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ment interest in China
CharlesMunger,vicechairmanofBerkshireHathawayInc.,speaksatthegrandopeningoftheNorthAmericanheadquartersofChinesecarmakerBYD.(GerryImages)BuffetthaspocketedsomemoneyfromChina’seconomicleap.TheonlyChinesecompanyBuffetthasinvestedin,viahisholdingcompanyBerkshireHathaway,isBYD,aShenzhen-basedbatteryandelectriccarmaker.The$232millionbet,madein2008,isnowworthabout$2.1 billion.Buffettcreditshisright-handmanCharlieMungerwiththatcall.MungeristhevicechairmanofBerkshirewhostandsbehindtheinvestmentandstickswiththecompany through high and lows.Buffett’s conglomerate hasn’t invested directlyin Chinese companies ever since.“Whenyougotover$100billion,you’relookingatanybigmarket.Wecan’tgointotinymarketsandreallydeployenoughcapital,”hesaid.“Wewanttoinvestmoneyintelligently.Andobviously,bigeconomiesandgrowingeconomieshavethepotential.”WhiletradetensionsrunninghighbetweenBeijingandWashington,China’sriseasasuperpowerisnotnecessarilyabadthingfortheU.S.,accordingtoBuffett.“Ifyoupostulatetwokindsofworld’s50yearsfromnow,andoneiswheretheUnitedStatesisstilldoingfarbetterthanagoodmanyoftheworld’speople,oryoupostulatesomethingwhereeverybodyismakingalotofprogress,Ithinkyou’vegottachoosethesecondworld,”saidBuffett.“Weshouldwelcomea more prosperous world, including China.”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4-30 22:21
中国采用的是“内生性”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不依赖出口美国市场,也不依赖海外资本投资内地,依赖的是不断完善内部统一市场。考虑到中国的市场潜力相当于美国+日本+欧洲,所以任何外围的围堵对中国都不起作用的,无论是美国单方面的行动或者与其它国家联合行动,都不会起作用。
中国的发展模式与前苏联的“军事扩张模式”和日本鼎盛时期的“出口扩张”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虽然不可避免地要与美国正面竞争,但是竞争的结果却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互有输赢,取长补短,甚至互相促进。
比如说,中国经济最大的弱点是石油资源不足,而美国的页岩油和页岩气恰好为中国的发展赢得了时间。假如没有美国的页岩油和页岩气供应,现在的石油价格很可能是 200美元以上,对中国经济的损害要远远超过对美国经济的损害,因为中国石油消费的增长比美国快得多。这是典型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另一方面,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自身的需要,并且中国很有可能因此领导新产业革命,这一定会让许多自高自大的美国人不爽。但是,中国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实际上也是在为美国人提供一个更好的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并且很可能为美国投资者(比如巴菲特)提供赚大钱的机会。
中国的发展模式不仅对中国人有利,对全世界都是有利的!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1 08:20
最知名的原油对冲基金经理放话:300 美元油价不是“没可能”
2018-04-30 22:11:00 华尔街见闻Andurand 称,由于担忧电动汽车的出现会抑制未来原油需求量,目前能源公司对于投资新的原油项目的意愿稀疏,这反而导致了原油价格的一路上扬。
对于需求过多的担忧可能反而可能带来史上最大供给冲击。几年内油价涨到每桶 300 美元不是没可能,如果不是比这涨的更快。
关于油价上涨对经济的影响,不同于传统观点,Andurand 认为,三位数的油价不会抑制经济增长。
每桶 100 美元的油价不会“杀死”经济。相反,我们需要这样的原油价格来鼓励更多的美国以外的投资。
作为一名著名的原油交易员,过去十年间,Andurand 曾多次准确预判到油价走势,在奠定自己业界佼佼者地位的同时也赚得盆满钵满。
OPEC 在去年 11 月底决定联手减产之前,曾组织神秘会议秘密邀请了几位明星级原油交易员到维也纳,向这些嘉宾讨教问题,其中就包括 Andurand。就在那场神秘会议的第二天,OPEC 罕见宣布达成八年来首个减产协议。分析称,这些特邀嘉宾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最终的减产决策。
