空的(以前开过部分,不过都撤走了)。
本来是想换个大的住,把小的租掉,但买了后老婆觉得那边不是纯小区,感觉住不好。
但要换现在又赶上政策变化了,贷款都不合算了。如果把国际服装城的租掉,感觉稍微装一下也要费用,到时候租多长时间还都是未知数,时间短也不划算,价格也租不上去,简装的估计和我现在住的两室的租金差不多。
现在不太清楚后面该如何处置新买的房子,是放着等升值还是怎么样,望楼主能指点迷津!万分感谢!再说下,这个新房子买的价格和现在住的差了3000多一平方,可能就是因为不是纯小区的原因吧。
现在如果卖应该也赚不了几万。现在在住的小区的西面有五六个已建或新建的楼盘,都是大开发商,但离二号线站点要远很多。这么多新楼盘会不会影响我们这些二手楼盘的价格。如果我把两个房子都卖了换个更好的区域(我老婆是这个想法)呢。但这样只能两套换一套了。还请楼主费心分析下。感谢!答:总之,象下面是底商,居住环境差的小区是不适宜居住的,如果底商做不起来,租金也成问题。可以考虑出售后,再买更合适的住宅小区。
25、为什么小学生就一定要上名校?问:楼主,我也在北京,很佩服你对人生的见解,一直很纠结,万般无奈,只好麻烦您,向您请教一下,对于小学学区房有什么建议吗?我有二套房子,一套自住在单位附近.另一套学区房,但是离我工作地点实在太远了。如果跑车基本每天三个小时在路上,而且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我来带一带孩子。可如果就近上小学,那孩子升初中会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而且附近的小学教师都是采用"暴力作业"的方式教育孩子,教育方法我不认同。 其实择名校也就是想择一个名师,可是真正的名师又怎么能分给我们这种没权没钱没势的人呢?心里虽然明白人生是长跑,孩子的综合素质心理健康最重要,但是孩子只有一个,谁也不敢轻易的试验啊。
答:为什么小学生就一定要上名校?1、名校老师的素质高,水平高。
2、名校的学生的家庭都是不错的,同学的素质高,小孩子只会学好,不会学坏。
3、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名校肯定好,不让小孩上名校是对孩子不负责任有条件的必须上名校,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名校。
以上三条,应该是绝大多数家长的想法。
如果家长有条件,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跟农民工子弟一起上学呢?所以名校才会成稀缺资源,所以学区房也成了稀缺资源。
我倒是觉得,小孩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其次才是学校,对于普通家庭的小孩来说,是不是费尽心力把小孩送进名校就等于对小孩负责。我看未必。
亲眼目睹,普通家庭的父母自己省吃俭用花大价钱把孩子送入某名校,有一天父亲开着捷达去接小孩的时候,小孩突然说:爸爸,你以后别开车接我了。
小孩爸爸当时就愣住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下学接小孩的一辆辆奔驰、宝马、奥迪,家长开个破捷达在里面就非常扎眼。当时这个当父亲的心理有多难过可想而知。而普通家庭的小孩在这样学校里是何心理感受,也不难猜测。
小孩能否健康成长,父母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学会如何教育孩子要比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小孩上名校重要的多。
26、投资方法问:也请赐教,偶有一套两居室在市里,但想改进型的时候,发现周围的中信城、四合上院早已买不到(中心的房子现在是权贵的房子,不是有银子就能搞定的),拿手里的银子的通货膨胀的今天有何对策?1. 打新股?2. 去2/3线城市买房?3. ??答:投资的渠道很多,但是必须有专业知识。古董玉器,只要你有眼力,肯定比房子涨的快。
