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无时不刻都将整个存在反射清清楚楚
他不说话
不发表任何意见
他只是观看,觉察
他只是映照
他照亮大脑狭隘的地方
他照亮大脑黑暗的部分
他观照周围一切
他是一束强烈的白光
周围一切在他面前
根本无法隐藏
无法伪装
当然这片树叶也是透明的
@西月了 2016-04-01 20:13:10看 lz 经历好像是在被人顿喝的时候体会到了开悟的境界,但却没能继续保持和进步。如果能如禅宗所要求的,在此时长养圣胎,保持住这种状态,继续精进,还可有更高成就。但 lz 好像又慢慢退回到大众生活中了。虽然在认知见解上契合禅宗,但毕竟还不是实证。若 lz 能精进用功,相信不用多久就可得到实证,世间也可多一位善知识。
另外,不知道当时棒喝 lz 的是谁,此人很可能是已开悟之人,能明了 lz 当时的状态,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 lz 顿悟。不知道 lz 是否认识此人,有空很想去拜访一下。好久没上天涯,自己账号不知道怎么上不来了,借人账号回个贴。
-----------------------------
您说得非常正确,我自己完全明白现在的状态就是大众生活的状态,与当时的状态完全不一样,我目前可以进入当时的状态,但不能停在那个状态,一眨眼就退回到现实。但我知道有这种状态的存在,也切身体验到那种状态的个中滋味,很难用人世间的语言描述,因此我只能用比喻,用像佂,讲故事。那个人现在山西。
@心灵不孤独 2016-03-30 17:28:04要把事情弄复杂,我可以把一个杯子写出 10 万字
----------------------------- @生死相伴盛衰循环 2016-03-30 23:04:44楼主!你先别忙着写 10 万字了!我求你给我写的10 个字你还没回我呢!
----------------------------- @心灵不孤独 2016-03-31 14:52:15人类社会中贫穷与富有的现象你如何解释?
还有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到哪里去?
宇宙有没有边界?
人生有没有轮回?
我们可不可以回到未来或者过去?
英雄能不能改变 历史 ?
古老文明是否存在?
宇宙中是否有外星文明?我的答案都是:由梦境材料组成的元素,一切皆有可能。
在另一个层面,哪来的贫穷,哪来的富贵?
----------------------------- @生死相伴盛衰循环 2016-04-01 21:24:11
----人有富穷如同树有枯荣----
你什么时候悟透了这句话什么时候才能算是开悟!开悟是一个人的思想最为理性的状态!就是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的状态!不是任谁都可以开悟,可以知天命的!要视乎个人命运所处的阶段,入世之人没可能开悟,出世之人才有可能,也只是有可能开悟!至于你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恰恰说明了你还没到那个境界!
-----------------------------
我说白云,你说米饭,我说河水,你说板凳,我说美女,你说尿布。
本贴本是一面照妖镜,高低自现,好坏自明。
若是执着一念,永不得翻身
@一之门 2016-04-03 16:46:01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尽净,正信调直。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万年。
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
极大同小,不见边表。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
信心不......
-----------------------------
用最简单表达就是这两句话“没有观察者但观察正在进行,没有觉知者但觉知正在发生”很多觉得一旦达到开悟状态,就是一切皆无的状态,其实不然
开悟状态的“无,空”其实并不是一切都没有,而是有某种“无”的存在,观照一切,反应一切。
这很难理解,但就是这种状态。
开悟状态时,我们非常敏锐,大脑没有任何念头飘过,但是周围一切都能即刻反应,就是那句话“物来则应,事过不留”描述的状态。
@xq6518 2016-04-05 06:16:19楼主把儒释道高深的理论通俗化了。所谓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佩服,不知楼主高寿?
----------------------------- 我一直希望通过本帖,让更多人更容易找到“第三个自己”而已。
@397600048 2016-04-04 08:40:54
若开悟,一切都是佛法。
若未开,一切当机法皆是佛法。
成佛须有无数劫的善根修行成就为基础
若不以经,我佛讲那么多干甚?
若以经,佛又何言,无法可说?
悟后的人也是吃喝拉r>
-----------------------------
《金刚经》里面到处都是一边肯定,一边否定的话,为何如此,因为佛陀其实一直都是担心后来者执着一念,所以必须否定一切。让大脑没有一个可以留恋的地方。
但是开悟又不是一切都没有,明明有个“存在”在哪里观照,在那里反应。
困难的地方就是这个“存在”是透明的,是无形的,是无色无味的
没有重量,没有大小
任何大脑能够感知的元素都不存在
所以否定的是大脑
肯定是心灵存在而已《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究竟什么意思?
