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不良率为 1.49%,与今年年中持平;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 1.53%和 1.6%,分别比上年末下降 0.02 个百分点和 0.21 个百分点。
建行资本充足率最高
资本充足率方面,截至今年 9 月末,五大行中除工商银行较上年末略有下降之外,其他均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其中,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五大行中最高。
截至今年 9 月 30 日,建设银行资本充足率 16.23%,一级资本充足率 13.9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13.34%,分别较上年末提升了 0.73 个百分点、0.21 个百分点和 0.25 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截至今年 9 月 30 日,建设银行已发行债务证券达 7781.1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0.44%,涨幅较大。
对此,该行表示,主要是由于新发行存款证和二级资本债增加。
今年 9 月以来,建设银行已发行了两期二级资本债券。
9 月 25 日,该行完成了 2018 年境内第一期二级资本债券的发行,规模为 430 亿元。一个月后,建设银行又公开发行了2018 年境内第二期二级资本债券,发行规模为 400 亿元。
其他银行方面,今年刚刚通过千亿定增“补血”的农行仅次于建行。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农行资本充足率 14.99%,一级资本充足率 11.9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11.32%。
工行、中行、交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14.81%、14.16%、14.08%,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12.94%、11.99%、11.9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12.48%、11.14%、10.87%。
(国际金融报记者 范佳慧)
1012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0-31 11:03建行的利润=腾讯+阿里巴巴+facebook+亚马逊+ ……
1013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0-31 11:04
如果把工行建行作为定价标杆,全世界的股市都要跌一半,科网股要跌 80%。
1014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0-31 11:05每次见到资产价格出现极度扭曲,金融市场都会出现震荡!
1015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0-31 14:14
傲慢与偏见是要付出代价的,10 万亿美元的代价足可以让很多券商倒闭很多次!
1016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01 14:54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物,傲慢与偏见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所谓价值投资,其实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就是摆脱人性的“傲慢与偏见+贪婪与恐惧”。而摆脱人性的弱点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所以,毛润之先生创立抗日军政大学的时候,把“实事求是”作为办学的灵魂。自此之后,每所党校的最显眼处都能看到“实事求是”四个字。
“实事求是”源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1916 年岳麓书院当时的负责人宾步程先生题写了“实事求是”匾额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宾步程先生早年留学德国,学的是工科,是中国近代把西方工业制造技术引入中国的人物之一(另一个是留学耶鲁的詹天佑)。1917—1919 年间,毛润之和蔡和森寓居岳麓书院,日夜面对“实事求是”匾额思考古今中外天下大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王夫之、曾国藩和毛润之都与岳麓书院有很深的渊源。
1018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01 14:58王夫之死于1692年,曾国藩生于1811年死于1872年,毛润之生于 1893 年,这三人从未谋面,但都先后研读于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号称“理学”四大书院之首,可是这三人的成就都与反对理学有关,这是“岳麓书院之谜”。
谜底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字!
理学是最不讲究“实事求是”的学问,它的宗旨就是要从理论上融合儒释道三家,而不管与现实是否符合。所以理学大师朱熹创办的白鹿洞书院人才凋零,而朱熹曾经作为客座教授讲学的岳麓书院却人才辈出,根源就在于岳麓书院虽然讲理学课程,但崇尚的是“经世致用”,是“实事求是”,是“中国复兴”。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就是“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在中国思想史上超越了千年理学和近两千年独尊儒术的桎梏,重新回到了西汉贾谊《论治安策》的时代,也就是“实事求是”的年代!
1019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01 15:53管仲、贾谊的思想基本上是“实事求是”的,这是汉文化的精髓!曹操和刘备都败于傲慢与偏见,虽然没有苻坚那么惨。
贞观之治可以看作西汉的翻版,其中马周的思想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贾谊和马周是润之先生最为推崇的两位古代思想家。
汉文化的衰落始于唐三藏到西天取经,到王夫之再次复兴,其间相差 1000 年。
岳麓书院真正的灵魂是王夫之,集大成者是陈天华,期间相差 200 年。
陈天华的传世之作是《猛回头》,讲的就是汉文化的兴衰,中心思想是“实事求是”。
陈天华与润之先生的岳父杨怀中先生是同一条船去日本留学的同学。
润之先生的《论持久战》是“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里程碑!