Andurand 因成功预测到 08 年那波“史诗级”的油价暴跌而一战成名。当时,WTI 油价从近 150 美元跌到 30 多美元只用了短短 5 个月。过去三年,在油价大起大落的市场巨震中,他又准确地抓住了 2014 年的油价重挫和 2016 年的反弹行情。
Andurand 对油价持长期看涨观点,去年 3 月接受 CNBC采访时他曾说,“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已经对冲了很多原油产量,这限制了油价走高,所以基本面的改善尚未完全反映在原油价格当中。但我相信,OPEC 减产真的有效,当人们看到库存真正快速下降,最终基金面将获胜,油价将进一步上涨。”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1 08:25
中国经济最大的弱点是石油资源不足,而美国的页岩油和页岩气恰好为中国的发展赢得了时间。假如没有美国的页岩油和页岩气供应,现在的石油价格很可能是 200 美元以上,对中国经济的损害要远远超过对美国经济的损害,因为中国石油消费的增长比美国快得多。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1 13:45
但是,美国的页岩油到底能顶多久,似乎是一个谜!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1 13:47唯一能够肯定的是,中国十年内还要增加三亿辆汽车(相当于美国的汽车保有量)!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2 08:45
美商务部长:贸易谈判有希望才去中国 关税豁免不会无限延长
2018-05-02 07:29:48 华尔街见闻
他表示,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失衡数额太大,而且是历史性的长期问题。
不过正是因为存在达成协议的“部分希望”(some hope),所以访问中国。美方代表团非常明确要与中国谈判的内容(pretty good idea),任何与中国达成的协议都需经特朗普总统签字才能生效。
他也试图淡化市场预期,称本周磋商未必有突破性进展。
如果在减少贸易失衡问题上没有取得理想的谈判结果,将如期对中国实施“301 调查关税”和“232 调查关税”,否则美国将持续遭遇与中国的贸易摩擦问题。他还表示,美国经济的未来取决于知识产权,而 5G 是特朗普政府的优先任务。此外,巴西无法在必要时取代美国对华大豆出口。
罗斯在中国问题上的措辞与美国总统如出一辙。特朗普曾在 4 月底公开表示,美国与中国“有非常好的机会”(verygood chance)达成贸易协议。如果不能,原定根据“301 调查”、对价值约 500 亿美元超 1300 种中国商品征收的惩罚性附加关税,将按原计划生效。
另据新华社,本周赴华就贸易关系展开磋商的美国代表团成员之一、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表示,计划与中方讨论知识产权、合资企业、贸易不平衡等问题,并对此次贸易磋商持“谨慎乐观”态度。
在谈到与世界其他国家贸易纠纷时,罗斯表示,与欧盟就缓解贸易紧张取得了“一定成效”(fruitful)的讨论结果,因此将对欧盟的钢铝关税豁免延期了一个月。但他不认为未来将屡次延期豁免权,否则与整体谈判目的不符。
他也较为强硬地谈到,中国和欧盟在与美国的贸易纠纷中面临更多风险,因为前两者都对美国存在贸易顺差,贸易摩擦无法有简单的解决方案。如果白宫想要对盟友国征收钢铝关税,将不得不“非常快速”地作出决定。此前韩国取得了钢铝关税永久豁免,是接受了配额制度,美国也已与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巴西达成了原则性协议。
至于日本强力推动美国重返 TPP 的话题,罗斯表示,美国是否重返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关系协定完全取决于条款本身,TPP 设定之初就是有缺陷的,其中包括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 重新谈判时关切的问题:原产地规则。
华尔街见闻曾提到,当地时间周一,美国白宫公布了 5月 3 号启程前往中国谈判的美方代表团名单。颇令人意外的是,此前被认为因对华态度不够强硬,而不被安排参加谈判的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也赫然在列。为了赢得总统信任,罗斯就任后态度转变,曾批评中国是贸易保护最严重的国家。
新华社曾援引多方专家提到,美国的“301 调查”等多项举动有违世贸组织原则和精神,将严重损害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也可能损害美国自身经济增长。对此,罗斯在采访中表示,尽管有贸易纠纷的阴云,但美国经济保持强劲,走势可谓“非常、非常好”(very very good),主要得益于就业“重返”美国本土、去监管和减税政策。
特朗普也在周二早间发推特称,与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早就应该被解决,这也是美国与其他国家和 Nafta 谈判中的关注重点。华尔街见闻曾提到,《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爆料称,特朗普政府在 3 月对中国提出要求,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减少 1000 亿美元。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2 09:33
