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不但节约了时间、人力资源、仓储空间、加快了流转速度。更为青岛啤酒一年节省了近五千万的资金。
其次,就是优化产业组合和品牌的重组,先在收购的四十多家企业当中,对那些盈利能力较好,整体运转健康的企业增持股份,而一些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进行了减持没这样就优化了产业结构,同时减轻了企业负担。另外为了防止收购的品牌过多造成了市场重叠,进行了品牌重组,保留一些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品牌,并强化了青岛啤酒的国际品牌带来的附加值 。青啤自 2002 年起逐步减慢了收购步伐,全面进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工作。
在 2002 到 2003 年间,青啤只收购了厦门银城股份有限公司及湖南华狮啤酒厂。青啤 2003 年年报显示,该公司 1-9月份的 纯利为 2.599 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 11%。而主营业务收入 62.36 亿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 9%。
在金志国的领导下,青岛啤酒总算开始逐步走出危机,并开始逐步累积市场竞争力,逐步开始真正由“大”变“强”。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0 13:46@砖头党885楼2013-08-0416:26:23
中国海这种国企就是典型的在国内当婊子又立牌坊形成思维定势,以为境外也能按照想象中的规则办事。所以失败是注定的。和外企来到国内,快速转化身份,不可同日而语。
国内这些所谓的资源巨无霸,没有庞大的政策优势,以及财政补贴,倒掉都是分分钟的事。完全是政府权力的附庸。
----------------------------- @泰山剑侠 007 1265 楼 2013-08-10 10:16:08说得对,我与某央企派到国外工作的高级金领探讨过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后的困境。据他说有几个原因:1,领导没有市场经济思想意识、对资本的本质认识不够,过于相信学校里学到的东西;2,对所在国的市场、资源和相关企业情况不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满足于酒会上的你好、我好、大家好;3,面对出现的各种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汇报给国内上级;4,在竞争对手面前,只有自己降价一条路子。...
----------------------------- 呵呵感谢你一直以来的参与~很好~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0 14:15@怡红公子 3 1280 楼 2013-08-10 14:09:27
楼主知识渊博,有自己的见地。妄自猜测下,是财经类杂志的编辑还是大学经济类研究员?
----------------------------- 哪里哪里~仅是一五湖浪子~因多年放荡不羁,所以只一自由财经作家而已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0 14:53欢迎继续讨论~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0 15:13@翻滚的秋刀鱼839楼2013-08-0313:40:28
血粼粼
----…… ========== 嘿嘿,所以我们幸福的吃上了地沟油……
----------------------------- @翻滚的秋刀鱼 1276 楼 2013-08-10 12:32:02
是的,还有很多都吃不上地沟油……
----------------------------- 呵呵呵~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0 15:50@lldd123958楼2013-08-0612:34:49资本运作就是个魔鬼,它的破坏性远远地大于了建设性。
它是一种冷战时期的侵略手段。不顾宿主的死活而追逐利益是它唯一目的。
----------------------------- @泰山剑侠 007 1284 楼 2013-08-10 15:50:21
是的,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结合的怪物。
----------------------------- ^_^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0 16:06@串串烧 163 1287 楼 2013-08-10 15:58:23回复第722楼(作者:@xiaozhu909于2013-08-0116:21)@xiaozhu909712楼2013-08-0115:41:03
最重要的是企……
========== 看了几页两个人的观点,有一个不知不觉把自己的观点反驳掉了,呵呵。
----------------------------- 呵呵呵~你还怪细心的~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0 16:44
@走过还路过又错过 1289 楼 2013-08-10 16:19:40
他们高高在上,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哈哈。
----------------------------- 呵呵~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0 17:06@chquzh 1258 楼 2013-08-10 03:03:50
围观
----------------------------- 感谢关注~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0 18:42@经济小萌 1292 楼 2013-08-10 17:21:58
加油楼猪
----------------------------- 多谢~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0 19:31晚饭晚饭~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0 21:58
8、
蒙牛“与狼共舞”的迷失(二):国有化潜藏的“老牛智慧”这几大基金投资之后,又与蒙牛在 2003 年签署了一份对赌协议,其实也就是“看涨期权”。其中约定,2003~2006年蒙牛乳业的复合年增长率需不低于 50%,若达不到,公司管理层将输给这些基金 6000 万~7000 万股的上市公司股份;如果业绩增长达到目标,这些机构就要拿出自己的相应股份奖励给蒙牛管理层。
这纸协议对蒙牛来说看似是一个“业绩激励”措施,......