1020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01 15:58
《论持久战》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非常接近的,古今中外,成功的思想都是相通的!
1021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02 14:42
只要工行建行不涨,全球股市还是要跌的,还要跌很多很多很多,消耗性反弹只是为了更快的下跌!
股权质押只是局部的问题,贸易战只是表面的问题,根本的问题是资产价格极度扭曲!资产价格极度扭曲的背后是傲慢与偏见,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物,傲慢与偏见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1022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02 18:59
决定企业价值的唯一标准,是企业未来的赢利能力,其它都是不重要的!
1024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02 19:24
苹果三季度盈利创新高 万亿美元市值面临考验
2018-11-0217:54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家明
近日,美国苹果公司发布了截至9月29日的2018年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苹果公司实现营收为 629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 525.79 亿美元增长 20%;净利润为 141.25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 107.14 亿美元增长 32%。
看似不错的成绩背后,却被市场发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iPhone 销量和服务业务收入均低于市场预期,同比增长均放缓,iPad 和 Mac 销量均现负增长。更重要的是,在年底购物季所在的第四季度,苹果公司的营收指引中位值低于市场预期。苹果公司预计,今年四季度公司营收预计在890 亿美元至 930 亿美元之间,很可能将低于华尔街所预测的 930 亿美元。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称部分影响归结于新兴市场疲软。由此可看出,在新兴市场疲弱之际,苹果公司给出了谨慎的销售预测,四季度业绩可能有令华尔街失望的风险。
库克还表示,汇率的变化会对苹果公司的销售额带来约 20亿美元的负面影响。
库克表示,苹果公司在一些新兴市场看到了宏观经济疲软,这些市场包括巴西、印度、俄罗斯和土耳其。而苹果在印度市场的销量为持平,“但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希望应该是获得巨大的增长。”库克如是说。
财报显示,三季度 iPhone 销量约 4690 万部,同比增长不足 0.5%,环比增长 14%,较分析师预期的销量 4890 万部少了近200万部;三季度iPad销量970万部,同比下降6%;三季度 Mac 销量 530 万部,同比下降 2%;三季度服务业务收入为创纪录的 99.8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但低于市场预期的101.8亿美元。此外,截至2018年9月29日,苹果公司持有的现金储备为 2371 亿美元,低于上季度末时的 2437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 iPhone 平均售价达到 793 美元,同比增长超过 28%,连续四个季度超过 700 美元,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也高于市场预期的 729 美元。要知道,一年前iPhone 的平均售价只有 618 美元。与二季度一样,三季度苹果公司的收入推手也不是 iPhone 销量,而是售价。
摩根大通认为,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出一种溢价定价策略,通过价格的持续上涨来推动营收增长。自 2007 年以来,iPhone 的平均售价已经上涨 36%,在苹果 iPhone 出货量趋于平稳的状况下,为公司的营收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公布财报后,苹果公司股价在 1 日美股盘后交易阶段跌幅扩大,一度下跌超过 7%,市值缩水到不足 1 万亿美元。盘后的股价表现意味着,在今年 8 月市值首次突破 1 万亿美元后,不到三个月时间苹果公司或许就可能不再是市值“万亿美元”公司。有市场人士表示,苹果公司市值此前率先闯关成功,提振了投资者对“FAANG”明星科技股的信心,库克也得以摆脱从 2009 年起临时接班乔布斯而开始饱受的质疑声。虽然 1 万亿美元是一个不错的成绩,而这个数字是否会让投资者对接下来的投资犹豫不决还有待商榷。
1025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02 19:32
苹果公司今年的净利润达 595.31 亿美元,未来十年赚一万亿美元不算奇迹,考虑到苹果公司的账面现金有两千多亿美元,估值万亿美元并不离谱,当然也谈不上便宜。
1026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02 20:08
亚马逊今年的利润大约有 100 亿美元,未来十年能赚10000亿美元的概率接近于零,最合理的预期是 2000 亿美元,所以亚马逊的股价可以腰斩,然后再腰斩!
有人认为苹果已经接近增长的极限,而亚马逊仍然处于高增长阶段。
我的看法是,美国所有大企业都已经接近增长的极限,今年之所以有双位数的利润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减税。
从明年开始减税的效应消失,而工资成本开始上升,所以企业利润的增幅会小于 5%。
工资的上涨对于经济增长是有利的,但是对于股市是不利的,所以我看好美国的经济,但是不看好美国的股市,尤其不看好科网股!