中国崛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有一批中国公司成为世界顶尖的企业(处于产业链的顶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工行和建行似乎离这个目标是最近的,以他们为龙头,带动中国金融业包括资本市场的发展,或许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长远来说,比亚迪会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公司,因为比亚迪的云轨、电池、储能、太阳能、智能手机制造、电动大巴、汽车电子、微电子等等,都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最需要的,并且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单云轨业务一项,潜在市场规模就超过十万亿,云轨还不是比亚迪最大的业务,比亚迪未来最大的业务是“新一代汽车”,这是全球最大的完全竞争市场,每年的销售额超过二十万亿人民币。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2 09:47散户要买指数基金作为个人理财,比亚迪的股票不适合散户投资或投机!中信、证金、社保、中投、汇金、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人寿等要学巴菲特,应该买比亚迪做长线投资。
长线投资者只要记住“企业的价值=未来十年利润总和+”这个简单公式,就不会犯颠覆性错误。
不要对证券业的期望太高,他们就是按上季度和下季度的账面利润来定价的。如果按这个定价标准,特斯拉的股价早就归零了。
作为理论探讨,比亚迪对任何人都是很有意义的,尤其是作为产业革命的案例,所有人都应该关注!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2 09:58
长线投资者只要记住“企业的价值=未来十年利润总和+”这个简单公式,就不会犯颠覆性错误。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2 10:00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2 10:01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2 10:01
长线投资者只要记住“企业的价值=未来十年利润总和+”这个简单公式,就不会犯颠覆性错误。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2 10:26
中国朝野的心态仍然是脆弱的,特朗普打“贸易战”,国人觉得天要塌下来了;假如美国股市真的崩盘,国人会觉得不止天要塌下来,连地都要陷先下去了(A 股和港股会比美股跌得更惨!)。这种恐惧心理其实毫无道理,并且互相矛盾,可是神仙也解释不清楚,因为中国人普遍相信特朗普比神仙更厉害,因为神仙也是中国人,而中国人一定不如美国人,即使当了神仙的中国人也不如美国人。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2 10:27
另一方面,美国朝野的心态是狂傲的,特朗普打“贸易战”,美国人觉得自己仍然“伟大”;假如美国股市真的崩盘,美国人会认为既然美国都不行了,中国一定会更差,所以更要卖掉中港股票。这种傲慢与偏见其实毫无道理,并且互相矛盾,可是连上帝也解释不清楚,因为美国人普遍相信自己就是上帝,而中国人只是凡人,而凡人一定不如上帝。更糟糕的是,其它国家的人也会认为中美相争的结果,中国一定输,当然,也不需要有什么道理。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2 10:29在这种局势下,中国官方的言行过于强硬会被看做保守,不开放,不能融入世界潮流,不市场化;过于顺从则会被看做软弱(哪怕这是对中国有利的),于是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日本人澳大利亚人意大利人加拿大人纷纷效尤,都要中国给好处,新的“八国联军”又来了!如果官方嘴上强硬,实际顺从呢,国人看在眼里苦在心头,对政府的信心会打大折扣,“鸦片战争”的阴影又浮现出来了,想移民的人会更多了,股市会更弱了。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2 10:29
中国现在处于国运的转折点,关键时候决策者的坚决与果断非常重要!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2 10:35
经济金融贸易问题看起来似乎很乱,实际上并不难拆解的:
第一,卖掉美国的股票和债券,买回工农中建 H 股。
第二,减税,主要是减企业增值税。
第三,降准备金率,不要搞什么定向降准,就是降准。
上面这三件事情并不需要一次到位,而是需要小步快跑,往复循环地做,中国经济和股市就会进入良性循环。
一旦经济和股市进入良性循环,各种改革开放的措施就可依次出台,这时候民众和市场还有国外舆论都会从正面解读,从而进一步刺激经济和股市良性循环。。。。。。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2 10:41中国经济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硬伤,金融风险也得到控制,并且因为强调生态环保,所以很多地方会进入经济-生态-社会良性循环。这是一种“内生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不依赖出口美国市场,也不依赖海外资本投资内地,依赖的是不断完善内部统一市场。考虑到中国的市场潜力相当于美国+日本+欧洲,所以任何外围的围堵对中国都不起作用的,无论是美国单方面的行动或者与其它国家联合行动,都不会起作用。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2 10:42
一个大国的崛起,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必定要改变世界格局。而所谓“战略”,本身便包涵“对抗”的概念,只是对抗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可以是武装冲突的形式,也可以是和平竞赛的方式。“贸易战”、“金融战”、“知识产权之战”都是文明社会的和平竞赛,就像足球比赛一样,都是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当然,赛场上必须全力以赴,啦啦队必须嘶声竭力,甚至于像耶鲁学生一样光屁股吸引注意力,但是真正的输赢还是要看实力。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2 10:47