----------------------------- @令狐郎冲 1295 楼 2013-08-10 19:54:24我看多《蒙牛内幕》这本书,楼主写的很大气,读来酣畅淋漓,继续更新啊
-----------------------------
多谢您的鼓励~多指教~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0 22:07@酸木瓜 maw 1297 楼 2013-08-10 20:31:14
感谢楼主,楼主就是“天涯高人多”的最佳注解!
----------------------------- 谬赞了~多谢您的支持~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0 22:46@rh_echo 1296 楼 2013-08-10 20:04:58
mark
----------------------------- 感谢支持~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0 23:29@铁木甄 1301 楼 2013-08-10 23:23:00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HHHHHH
----------------------------- 感谢~只是~这是要闹哪样?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00:19@艾伊寻风 1303 楼 2013-08-10 23:44:28
楼主加油,我就是学经济的,感觉受益匪浅。
----------------------------- 多谢您的支持~多交流~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00:30@澎湃的心声 1304 楼 2013-08-11 00:04:08
先报个到,再慢慢顶!
----------------------------- 欢迎关注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09:58还是那句话,法制要给商业足够的尊重,包括监督的公正性、生存空间的关爱,合理的疏导才能健康发展,对公民、民营企业每一个个体都有足够的权利得以伸张,都能够既保证权益的同时又不会有失公允,这样的大环境确立才能够保证整个的主流商业环境是积极且正能量的。当大的商业环境逐步改善之后,所谓的商业伦理也就能够逐步形成商业传统并以发散式的发展方向让不同的企业拥有自己独特且为人信服的商业个性。他们有自己的个性,但却又有着共同的商业伦理基础,这才是商业法制公正的重要性。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10:02说到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将来必然的发展方向。而所谓的公有制其实无私显见私,监督反而跟不上。公有制未来的作用必须是非盈利的,为民谋福利的公共事业单独来做。
但凡有垄断利润的必然越做越差。而反而是私有制企业以前的限制太多,未来的方向必须是逐步多给引导,建设大的公众服务平台来服务企业让企业在尽量公正的市场环境下生存,这些都是政府必须逐步改善的。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10:10为什么我说起私有财产的问题,目前我们的问题是,不管发展的多么大的企业和企业家,都在为自己留后路,他们是没有安全感的,不管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被抓一招之错出现问题,这里面包括商业因素,也包括非商业因素。而如何让大家拥有安全感,这是未来必须解决的问题。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非单纯的收税。好了说的有些多,但我想我的意思大家也都能明白,我想说的是,大家要理性的看待问题,不要单纯批判谁,但也不要一味的为某些人开脱说:本应如此。在畸形的大环境下,往往其商业发展也不那么健康,发展形式也伴随着某些畸形,但为什么出现这些生存的形式?为什么很多商业形式只具有中国特色而非世界性的?这也就是我写这部作品最关键的一点,希望能用较为客观的角度和观点来带给大家一些思考。我只给大家解剖,结论有大家自己来下,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标准答案。关键是,我们该先活着,再考虑如何活。这句话比较残酷,但却是必须面对的事实、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10:34@ilovefeiyu 1307 楼 2013-08-11 01:11:29
好文章 顶 必须顶 !
----------------------------- 感谢支持~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10:46@飘摇的人生 1316 楼 2013-08-11 10:45:47
嗯 很深奥
写的很好,就是我看不懂而已
O(∩_∩)O 哈哈~
----------------------------- 呵呵~感谢来支持~多谢多谢~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12:31@落霞秋水心 1318 楼 2013-08-11 11:01:34
原来群里那么温和讷言的楼主居然有如此犀利精彩的文字和专业才华,太佩服了.