1029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02 23:25
星期五 21:06 【全民就業】美上月新增職位 25 萬 超預期 (明報 11 月 02 日)美國職位增長遠超預期,10 月非農職位增 25 萬個,較分析師預期高出 6 萬個,相比
9 月下修至 11.8 萬個的新增職位,足足飆升 111.9%。
上月失業率維持在 3.7%,為
1969 年 12 月以來最低。值得注意的是,10 月時薪按年增長 3.1%,增速為 2009 年以
來最高。工資增長加快可能提振通脹,鞏固了聯儲局在年底加息的預期。CME
Group 的利率期貨數據顯示,交易員預期 12 月加息的概率達 77.5%以上。美元兌日
圓短線走高,曾升穿 113。美國 10 年期國債孳息高見3.178 厘。
1030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04 16:02
六年过后再回购 巴菲特认为当下缺乏有吸引力的投资
2018-11-04 08:29:31 新浪网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 11 月 3 日,“股神”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最新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运营利润增长至 68.8 亿美元,分析师预期 61.1 亿美元,2017 年同期为34.4 亿美元。其中,特朗普减税政策帮助公司抵消飓风天气对保险业务的不利影响。截止至三季度末,对苹果的投资总额达到 576 亿美元。
2018 财年第三季度,伯克希尔哈撒韦总共回购了价值9.28 亿美元的 A 类和 B 类普通股,这在该公司的历史中十分罕见。尽管这笔金额相较其资产负债表而言并不起眼,但这表明该公司将现金返还给投资者的意愿发生了转变。该公司上一次回购还是在 2012 年,当时它回购了约 13 亿美元的股票,其中大部分是从一位长期股东手中回购的。
再回想起巴菲特曾说比起回购股票,他更愿意以价值投资推动股票升值的方式来回报股民,三季度的回购之举越发耐人寻味。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分析师指出,这一罕见举动表明,董事长巴菲特认为,该公司庞大的现金储备缺乏有吸引力的投资选择。
自 2016 年以 320 亿美元大手笔收购精密铸件公司(Precision Castparts)以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从未进行过大规模收购。巴菲特是一位价值投资者,他最出名的是在价格较低时达成交易。在经历了九年多的牛市后,他一直难以找到价格具有吸引力的大型投资项目。
与此同时,伯克希尔的许多业务,如金霸王(Duracell)、Geico 和 BNSF Railway,仍在继续创造现金流。
1032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04 19:37
只要工行建行不涨,全球股市还是要跌的,还要跌很多很多很多,消耗性反弹只是为了更快的下跌!
1033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07 21:11
@邹艺湘 2018-11-02 18:59:11
决定企业价值的唯一标准,是企业未来的赢利能力,其它都是不重要的!
----------------------------- 1034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07 21:14
2017 年全球最赚钱的 20 家公司:前五中国占了四个
2017-08-02 11:25根据最新财富杂志公布的 2017 年世界 500 强企业榜单,由于最关心的就是营业收入,这也导致了财富世界 500 强企业的排名经常引发吐槽,比如不仅仅要看规模,而且还要看盈利能力。
今天,我们就根据最新公布的排名,看看全球最赚钱的20 家公司有哪些?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88249368.jpg{EIMAGE}
全球最赚钱的 20 家企业,数据来源:财富杂志
从上表可以看出,全球最赚钱的企业,美国企业的表现最给力!前 20 强美国占了 12 个,包括排名榜首的苹果!
中国企业表现也不俗,四大银行携手进入前五位。可惜的是,出了这四大银行,中国的科技公司并未有一家进入榜单。但是话说回来,前二十的企业中,金融企业确实不少,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均进入前 20 榜单行列。
韩国的三星电子排名第十位,是科技企业中盈利第三位的企业,次于苹果和谷歌。丰田汽车作为日本唯一的代表排名第 12 位。
1035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13 09:06
有人认为苹果已经接近增长的极限,而亚马逊仍然处于高增长阶段。
我的看法是,美国所有大企业都已经接近增长的极限,今年之所以有双位数的利润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减税。
从明年开始减税的效应消失,而工资成本开始上升,所以企业利润的增幅会小于 5%。
工资的上涨对于经济增长是有利的,但是对于股市是不利的,所以我看好美国的经济,但是不看好美国的股市,尤其不看好科网股。
如果有华尔街著名投行倒闭,我不会觉得奇怪!