中国缺席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赶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尾巴,总体而言高端制造业仍然处于中等国家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中国除了苦练内功弯道超车之外,并无其它选择。当然,这也是中国最好的选择,不需要顾左右而言它。英国的崛起和美国的崛起都是因为领导了产业革命,中国的崛起也不会例外。中美两国的竞争,在于谁能领导新产业革命,“贸易战”只是表面文章。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2 10:50
和珅和汪精卫都要铲除!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3 12:54“新一代汽车”包括电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化、轻量化等等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插电式混动技术。燃油车和电动车一百多年前就有了,而插电式混动的出现是最近十年的事(以比亚迪 F3DM 上市为标志),主要是因为 IT 技术的进步,使得同时“控制”发动机和电动机成为可能。所以,插电式混动的核心技术是“控制系统”,就像智能手机的核心技术是操作系统,道理是一样的。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性能已经全面超越内燃机,并且能够享受到各种技术进步(电池、电机、电控、发动机、变速器、新材料、大数据等)的成果,所以性能提升很快,成本下降很快,必定会引发产业革命!事实上,插电式混合动力作为“新一代汽车”的驱动系统已经成为国际汽车业的共识,奔驰、宝马、大众、通用都在奋起直追,包括丰田都在补课。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3 12:55
比亚迪第三代插混系统,已经完全封杀了高端燃油车和各档弱混车的市场空间,汽车业的革命进入实质阶段。传统车企要么死亡,要么采用比亚迪的技术路线,目前来看都在学习比亚迪的技术路线,因为谁也不想找死。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3 13:34
星期四 12:34 特朗普指代表團嘗試在公平環境中進行談判 (商台財經 5 月 3 日)美國財長姆欽作為總統特朗普特使,今日率領代表團,展開一連兩日的訪華行程
。特朗普在社交網站帖文,指代表團已經在中國,並嘗試在一個公平環境中,就貿易問題進行談判,又說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和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強調兩人關係永遠良好。代表團將會與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等中方官員,
就共同關心的中美經貿問題交換意見。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3 13:58
刘鹤应该带姆欽参观正在举行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让王传福将讲解唐二代,目的如下:
第一,中国 100%的自主知识产权也可以领先世界,包括但不限于美国。
第二,中国市场的潜力比美国大得多,中国的汽车销量=美国+日本+德国+法国。
第三,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在为美国人提供一个更好的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并且很可能为美国投资者(比如巴菲特)提供赚大钱的机会。
第四,中国的发展模式不仅对中国人有利,对全世界都是有利的。
第五,中美贸易战就如耶鲁-哈佛橄榄球赛,可以很激烈,但是不伤和气。
(注:姆欽毕业于耶鲁,刘鹤在哈佛学习过。)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3 14:18
姆欽毕业于耶鲁,职业生涯主要在高盛度过,我上面说的五点他一听就明白。
明白了这五点,就什么事情都好谈了。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3 14:34“中国 100%的自主知识产权也可以领先世界”,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如果美国人不相信这一点,什么事情都很难谈的。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3 14:56美国人来了,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日本人澳大利亚人意大利人加拿大人都会来,正如管仲说的“国多财,则远着来”。
至于来了之后谈什么,我认为主要还是来谈“知识产权”的,这是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仍然具有优势的领域。我甚至怀疑特朗普发动“贸易口水战”和“TPP 口水计划”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的目的还是在于知识产权的问题。特朗普如果举起“保护知识产权”大旗,不仅会得到美国各路精英的支持,也会得到德日英法的支持。
国人将从“贸易战”中体会到“自主知识产权”是多么的重要!
如果我们不能证明“中国 100%的自主知识产权也可以领先世界”,我们将会面对新的“八国联军”;如果我们能够证明“中国 100%的自主知识产权也可以领先世界”,我们将迎来“万邦来朝”。
英国和美国都是靠领导产业革命而崛起,中国也一样!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3 23:33
“控制系统成了插电式混动的核心技术”,这是一个重大发现!