——
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时间概念
在心灵状态下
没有了时间,空间概念
何来过去,现在、未来
当下就是永恒
@xq6518 2016-04-05 14:16:51
三个我:物质、精神、灵魂。佛家讲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阳明心学讲良知。本来面目和良知都是我们灵魂的别名。楼主认为当否?修行方法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不思善不思恶。
-----------------------------
修行法门无数,最重要是反观,每时每刻观照所言所行所思,话一出口,立即观照,久而久之,形成习惯
@一之门 2016-04-05 22:05:55万物负阴而抱阳,第三个自己的说法在对立性上不够彻底
-----------------------------
所谓的第三个自己只是个方便的说法,实际上是某种“存在”,因为这个存在用语言很难表达清楚,为了便于理解,借用一个概念而已。
这第三个自己可以有很多名字如“那个”“这个”或者干脆就叫做“嘿嘿”“呵呵”
甚至是“屎尿屁”未尝不可。
@一之门 2016-04-05 22:23:22任何事情,都需要从对立面寻求,站在一边谈都是不靠谱的,没有思考,就不存在所谓的不思考,只有不断的思考,才有第三个自己的出现,思考得越深邃,第三个自己才越稳定
-----------------------------
在第三个自己的状态,没有所谓的对立,没有所谓的好坏,没有所谓的高低,一切分别都消失了,那是一种完全的包容,一种完全的无限。
分别心是完全的大脑状态
@一之门 2016-04-05 22:34:05所以说第三个自己只不过是个幻觉,真的不思考了,又哪来第三个自己
----------------------------- 如果继续在大脑层面思考、理解、寻找
永远不得见“第三个自己”第三个自己与思考毫不相关,思考的越多,大脑越是发达,而大脑恰恰是心灵之门的障碍,当大脑非常发达时,这座坚固的壁垒将会将自己与心灵永世隔绝。
@一之门 2016-04-05 22:05:55万物负阴而抱阳,第三个自己的说法在对立性上不够彻底
-----------------------------
第三个自己不是阴,也不是阳,而是完全的包容二者,根本没有对立状态,他不是某种可感知的存在。
这是最困难的地方,请仔细领会:
当你有任何观念发生时,第三个自己立即消失了当你放下所有的思考,所有的甄别,所有的努力的时候,第三个自己出现了
心灵好比是被海水隐藏的岛屿,大脑就是海水
唯有海水退去,小岛才会出现,
当海水出现,
心灵便被掩盖
大脑和心灵永远不可能同时出现而世人总是努力在大脑层面去理解,去发现,寻找心灵
犹如海水总是遮盖小岛一样
怎么看的见
当看不见时
请不要粗暴地否定第三个自己的存在
小岛就在海水下面
那不是幻觉
而是存在
第十章大脑不死心灵不现(上)精神病,一个多么可怕的名词,然而这却是几个世纪以来人类最无知的定义,这个世界其实没有精神病,被我们定义为所谓的精神病患者只不过是他们的思维和情绪被困在某一个狭窄的空间里暂时走不出来而已,他们只是一时的执念,他们只是一群暂时被困在大脑世界里某个狭窄角落里的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目前绝大多数心理医生也是生活在大脑层面的人,他们自己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精神病患者,只不过他们生活的大脑空间稍微宽敞一些。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大脑层面的人,都是某种程度的精神病,区别只在那个空间的大小。
打个比方就是:被我们称为精神病患者的,他们居住的可能是地下室只有 3 个平米大小的笼房,精神病医生可能居住的是三房一厅,普通大众居住的大约就是 2 房一厅。所有的区别就是那个空间的大小,但是层次却是一样,大家都在精神层面,大脑层面,当我们嘲笑那些所谓的精神病患者时,殊不知,我们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
本文就探讨什么是大脑世界,什么是心灵世界,我将亲自带你去心灵世界走一遭,因为我去过那个地方。
大脑世界是一种知道、一种累积,一种记忆;大脑世界里一切东西都是陈旧的、过去的,大脑是一个知识仓库,是一个人生经验的百货超市。
而心灵世界是一种信任,一种流动、一种洞察,心灵世界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当下,当下一切都是鲜活的、活泼的、灵动的。
心灵世界与大脑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大脑最擅长的就是分析、总结、归纳,然后企图去理解,大脑最擅长逻辑和思考;而心灵是一种当下的反应、一个观照、是一束光,大脑世界的一切活动都在心灵之光的照耀下遍体通透。