涛涛江水连绵不绝啊~~~
----------------------------- 太感谢您的支持~多谢~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12:33番外篇之啤酒争霸战 5、
在青岛啤酒的抢地盘战略逐步由全面进攻转向区域防守的同时,整个中国的啤酒业格局也发生了重 大变化。原本在中国青啤与燕京的双雄争霸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变成了青啤、燕京、华润三分天下的三足鼎立的格局。
当青啤忙于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与整合的时候,燕京逐步的展开攻势。2002 年破产收购福建南安惠源啤酒厂,成立福建燕京啤酒有限公司。2003年7月27日,燕京啤酒斥资3.624亿元并购福建惠泉啤酒 38.15%股权,成为惠泉啤酒的第一大股东。燕京的南下扩张,让一直冷眼旁观的华润啤酒再也坐不住了。华润虽然具有华润集团和 SAB 两大巨头雄厚的资本支持,但行为一直比较低调。但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青啤燕京几度扩张地牌,但是一直没有真正打进东北市场。华润啤酒在不知不觉间悄悄的控制了整个东北市场的局势。
而 2001 年燕京在山东、湖南等地的扩张并没有对北京本地的发展提 供真正的帮助。反而让它在 2001 年亏损 5000多万。这样一来虽然燕京还是在扩张中但实际上无力去东北与华润争雄。这样华润在雄厚资金实力的背景下逐步开始锋芒初显。
1993 年底,华润正式接手原沈阳啤酒厂,成立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也就是后来的雪花啤酒。1999 年开始,在全国啤酒业扩张吞并的战旗之下,华润大连啤酒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从 15%升到了 70%。而对手的占有率一直在萎缩。华润逐步开始对扩张市场兴趣大增。2001 年 4 月,华润大连啤酒收购了规模 大它数倍年几千万利润的原大连棒槌岛啤酒厂。这样一来,如此强大的收购行为就让沈阳、吉林、大连三点有效的连成了一线,逐步开始巩固了东北市场,成为了东北的第一品牌。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13:09@mypighead 1323 楼 2013-08-11 13:04:38
事杂,只能挤时间看,先 mark 下,关注楼主跟新
----------------------------- 恩多谢您的关注~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14:26@非是地方的师傅的 1322 楼 2013-08-11 13:02:12
xuexi
-----------------------------
感谢支持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15:01
番外篇之啤酒争霸战 5、
在青岛啤酒的抢地盘战略逐步由全面进攻转向区域防守的同时,整个中国的啤酒业格局也发生了重 大变化。原本在中国青啤与燕京的双雄争霸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变成了青啤、燕京、华润三分天下的三足鼎立的格局。
当青啤忙于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与整合的时候,燕京逐步的展开攻势。2002 年破产收购福建南安惠源啤酒厂,成立福建燕京啤酒有限公司。2003年7月27日,燕京啤酒斥资3.624亿元并购福建惠泉啤......
----------------------------- @孩子天堂 83 1328 楼 2013-08-11 14:36:02我怎么感觉哈尔滨啤酒很不错啊,从装潢到目前的广告,还有口感,青啤的口味有些重,继承了德国啤酒的传统,哈尔滨的口感更适合国人。
-----------------------------
这里面有个地域口味差别的问题,另外一般来说,哪一家啤酒企业在本土的销售市场往往是最坚实的~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15:32@与花花解语 1326 楼 2013-08-11 14:34:00
华润是党企,也来蚕食內地市场,可见?
----------------------------- 呵呵这个很正常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16:04@天下第三巡抚 1332 楼 2013-08-11 15:38:51
打卡,跟进学习。楼主慢慢写,慢功出细活
----------------------------- 恩感谢一直的关注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16:47@非咸非淡 1333 楼 2013-08-11 15:41:30呵呵,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商业,无论是制度还是道路今天中国的现状是中国人选择的。
----------------------------- 但却没有给每一个人选择的权利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17:22@老陕 2010 1334 楼 2013-08-11 15:46:30我们该先活着,再考虑如何活。这句话比较残酷,但却是必须面对的事实、
----------------------------- 这是关键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17:53...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18:08@与花花解语 1327 楼 2013-08-11 14:34:57回复第1314楼(作者:@xiaozhu909于2013-08-11 10:10)
为什么我说起私有财产的问题,目前我们的问题是,不管发展的多么大的企业和企业家,都在为自己留后路,……
========== -----------------------------^_^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19:08@老陕20101334楼2013-08-1115:46:30我们该先活着,再考虑如何活。这句话比较残酷,但却是必须面对的事实、
----------------------------- @xiaozhu9091338楼2013-08-1117:22:49
这是关键
----------------------------- @非咸非淡 1341 楼 2013-08-11 18:11:25
楼主认为,吴长江没有了雷士会活不下去吗?
