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其实很简单——人人都可以轻轻松松开悟

心灵不孤独

开悟其实很简单——人人都可以轻轻松松开悟

有没有开悟?

如何开悟?

开悟之后是个怎样的状况?

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开悟?

这是每一个修行人士都渴望了解的问题。

据说地球上开悟的人不到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一百万个人之中只有一个人开悟了,为何如此稀有?答案就是:开悟不是因为太难,而是因为太简单,简单到让你无法想象。就好像鱼儿生活在水中,因为朝夕相处,从而忽略了水的存在;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因为免费提供,从而常常忘记空气的存在一样。/人类可以发明原子弹,登上月球,探索火星,因为人类有地球上最聪明的大脑;但是开悟与大脑无关,与知识无关,与经验无关。

要说困难,这就是唯一最难理解的地方。因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放弃所有大脑的努力,一旦如此,属于你的悟境立刻显现。

开悟是存在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我以自己十多年的修行经验和最后的体验成果,并以自己生命的最高荣誉发誓:不要有任何怀疑,开悟是百分之一千存在的,就好像我们每天睡觉的床,走路穿的鞋子一样真真切切,实实在在。

至于如何开悟?

开悟之后究竟是个怎样的状况?本人将在天涯发帖,与广大爱好修行的人,一起分享这其中的无限秘密。

开悟不是因为太难,而是因为太简单,简单到让你无法想象。就好像鱼儿生活在水中,因为朝夕相处,从而忽略了水的存在;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因为免费提供,从而常常忘记空气的存在一样。

@十八子李 2016-03-24 17:56:49

开悟之后如何?

放下一切投入到开悟后的世界,妻子儿女怎么办?不要跟我唱好了歌,很多人都是在成家立业之后才想到这个世界不止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想要去追寻,奈何已经有了负累。

要说开悟,我悟到的是:人来世上就是一场修行,妻子儿女和俗务,不是我们的修行障碍。

-----------------------------

亲爱的,您的理解说明您刚刚发动汽车,但是您要去哪里,我不知道。

希望这样的回答没有冒犯到您。

开悟是一种存在状态,是除了我们的身体、精神(大脑)之外的另一种品质品质完全不同的存在状态。

这种状态究竟是什么样子,后面我会慢慢道来。

第一章 人生一世最大的成就是什么?莫言在东南亚大学的演讲中曾经提到:人类社会闹闹哄哄,乱七八糟,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看上去无比的复杂,但认真一想,也不过是贫困者追求富贵,富贵者追求享乐和刺激,基本上就是这么一点事儿。

他还在演讲中提到,无论富人还是穷人一生中都面临四大诱惑:金钱、名利、权势、美色的诱惑。

莫言说的没有错,只是他说的还不够全面,他只说出了一半的真理。

还有一半的真理是什么呢?说是真理,只是针对大脑层面的人来说的,其实根本谈不上真正的真理,那么另一半所谓的真理究竟是什么呢?另一半的所谓真理就是:有非常稀有的人在满足物质、精神需求之后,苦苦追寻心灵的需求,他们渴望宁静、淡泊、安详、喜乐。

(说明:本帖所说的心灵世界就是佛家所说的人所具有的‘佛性‘‘真我’,也就是开悟的状态)他们在满足了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需求之后,忽然觉得内心深处好像还有个小孩很饥饿,还有个小孩非常闹腾,因为他开始苏醒了,他也需要成长。

很多年前香港著名影星张国荣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据说张国荣在跳楼自杀时,他的个人账户里有大约 3 亿美金的存款,这样说张国荣根本就不存在物质上的困惑,另外张国荣无论的事业也是风生水起,演戏、唱歌、电视剧样样火红,论成就、论成功也算是首屈一指,在精神层面,也算成功,那么他为什么还要选择自杀?因为张国荣在以上两方面都获得满足后,忽然内心的另外一个小孩苏醒了,那个小孩就是心灵小孩,他感到非常无助,他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在心灵深处还有个小孩,他一直以来都忽略了这个小孩的存在,要怎样才能让这个心灵小孩成长呢,要怎么样才能照顾好这个心灵小孩呢?要去哪里才能获得心灵小孩的奶粉呢?他太迷惑了,他禁不住心灵小孩的折腾,于是他选择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和心灵小孩的生命。

要获得心灵层面的丰富人生绝对是比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人生的满足还要奢侈一万倍的事情,因为这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游戏,当一个人已经习惯了,已经熟悉了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所有游戏,突然要去玩一种完全不同的游戏,结果只能是无所适从,结果只能是更加迷茫。

因为心灵层面的游戏不是靠计划、靠执行、靠努力、靠争取、靠奋斗能够获得的,相反,心灵层面的人生实现需要的是:不努力、不争取,需要的是放弃、放下。

心灵层面追求的是平凡,精神层面追求的是非凡,心灵层面追求的是淡定,精神层面追求的是激昂,心灵层面越努力越挫折,精神层面奋斗就可实现,心灵层面需要做减法,精神层面需要则要做加法。

差别实在太大,追求心灵层面的生活。生活在完全开悟的状态下,绝对是非常奢侈的,地球上不会到百万分之一的人有这种福气。

在物质上成功,在精神上成功目前在中国都已经达到了 5%,也就是说 100 个人中,至少有 5 个人可以在自己的人人生中通过努力奋斗实现财富和精神上的极大满足,但是只有百万分之一的人才有可能深入到心灵层面。

但是,无论我们物质上多么富有,事业上多么成功(精神层面),挫折感一直都在那里,我们总会重复生活的悲剧,在物质和精神面从来没有圆满的人生,只有充满挫折和困惑的人生。

要如何才能进入圆满的心灵层面呢,我们如何能够一窥开悟状态的美景呢?