打新股,就看你的运气了,这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运到,我还见过职业彩民呢,每年都花10来万买彩票,每年都中几十万的奖金,大奖倒是也没中过,但每年几十万的固定彩票受益,估计1万个人里,也找不出几个。
2/3线城市买房,不是不可以,但要慎重,买前必须经过足够的调研。
在北京的二手房里做足功课,收益一定不小,何必一定要买新盘。
27、中国最大的特色就是教育。
中国最大的特色就是教育。
随手举个例子,比如狂犬病的防治,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推广的十日观察法到了中国就推行不了?不但不能推广,还极尽夸大狂犬病的危害,愣说健康的狗咬人也得狂犬病,最终实现了只要被狗咬就必须去打针的良好效果。
如果十日观察法推行起来,怕是国产疫苗带来的财源滚滚就此泡汤。
问:这个不能算是教育吧!应该算媒体宣传吧!报禁,宣传管制的情况下,媒体人很难有独立的人格,要么搞些狗血八卦的新闻,要么就是跟风假大空.答:不光是媒体的宣传,所有卫生部的文件,包阔所有对民众普及型的培训,全部都不承认世界卫生组织在全世界推广的此方法。
【2011年第一贴】2010年就这么忽忽的过完了,群众们大眼瞪小眼的想:我们究竟收获了什么。
让人们津津乐道颇具喜感的77事件迎来了新的一年的开始。
在新的一年里,收入分配将加速调整,贫富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而没可能缩小。
体制外的低级小白领(严格说应该是无一技之长的在民营企业打工的大学毕业生)被有技术的农民工迅速超越,彻底沦为社会最底层,现在没有能力买房的,其中的多数注定了今后与拥有商品房彻底无缘。
而劳动力和技术人才的收入将得到大幅提高,也是今后刚需购房的主力军。
说来好笑,以前认识的几个装修工长在2010年相继买了房子,而很多小白领还在幻想房价暴跌50%。
劳动力收入的不断上涨加快了二、三、四线城市升级的脚步,也将进一步推高二、三、四线的房价。
2011很可能是多数二、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最快的一年。
目前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还在绝大多数普通家庭买的起的范围内。买不了城里的可以买郊区,买不了大的可以先买个小的,只要不太挑剔,工作个几年贷款买房是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过了2011年,恐怕很多人就要望房兴叹了。
问:问个问题,“期房的契税”是按照购房合同签订的时间来订?还是拿房的时候办房产证时候订?契税的标准,吹风说要涨。
答:契税是按照你合同的备案时间定的,基本算是购房合同签订时间。
问:这个好像不是吧,至少北京不这样,俺的房产证由于开发商的原因晚办了几年,办房本时按“现价”交的契税。不太清除其它地方的情况。 答:开发商可能当时没有给你做备案。
28、有关廉租房。
假设1000套廉租房,让公务员占了990套,拿出10套来给贫困人口抽号,这抽着的贫困人口绝对是感激涕零,也是宣传上绝对真实的例子。
可是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中国的很多事情是只能宣传,不可能推广的。
29、房产税,就要容忍基层执法人员踹门扰民。
问:楼主,难道房产税就这样出来了?对增量房收税,什么时候收呢?谁做评估呢?是每年一次还是一次评估呢?要每年评谁来评?要只评一次我就不装修了,可以评少吗?答:这东西真正实施起来没有那么容易。
如果真的要下决心收,就要容忍基层执法人员踹门扰民,打,砸等暴力事件会频繁发生,公民的基本人生和财产安全将得不到基本保障。
如果这个决心下不了,最后又会不了了之,不痛不痒。
唐德宗征收房产税决心就非常大,结果发生了兵变,兵变的士卒口号就是“废除房产税(唐朝的名字叫间架税)。唐德宗仓皇出逃,最后不得不废除了之。