地沟油贩子不卖地沟油了会活不下去吗?所有制假者真的都是活不下去了才违背道德?吴长江没有了雷士绝对也会远比一般人活得更加滋润。
----------------------------- 呵呵呵~您要这么说我也没话说了,也没必要讲什么商业生存问题了。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19:36晚饭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19:40番外篇之啤酒争霸战 6、华润的扩张与燕京和青岛啤酒不同的是,它总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虽然资金实力雄厚但并不盲目扩张。它的战略往往就是先占领市场,再收购扩张。2000 年开始在成都准备扩张,准备与当地另一品牌——蓝剑集团合作,但却谈判未果。
于是,在一年的市场战略运营之下,逐步对蓝剑造成威胁,终于成功收购,从而建立了西南的 大本营。从青啤、燕京的全面收购扩张来对比,华润的收购都是有备而来,并且都是大品牌。这样就避免了资金的分散以及盲目扩张可能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以及过大导致需要大量精力整合资源。如此一来,华润也就三分天下有其一,并且拥有最强的资金背景。
而三足鼎立的形势也逐步确立。
在整个国内大形势确立之后,啤酒行业逐步由发生了巨大变化,就是逐步由抢地盘,变成了抢市场。而另外最大的变化就是,外资集团逐步从幕后走向台前。那么啤酒业在近些年逐步形成了怎样的战略,又会出现什么样局面的竞争,最终又将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对啤酒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20:08
@非咸非淡 1345 楼 2013-08-11 19:56:30
呵呵,生存最伟大?多少罪恶假生存之名哦
----------------------------- 这话说的,那研究历史也没必要了,慈禧太后卖国,所以研究那时她实行的各种政策影响以及她在面对各种环境所做的决策也是一种宣扬卖国了~这题目太大~我做不来呵呵呵~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21:11@非咸非淡这么说吧,从没有否认,也没有说商业伦理不对。只是一个人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有些人愿意也善于说某件事情,有些人呢可能更愿意说另一个层面的事情,个人觉得我和很多人一样都是希望大家应该具备商业伦理,但我只能做到一个历史的剖析者,却做不了历史的指导者,也许您是后者,但我只能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希望有一天您能写一写您的心得指导一下如今的商业伦理走向。我很期盼~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21:50
----------------------------- @gkty1014 1356 楼 2013-08-11 21:45:46
有没有更多的商业内幕也好从中学习学习
-----------------------------
有的后面还有些连载,不过你想要看更多更全面的就等我这本书出版时候,估计半月内就上市。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22:16@仇永辉 1357 楼 2013-08-11 21:48:04
楼主新出的书名叫什么?能问一下您的姓名吗?到了书店好找,谢谢啦!您的大作太长知识了!
-----------------------------
名字应该就是这个《商业筹码狙击战》没意外不会变。估计半月内上市,估计一般当当或者亚马逊先卖。如果网上买记得评论下呵呵呵~等上市我会在这说的~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22:19@仇永辉 1357 楼 2013-08-11 21:48:04
楼主新出的书名叫什么?能问一下您的姓名吗?到了书店好找,谢谢啦!您的大作太长知识了!
----------------------------- 辛华豪~呵呵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1 23:44
为什么我说起私有财产的问题,目前我们的问题是,不管发展的多么大的企业和企业家,都在为自己留后路,他们是没有安全感的,不管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被抓一招之错出现问题,这里面包括商业因素,也包括非商业因素。而如何让大家拥有安全感,这是未来必须解决的问题。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非单纯的收税。好了说的有些多,但我想我的意思大家也都能明白,我想说的是,大家要理性的看待问题,不要单纯批判谁,但也不要一味的为某些人开脱说:本应如此。
在畸形的大环境下,往往其商业发展也不那么健康,发展形式也伴随着某些畸形,但为什么出现这些生存的形式?为什么很多商业形式只具有中国特色而非世界性的?这也就是我写这部作品最关键的一点,希望能用较为客观的角度和观点来带给大家一些思考。我只给大家解剖,结论有大家自己来下,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标准答案。关键是,我们该先活着,再考虑如何活。这句话比较残酷,但却是必须面对的事实、
-------------------------- @天道阳光 1362 楼 2013-08-11 23:09:11
不论中国特色性商业还是世界性商业,都逃不过事物的发展规律!楼主分析的没得说,顶顶
----------------------------- 多谢一直的支持~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00:16@F嘟ck1355楼2013-08-1121:27:51
试问楼主,红牛与乐虎的关系是不是和王老吉与加多宝的关系是差不多的啊??