有三条途径:

第一,通过静心,静心的方式有很多种,如瑜伽、打坐、禅修等,在这种静坐之中,慢慢让大脑里的各种思维安静下来,让自己的肉身彻底放松,然后就有机会打开心灵之门,大脑一直是个干扰,唯有大脑安静下来,心灵之门才可以打开,请问世人有几个可以让大脑安静下来的,据不完全统计,每秒钟我们的大脑就要处理几万个信息,如此多的信息冲击大脑,如此多的念头穿梭大脑,让大脑安静下来绝非易事。

第二,通过专注,专注一直是一条通往心灵之门的非常好的道路,专注是一种注意力非常集中的努力,但是这样的努力其实一直都没有用,唯有在我们专注到极致时,然后在放下专注的那一瞬间,在放弃专注的所有努力后的那一瞬间,我们就有机会踏入心灵之门,专注的过程一定穷尽一切努力,这极致的努力只为最后那一刻突然地放下,在极致努力和忽然放下的间隙中,有一个机会,那就是大脑彻底绝望的空隙,我们便可以步入心灵之门。

第三,通过爱,爱一直是直接进入心灵之门的最直接最短的距离。

但是遗憾的是我们在这个物质世界、在这个到处都鼓吹成功人生的励志世界,早已经失去了爱的能力。

我们一直都害怕爱,我们一直都逃避爱,我们一直都糟蹋爱。

如果你爱鲜花,鲜花中就有心灵世界一切的美丽,如果你爱音乐,音乐中就有心灵世界一切的灵感,爱就是心灵世界里最好的礼物,一个活在心灵世界的人一定是个慈悲的人,一定是个友爱善良的人。

因此,追求财富容易,追求成功也容易,追求宁静、淡泊绝对不容易,因为宁静也好、淡泊也好压根就不是靠努力追求得来的。

那是一种遇见,因为心灵一直都在你自己的家里,只是因为你一直努力在外面打拼,忽略家里的宝藏而已。

突然有一天,你已经做出了你这一生所能付出的所有努力,你极度疲惫的回到家里,打开门,心灵就在家里满脸堆笑地恭候着您的光临。

第二章开悟最简单的第四种途径----当下顿悟曾经有三到五年的时间,我非常困惑,我几乎读遍了所有的禅宗公案,希望在其中寻找一个答案:什么是开悟?看着那些禅宗大师每时每刻停驻在开悟状态,十分羡慕,但是,我不知道,我也无法体验那样美妙无比的状态。

我甚至怀疑那样的状态是不是一种幻境,是不是一种秘而不宣的欺骗,也就是说所谓的开悟根本不存在。

那些看起来无比荒唐的禅宗公案:什么师傅用木棒敲一下徒弟脑袋,什么师傅大喝一声弟子,什么师傅把徒弟手指砍掉,然后弟子一瞬间开悟了。

然后我就想,好神奇啊,这么简单,我特么希望找个师傅把我打一顿,然后奇迹就发生了。

但是遗憾的是,奇迹一直没有在我身上发生。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一个其貌不扬的年纪不较大老师,是个女的,个子不高,长着一张圆圆的脸,不爱与人多交流。

那一天,我今生今世永远都不能忘记,我看到她在看一本《金刚经》于是非常有兴趣上前请教:“某老师,您也喜欢《金刚经》呀,我也好喜欢,就是看不懂,《金刚经》里有句话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这句话究竟说的是什么?”只见她头也不抬,也不吭声,突然之间,她迅速站起来,右手猛拍桌子,大吼一声“我凭什么告诉你!”我猝不及防,被她这种完全出乎意料的反应吓呆了,我想我的魂魄可能在那一瞬间也被吓出体外了,脑袋里好像被掏空一样,干干净净,一无所有,完全丧失了所有的思考和应急反应。

就在我的大脑失去思考能力的时候,我在那一刻遇见了一种自己从未经历过的现象,当时我并不知道那种状态究竟是什么。

那一刻,周围异常的安静,我没有思考,也没有任何念头,虽然没有思考,没有念头浮现在大脑,我也不知道我在那里,根本就没有了我的存在,但是对周围却有一种异常清晰的觉知,也就是“没有觉知者但觉知正在进行,没有观察者但观察在发生”,内心异常的清明透彻,整个人除了丧失了思考能力之外,浑身上下非常敏锐。

我没有任何焦虑,没有任何担心,也没有兴奋,只是感知到异常的宁静,时间观念没有了,我停留在那一瞬间,好像永恒。

我就像一条清澈透底的小溪流,缓缓流淌,小溪映照着蓝天白云和两岸的美景,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我就是那样的透明清澈,一切都收纳与心中,不做任何评价,只是敏锐的保持一种全方位的觉知状态。