心灵不遵循任何逻辑,也没有逻辑,心灵与大脑是完全相反的两个世界。
大脑世界是混乱的,纠结的,是相互矛盾的,大脑不可能不纠结,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两颗相同的大脑,不同的大脑有不同的知识,不同的经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传统、不同习俗。地球上遍地都是不同的大脑、到处都是固执的大脑。
所以大脑之间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而心灵世界是清澈的、单纯的、流动的,心灵从不记忆,因为心灵不需要记忆,心灵是当下的反应,是一面一尘不染的镜子,是清澈透明的湖水,心灵从来不累积任何东西,心灵是一种即刻反应,是一种物来则应,事过不留的当下观照,心灵只是反应,即刻反应,心灵世界就是一个片刻接一个片刻,完全活在当下,他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未来,它只属于当下。
所以心灵世界是轻松的,因为没有任何负担,没有任何垃圾。
这对于那些从来没有这种体验的人来说,从来没有跨进心灵大门的人来说,这种状态实在是太陌生了,几乎很难理解,甚至无法理解。
但心灵的确就在那里,不管你了解还是不了解,他就在那里,它只属于那些跳进他怀抱的人。
心灵世界属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相对高级的世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还有心灵世界的存在,这样对绝大多数众生来说,就有很大的困难,如果你压根就不知道有心灵世界的存在,那你如何探索你的心灵,你又如何成长你的心灵?因为不了解某样东西,甚至压根就不知道某样东西的存在,你如何去开发他?又如何去发展他,这很困难。
企图用大脑去分析心灵,去理解心灵那是徒劳的,根本不可能,大脑不可能理解心灵,两个不同世界人如何沟通,而且这里的关键恰恰是:大脑必须停止一切思考、停止一切分析,停止一切企图理解的努力,大脑必须彻底安静,彻底死掉后,心灵世界才会出现。
这一点,大脑很难接受,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看不见心灵世界的出现,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大脑太努力了,以为通过大脑的思考和分析就可以进入心灵世界,就可以了解心灵世界,这是缘木求鱼,方向错了,越努力,离目标越远。
进入心灵世界恰恰需要的是不努力,不折腾,进入心灵世界必须抛弃大脑所有的努力,大脑必须彻底休息,彻底安静,不能有一丝念头,因为心灵就是没有大脑的世界。
这是一件让人几乎绝望的事情。但是对于那些去过心灵世界的人来说,却易如反掌,就在当下立即马上可以进入心灵世界。
我见过太多两眼空洞,内心绝望的道士、和尚和那些自称很有修为的修士,他们其实什么也没达成,他们停留在大脑的世界里,没有任何进步,他们困在大脑里,那个突破,没有发生,那个锐变没有发生。
他们被困住了,找不到方向,他们继续努力,结果越来越远。
第十章大脑不死心灵不现(中)我父亲死后,家里长辈要求请和尚为父亲念经超度,和尚来了,见到我就跑了,因为我一瞬间就看透他们了,他们是假和尚,他们身上的那个跳跃根本就没有发生。
于是我自己为父亲念经,我为父亲念落地经,何谓落地经,就是处理好父亲生前担心任何事情,而且做得比父亲要求的更好。
心灵与大脑天生就是一对冤家,他们势不两立,心灵就像大海中的隐藏在海水中的岛屿,唯有海水退去,岛屿才会显现,海水就是大脑,岛屿就是心灵。
看得见海水,岛屿就是被淹没状态,岛屿露出来,海水必须退出。
一个消失,另一个才会出现,他们不可能同时出现,大脑至始至终都是一个干扰,大脑越努力,好比海水涨得越高,心灵就越藏得更深。
我走过这一条路,所以我很熟悉这一片海,我知道在某一片海水之下的确存在一个神秘的岛屿。
我们看一则故事,帮助领会:有一个小沙弥跟随一个师傅修行了好几年,他一直有个怀疑,怀疑心灵世界的存在,因为几乎所有的修行都是针对心灵世界而修炼的,于是,某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问师傅:“师傅,我一直有个怀疑,我不相信有心灵世界的存在,这就是我这几年没有长进的原因,因为我怀疑是否有那么一个叫心灵世界的存在?”小沙弥有问题很正常,怀疑心灵世界的存在也很正常,毕竟这个所谓的心灵世界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小沙弥一直很困惑,也因此他一直没有任何突破。
修行绝对是一场信仰的革命,没有信仰、没有绝对的信任是不可能有突破、有锐变的。