-----------------------------
看起来感觉很像其实内中有着本质的不同,将来我会作为案例详细分析~在这就先不多说了~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00:42==看还有人来没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00:58@千结千解 1366 楼 2013-08-12 00:43:00
好,顶一个
----------------------------- 感谢支持~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01:21各位晚安~明天继续~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0:04@H_孤独的男青年 1369 楼 2013-08-12 02:24:30樓主,我終於跟上進度了,可是等更新也煩惱啊,你少回復一些沒必要的謝謝,大家都知道你有禮貌,趕緊更的吧
----------------------------- 呵呵~好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0:07番外篇之啤酒争霸战 7、
在啤酒行业三足鼎立之后,其竞争的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开始逐步从地盘抢夺战转变为市场 争夺战。这个时候,青啤逐步摆脱了危机,燕京调整好了战略方向并巩固了地盘。华润也基本布局完毕 。如此一来,三雄象征的局面就不可避免。尤其是近几年,竞争愈加激烈。且看他们各自是如何对市场进行争夺的。
先来说燕京啤酒,相对来说,燕京啤酒在近些年的扩张和收购的动作是属于逐步由缓趋快的状态。尤其是当青啤调整战略,而华润进行其独特整合的时候,对于燕京来说自然是最好的巩固底盘以及有计划扩张的时刻。
对于它来说,青岛啤酒面临自己问题的时刻其实由于跟青啤的争夺战,也有很多自己的问题。但是毕竟论战线没有青啤铺得那么长。其中自然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是论危机和面临的挑战,青啤要比自己严峻得多。但弊端也不是没有,就是有些非常有价值的区域性市场被青啤所控制。另外在抢夺市场方面,由于燕京过于注重在主战场与青啤的争斗,忽略了发展具有区域竞争优势或者一些青啤尚未控制的市场。
导致了主战场没有讨到好去,区域市场也没有好好的占领。
所以,当整个市场格局发生转变。
做了一些调整之后,燕京成为了近几年扩张和并购最频繁的公司之一。在近些年,燕京主动的加快了步伐,并逐步推行构建北京、广西、福建、湖北、内蒙古五大强势核心市场区域的战略。而到 2008 年,其强势核心建设布局也基本完成之后就逐步由各个核心点向四周发散辐射。
三足鼎立往往是此消彼长。在长时间的韬光养晦之后,华润啤酒逐步开始强势南下。在青岛啤酒铸 造品牌优势强化核心竞争力的时候,拥有雄厚资金实力,也没有“扩张后遗症”的华润就开始了全面的进攻,这一点,不管是对燕京还是青啤,都是强大的威胁。而其强行进去的市场,往往也是青啤很重视的市场。因此从各方面来说,青啤所受的威胁更大。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青啤这些年更加注重利润率,这一点本身是没错的。但是在强大竞争对手林立的中国,一个地区销量的下滑也就意味着整个区域控制权的逐步丧失。虽然青啤在战略转型方面非常成功,但是由于为过去扩张过速买单的的经历,也让青啤的市场占有率发生了变化。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1:21@非咸非淡1372楼2013-08-1210:33:00于回复第1352楼(作者:@xiaozhu9092013-08-11 21:11)
@非咸非淡这么说吧,从没有否认,也没有说商业伦理不对。只是一个人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有些……
==========
其实我们说的都是一个层面的事情,呵呵。你说的商业案例分析其实是在说商业逻辑,讲逻辑其实是在理性范畴。不要认为理性和道德是两个层面是东西,恰恰相反,道德是最高理性。康德说“道德律”,亚当斯说“首先是道德人,再是经济人”......
----------------------------- @非咸非淡 1373 楼 2013-08-12 10:46:48
其实今天中国企业的失败既是商业伦理的缺失,也是商业理性的缺失,没有商业理性的公司如何能成为伟大的公司?只能永远在生存状态下苟且,三十年前是生存,三十年后还是生存,何其可悲?
----------------------------- 恩您这句话说的对,相对来说,市场环境的公平化与商业道德一样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场环境可以透过法制化的建立,市场监督的完整不断改进,但商业道德却并非“构建”和“教育”能做出来的,恰恰也是取决于市场的监督与保护,两样不分轻重,但却分主次。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1:34@xiaozhu9091314楼2013-08-1110:10:18
为什么我说起私有财产的问题,目前我们的问题是,不管发展的多么大的企业和企业家,都在为自己留后路,他们是没有安全感的,不管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被抓一招之错出现问题,这里面包括商业因素,也包括非商业因素。而如何让大家拥有安全感,这是未来必须解决的问题。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非单纯的收税。好了说的有些多,但我想我的意思大家也都能明白,我想说的是,大家要理性的看待问题,不要单纯批判谁,但也不要一味的为......