也好像一口波浪不惊的古井,安安静静地立在那里,所有来井边打水的人,我看得一清二楚,但是没有任何念头浮现,只是反射和观察。

我无比的震惊,我知道自己根本还没有准备好迎接这种生命的全新状况,我几乎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从那次震惊中适应过来。 / 我现在知道了,那就是完全脱离我们的身体和精神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我给这种生命的全新存在形态命名为心灵,也就是人处于开悟的状态。

这就是我经历开悟状态的一次奇遇。

也就是禅宗最喜欢的开悟方式:当下顿悟。

当下顿悟可以说是开悟最直接最快速也最简单的途径,但是在这之前,我们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经历所有能够经历的一切,思考所有能够思考的疑问,然后就在某个机缘巧合的时机,你就会遇见。

自从那次遭遇后,我忽然之间一下子明白了几乎所有的禅宗公案,那就是一通百通,原来他们都是用他们彼此之间能够理解的方式在交流,局外人根本听不懂。

就好比我们修行的人都是中国人,而人家开悟的人都是说俄罗斯语言一样,完全是两个不同地方的人,彼此说彼此国家的语言,怎么能够相互理解。

唯一的办法就是你必须成为俄罗斯人,然后,所有的一切你都明白了。

因为所有开悟的人在交流时,他们的语言都是来自心灵,而不是大脑,一个生活在大脑世界的人怎么可能理解一个生活在心灵世界的人?要想在某一天顿悟,现在你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没有觉知者但觉知正在进行,没有观察者但观察在发生”这就是开悟状态

@十八子李 2016-03-25 14:49:47楼主你开悟了吗?或者你只是在开悟的路途里转圈子?我坚持认为人来世上生活就是一种修行,妄图在扎实修行方法之外寻找捷径的人才会一味的、刻意的去追求开悟。

这就像是基础不牢,你却想立刻寻求突破一样---你所谓的开悟就是一段禅宗公案:它确实可以让你看到修有所得的境界,但是只给你看一眼,看得非常恍惚,它只给你感受一刻,感受得那么不实在----但是,它没有给予你那个境界。

别转圈,不论圈里还是圈外......

-----------------------------

开悟不是修行的终点,只是修行路上的一个小客栈,

我去过那个小客栈,就这么一回事

我并没有停留在那个客栈,

因为我还要回家照顾妻儿子女

但是我了解那个客栈周围的风景

而且我随时都可以去那个地方

因为我熟悉路径而且我可以很轻易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去过这个地方这就是全部亲

@十八子李 2016-03-25 14:49:47楼主你开悟了吗?或者你只是在开悟的路途里转圈子?我坚持认为人来世上生活就是一种修行,妄图在扎实修行方法之外寻找捷径的人才会一味的、刻意的去追求开悟。

这就像是基础不牢,你却想立刻寻求突破一样---你所谓的开悟就是一段禅宗公案:它确实可以让你看到修有所得的境界,但是只给你看一眼,看得非常恍惚,它只给你感受一刻,感受得那么不实在----但是,它没有给予你那个境界。

别转圈,不论圈里还是圈外......

----------------------------- 我很希望你有东西给我抄

你有吗,亲爱的我只是把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和大家分享而已

无他

世人喜欢旅游,看地球上名胜古迹

当世人却不喜欢在自己的内在世界旅游

如果我在人类的心灵世界发现了与众不同的风景

我想把他分享出来

带大家去看看那里的景色而已

但是非常感谢你提出的问题

也许下一次,因为你的问题

我再去那个下客栈时

会发现更多不同的美景

@星星之火照亮夜空 2016-03-25 15:06:37

我觉得我开悟了 我受到启示了 看看我的贴吧

----------------------------- 等我看完再说,

看看你描绘的风景怎样

@十八子李2016-03-2417:56:49

开悟之后如何?

放下一切投入到开悟后的世界,妻子儿女怎么办?不要跟我唱好了歌,很多人都是在成家立业之后才想到这个世界不止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想要去追寻,奈何已经有了负累。

要说开悟,我悟到的是:人来世上就是一场修行,妻子儿女和俗务,不是我们的修行障碍。

----------------------------- @心灵不孤独2016-03-2419:37:57亲爱的,您的理解说明您刚刚发动汽车,但是您要去哪里,我不知道。

希望这样的回答没有冒犯到您。

开悟是一种存在状态,是除了我们的身体、精神(大脑)之外的另一种品质品质完全不同的存在状态。

这种状态究竟是什么样子,后面我会慢慢道来。

----------------------------- @不笑不行阿 2016-03-25 15:19:13

您用什么说呢?难道不是语言思维?