燃油车的核心技术是发动机,百多年来发动机技术不断改进,但是高端发动机的成本从来没有下降过,油耗的下降也非常有限。这就是说,奔驰 600 不可能卖到 30 万人民币,就算能卖到 30 万,普通人也付不起油费和保养费。因此,高性能燃油车很难普及。
电动车的核心技术是电池,百多年来电池技术不断改进,但是高性能电池的成本从来没有下降过,事实上,电池的原材料已经涨了好几倍。这就是说,高性能电动车不可能卖到30 万人民币,就算能卖到 30 万,普通人用起来也不方便。
因此,高性能电动车很难普及。
插电式混动的核心技术是控制系统,所以,性能提升的同时成本还能下降,30 万的唐二代性能堪比 200 万的奔驰600 和 100 万的特斯拉,普通人买得起,用得起,并且用起来更方便。所以,高性能插电式混动可以普及,可以引发产业革命。
结论:插电式混动可以引发产业革命,因为插电式混动的核心技术是控制系统!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4 09:49
换句话说,插电式混动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控制系统而提升性能降低成本,不需要等发动机技术进步,也不需要等电池技术进步。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4 22:05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3760671.jpg{EIMAGE}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4 22:12
全新一代唐荣膺北京车展“最受关注车型”奖
2018 年,北京车展收官日
在压轴大戏“北京车展大奖”的颁奖盛典上
全新一代唐从来自全球的 1022 辆车型中脱颖而出
一举揽得全场超具含金量的奖项
“最受关注车型奖”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4 22:15相信比亚迪插电式混动技术世界领先的人一万个人里面没有一百个,但是,车子是否好看,坐着是否舒服,一万个人里面至少有九千人明白。所以,唐二代上市会让喜欢比亚迪的人增加九十倍!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6 08:27
巴菲特从来不是“技术控”,也从来没有谈到过“产业革命”的话题,但是他却同时喜欢苹果和比亚迪。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6 08:28
熊彼特、钱学森、巴菲特,三位大师殊途同归!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6 08:35
巴菲特:希望在苹果持股比例增加 产品最重要2018年05月06日07:00:02来源:凤凰网科技
凤凰网科技讯 据路透社北京时间 5 月 6 日报道,当地时间星期六,“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如果在苹果的持股比例超过 5%——其中包括借助苹果回购更多股票实现这一目标,他会很高兴。
2 天前,巴菲特披露称伯克希尔·哈撒韦今年第一季度增持 7500 万股苹果股票。4 天前,苹果宣布将回购价值 1000亿美元的股票。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表示,“我乐意看到苹果回购股票。
不用花一分钱,我们的持股比例就能由 5%增长至 6%或 7%,这当然很好了。但苹果必需有很特别很特别的产品——有范围很广泛的生态链,产品要有极高的粘性。”
在巴菲特宣布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的苹果股票增加到约 2.4 亿股——目前价值约 440 亿美元——后,苹果股价创下有史以来新高。
虽然巴菲特“非常”赞同苹果回购股票,但他及其搭档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认为苹果能找到有意义的收购目标,把资金用于收购。
芒格表示,“企业回购股票的原因是,它们很明智,清楚回购股票比其他方式对它们更有利。”他说,他和巴菲特不赞同把资金全部用于回购股票的策略。
鉴于他一向对科技公司不感兴趣,巴菲特对苹果的态度让许多人大感意外,但实际上他把苹果看成是一家消费品公司。
增持苹果有助于巴菲特配置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现金及等价物,他在考虑自2016年1月斥资321亿美元收购航空配件厂商 Precision Castparts 后的首起巨额收购交易。
即使增持苹果后,伯克希尔·哈撒韦还持有价值 1086亿美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编译/霜叶)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6 08:47
(巴菲特)错过亚马逊 因为它接近奇迹
对于错过了投资亚马逊和 Alphabet,巴菲特和芒格进行了反思。
巴菲特说:“事实上,我从一开始就关注了亚马逊。我认为 Jeff Bezos 做到了一件接近奇迹的事情,而问题是,如果我认为一件事是奇迹,我往往不会下注。”对于 Alphabet,巴菲特表示他一开始就看关注了股票,但不能确定在其目前价格的基础上,前景能好很多。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6 10:51
巴菲特公司账上现在有上千亿美元现金投不出去,说明美国股市总体高估了!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6 10:57
8 岁女孩难住巴菲特
来自纽约的八岁女孩 Daphne 称,从历史上看,伯克希尔最好的投资是在资本非常高效的业务中,比如可口可乐、See's Candies 和 Geico。但近期,伯克希尔开始投资需要大量资本和低回报的公司,比如 Burlington Northern。
她提问,能不能解释下伯克希尔近期的大投资为何背离了原先资本效率的理念?巴菲特说:“你难倒我了,Daphne。我很高兴她还没到 9岁。"现场观众大笑。