1036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13 11:56
@邹艺湘 2018-11-02 14:42:00
只要工行建行不涨,全球股市还是要跌的,还要跌很多很多很多,消耗性反弹只是为了更快的下跌!
股权质押只是局部的问题,贸易战只是表面的问题,根本的问题是资产价格极度扭曲!资产价格极度扭曲的背后是傲慢与偏见,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物,傲慢与偏见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 1037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14 08:41美联储前主席耶伦:美国将继续逐步取消宽松的货币政策2018-11-1314:30:28来源:每日经济新闻11 月 13 日,在“《财经》年会 2019:预测与战略”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耶伦表示,美国现在的经济增长应该已经高于我们的预期,但未来可能会放缓到 2%到 2.5%。
在 2020 年会回落到 2%左右。
她认为,不能过分提高 GDP 增长率,毕竟现在美国要放缓慢慢的增长,不需要走的太快,不需要增加太多的压力,否则可能导致通胀过高。
耶伦同时强调,这是一个中短期的预期,即到 2020 年还是 2%左右,其实这已经比美联储的预期要好。现在的政策在未来可能会慢慢收紧一点。毕竟经济之前过热,所以通胀看上去有点高,但希望这种通胀不用太高,保证 2%的增长率即可,这样能够降低整个银行系统和美联储的压力。
对于美国降低企业税的举措,耶伦评价道,虽然它能促进内部消费,但这一套政策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也不会对长期经济有真正的影响,我们应该不会看到重大的投资增长。
耶伦表示,美联储如今面临着一个十分棘手的任务:工作岗位继续保持着约 20 万个/月的增幅,大幅超过了稳定失业率状态下所应具有的水平。目前 GDP3%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潜在增长率。这一现象部分归功于如今已实施的强刺激性财政政策。但是,这轮刺激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会在货币政策刚刚发挥作用时(2020 或 2021 年)基本上消失,届时形势会变得更加复杂。
耶伦指出,鲍威尔和美联储将继续逐步取消宽松的货币政策,让联邦基金利率回归“中立”立场,预计该举措在明年将继续实施,美联储为了稳住失业率将再次加息 3 到 4 次,除非出现不可预料的重大经济事件。
1039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14 10:31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 GDP 同比增长 6.7%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2018-10-19 18:52:00 来源:央广网央广网北京 10 月 19 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国务院新闻办今天(19 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650899亿元,同比增长 6.7%。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型升级深化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78%。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74299 亿元,同比增长 9.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035 元,同比名义增长 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6%,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78%,比上年同期提高 14 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认为,从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和收入等指标综合看,当前经济发展“稳”的格局没有改变。
毛盛勇介绍,从就业来看,9 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4.9%,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均分别下降 0.1 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超过 1100 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从价格来看,居民消费价格前三季度上涨2.1%,扣除食品和能源后,核心 CPI 前三季度上涨 2.0%,和上半年持平。
记者注意到,分季度看,今年前三个季度 GDP 增长分别为 6.8%、6.7%和 6.5%。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同时,也出现了稳中有变、稳中有缓、下行压力加大的趋势。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除了消费持平外,外贸进出口顶住压力,前三季度实现了 9.9%的增长,表现良好,其中出口同比增长 6.5%。申万宏源固定收益总部副总经理范为认为,三季度 GDP 有所回落,70%源于投资数据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的低速增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5.4%,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3.3%。
范为分析,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均比较不错,下滑最快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三季度基建投资主要受制于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发行缓慢。同时因为要去杠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能增加的情况下,地方进行投资的资金捉襟见肘。
因此投资增速对整个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应是最大的拖累。
毛盛勇表示,当前基础设施投资回落幅度正在逐步收窄,随着“六稳”政策不断落实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下一步,基础设施投资有望进一步趋稳。而对于全年宏观经济走势,他认为,前三季度 6.7%的 GDP 增速为实现全年增长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
“当前经济实现全年 6.5%左右的增长目标是有条件、有能力也有信心完成的。明年的经济运行面临外部的不确定性,但是我们自身也有很强韧性,有很多确定性,我们希望自身的这种韧性、自身的优势能够很好地对冲外部压力。明年的经济运行还是有条件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的。”毛盛勇说。
1040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15 09:29
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社会进步的终极动力!