-----------------------------

我完全用大脑思考,用语言表达,在天涯则用文字描述但此刻我的思考,我的语言,我的文字是经过心灵检阅过的思维、语言和文字

因此这里面,有非常精微的差别

心灵就是一盏探照灯,一个质检员

心灵让我们的内在世界透亮

思维、语言和文字质检员的监督下

完全会有一种不同的品质在内

让我“知道”我在说什么,做什么

@ren398540882 2016-03-25 16:22:11开悟哪有那么容易的。除过后天的努力,还有未知的因素起作用,“本来如此”的说法,那是开悟之后的感觉,之前该干嘛干嘛。

----------------------------- 有容易的途径,也有艰难的途径

不要把开悟看的太神秘

开悟其实就是一个屁

@熊熊 chn 2016-03-25 16:05:01

少来借佛法传鸡汤。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想开悟的直接看《楞严经》

----------------------------- 开悟与任何知识无关

因为开悟根本就不是大脑层面的游戏

开悟就是一个跳跃

从有知的大脑跳向未知的心灵之海我生气了和我知道我生气了,两种生气的品质是不一样的,前一个人是生气的奴隶,后一个人是生气的主人,赋予两种生气不同品质的恰恰就是心灵的观照!

@很久___以前 2016-03-25 21:47:11

建议楼主研究下上座部佛教

-----------------------------

亲爱的,佛经有一大卡车,不仅有佛经,还有古兰经,圣经,还有世界上大约 5000 多种宗教自己的经,我们需要的刚好相反,忘掉所有的经。

一个不读经的人比读经的人更容易开悟,因为大脑的垃圾要少得多

@心灵不孤独 2016-03-24 20:02:32

第一章 人生一世最大的成就是什么?莫言在东南亚大学的演讲中曾经提到:人类社会闹闹哄哄,乱七八糟,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看上去无比的复杂,但认真一想,也不过是贫困者追求富贵,富贵者追求享乐和刺激,基本上就是这么一点事儿。

他还在演讲中提到,无论富人还是穷人一生中都面临四大诱惑:金钱、名利、权势、美色的诱惑。

莫言说的没有错,只是他说的还不够全面,他只说出了一半的真理。

还有一半的真......

----------------------------- @不笑不行阿 2016-03-25 15:41:22

很想听您说

-----------------------------

另一半真理就是找到自己丢失的第三个自己:心灵我

@心灵不孤独 2016-03-25 14:24:10

“没有觉知者但觉知正在进行,没有观察者但观察在发生”这就是开悟状态

----------------------------- @不笑不行阿 2016-03-25 15:56:00

无相

----------------------------- 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我必须坚持用自己的语言

@十八子李 2016-03-25 14:49:47楼主你开悟了吗?或者你只是在开悟的路途里转圈子?我坚持认为人来世上生活就是一种修行,妄图在扎实修行方法之外寻找捷径的人才会一味的、刻意的去追求开悟。

这就像是基础不牢,你却想立刻寻求突破一样---你所谓的开悟就是一段禅宗公案:它确实可以让你看到修有所得的境界,但是只给你看一眼,看得非常恍惚,它只给你感受一刻,感受得那么不实在----但是,它没有给予你那个境界。

别转圈,不论圈里还是圈外......

----------------------------- @不笑不行阿 2016-03-25 15:58:24

更像那抹回事,我迷茫了

-----------------------------

语言是思维的衣服,衣服乱了,正是思维混乱的外在表现,思维混乱正好说明心灵没有苏醒

@archangel_s 2016-03-25 22:14:15所谓四禅八定,五眼六通。观止就是禅定。

向修炼人致敬!

多积德,勤修炼,永不再入轮回!

-----------------------------

我不知道人有没有自己,但我知道人有第三个自己,我只说我体验到的,或许真有轮回,等我证到之后我自然会分亨,我还在路上,未到终点

@archangel_s 2016-03-25 22:14:15所谓四禅八定,五眼六通。观止就是禅定。

向修炼人致敬!

多积德,勤修炼,永不再入轮回!

-----------------------------

更正一下,正确的表达是我不知道人有没有轮回,笔误,见凉“我思故我在”惊讶了几百年,其实黑格尔只是证到了第二个自己而已,实在不必大惊小怪,他一生也未能遇见第三个自己:心灵我?为何如此难,原因就是第三个自己是透明的,是隐形的。但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第三章我见证了父亲的开悟时刻我父亲患有老年糖尿病十多年,去年三月份因为糖尿病引起的多种并发症紧急住院,在医院住了大约三个月后,转入高危病房,然后一个星期后,所有的医生和人类现今发明的所有最先进的医药已经无能为力了,医生们终于承认无药可救了。

医生宣布,我父亲熬不过一周,赶快接回家。

由于父亲顽强的求生欲望,回家后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坚持了 15 天,才离开这个他恋恋不舍的世界。

这 15 天里,我几乎是 24 小时寸步不离,我记得很清楚,回到家中的第四天晚上,昏迷中的父亲忽然神奇般地清醒过来,看看时间,是晚上 2 点半,而且父亲居然还能开口说话:“儿子,你怎么不把外面的人招呼进屋坐。”我抬头看看窗外,没有人,于是问:“外面是谁呀,爸爸?”