----------------------------- @泰山剑侠 007 1375 楼 2013-08-12 11:27:32赞同!在我老家山东,像我这些四十岁的人受的教育首先是官本位,其次是做学问,对谁有钱不怎么放到心上,因为要把有钱人搞成穷光蛋太简单了。这三五年里才议论谁谁有钱了,这也算是社会的进步吧。
-----------------------------
如果说西方社会是商业社会,那么我们就是官体商用的社会,也就是官为体,商为用,官为主商为辅。商的发展,一切围绕官进行,想要有钱必须借助权力通行,而想要升官又必须依靠钱来开路。这就形成了我们所特有的官商体系。很多时候很多看似成功的商人不过是借助了某些官员之力,所以很容易卷入官体争斗中成为牺牲品。好了,话题也越说越敏感,就不多说了,所以在这种畸形的商业体系之下才会出现越来越多畸形的企业和企业家们。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1:50@落霞秋水心1318楼2013-08-1111:01:34
原来群里那么温和讷言的楼主居然有如此犀利精彩的文字和专业才华,太佩服了.
涛涛江水连绵不绝啊~~~
----------------------------- @泰山剑侠 007 1378 楼 2013-08-12 11:36:01
请发群号码,谢谢!
----------------------------- 呵呵呵没有,那是天涯的版主群~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2:05
@非咸非淡 1379 楼 2013-08-12 11:48:06
说句貌似惊人的话,中国 90%以上的经济学者和企业家是不具备商业理性的。
要先知道主体是什么?商业社会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这个主体自身没有理性和道德,制度是空转的。制度要有个妈妈,他不是自动生成的,制度是基于理性和道德的,没有这种认知,制度会难产,流产。对吴长江案例的交口称赞就是理性和道德观除了问题,整个社会不认为吴的行为是不道德不理性的,怎么会有相应的制度产生?自由的另一面是自律,人也好,企......
----------------------------- 说实话,人类本身就不具备自律的能力。任何的自律基础必须源于大众共同的约束。在没有任何法制限制的前提下谈自律就想让一个性欲亢奋的男人守着一大堆美女而又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的时候让他自律,他会自律么?您说的对,制度要有个妈妈,但现在的制度妈妈是谁?是你我?是 ZF?还是某些权力拥有者?标准呢?一致么?双重标准存在于各个阶层。既然制度都是双重标准,那么道德怎么能达到一致?这就是目前的社会性问题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2:07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为什么并不仅仅目前商业道德缺乏,社会道德也缺乏的根本原因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2:31
@泰山剑侠 007 1376 楼 2013-08-12 11:30:46
到时候,楼主不要吝啬,要送签名本啊!
----------------------------- 应该会有活动~呵呵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2:46
@砖头党 1384 楼 2013-08-12 12:38:23
这些黑暗的内幕,不是圈内人或者本地人,有几个清楚地?
哪个光环背后都是一坨屎!
LZ 只是从公开的信息里来分析走势,很多内幕不是 LZ 能够知道了解的。原谅 LZ 吧。
-----------------------------
其实有些东西往往掺杂着很多非商业原因。但并非所有都能一一道来。案例分析往往就是这样,如果真的什么层面的都说出来,那只是在天涯多一个实名举报帖而已。我在这里就是尽量客观的将商业案例用商业角度进行剖析,给大家带一些参考和启示。说到底,在目前的状态下,我能写的能做的尽力而为而已。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2:55@H_孤独的男青年 1385 楼 2013-08-12 12:47:59
這貼人氣還不夠,看一次頂一次先
----------------------------- 多谢支持~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3:04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1389 楼 2013-08-12 13:02:45
其实这是公开报道的
楼主无视此事件,我有点奇怪,所以才这样发言的。如果是私营企业主,在如此大环境下,还有点情有可原但作为一个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吴长江利用雷士照明为自己家族谋利益,没起诉他,也很奇怪
所有的商业行为,离开法治,谈何伦理,谈何技巧
楼主在故事外的观点,我到是比较认同
希望楼主不要为了故事好听,而失去了观点
----------------------------- 恩不会~谢谢您的提醒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4:43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1399 楼 2013-08-12 14:28:42
楼主毕竟不是刘姝威,专业的分析怎么多企业,也为难楼主了@砖头党说的也对。不要误导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在故事外,楼主可以亮亮自己的观点。既不影响故事,也给有心人提个醒