巴菲特指出,伯克希尔一直青睐能带来亮眼资本回报的公司,比如糖果公司 See's Candies。但买入 Burlington 意味着,伯克希尔目前无法以对其合理的价格投资轻资产的公司。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6 11:24巴菲特高度评价中国的经济成就,认为中国未来有很多投资机会,但是,他对于大规模投资中国持谨慎态度,因为中国“太复杂了”。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6 11:31巴菲特强调:“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和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经济上以及其他方面都是如此。
两者之间会有分歧,但有着巨大的利益关系,世界也依赖于双方的这种关系。”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6 11:53
@邹艺湘 2018-05-03 13:58:28
刘鹤应该带姆欽参观正在举行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让王传福将讲解唐二代,目的如下:
第一,中国 100%的自主知识产权也可以领先世界,包括但不限于美国。
第二,中国市场的潜力比美国大得多,中国的汽车销量=美国+日本+德国+法国。
第三,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在为美国人提供一个更好的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并且很可能为美国投资者(比如巴菲特)提供赚大钱的机会。
第四,中国的发展模式不仅对中国人有利,对全世界都是有利的。
第五,中美贸易战就如耶鲁-哈佛橄榄球赛,可以很激烈,但是不伤和气。
(注:姆欽毕业于耶鲁,刘鹤在哈佛学习过。)
-----------------------------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6 11:57
@邹艺湘 2018-05-03 14:34:45“中国 100%的自主知识产权也可以领先世界”,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如果美国人不相信这一点,什么事情都很难谈的。
-----------------------------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6 14:39巴菲特:马斯克部分言论很荒谬 技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2018-05-06 01:41:17 和讯网
和讯网消息 北京时间 5 月 6 日凌晨,巴菲特股东大会即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正在美国奥马哈举行。对于马斯克关于护城河不会持续太久的言论,巴菲特表示,马斯克部分言论很荒谬,技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它可能只是一些年轻小孩的梦想。
有提问者称,马斯克在特斯拉的电话会议中说护城河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概念,并称即使有这样一个护城河,也不会持续太久,技术在变革一切。
对此,巴菲特表示,马斯克说传统的护城河可能不对,他说最好的护城河是一个竞争力,这一点当然没有说错,但是一方面又非常荒谬。
芒格在一旁赶忙补充称,巴菲特不是说真正挖一个护城河,要挖河倒水去,他只是说一个经济学上的护城河概念。
巴菲特继续称,马斯克慢慢会适应他这个观念的,有很多行业这一点一直都是他们践行的真理,但是这个竞争的态势、节奏越来越快了。现在越来越多的护城河可能都在受到更多的侵略,有很多产业都在进行袭击,大家都有更多动机做这个事情,但是是不是有时这个护城河非常强大,你是一直希望能够抵御其他人进攻,一直都在加宽这个护城河。
“当然马斯克可能在某些行业里带来这种颠覆,但是我不想它在糖果方面跟我们展开竞争,他不是我们那些方面的对手,其它产业可能不会那么顺心,但是糖果业我们是老大。
还有其它地方不是说好像所有技术都能把这个业务全部被你攫取走的,技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它可能是一些年轻小孩的梦想,但是我觉得有一些产业,它的护城河非常宽。作为一个低成本的生产者,这是非常重要的。”巴菲特如是说。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6 15:57
亏损扩大 产能不足 资金紧张:特斯拉如何走出困境?
2018-05-06 10:16:00 来源: 网易智能
文小羿
特斯拉财报透露了哪些事?5 月 3 日,特斯拉发布了 2018 年第一季度财报。下面智能菌为大家分析下财报重点:
1、总营收创新高,电动汽车收入占比 80%
财报显示,特斯拉 Q1 总营收 34.09 亿美元,不仅高于去年同期的 26.96 亿美元,而且创下公司单季营收纪录。
在这其中,电动汽车业务收入 27.35 亿美元,占总营收的 80%,电动汽车 Q1 营收较去年同期上涨了 19%。
能源业务收入 4.10 亿美元,占总营收的 12%。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 2.63 亿美元,占总营收的 8%。
2、亏损面扩大了两倍以上
尽管在营收上再创新高,但是特斯拉 Q1 依然亏损。
财报显示,特斯拉 Q1 虽然取得了 4.56 亿美元的毛利润,但经营性支出超过了 10 亿美元,加上其他支出,直接导致特斯拉 Q1 净亏损为 7.85 亿美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 7.10 亿美元),大大高于去年同期的 3.72 亿美元的净亏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 3.30 亿美元)。
3、共卖出汽车近 3 万辆,Model 3 毛利率为负
财报显示,特斯拉 Q1 共生产了 34494 辆电动汽车,其中包括24728台ModelS和ModelX以及9766台Model3。
特斯拉Q1共卖出29997辆车,包括21815辆ModelS/X 以及 8182 辆 Model 3。
从车型来看,ModelS和ModelX毛利率已经超过25%,但 Model 3 的毛利润仍为负数。最终结果是,在一般公认会计准则下,特斯拉汽车业务 Q1 的毛利率为 19.7%,非公会计准则计算则为 18.8%。
毫无疑问,特斯拉要想在今年扭亏为盈,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 Model 3 的产能以及毛利率。好消息是,Model3 的周产能已经连续三周超过 2000 台。
马斯克最焦虑的是什么?