“外面是我。”我在此慎重声明:本人没有任何杜撰、没有任何故弄玄虚,只是真实客观记录当时与父亲最真实的对话,我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我坚持分享我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体验的东西。

其实在这次对话之前,我早已经确切了解到人类的确是除了身体和精神之外,还有第三样东西的存在,有些人称之为灵魂,人的身体只是一个房子,父亲的身体早已经千苍百孔,他的灵魂离开自己这座危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这么晚了,你在外面干什么?”我没有一丁点的害怕,我迫切希望与父亲的灵魂来一次深层次的对话。

“我打算去旅游。”父亲的语言很清晰,很空灵,不像是从身体里发出来的,而且折磨父亲多日的剧烈疼痛好像已经停止了。

“你一个人去吗?”“还有你奶奶。”奶奶已经与2014年8月1号去世。

传说中一个人要离开人间,阴间有亲人来接,也大概是真的了。这是另外一种讽刺:历史常常是人为杜撰的,而传说恰恰是真的。

“你要去哪里呢?”

“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不回来了。”这是父亲的灵魂在与我告别。

“爸爸,你要不要准备点东西才出远门,衣服、零钱之类?”“我不需要了。”对于一个即将离开的灵魂,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出远门,还是带点钱吧。”

“我不需要了,钱财如粪土,孩子。”父亲一辈子把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此时此刻,父亲居然说“钱财如粪土”,这是一种纯粹的了解,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解脱。

活着的人有几个看得透“钱财如粪土”,为钱财,兄弟反目成仇者有之,夫妻对簿公堂者有之,正在活着的人远没有即将离开的人活得明白。这又是另外的一种讽刺。

“你不回来了吗?”我继续问。

“不回来了。”“留下妈妈,你放心吗?”我其实还想问:“爸爸,你还有儿女,孙子、外孙,你不留恋吗?”

“那已经不关我的事,那是你的事情。”我是家中的长子,父亲早在衡阳附一 icu 病房里,在我去探望他的时候已经交代清楚:在他离开后,母亲的一切——生、养、死、葬,都由我一个人负责,另外我还要帮助姐姐和弟弟,让他们过上更好地生活。

对于父亲这样的安排,我觉得自豪,因为我非常清楚,只有在父亲内心深处觉得他的大儿子有能力承担这一切的时候,他才可能做这样的安排。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句话“长子当父”,我在父亲无能无力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深刻领悟了这句话的内涵。/最终,我的所作所为,我想父亲会为我感到骄傲的:我承担了父亲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以及父亲在 icu 病房五天时间里,每天一两万的所有费用。

当然,在我内心深处,我为父亲所花费的任何费用,都是无怨无悔的,因为姐姐和弟弟经济条件相对来说会弱一些,我从来没有任何念头说希望姐姐和弟弟分担一些,我作为家中长子,我乐意去承担,这是为人儿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听了父亲这些语言,我很清楚地知道,父亲此时与我的谈话,已经不是平常的父亲,父亲此时此刻已经开悟了,虽然短暂,但是在经历与死神搏斗的三个月时间后,居住在父亲身体里的那个心灵苏醒了。

父亲此时此刻的语言,都是在心灵苏醒之后,心灵清晰地关照自己,周围环境发出的语言。

父亲是如此平静,从容,一改往日狂躁的心情,父亲继续说:“你要把你妈妈照顾好,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是你妈妈。”这句话,依照父亲的性格,平时是不可能说出口的,因为父亲属于超级大男子主义,几十年以来,一直都在欺负妈妈,根本就没有妈妈发表任何意见的机会。

第一次,父亲表现出对妈妈的公正,我知道,这时的父亲正处于开悟状态。

这里需要多说几句,很多人有种误会,以为智慧、宁静、从容、慈悲等品质是开悟的特征,其实不然,开悟本身没有任何特性,这些东西如慈悲、爱、宁静等还是属于大脑层面,只是人一旦开悟后,在开悟的关照下,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精神会表现得更好而已。

我仿佛强调: 开悟就是当下的觉知和关照而已。

开悟就像一面镜子,当我们的身体来到镜子面前,看到脸上脏兮兮,我们自然会去洗脸,当我们的思维来到镜子面前,看到自己的思想狭隘,自然会嘲笑自己一样。

开悟就是那个质检员,时刻检阅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精神,从而会让我的身体和精神呈现出更好品质。

我和父亲的对话大约半个小时,之后父亲再次陷入昏迷,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一个即将离开的人就是一个彻底解脱的人,因为他是真的知道,很多东西他再也抓不住了,在他意识到他什么东西都抓不住的时候,一定有某一个时刻来临,那个时刻就是他真正开悟的时刻。

我说过人的一生都会有机会开会,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谓大师,佛陀只是他们停留在开悟的状态时间比凡人要久一些,无他。

“我说过人的一生都会有机会开会”应该改为“我说过人的一生都会有机会开悟”请仔细阅读这段话“这里需要多说几句,很多人有种误会,以为智慧、宁静、从容、慈悲等品质是开悟的特征,其实不然,开悟本身没有任何特性,这些东西如慈悲、爱、宁静等还是属于大脑层面,只是人一旦开悟后,在开悟的关照下,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精神会表现得更好而已。

我仿佛强调: 开悟就是当下的觉知和关照而已。

开悟就像一面镜子,当我们的身体来到镜子面前,看到脸上脏兮兮,我们自然会去洗脸,当我们的思维来到镜子面前,看到自己的思想狭隘,自然会嘲笑自己一样。

开悟就是那个质检员,时刻检阅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精神,从而会让我的身体和精神呈现出更好品质。”这段话是重中之重,也是所有的核心所在。能理解这段话,你离开悟不远了。