----------------------------- 恩在每一章最后一节都有专门的总结比较和观点陈述。因为连载往往大家是一个个案例去看,所以还没看到很多。在本作品中共八章,每章一个侧重点每章讲一类企业或一种经济现象带来的冲击应对可能。后面在讲到网络、单机游戏业生存的时候也是有专门的案例比较然后得出结论。这也是这部作品的不同的地方,看似微观,但却用众多案例组成并形成一些大的宏观角度。区区八章不到 30 万字用了几十个案例的目的也就在此。能够让更多人看得懂吃的透,同时也能带出一些深层次的东西这是核心。可能不会没个案例的每个细节都展现出来,但总体都会围绕一个核心在走。
这么说吧,我最后一章的后记总结最后一句话其实道出了我想说的话,在这里剧透一下吧:商业诡道,道为本,诡为末,本末不可倒置。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5:33@柒水 2013 1403 楼 2013-08-12 15:15:34
支持。真心写的不错,很少留言评论~~
----------------------------- 恩感谢您的留言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5:42番外篇之啤酒争霸战 8、
另外青啤在产业整合虽然取得了成绩,但是由于其过于强调品牌地位,让原本一些在市场较有地区竞争力的品牌消失,这样就意味着品牌进入地方战场要重打锣鼓令开 张,也在另一方面给了华润和其他品牌以缓冲时间和可乘之机。比如山东日照,青岛啤酒用旗下的崂山啤酒代替被收购的汇泉啤酒,同时重新招募自己的业务员来打开崂山啤酒在日照的市场。这样就给了银麦和雪花啤酒占领市场的时间。痛定思痛之后,青啤就改变了策略。但这时想一下子收复江山也并非易事。
再来返回头说华润,由于其强大的资金以及强大的啤酒品牌收购战略。让华润有足够的筹码来跟青啤和燕京一争天下。
从 2002 年开始,华润逐步从多品牌发展逐步将重心转移到对雪花啤酒品牌的重点打造,并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随后华润开始全面扩张,尤其是跟青啤形成强力竞争。
到 2005 年,华润雪 花产销量高达 158 万吨,已经超过燕京和青岛,比 2004 年增长 46%以上。并且华润一改重点的品牌收购战 ,转向了同青啤当年类似的战略,对中小啤酒厂进行全面的收购,不同的是,华润由于其资金优势,采取了收购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2006 年,华润分别以 3.38 亿元及 8100 万元的代价收购浙江银燕啤酒有限公司 100%的股权和安徽淮北相王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的资产,完成了第 43 和第 44 家厂商的收购。
09 年以后,华润开始全面进攻山东市场,09 年 3 月收购琥珀啤酒并正式启动山东市场,接着迅速投入巨资升级生产设备、引进先进酿造工艺,达到雪花啤酒全国生产统一标准,并快速投产雪花啤酒。同时加强对华 东地区的扩展,2010年浙江市场销量已经超过 100 万吨。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6:20@lqsheng546319 1406 楼 2013-08-12 16:10:24
楼主出书了吗?想拜读巨作
----------------------------- 恩前些日出版社已邀约,并谈妥,应该最晚下周在网上就能买到了,快的话本周就可能开始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6:42商业诡道,道为本,诡为末,本末不可倒置。
------------------ @砖头党 1408 楼 2013-08-12 16:40:28这么多的案例恰恰说明我们正在诡为本,道为末。彻彻底底的本末倒置。
无论是从产品,还是经营模式,没有创新,只有模仿,山寨,狙击,想法设法利用各种势力整死对手。而作为裁判者的各级 ZF,无一不是背后隐秘的参与者,从中渔利甚至利润最大化。ZF 的组成人员,以私人利益最大化为准则,无底限,无道德。整死一个算一个。
----------------------------- 所以说我们这里伟大的企业少之又少。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7:14..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8:20欢迎继续~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19:37@天道阳光 1414 楼 2013-08-12 18:46:27楼主写案例很多,摆在道德理性面前,负面的企业居多,虽然写了一半,却给读者留下什么样的效应?
----------------------------- 嗯~确实~不过确实有很多企业是非常有可取之处的。另外目前公布的仅仅是作品的六分之一左右而已~后面也有很多积极的企业。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20:43@414471601 1413 楼 2013-08-12 18:37:14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攻守之势异也。。。
----------------------------- 有时候只是因为进攻还可能活,防守则必定死而已~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21:09
@泰山剑侠 007 1417 楼 2013-08-12 20:08:02当年鲁迅【呐喊】:救救孩子!!!现在要:救救企业啊!!!