特斯拉发布财报之后,马斯克参加了财报电话会议。
不过,这个电话会议可以称之为最尴尬的时刻,马斯克不仅拒绝回答分析师的问题,而且还怼了分析师,电话会议没有开完就走了。
下面,智能菌梳理下电话会议的内容,帮大家找出马斯克最焦虑的地方。
1、降低资本支出,反映出特斯拉资金紧张
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到,特斯拉今年的资本支出在 30 亿美元以内,而分析师则反问到,特斯拉去年资本支出为 34 亿美元,今年还要降低,担心如此克制的支出会对特斯拉的产能增长带来负面的影响。
特斯拉 CFO Deepak Ahuja 的答案是特斯拉的资本支出存在进一步降低的空间。然后这名分析师紧接着问道更详细的规划。但突然间信号被切断了,然后就飘来马斯克的声音:不好意思,下一个问题。这问题太没劲了(not cool)。下一个问题是啥?场面一度很尴尬。
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马斯克害怕谈到资本支出,也说明特斯拉的资金目前比较紧张。据悉,特斯拉目前现金储备27 亿美元,一季度营业支出 3.98 亿美元,而且还净亏损 7.85亿美元,彭博社分析称如果特斯拉不进行额外融资,它很难撑过今年年底。
但是,马斯克依然坚称,特斯拉目前不需要融资!
2、拒绝回答 Model 3 交付问题,产能依然是最大瓶颈随后另一位分析师提问目前有多少 Model 3 预订车主进入了交付阶段?随后是长时间的安静,马斯克拒绝回答,最后说你们这些问题太无聊了。
所以,Model 3 的产能依然是目前特斯拉最大的瓶颈。
虽然目前的 Model 3 已经连续三周产能超过 2000 台/周,但是目前特斯拉接到的 Model 3 订单量超过 45 万单,即使特斯拉在今年第三、四季度达到了每周 5000 台的产量,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这么多的订单量。
特斯拉在公布财报之后,股价小幅上扬 1%;但是在马斯克狂怼分析师的财报过后,特斯拉股价盘后不到半小时就跌去了5%。
特斯拉和马斯克如何走出困境?
1、将 Model 3 的产能快速提升到 5000 台/周
如果具体分析 Model 3 的产能问题,最关键的是“对全自动生产过于自信”,这是特斯拉财报中表达的观点。因为美国人力成本非常昂贵,马斯克希望特斯拉汽车的生产完全自动化,但是全自动生产没有那么成熟,在电池模组封装和总装环节遇到了麻烦。Model 3 的产能一直上不去,迟迟无法交付,毛利率也一直为负。
在危急时刻,马斯克进驻工厂,主持调整了生产流程,将生产线转为半自动化,人机协作让生产顺利了很多。
不过,马斯克坚持认为这仍然是暂时的,最后还是要搞全自动化生产。特斯拉会继续在 Gigafactory 工厂大规模铺设全新自动化生产线,如果能解决电池模组封装和总装环节的问题,特斯拉 Model 3 的生产效率将大大提升。
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中称,在二季度末,要将 Model 3 的产能提升到每周 5000 辆的目标。如此看来,这也是特斯拉在三季度扭亏为盈,在第四季度实现正向现金流的关键所在。
2、在中国建厂,押注亚太市场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中确认,特斯拉的下一个超级工厂将建在中国,目前仍在于中国政府磋商具体细节,工厂选址何处等问题最快将在下个季度公布。
目前可以确认的是,特斯拉在中国的超级工厂将同时拥有生产电池和电动汽车的能力。业内普遍认为,特斯拉将是中国汽车合资股比开放政策最大的获利者。
值得关注的是,马斯克表示,任宇翔将接替 Jon McNeill担任特斯拉亚太区总裁。也就是说,特斯拉将加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务。
3、特斯拉 5 月份开始重组
为解决特斯拉面临的烧钱太快、产能过低、盈利困难问题,马斯克表示 5 月份将对公司进行重组,以实现盈利目标。
但是,马斯克并没有透露有关重组计划的具体细节,只是指出该公司对第三方供应商过度依赖,对第三方承包公司数量已经失去控制。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对这些承包商的资质重新评估,以确保他们符合特斯拉的生产标准,否则将终止合同。