我必须得承认,

你这样说有部分正确的成分

每一个修行的人都走在不同的路上,

因此每一个人路上的风景会不一样

然而

开悟是每一个修行人的必经之路,

是一个每个修行人中途聚集的一个客栈

这个客栈是一样的

没有不同

至于开悟之后,

大家还能走到哪里

后面还有怎样的风景

我不知道

我只说我知道的

我只说我体验到的

@润丰 abc 2016-03-26 19:09:17不在于外,尽在其心,开悟就是自己内心真正领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领悟,这个话题不太好说,只有自己理解才是自己的开悟

----------------------------- 我必须得承认,

你这样说有部分正确的成分

每一个修行的人都走在不同的路上,

因此每一个人路上的风景会不一样

然而

开悟是每一个修行人的必经之路,

是一个每个修行人中途聚集的一个客栈

这个客栈是一样的

没有不同

至于开悟之后,

大家还能走到哪里

后面还有怎样的风景

我不知道

我只说我知道的

我只说我体验到的我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我坚持分享我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体验的东西。

其实在这次对话之前,我早已经确切了解到人类的确是除了身体和精神之外,还有第三样东西的存在,有些人称之为灵魂,人的身体只是一个房子,父亲的身体早已经千苍百孔,他的灵魂离开自己这座危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润丰 abc 2016-03-26 19:35:37看到 13 楼时,发现楼主与十八子李,多多少少有点火药味道。原谅我的冒昧,同时原谅我的错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做法,有时不一定非得要说出来,当把自己想法与做法表现出来时或许就是一个错误。

----------------------------- 我觉得您的想法和做法很美

另外一种方式

与您的想法不一样的方式也很美

分享何尝不美呢?

@闲话吹灯 2016-03-26 19:50:33开悟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愚蠢的人只看到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了骆驼,他没有看到之前大量的功德的积累,修持的艰辛。

腹中空空,却虚谈什么开悟,梦耶?醒耶?

----------------------------- 亲爱的您就在梦中,

那个客栈离您还非常遥远。

不是舍弃,而是忘记,干净彻底忘记

@心灵不孤独 2016-03-25 14:24:10

“没有觉知者但觉知正在进行,没有观察者但观察在发生”这就是开悟状态

----------------------------- @不笑不行阿 2016-03-25 15:56:00

无相

----------------------------- @心灵不孤独 2016-03-26 12:31:02

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我必须坚持用自己的语言

----------------------------- @spa8907 2016-03-26 21:09:14

支持你“坚持用自己的语言”继续表述!!

-----------------------------

亲爱的,这句话是借用的,天下万物皆可为我所用,有些已经到过心灵客栈的人,也会写一些客栈见闻,如果我觉得写得好,我也会借用几句对于开悟状态的心灵我,还有一种非常方面的理解方式:那就是心灵我其实就是一个隐形人,一个透明人,他每时每刻都在跟随身体我,精神我,只是身体我,精神我没有察觉而已。

当下觉察即可顿悟,便完成了跳跃。

@闲话吹灯 2016-03-27 11:30:34像楼主这样的,开悟不见得,但是离着魔不远了。

真正开悟了是不能说的,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还要保任,就是这种境界不要丢失,要巩固加强。

另外,悟也分大悟、小悟、领悟、彻悟,不知道楼主悟了个什么东西。但肯定不是大悟彻悟,也不会是理悟、事悟,顶多是对人事的领悟。或者是内心的和心里加上肉体的偶然喜乐。离大彻大悟远矣!修行之前是助行,包括持戒、做善事功德,有人把这个看轻了,其实助行是最重要的。没有助行,就没有正行。有了助行才能发起正行,初步的第一步就是轻安,不但内心清净安乐,身体上走路轻飘飘的,舒服无比,身体好像鸿毛,轻灵无比。请问楼主,你轻安了吗???!!!

-----------------------------

我始终没有见到第三你在说话,你可以再抄十万字的佛经,那依然还不是第三个你,只是第二个头脑的你,与第三个自己相遇最大的障碍正是顽固的大脑,大脑不死,心灵不现。

所有的大师,所有的经书都仅仅是牵牛的绳子,而不是牛本身,然后 99.999%的修行人,手里捧着一大堆绳子,以为那就是一头牛,而且还特别喜欢拿着自己手里的绳子去做标准,不符合他手里绳子标准的一概否定。哈哈哈,可笑极了!

第四章: 开悟就是找到第三个“我”在哪里?开悟一直都被无数修行人当做最高的成就,并且将开悟赋予了无数多神奇的特性,仿佛一个人一旦开悟,便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便能够上看一千年,下看一千年。

其实不然,开悟其实什么也没有,开悟最终的结果只为寻找那个一直跟随我们的透明人、隐形人而已。

人一直都是由三个“我“组成,身体我,大脑我和心灵我。

身体我很容易找,因为看得见摸得着,这个人长的帅不帅,身材好不好,身体是不是很健康,一看便知,因此绝大多数世人都把时间花在喂养身体我上面,吃喝拉撒成了他们一生最主要的追求。

大脑我也很容易感知,我们学习、我们讨论,我们思考、我们辩论、我们高兴、我们生气,都是很容易被感知的,那个念头在头脑中升起,我们很容易抓住。因此一部分人在满足物质需求后,开始追求精神的升华。

唯独第三个我很难找到。

何也?