1043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16 11:21
巴菲特三季度持仓披露:十大重仓股一半是银行, 还清仓了这一巨头!2018年11月16日08:50作者:大表姐来源:东方财富网
【巴菲特三季度持仓披露:十大重仓股一半是银行 还清仓了这一巨头!】在三季度中,股神巴菲特继续增持了苹果股票,并看好银行股,而最引人注意的是,股神还清仓了沃尔玛股票。(东方财富网)
K 图 brk.a_31在三季度中,股神巴菲特继续增持了苹果股票,并看好银行股,而最引人注意的是,股神还清仓了沃尔玛股票。
增持苹果,看好银行股
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新披露的 13F 文件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该公司共拥有价值约1912.4亿美元的股票。
看好银行股是巴菲特三季度持仓变动的一大亮点,当季巴菲特不但大幅增持美国银行、高盛等银行股,还买入了摩根大通和 PNC 金融服务公司股票。
仓位增持方面,伯克希尔三季度增持了 2 亿股的美国银行股票,总持股数达 8.77 亿股,增持幅度高达 29%,至此美国银行成为巴菲特的第二大重仓股。
伯克希尔还增持了 510 万股的高盛股票,总持股数达1835 万股,增持幅度高达 38%。另外,该公司也增持了美国合众银行和纽约梅隆银行的股票。
目前,苹果仍是伯克希尔的第一大重仓股。文件显示,伯克希尔三季度小幅增持了 52.3 万股的苹果股票,总持股数达 2.52 亿股,总价值约为 570 亿美元。
新建仓位方面,伯克希尔三季度买入 3566 万股的摩根大通股票,这些股票的总价值约为 40 亿美元。早在今年年初时,巴菲特就曾表示,他后悔没有买进摩根大通,因为该股表现很好,而且还很便宜。
此外,伯克希尔还买进了 609 万股的 PNC 金融服务公司股票、4141 万股的甲骨文、以及 355 万股的保险公司 TheTravelers Companies。截至三季度结束,银行股在巴菲特十大重仓股中占到一半。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302130451.jpg{EIMAGE}
市场人士认为,巴菲特三季度看好银行股,可能是在押注美国经济走强和利率上升最终会利好美国大型银行。
清仓沃尔玛清仓沃尔玛是巴菲特三季度持仓变动的另一大亮点,13F 文件显示,巴菲特三季度清空了所有沃尔玛股票,在这之前,股神对沃尔玛的投资长达 20 年之久。
伯克希尔第一次购买沃尔玛股票是在 1998 年,当时该公司只是少量持股,规模不足 100 万股。但到了 2005 年,伯克希尔突然大举增持沃尔玛至 2000 万股,之后一路加仓。
到了 2014 年三季度末,伯克希尔已经持有 6770 万股的沃尔玛股票,持仓市值超过 50 亿美元,也就是在那一年,沃尔玛成为伯克希尔的五大重仓股之一。
然而,从 2015 年二季度末之后,伯克希尔开始逐渐减仓沃尔玛。2016 年下半年减仓力度最大,持仓市值从当年夏天的30亿美元暴降至年底的不足1亿美元。今年6月底,伯克希尔对沃尔玛的持股量为 140 万股,价值约为 1.4 亿美元,如今则彻底清仓了。
从“欣赏”到“抛弃”,巴菲特对沃尔玛的态度变得截然不同,而驱使巴菲特做出如此改变的,就是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
近年来,亚马逊在零售领域迅猛扩张,线上和线下业务两手抓,不断蚕食市场份额。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eMarkete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2017 年亚马逊的电商业务收入占到美国全部在线零售业务的 44%。相比之下,沃尔玛的收入份额只有 3.7%。
线下业务方面,亚马逊去年以 137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食超市,强力进军实体零售行业。全食超市在美国大约有400 多家实体店。
为了与亚马逊竞争,沃尔玛从去年开始砸入数十亿美元投资电商领域,比如去年花了 33 亿美元收购在线零售商Jet.com、今年 6 月以 3.1 亿美元收购了男装品牌 Bonobos等。
不过,在沃尔玛奋力赶追亚马逊之际,巴菲特选择清仓了沃尔玛股票。事实上,不止巴菲特,很多投资者对于沃尔玛应对亚马逊竞争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这明显反映在了股价上。今年以来,沃尔玛股价累计上涨了 2.8%,而亚马逊的同期涨幅则高达 37%。
一直以来,巴菲特都在强调零售商的脆弱性。他曾指出,“百货之王”西尔斯、食品巨头伍尔沃斯等传统零售商已经失去了市场主导地位。事实证明,巴菲特的判断是对的。2018年 10 月 15 日,西尔斯宣告破产。
1044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16 11:46巴菲特喜欢消费品,但是不喜欢零售业,因为前者有护城河,后者没有护城河!