4、下一辆电动汽车 Model Y
特斯拉的下一款车型为 Model Y,预计将在 2 年内开始量产。
可以肯定的是,Model Y 整车架构会更加集成化、线束更少、电气架构更加先进。所谓设计和制造系统会“远远优于” Model 3。
马斯克表示,由于弗里蒙特工厂已经饱和,Model Y 的生产会择址建厂,新厂址将在今年 Q4 前公布,但也不排除会在中国的新工厂生产 Model Y。
最后,希望疯狂的马斯克早日完成自我救赎。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6 16:16
我在主贴中写道:另外,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好特斯拉,不看好比亚迪,因为特斯拉的车好看,而比亚迪的车不好看。但是我一直认为特斯拉的企业价值只有比亚迪的十分之一,原因在于比亚迪的短板是产品设计,这个短板很容易补上。而特斯拉的短板是没有核心的电池技术,造成成本过高,因此也限制了市场空间,所以,特斯拉的短板很难补上。
华尔街可能已经意识到上述问题,所以最近到比亚迪调研的人很多,但是我怀疑比亚迪的工程师们能真的讲明白自己的优势和特斯拉的劣势,因此,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是造出像特斯拉一样好看的车子来,到时候就不言自明了。(也就差半年时间了!)相信比亚迪插电式混动技术世界领先的人一万个人里面没有一百个,但是,车子是否好看,坐着是否舒服,一万个人里面至少有九千人明白。所以,唐二代上市会让喜欢比亚迪的人增加九十倍!
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成本”的综合优势,取得了这种优势就具备了领导产业革命的能力。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05-06 17:42
特斯拉颠覆不了汽车业,而比亚迪可以颠覆汽车业,并且已经开始了。
特斯拉的问题就是成本,而这个问题是马斯克解决不了的,高性能电池的成本很难下降,未来甚至会随着电动车的大规模推广而上升,事实上,有些电池原材料已经涨了好几倍了。所以特斯拉最终只能占领高端电动车市场,尤其是跑车市场,这是很不错的生意,但不是很大的生意,市场前景不到比亚迪的十分之一。
电池的技术、规模、成本是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这种竞争力与插电式混动技术相结合才构成“护城河”,因为世界上再没有其它厂商可以在插电式混动方面跟比亚迪比技术和成本。前面说到,插电式混动的性价比高于燃油车和电动车,是汽车业发展的方向,换句话说,比亚迪取得了领导产业革命的能力。
马斯克强调技术创新,忽视成本;巴菲特强调现金流,关注成本。这是他们最主要的区别。巴菲特说“马斯克慢慢会适应他这个(护城河)观念的,有很多行业这一点一直都是他们(巴菲特和芒格)践行的真理,但是这个竞争的态势、节奏越来越快了。” 巴菲特的“护城河”理论在比亚迪身上得到了验证,无论传统厂商和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在插电式混动方面都不是比亚迪的对手。
特斯拉也是有自己的“护城河”的,高端电动车领域的核心技术也是控制系统,而这方面的技术与火箭技术是通用的。不难预见,马斯克未来会把电动车的加速性能弄得越来越接近“火箭速度”,马斯克在这方面的能力远远超过其降低生产成本的能力。所以特斯拉这家公司是有价值的,目前的估值也不是很离谱,虽然短期亏损在扩大。
假如马斯克不是想要颠覆汽车市场,只是想让特斯拉盈利,其实是不难的,只要提高 Model3 的售价就可以了。但是这样一来就会失去市场份额,特斯拉汽车就会成为一家像保时捷和法拉利那样的公司----这不是马斯克的理想。然而比亚迪已经开始了颠覆汽车市场的征途,插电式混动从 10万到 100 万都能做,最具竞争力的是 25-50 万这个区间,所以唐二代上市具有画龙点睛的意义。
结论:特斯拉颠覆不了汽车业,而比亚迪可以颠覆汽车
业,并且已经开始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