不过打砸抢烧是红小兵的拿手本领,真要收起来,正是红小兵大显神通的时候。
红小兵时代成长起来的精英已经培养起来了。
重庆就是先例。
没有生活在重庆,是很多人的幸运。
让傻空们聚集在傻空圣地去欢呼吧。新一代红小兵是这样炼成的。
问:潜水好久,钦佩楼主的渊博与锐利,请教楼主对卢先生下面一片文章的看法: 征收房产税将是一次艰难的政治考验——卢麒元。
答:此文做了一个征收房产税的目的是解决民生及社会公平的假设。
征收房产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重庆征收高端房产税的目的又是什么?关于摊丁入亩,文章根本就没有阐述清楚,我觉得很有必要谈一谈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推行的起因是,经过土地大量兼并,农户不堪人头税的重负,流离失所大量逃亡。而农民失去了土地,没有经济来源,政府想征人头税,可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以至于丁银收不上来,国库出现亏空。失去土地的流民多了就会引发暴乱,动摇政权。
摊丁入亩的推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权贵与农民激烈的矛盾,并且大大的"增加"了人口。
1、 这些人口是怎么增加的?不是生出来的,而是大量隐匿的流民被登记入册。被增加出来的这些流民得到了合法的生计,国库也增加了税收。
2、 摊丁入亩政策可以起到清查隐匿流民的作用,因为政策毕竟是有利与流民的。
3、 而房产税的推行却不能查权贵的收入来源,因为房产税如果站在权贵利益的对立面,根本无法推行。
4、 摊丁入亩的直接结果是权贵地主阶层的土地兼并行为受到一定的限制,占有土地就要交纳赋税,所以必须让土地有产出,这就需要雇佣农民来耕地。
5、 而农民取消了人头税,又可以租用权贵的田地耕种,维持生计有了保证。
6、 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增加,致使产出也大大增加了,权贵的利益反而得到了保证。对于国家来说,生产的人多了,国库的税收也大大的增加了。
7、 权摊丁入亩相对于人头税,的确是重大的进步。
8、 但是,大家要看到的是,摊丁入亩以后,田产并没有因此降价抛售,底层的农民也并不能因为摊丁入亩买到廉价的田产一跃而晋升为地主。
9、 亩税是一种比丁税更有利的税种,它的作用只是把拿刀子抢劫随时可能被杀头的流寇,变成了靠没日没夜的替地主耕种而勉强糊口的老实农民。
10、 穷人的负担并没有减少,而是增加了,而且随着地租的上涨,负担越来越重。权贵的日子反而比以前丁税时代守着荒芜的地皮更好过的多。
11、 房产税也只是一种赋税,其意义与作用也无法与摊丁入亩相提并论的。
12、 房产税的作用只是政府增加税收的一种手段,必然会导致人民整体负担加重,因为历朝历代税收都是层层转嫁的。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这是丛林法则社会的根本规律。其征收难点在于利益平衡:房产税收的多少与土地财政收入之间的平衡。
政府希望的是能够作为土地财政的补充,如果一旦土地财政无法持续,可以靠房产税的收入来替代土地财政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
2、房产税的效果与社会稳定的平衡。
房产税并没有解决民生与社会公平的职能,而相反却能加剧社会矛盾与社会稳定。
房产税的细则将由有话语权的群体来制定,谁有话语权?肯定不会是上无片瓦或者只有一间蜗居的屁民。
权贵拥有的话语权决定了自身具备逃避房产税的先天条件,那麽以增加政府收入为目的,甚至要承担挑起未来政府收入大梁这一重任的沉重负担势必全部落到丧失话语权的弱势群体身上。
所以,房产税是天生就会激化社会矛盾,加重社会不公的税种。如果要达到房产税的推行目的,必将会挑战底层群众的忍耐底线。