1045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18 13:39
@邹艺湘 2018-11-15 09:29:40
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社会进步的终极动力!
----------------------------- 1065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18 14:18
中国有 14 亿人,并且初步建成了国内统一市场,几乎所有的有形产品销售都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到了这个阶段,消费升级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换句话说,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不仅会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向,也会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
1066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18 14:33中国目前最需要的,是能够带动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新产品”,从而带动经济转型升级!
1067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18 14:35
中国目前最不需要的,是不断利用“新概念”制造新泡沫!
1069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21 09:23
@邹艺湘2018-04-2013:29:08
美国会败于科网股泡沫,而不是败于与中国的博弈!
中国会赢在“全国统一市场”,而不是赢在与特朗普的博弈!
中国最终要靠领导产业革命而崛起!
----------------------------- @邹艺湘2018-05-3011:23:48
----------------------------- @邹艺湘2018-08-0414:45:39
-----------------------------
@邹艺湘2018-08-3111:47:25
----------------------------- @邹艺湘2018-09-1819:09:17
----------------------------- @邹艺湘 2018-10-10 10:35:52
----------------------------- 1072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21 17:57
@邹艺湘 2018-11-18 14:33:48中国目前最需要的,是能够带动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新产品”,从而带动经济转型升级!
----------------------------- 1075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21 17:57
@邹艺湘 2018-11-18 14:35:51
中国目前最不需要的,是不断利用“新概念”制造新泡沫!
----------------------------- 1076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23 10:16
@邹艺湘 2018-11-18 14:18:38
中国有 14 亿人,并且初步建成了国内统一市场,几乎所有的有形产品销售都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到了这个阶段,消费升级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换句话说,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不仅会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向,也会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
----------------------------- 1077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23 10:39
英国向中国卖鸦片一共赚了多少钱?
百家号 04-1214:26
文|陈卿美晚清的中国人饱受鸦片毒害。最严重时,各地烟馆林立,烟民趋之若鹭,个个喷云吐雾,沉溺其中。最终导致的是白银外流,国民精神萎靡、形同枯槁,身体素质严重下降,甚至连征兵都成了难题。两次鸦片战争又给这个不幸的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当然,这都是清廷的说法。说来说去,到底还是英国人惹的祸,英国人向中国倾销鸦片,大发鸦片财。
那么,英国向中国卖鸦片到底赚了多少钱呢?要知道英国卖鸦片赚了多少钱?首先就要清楚英国何时向中国销售鸦片,为何要销售鸦片。其中有一种说法是,认为中国很早就有抽鸦片的习惯,甚至早在元朝就流行鸦片。