因为第三个我——心灵我是透明的,是隐形的。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是也。

佛又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此两句,不知难住了多少修行人,苦苦修行,苦苦参悟,最终不得要领。

绕来绕去,始终停留在大脑层次的理解,以为通过大脑的理解,便可以参透其中奥秘,其实这样越努力,越迷失。

因为心灵是没有大脑的状态,企图通过思考、通过比较、通过分析、通过讨论、通过记忆、通过背诵、通过熟读经典,就觉得自己可以找到心灵我,恰恰是努力的方向错了,大脑越努力,最后越纠结,因为大脑如何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大脑只要一动,就是“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这样不就是走进了死胡同吗,心灵要的是“无”,但是大脑一运作就是“有”,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根本无解。

放弃一切大脑的努力,立即杀死大脑,心灵马上就呈现出来。

问题是如何杀死大脑呢?

如何达到没有大脑的状态呢?禅宗大师们最喜欢的两种种游戏就是:第一,制造混乱,制造不合逻辑的情景。

因为大脑能够理解符合逻辑的事情,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大脑就会短路,大脑就会死机,在大脑短路和时机的那一瞬间,大脑就暂时休眠了,心灵就有机会出现。

禅宗大师喜欢玩的第二种游戏就是当头喝棒,在弟子们完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突然之间做出荒唐的举动,大脑来不及反应,猝不及防,此时大脑也会死机。与第一种游戏效果一样。

我们不妨看一则禅宗公案:马祖禅师到怀让禅师那儿学道,每天都坐禅,而且很用功。有一次怀让禅师问马祖:“你坐禅是为了什么?”马祖说:“为了成佛呀!”怀让就拿了一块砖磨了起来,马祖觉得很奇怪,问他磨砖做什么?怀让说:“把它磨成镜子。”马祖很是疑惑,说:“磨砖怎能磨成镜子呢?”

怀让答:“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又怎么成得了佛

呢?”/你看,这就是师傅在制造一个荒唐的情景,让徒弟看到完全不合逻辑的地方,从而让徒弟有机会放弃大脑,那怕只有一秒钟。

成佛也好,开悟也好,不在于坐。在于能否放弃大脑,没有执着、没有挂碍,不在于坐的姿势好不好、坐得久不久、腿痛不痛,这是毫不相关的。

如果像马祖那样不断地打坐,马祖可能成不了马祖,也开不了悟。一旦他明白砖头磨不成镜子,打坐也成不了佛,对打坐的执着就放下了。

第三个我很难直接描绘,但不是不能描绘,打比方、象征、类比、讲故事等都是非常好的方法。

一旦找到第三个我,其实会让人很失望,如果之前怀有很高的期待,一定会失望。

第三个我是透明的,无色无味、无形无影,没有任何特异功能。

第三个我只是当下的“不观照的观照,不观察的观察”,因为第三个我的苏醒,就像一个严格的质检员,认真观照每一句说出口的话,每一个闪过头脑的念头,从而赋予了我们说出去的话和头脑中出现的思维不同的品质而已。

也就是第三个我的苏醒,在客观上能够让第一个我——物质我,第二个我——精神我表现得更好,而这里的难点在于:第三个我并不提出任何改正的建议,他只是一束光,三百六十度照亮思维的误区和思维的狭隘,从而让思维自己去做调整而已。

第三个我只是一面一尘不染的镜子而已,他很安静,只是当下反应和观照,无他。

@闲话吹灯 2016-03-28 09:44:28

楼主在这里故弄玄虚,山吹海哨。

开悟是必须有绳子做标准的,古代大德开悟都是要经过师傅严格认证的,正所谓扣三关,要反复的验证,在你眼里开悟没有什么标准、尺寸,随自己怎么说都行吗!另外,参禅打坐就能开悟吗?开悟是需要修持的,按照佛教的方法,就是持戒、修持功德,做善事呀。

古代大师怎么开悟,持戒做苦工,去看看六祖传以及这些大师的传记,那个不是持戒、吃苦磨练出来的。

另外,开悟之后是不允许......

----------------------------- 亲爱的,你好多规矩啊,好多条条框框啊

亲爱的,你好多师傅啊,好多过程啊

亲爱的,你好多情绪呀,好多脏话啊

亲爱的,你好辛苦啊

第三个我只是当下的“不观照的观照,不观察的观察”,因为第三个我的苏醒,就像一个严格的质检员,认真观照每一句说出口的话,每一个闪过头脑的念头,从而赋予了我们说出去的话和头脑中出现的思维不同的品质而已。

心灵是没有大脑的状态,企图通过思考、通过比较、通过分析、通过讨论、通过记忆、通过背诵、通过熟读经典,就觉得自己可以找到心灵我,恰恰是努力的方向错了,大脑越努力,最后越纠结,因为大脑如何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大脑只要一动,就是“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这样不就是走进了死胡同吗,心灵要的是“无”,但是大脑一运作就是“有”,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根本无解。