作为掌握话语权的群体,这个东西的推出最直接的好处还在于可以作为打压异己的政治斗争工具。这也是傻空圣地急着抢着试点的根本原因。
好比在西方合法的红灯区,鸡国法律是禁止的。但是却全国遍地开花。有的场子要严打,有的场子不能打。你开的场子我不敢打;他开的场子我就要打。我在台上谁敢打。我要上台了,你要滚蛋了,我打的就是你。
好比贪腐,并不是因为你贪腐我要搞掉你,而是因为我要搞掉你,所以我就要查你的贪腐。所以有人巨贪没事,有人贪一点就被抓。
任何巨大的利益,无论是红灯区,土地拍卖还是房产税,既是话语权阶层追求的目标,又是话语权阶层利用的工具。
对于广大没有话语权的屁民来说,房产税就好比温水煮青蛙,一点一点的来。等知道烫了,也差不多快熟了。
好像电影里的那句话,凡是收钱的事,富人要先做个表率的,仅仅是个表率,表率完了,就该收穷人的了,从穷人手里拿的钱,还是富人分。所以富人的表率只是一种投资。投资不大,回报却非常大。
问:主对昆明比较熟悉,请教一下对云上城这个楼盘怎么看,属于学区房,价格多少合适,如果打算买了出手的话买多大面积合适?答:云上城的位置是相当好的,但是一直捂盘,预计开出来要在12000左右。如果是自住婚房12000倒是值得出手,这个位置两三年到15000不成问题,如果投资还是选择次新盘二手房为好,升值空间更大,而且是现房交易。面积选择80-120的两居或三居主力户型。
起:春节就要到了,一线城市现在房价也在小幅攀升,二三线城市都在蓄势待涨。
春节后的房价走势几乎没有悬念。2011会保持2010的调控为常态,并且还会推出提高首套房门槛的政策来限制成交量,直接打压的就是刚需的需求。
刚需购买首套房很可能会要支付更多的首付款,支付更多的贷款利息。
对政策不断推高的置业成本来说,刚需是最敏感也是受影响最大的群体。
目前尚正在努力攒钱购置首套房途中的人会忽然发现房子离自己越来越远。
问:楼主你好,认真的看完了全部内容(当然可能被和谐的内容并未看到)很后悔在11年的这会儿才发现楼主的帖子,其实我算是楼主想交流的那一类吧,曾经是一直都不想买房,到现在买不起房的85年生人。
我是北京远郊平谷的夏各庄村的,前年底赶上了整村原地上楼,现在楼已经基本盖起来了,预计也就今明两年能够入住了吧!我家是分到回迁的两居室,加起来173平米吧。但是由于我一直是在市区工作,所以觉得这房子也没什么用,就像楼主说的上下班成本过高。
所以是打算把家里的一套房子卖了,凑个首付在至少市区地带买个哪怕小一居,先有个自己的安家之所,也为了上班方便(西二环),毕竟我现在的行业回到自己的区工作不太现实。
但是其实工作这几年真的就是月光族了,也没有存款,看到前面那么多动不动就几十万上百万的人,觉得鸭梨好大。
我现在月收入税后也就才5K多一些吧,所以不知道老师能够给我什么建议呢?说实话家里家境很一般,如果不卖掉一套回迁房的话,甚至都拿不出首付来,但是如果现在再不买,真的就像老师说的可能都再也买不起房子了,所以希望能够得到老师诚恳的建议,谢谢。
答:平谷二手房80平的大概能卖在70万-100万之间,可用于首付款。你的月收入5k,不知道家庭月收入多少?按照单身月入5k来算,贷款最好不要超过50万,否则基本生活将无法保证。
所以建议在城铁沿线购买总价120万-150万,单价2万左右,60-70平米的二手老房子比较合适,西南四环附近这样的老房应该不难找。
起:最近老有人提到只有一套自住房,不投资房产,房价无论涨跌都不受影响。
其实,房价的涨跌对无房刚需,一套自住房,改善型需求者,还有投资客都是有影响的。
深受房价上涨之害的就是无房刚需。
是不是仅有一套自住房的就真无所谓房价涨跌了呢?肯定不是。
随着社会发展,人已经不能固定在一个地方了。
个人随着工作的调动,收入条件的变化,不同阶段对房子就会有不同的需求,人生本来就起起伏伏,有钱了当然愿意住市中心大户型,没钱了就会降低标准,房屋的价值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人的工作调动、小孩上学等问题都是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以前上班很近的房子变得离新工作地点很远。