尤其是英国人更喜欢持这种说法,其实这纯粹是造谣。因为同样是英国人,传教士慕雅德就反驳了这种说法,他认为,从马可波罗游记与罗马来华传教士的各种记载中,都没有看到中国人吸食鸦片的记载。另外,根据慕雅德的对云南、浙江等地的调查走访,鸦片的传入大概就是在 1820 年左右。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302438474.jpg{EIMAGE}1848 年,福建巡抚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也记载,鸦片由印度传入中国,首先在四川南部、云南南部等地种植罂粟。为何从印度传入呢?因为印度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印度种植罂粟,向中国销售鸦片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葡萄牙、荷兰、英国先后都干过这种事。据说雍正曾下令查禁过鸦片,但根本没有效果。向中国卖鸦片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印度、孟加拉国禁止销售鸦片,二是扭转贸易差。中国一直向欧洲出口茶叶、瓷器,赚了不少钱。英国人也想在中国赚钱,但没啥好卖的,后来发现鸦片不错。就这样,东印度公司将鸦片带到了中国。
大概 1780 年左右,广东珠三角一带开始销售鸦片。英国人小试牛刀,市场反响不错。于是,逐渐向全国推广。直到林则徐虎门销烟时,英国人在中国卖鸦片大部分时间都是合法的,后期,鸦片贸易还被纳入了关税,是清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从相关史料中可以发现,鸦片在中国大概横行了近二百年,其中又以晚清时期最严重。晚清时又以 1880 年代最为疯狂。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大概有 1000 万人在吸食鸦片。而此时的全国人口约 3.64 亿。
据慕雅德的记载,英国人在中国卖鸦片的历史约有一百年,英国人销往中国的鸦片数量从最初每年 200 箱到 80000箱。另据笔者查阅的相关资料发现,1800 年,英国卖鸦片的收入124万两白银。到1838年则增加到519万两白银。慕雅德认为,英国卖鸦片的总收入 1.84 亿英镑或 8 亿美元。
对于鸦片的利润,一直认为是暴利。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记载,英国政府为每箱鸦片的成本投入为 250 卢比,而卖给批发商的价格则是每箱 1210-1600 卢比。为了获得高利润,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鸦片的种植与销售,印度农民种植完全是被东印度公司控制、监视的。东印度公司低价收购后,直接就在加尔各答高价拍卖、批发。根据美国鸦片商人亨特的记载,一箱鸦片市场价通常在 1000 元,离谱时可高达每箱3000元。
英国卖鸦片的总收入为 8 亿美元,这些钱对英国意味着什么呢?慕雅德发现,中国的鸦片收入已经占到英国政府财政收入的 1/6-1/7,最高时达到了 1/3。
再看中国流失白银的数据。有一项统计,19 世纪的 20年代到 40 年代,中国一共外流白银约在 1 亿两左右。另据史料记载,道光年间,英国每年向中国销售鸦片 1800 吨,中国每年损失 3000 万两,而这一数额正好等于清政府每年的田赋收入。那时,清政府财政收入才只有 4000 万两白银。
也就是说,鸦片导致的白银外流占到了清政府财政收入的75%。可见,清政府压力山大。
说英国从中国赚了 8 亿美元,其实还不止,最起码还没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赔款。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为 2100 万两银元,第二次鸦片战争赔款为 400 万两白银。银元与白银不同,1 银元等于 0.7 两白银。那么,第一次赔款就是 1470万两白银,两次相加则为 1870 万两白银。
如果按照 1910 年的汇率计算,1 英镑等于 7.43 两白银,1870 万两白银,约等于 252 万英镑。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英国明面上的收入。实际上,一些灰色收入还没有计算在内,如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人洗劫国库、打劫勒索、抢劫文物等都没有计算在内。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支撑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不仅有英国的工业输入,还有中国的大量输血。或许这就是英国对中国的原罪之一。1078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23 10:46
鸦片进入中国的原因以及后果,当时居然是时尚
2015-12-12 18:45 周谅读文史
鸦片进入中国的原因以及后果,当时居然是时尚早期英国对远东的贸易是由东印度公司专营的,这是一个商人的联合组织。这个公司觉得,总是从中国买茶叶,而自己的商品却在中国打不开销路,长期下去与中国人做贸易就挺亏,而且由于硬通货不足,英国商人每每需要从墨西哥或南美等地运来鹰洋、白银才能跟中国人做生意,这样做太费事了。英国人希望用一种新的替代物来打破这种贸易结构的不平衡,他们想到了鸦片。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302438926.gif{EIMAGE}