作者:润丰 abc 时间:2016-03-26 19:35:37看到 13 楼时,发现楼主与十八子李,多多少少有点火药味道。原谅我的冒昧,同时原谅我的错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做法,有时不一定非得要说出来,当把自己想法与做法表现出来时或许就是一个错误。

--------------------------------

@十八子李 2016-03-28 12:25:08理越辩越明,辨明道路,才可以循道而往。道法三千,佛门八万四千法,修行路径不同,结果也不同。

你要度世,我要度人,他要度己,结果都是看破某种因由,得到不同证果。

我之所以和楼主交流,乃是想看见大千。这是交流,不是一边倒的争论。

----------------------------- 赞同,在我这里,一直都没有争论,只有寻找,

我看找不同的观点在我眼前飞舞

看着他们是从哪里飞出来的

然后又消失在哪里

这个过程其实很有意义

我也特别欢迎,持有不同观点的人

世界需要不同只要不像上面“@闲话吹灯”这位老兄,带有太多情绪,太多脏话

任何不同都值得尊重。

@archangel_s2016-03-2522:14:15所谓四禅八定,五眼六通。观止就是禅定。

向修炼人致敬!

多积德,勤修炼,永不再入轮回!

----------------------------- @心灵不孤独2016-03-2612:39:51更正一下,正确的表达是我不知道人有没有轮回,笔误,见凉

----------------------------- @ren398540882 2016-03-28 13:14:23楼主,你一方面宣布你已经开悟,一方面不知道人有没有轮回,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吧。徒弟问百丈死后去哪里,百丈说,我知道我去哪里,你知道吗?这说明开悟之人在这点上是不糊涂的。

----------------------------- 开悟之后,其实没有任何神通

只是多了一束光而已

只是多了一个“我”而已

百丈说,我知道我去哪里

其实去哪里还重要吗?

肉体会腐烂

精神也会消失

心灵自然会离开

因为身体只是个房子,房子倒塌啦

精神和心灵自然会离开

@闲话吹灯2016-03-2809:44:28

楼主在这里故弄玄虚,山吹海哨。

开悟是必须有绳子做标准的,古代大德开悟都是要经过师傅严格认证的,正所谓扣三关,要反复的验证,在你眼里开悟没有什么标准、尺寸,随自己怎么说都行吗!另外,参禅打坐就能开悟吗?开悟是需要修持的,按照佛教的方法,就是持戒、修持功德,做善事呀。

古代大师怎么开悟,持戒做苦工,去看看六祖传以及这些大师的传记,那个不是持戒、吃苦磨练出来的。

另外,开悟之后是不允许......

----------------------------- @ren398540882 2016-03-28 13:28:13虽然我不知道楼主有没有开悟,但是阁下的论点也不是无懈可击。就禅参打坐来讲,虽有磨镜一说,但是那是跟顿悟比较而言的,没有人断言禅参打坐就不能成就。佛祖开始说他自己就是从禅定入门最后成就大法的,具体参看楞伽经。

我觉得佛教的开悟是一种生命对宇宙的体验,这样的体验就必定包含在日常对诸法接待之中,吃饭喝水,无不不包含开悟的境界,只是被根尘污染,凡夫感觉不到吧了。所以,从这个道理上讲,只要方法正......

----------------------------- 唯一的区别是:开悟后, 看人生一切犹如梦中 ,他是一个旁观者而已,处处自由未开悟者,将人生一切当做真实, 他是一个深深陷入其中的人,没有自由@闲话吹灯2016-03-2809:44:28

楼主在这里故弄玄虚,山吹海哨。

开悟是必须有绳子做标准的,古代大德开悟都是要经过师傅严格认证的,正所谓扣三关,要反复的验证,在你眼里开悟没有什么标准、尺寸,随自己怎么说都行吗!另外,参禅打坐就能开悟吗?开悟是需要修持的,按照佛教的方法,就是持戒、修持功德,做善事呀。

古代大师怎么开悟,持戒做苦工,去看看六祖传以及这些大师的传记,那个不是持戒、吃苦磨练出来的。

另外,开悟之后是不允许......

----------------------------- @ren3985408822016-03-2813:28:13虽然我不知道楼主有没有开悟,但是阁下的论点也不是无懈可击。就禅参打坐来讲,虽有磨镜一说,但是那是跟顿悟比较而言的,没有人断言禅参打坐就不能成就。佛祖开始说他自己就是从禅定入门最后成就大法的,具体参看楞伽经。

我觉得佛教的开悟是一种生命对宇宙的体验,这样的体验就必定包含在日常对诸法接待之中,吃饭喝水,无不不包含开悟的境界,只是被根尘污染,凡夫感觉不到吧了。所以,从这个道理上讲,只要方法正......

----------------------------- @闲话吹灯 2016-03-28 13:56:32楼上的,修行中有一句话,不知道你听到没有,修行是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再说,六祖大师在寺庙做杂工就是苦行,木讷大师房子拆了盖、盖了拆也是苦行,都是从境中磨练出来的。为啥现代流行净土宗,古大德说现代人心粗境细,另外,净土宗修行简易、不出偏,稳定的很,而且是横超三世,最是对症现代人的。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