这样就不得不考虑换房,如果你要换房位置的房子大涨,就你的不涨,那结果就是悲剧,你不得不低价卖了你的房子,然后花大价钱买更合适的房子。
但如果你的房子也涨的很好,你就可能不花一分钱换一套房子。
对于改善性需求想要换大房子的业主来说,首套房的价值决定了你再换大房子需要多支付多少钱。
对于房屋价值高的业主,如果一旦需要资金,可以将昂贵的房屋卖掉,买一套小一点的,偏远一点的房子,剩下的钱可以用于度过难关。顶多生活品质下降一些罢了。
但如果没有房子,或者只有一套价值很低勉强自住的房子,到困难的时候就一点周转余地都没有。
对于不求上进的业主,一旦失业了,干不动了,还可以把房子卖了,回到家乡颐养天年,大城市一套房子,在家乡小城市吃穿住用也就不愁了。现在这样的人好像有增加的趋势,呵呵。
关于今天大亚湾空置率的新闻,我说说我的看法。
又起:大亚湾的发展投入的资金一定会体现在房价上,对于新兴发展的区域,大量新盘拔地而起的时机,指望二手房能够火爆交易,纯粹就是胡扯。
只有当新盘逐渐减少的时候,二手房的成交量才会上升。
如果政府的持续投入没问题,大亚湾后面的配套能够跟上,二手房的升值与变现都不会有问题。
不要动不动拿90年代的海南、北海等沿海地区泡沫破灭说事,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
90年代在国家整体不充裕的前提下,北京、上海等战略性城市的升级还没有启动,却把有限的资金投资炒海边的地皮,这不是泡沫的问题,而是投资方向的问题。
但现在完全不同,国家货币泛滥,多到国家都不知拿他们怎么办好,现在正好是二三线城市、沿海经济区以及内陆边境贸易口岸发展的最好时机。
问:济南出台"限购令",今年(2011年)每户限买一套新建商品住房,盼楼主解读,并祝楼主心情愉快!答:今年开年一些城市陆续出台了限购令,不仅济南,昆明也是。
地方看到其他城市限购对房价没什么大影响,就表个姿态而已,限购令出的很虚伪。
若说到对这类二三线城市的影响,主要还是以下几点:一、稀缺的才会限购,就像当年买粮需要粮票,限购令会造成二手房惜售,以致二手房源紧张。因此成交量会有所下降,但价格上涨趋势不变。
二、一些资金可能会向周边四线城市转移,促进周边城市量价齐涨。
问:追了一个多礼拜,总算追到了,有一个问题向楼主请教?我是浙江的,现在浙江所属县市很多房价都过万了,极端的都直逼北上广了,就比如我老家,也是一县级市,前两天开一新盘,均价12000,还都是150平方以上的,而且买的人超多,在这种地方投资有风险吗?答:投资最好还是在一线城市、省会级以上二三线城市、具有稀缺性并且配套较好的旅游城市。
县级市不是不可以投资,打造富县强县是国家的发展计划,未来县与县之间的差别非常大,取决于县的独特资源,气候,自身经济发展潜力。
东部一些富裕县房价以体现了未来预期,风险虽然不大,但是回报也不会很大。反而中西部一些资源独特的县会成为黑马。
问:一直跟楼主大哥这个帖子,对房产的认识比以前清晰多了,要是能烦请楼主大哥能帮我出个主意,真是比一个涨停板还开心:我和女朋友准备今年结婚,但是目前没有单独住房。
背景:我和女友都是北京人,我30岁,女友25岁;收入状况:我收入较稳定外加些辛苦钱年入12~18W,女友刚工作1年收入暂不计,未来应可年入7~8W;家庭情况:我父母均已退休但是已无力再助我买房,我有一哥已结婚有独立住房,女方家庭情况尚可。
我们俩都在人大附近上班。
我家住房情况:目前我和父母一起居住68平两居,房子在亚运村附近,离地铁10号线较近,距离我们俩单位也在25分钟车程内。
房子是父亲单位分的公房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未拿到房产证,目前还在争取办房产证中,我哥已婚房子在通州。
女方家住房情况:两套房,目前住在西四环附近,另一套在大兴黄村不过今年年底才能交房。
如果今年结婚,肯定要买一套房子。
买房资金:我自己有40w,我哥可借我30w,女方家可出40w,共计110w,考虑贷款承受能力我觉得贷60w/(还30年)比较合适,因此我觉得买房总价应控制在180w以下。