----------------------------- 实际上需要救得恰恰是法制本身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21:19@abendexingfu 1415 楼 2013-08-12 19:33:08
楼主请继续~持续关注中
----------------------------- 好的~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21:24番外篇之啤酒争霸战 9、2010年11月29日,华润雪花以2.68亿成功竞购杭州西湖啤酒 45%股权及“西湖”等 16 件注册商标,进一步巩固了浙江市场销量第一的地位。华润雪花的 20 万吨扩建项目也正式动工,巩固市场布局,而这时,华润雪花已经超越百威淡啤、喜力 、科罗娜等国际品牌,成为世界年销量第一的啤酒品牌。
目前华润雪花啤酒在中国大陆经营超过 70 家酒 厂,连续6 年稳居全国销量第一。但就利润率来说,由于华润的扩张,与青啤比起来相差了近一倍。另外各个啤酒企业的轮番扩张,也就加快了各厂商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市场和营销争夺战方面,甚至出 现了很强的血腥味,也让市场竞争的方向发生了偏差。起矛盾主体也不光是这三家巨头,而是把战火烧到了整个产业。
2003 年,安徽啤酒业恶性竞争不断升级,甚至会出现争夺市场、血洒街头的暴力事件。在当年,安 徽是全国啤酒业恶性竞争最突出的地区。业内人士比喻,安徽啤酒企业好象是赌徒,杀红了眼。竞争达到了明火执仗,拳脚相加,血洒街头的程度。其中尤以龙津集团和华润安徽两大啤酒龙头企业的竞争最为惨烈。
当时,华润安徽 20 万吨,龙津 18 万吨,华润安徽在全省市场占有 18%至 20%的份额,龙津略低 。在互相的市场争夺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并且市场出现低价倾销的事件,让很多厂商严重亏损。随着华润后来并购了龙津才逐步烟消云散。但很明显,华润的经济基础笃定了胜局。2010 年,燕京和雪花啤酒业务员发生互殴事件。此后,啤酒行业又出现了因自家酒瓶被对手收购灌装而影响销售的事件。恶性竞争的事件频出不断,甚至还有换酒风波,比如销售人员直接到终端销售点,用自家啤酒更换别家正在销售的啤酒。整个啤酒业的市场争夺搞的鸡飞狗跳。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22:12
@非咸非淡 1422 楼 2013-08-12 21:36:12
不是制度双重标准,是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双重标准,比如有的人认为对于外资应该能抢就抢,能骗就骗,对于内资就要公平公正。他们说这个叫“爱国”,这都哪个星球上的标准?这样的价值观能出来什么样的制度?制度的妈妈就是价值观,为了维护主流的价值观,需要有一个制度出现,如果主流的价值观是豪取强夺有理那么就会出现一个维护这样价值观的制度。政府是什么?政府不是价值观的创造者,而是价值观的维护者。如果作为主体的......
----------------------------- 呵呵世界如果都想您这样也就没必要谈论了,大家都有自律,大家都是道德高尚。话又说回来了价值观的双重标准是哪来的?毫无信仰又是从何而来?我们自古就是无信仰的民族?到底价值观由什么形成的?正义得不到伸张,谁能守得住道德标准?你看到的价值观的双重标准是内外竞争得到的评价?操纵股价以及背后的利益集团自然是道德败坏了,可某些部门面对不同企业的双重标准又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弱势群体在和强势的政、商对比的时候,胜负在开始就已经定了。说什么道德,执法者本身就在违法,却要求大众遵守道德伦理,最终带来的往往就是恶性循环,这才是双重标准的可怕之处,而并非单纯的道德评价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我们理解的角度可能不同,不过相信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想要说服谁恐怕也很难。但我相信不管别人怎样,最起码我们应该有基本的信仰。这是最重要的~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22:17现在在美国国内一个个所谓“乖孩子”“社会责任”的企业,很多都是百年品牌,在百年前他们的评价是什么?是垄断、榨取工人血汗,可恶的资本家。是法治的不断完善,监督的不断完善逐步改善了企业的内涵。什么是企业自律?当 100万放到你面前,你可能不动心,但一亿呢,十亿呢?做一件不被人知道的事情就能拿到这些,有几个人不去做?或许你不去做,但你问问有多少人不去做?在什么样的社会体系下人们才会有这样的自觉?有了好的法制才有好的自律,然后才能维护好的社会秩序,商业秩序。这才是根本。我们不要做理想主义者,要的是面对现实!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12 23:33番外篇之啤酒争霸战10、啤酒行业由于常年的跑马圈地和恶性竞争,造成了大批的中小啤酒厂的大批倒闭和被收购,很多地域性品牌从此消失。
而大厂家除了对地方形成品牌垄断之外,互相的竞争也会逐步升级。互相之间争市场也很难避免剑走偏锋,而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和争取市场的手段也屡屡发生。
一些行业巨头因为这种扩张,也给自己的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以前的青啤刚刚走出扩张的负面效应,就要面临新一轮的扩张入侵挑战,而华润呢,快速的扩张也让自己的利润率不断下降。燕京其命运也类似,错误的竞争方针强行与敌硬碰也曾经让其吃过大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