鸦片在缅甸、印度是古已有之的东西,当地很多人都用这东西治病、提神,他们吸食鸦片的历史要比我们长得多。
不过鸦片的确有个特点,就是只要一吸食就容易上癮,于是英国人把这东西输入中国,一些中国人尝到了甜头,就逐渐发展出一整套关于抽食鸦片的文化。我们给鸦片取了很多好听的名字,比如芙蓉膏、阿芙蓉什么的,还发展出各种吸食的烟具、礼仪,等等。这一套套的讲究,显得吸食鸦片好像特有文化似的。
有文化、有品位之后,大家就都来吸啦,这就出事儿了。
因为这东西是进口的,很贵,也很伤身体(只是当时的国人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原先是英国人的钱往我们这里流,现在是我们的钱往外流,而且进口是越来越多,很快进口鸦片所支付的白银就把出口茶叶的利润抵掉了,中国变成了入超。
而中国的货币体系又是银本位,就是所有的货物交易、赋税缴纳,包括发放官员薪俸都是以白银结算的,白银的总量一旦少了,货币体系就麻烦了,银贵了,铜钱就会贬值,也就是社会日常生活使用的铜钱就会大大跌价,这样的后果就是物价飞涨。
这下清廷就比较慌了,这就是引发禁烟的首要原因。此外,吸鸦片的人的共同特点就是比较懶、体质弱,而当时大量的士兵和官员都在吸食鸦片,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大烟鬼,面黄肌痩的,这可怎么打仗啊。有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开始有人主张禁烟了。
但是禁不了。鸦片虽然是走私贸易,而且朝廷有令禁止走私贸易,但这种走私其实得到了广东、福建官府的默许,贩运鸦片的飞剪船过来的时候中国的水师不管,等人家返回的时候兵船才出来撵,但也是撵得不快不慢的,人家走多快他就走多快,人家走多慢他就走多慢,就像护送似的,还要在背后放几响礼炮。
等飞剪船进入伶仃洋以后,水师就折返了。每次走私都是这样,可见走私是官府纵容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好处都送上了,各种级别的稽查最后都被买通,途中只是装装样子。
此时清朝的统治机器已经不行了,清朝从开国到此时已经两百年了,没人愿意给朝廷卖力千活了,人们当官当兵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捞钱,那么这种情况下鸦片肯定是禁不了的^朝廷希望通过训导说服官绅百姓不要吸食备这就更扯了。
包括清朝在内,中国传统王朝的政府都是小政府,这个政府在县以下没有行政机构,怎么禁止啊?而且地方的士绅自己也吸,他们会想,禁烟关我啥事,反正我是用钱买的,凭什么不让我吸。可见,这种道德劝诫也是无效的。
鸦片战争的问题从这里就接上了。我们讲的这些变化都是发生在鸦片战争前一二十年之内的,之前中国在对外贸易里都是往外卖,挣别人的钱,现在变成要去买人家的,往外送钱了。
1079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23 11:04
泡沫和鸦片不会给中国人民带来美好生活,相反,只会让千千万万的人失去财富和健康!
1080 楼
作者:邹艺湘 日期:2018-11-23 18:10
鸦片战争后茶叶和鸦片贸易与上海城市的发展
2013年05月28日21:07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作者:仲伟民
上海在鸦片战争后发展迅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这当然得益于上海的开埠,以及上海特殊而优越的地理位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华北及长江沿岸许多城市又陆续增辟为开放口岸,这使上海在全国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更加重要。鸦片战争后至 1894 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增加了 6 倍多,其中上海对外贸易占到了全国进出口总值的一半以上;而在进口方面,上海更是占到了全国进出口总值的 60%以上。
此前学术界对丝织品和棉纺织品贸易研究比较多,而对其他商品种类重点关注较少,因此我在本文中着重指出,上海的发展同茶叶和鸦片这两种商品贸易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一、鸦片战争后上海茶叶和鸦片贸易的快速发展
在 19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最大宗、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是茶叶。至 19 世纪 60 年代,茶叶出口占到了中国出口总额的 60%,此后也常年保持在 25%以上。
如本文开头所说,上海之所以在短时期内就成为茶叶出口最重要的港口,是因为上海开埠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国出口茶叶的产区大多接近上海,不仅空间距离较近,而且交通也很方便。比如江西、安徽、浙江所产茶叶,通过水路可以直达上海;福建武夷山的红茶,28 天左右也可运到上海,而运到广州则需 6 周甚至要两个月以上。茶商从上海出口茶叶比从广州出口茶叶,成本降低了很多。“次等红茶,上海收购成本要比广州低百分之十至十五;绿茶低百分之十至二十。”鸦片战争后,延续多年的只有广州一口通商的制度被打破,而上海又具备天时地利的优势,因此茶叶贸易重心逐渐由广州转移至上海。至 19 世纪 50 年代初,上海就超过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