方案1,按北京目前的房价我觉得在市内单位附近肯定买不到满意的房子,因此我想用现在的两居室作为婚房,然后给我父母在通州我哥家附近买一套两居养老房,这个方案我家全家都同意,但是女方考虑我家这套房子无房产证及房龄较老(90年房)、未来会有分家等麻烦不太赞同。
方案2,女方家已在大兴黄村买的3居,2012年后可入住,因为我父母身体不太好,可能未来主要由我岳父母帮我们一起带孩子,女方家建议我们俩新买房子自己居住,(虽未明确具体地点,但是建议买在黄村附近的新房或次新房以便未来抚养孩子上学等)。我考虑上班路途成本以及生活习惯等不愿意搬出4环居住。
由于这两个方案均不能让双方皆大欢喜,因为春节马上双方父母要见面,而且会商议买房这个事情,所以我想提前想出一个较合理的方案能让双方满意,不知kk大哥能不能帮我出个主意?答:你们的情况还是考虑你上班近一点的位置,这样双方父母谁也不能说啥。
关于总价你定的太保守了。
未来买房越来越贵,越来越难,除非收入有大的提高,否则改善起来很困难,现在勉强将就,未来的生活因为房子问题的摩擦就会不断。
你的情况完全可以买更合适的房子,首付100万,贷款150万,月供大约1万左右,留出10万来应急。你们开始辛苦点,一次到位买个250左右住房,以后的问题就会少很多。生活本应该先苦后甜。3万一平的住房,买80平米,你们的选择会很多。
问:楼主,您感觉秦皇岛和石家庄三年后的房价分别能达到多少?(市区)现在市区大概都是7000左右,投资的话,哪个更合适?答:呵呵,我不是算命的,对这两个城市的具体楼盘也没了解过,三年后的房价是多少肯定回答不了,但是肯定要高于现在。
如果投资,秦皇岛要好于石家庄。河北定调的大北京概念实际上对石家庄的房价是不利的。
问:又出新政了,分析分析呗,广大P 民都在等着呢!答:仅政策本身来说,政府也知道没啥用,从2010年调控开始,有点经济实力买房改善或者求个抗通胀的,全款付已经是多数了。特别是到二三线投资的,基本是全款买房。
我猜出这个政策的目的主要还是给首套房提高首付比例做铺垫,房价持续上涨,首套房首付很可能提高到40%。
如果不提高二套房首付款比例,直接提高首套房首付比例,将会引起多数人的不满,所以一定要这样做个铺垫。
房产调控是对刚需和迫切改善需求的人群的精准打击,对富裕阶层和权贵阶层,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无论是限购还是二套房提高首付,都给人们传达了一个这样的信息:卖房容易买房难,只要曾经贷款买过房,即使已经卖掉,仍然算多套房,因此再买房就会越来越困难,这会让人产生惜售心理。
惜售的后果就是降低成交量,但是助涨房价,而刚需的感觉就是买房更困难。
问:苏北地级市,老家集镇上有宅基地,我的户口由于上学迁出,07年在市区买了90平方的商品房,老婆户口在市区,请问我的户口是迁回老家还是迁到市区好?还有,市区不大,我的房子在市府新区,在政府规划的第二商圈核心区,离老商业中心也很近,步行上班10分钟路程。
离我房子5公里的湖边有一片以新农村名义建设的小产权别墅,买的人基本上都是体制内的(我是体制内单位的体制外人员),每套200多平方,售价在40万以内(我的房子可以卖到50万,还有贷款12万),请问我能卖掉现在的房子买这个小别墅吗?还是我把房子卖了跟我老婆再每人首付一套房子?(结过婚了,还没拿结婚证)答:1、你家有一个户口在市区就可以了,宅基地在哪里,你的户口就应该在哪里,有办法迁回农业户口是最好不过的,农转非轻而易举,非转农难于登天。
2、小产权房自住改善生活没问题,但不适合投资。这个看你自己怎么想。
问:楼主!潜水专注很久了。有个问题请教下。12月在成都东大街买了套房,华置都市华汇。一万五多一平,首付百分之五十,商贷二十年。请楼主指点下,前景如何,是否要提前还清贷款。谢谢答:成都我只认得春熙路,盐市口。以外的区域虽然可能去过,但搞不清楚名字,所以具体楼盘就没法给建议了。提前还贷在资金泛滥而且越演越烈的中国是完全不可取的。所以在我国才有以后的债不是债的说法。
起:中国但凡是资源型的必需品,如果货币化就价格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