就像一颗橡树种子,如果不相信自己可以长成一颗参天大树,他将永远只能是颗种子,只有彻底地信任,然后奋不顾身地投入大地的怀抱,只有这样锐变才会发生,奇迹才会发生,这棵橡树种子终究是可以长成一棵大树的,原来的种子必须死去,新的生命才会开始,这就是两难所在,种子永远看不见自己成为橡树的那一刻,因为在这之前,种子必须死去。
如果在锐变之前自己根本就看不到自己锐变后的那一种状态,又如何勇敢地去行动,所以除了信任没有第二个办法。
上升到心灵层次也是同样的道理,上升到心灵层次,大脑必须死掉,彻底地死掉,否则永远也见不到、体验不到心灵世界的无限美景。
小沙弥一直停留在大脑层面,他的大脑一刻不停都在运转,他在怀疑,怀疑就是大脑的标志。
师傅没有说话,把小沙弥带到一间非常黑暗的房间,告诉小沙弥,房角有一块石头,小沙弥不相信,他说:“师傅,屋子这么黑,我看不见,我不相信角落里有石头。”师傅点燃一只蜡烛,屋子里立刻光明起来,东边屋角放着一块大大的石头。
很多东西并不是你不相信,他就不存在。相信是大脑的诡计,需要很多的证据,很的多见证人,大脑才愿意相信,而心灵是信任,信任是绝对的接纳,信任是一种跨越,一个跳跃,中间不需要证据和见证人的过渡,是直接融入。
这就是我们上升到心灵世界面临的巨大的困难:我们一直习惯了由大脑主宰我们,我们被大脑统治了很久很久,我们已经变成了大脑的奴隶,我们太依赖我们的大脑了,如果大脑不发出指令,我们根本就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第十章 大脑不死 心灵不现(下)我们如何翻身变成大脑的主人呢?这太困难了,奴隶翻身做主人,这是一个伟大的颠覆,这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实现的颠覆。
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大脑本身就是一个干扰,一个障碍,只有绕开大脑,才能进入心灵世界。
干掉大脑,让大脑死掉、让大脑休克,让大脑停止一切,心灵立刻就显现了,就这么简单。
去过心灵世界的所有师傅都有一个非常简便的办法帮助后来者干掉大脑:那就是人为地制造混乱、制造荒谬,创造一个完全不合逻辑的契机,让后来者的大脑在某一瞬间短路。
大脑一旦遇到无法思考的事情、一旦遇到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大脑就会短路,大脑就会休克,在大脑短路和休克的瞬间,心灵会出现,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心灵世界有一个短暂的瞥见,就像师傅点亮一盏蜡烛一样,当蜡烛点燃的那一瞬间,墙角的石头立刻显现,当大脑短路的那一瞬间,心灵就会立刻显现,虽然很短暂,但是有一个瞥见,这样至少我们有那么一个瞬间真正且感知到:心灵是确实存在的。
我们再看一个故事:有一个徒弟跟随师父很多年,徒弟很用功,但是没有用,一直没有本质上变化,有一天,天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他带着很多问题再一次去师傅的禅房,因为他一直在大脑层面用工,所以有很多问题,心灵层面从来不会有问题,这是一个很显著的标志,心灵层面一切都很清澈透明,一切都非常祥和宁静,心灵不会产生任何问题,只有大脑才会有问题,而且很多。
这个小和尚带着很多问题去找师傅,师傅正在静坐,那么的安详,那么的宁静,徒弟过来了,师傅开口说话了:“外面那么黑,进来吧。”外面那么黑是一个隐喻,是一个双关语,天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当然很黑,同时他是在暗示徒弟,你生活在黑暗中,徒弟一直在黑暗中,一直在无明中挣扎,师傅非常清楚,一个生活在心灵层面的人,师傅一眼就能看出来。
徒弟走进去,他不敢打扰师傅,静静坐在旁边,很久很久,徒弟坐不住了,夜已经很深了,他不想打搅师傅,他起身要离开,师傅再一次说:“外面很黑,我给你点一盏灯吧。”于是师傅把灯点亮。徒弟刚接过灯,师傅突然把灯吹灭了。
师傅吹灭灯火来得那么突然,来得那么不和情理,这太荒唐了,那一瞬间,徒弟的大脑一定会短路,这不符合逻辑,这简直太不可思议,徒弟无法思考,既然天这么黑,师傅给自己点一盏灯是符合逻辑的,但是点亮灯火后又立即吹灭,这不符合逻辑,脑袋无法承受这荒唐的行为,大脑无法思考这完全不符合逻辑的行为,于是大脑短路了。
就在徒弟的大脑一片空白的瞬间,他见到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他一直都在梦寐以求的——心灵世界,只要一个瞥见就足够了,因为他一直在寻找,现在他寻找的就在眼前,他内心所有的怀疑消失了,他顿悟了老师的一片苦心,在那一瞬间,徒弟升华了,那个锐变,那个跳跃发生了,他顿时泪流满面,感激不尽。
制造混乱、制造荒唐一直都是师傅常用的手段。
如果你懂,就能立刻领悟无数个看似荒唐不经的禅宗公案,师傅们几乎都用相似的手法。
无论是棒打、吆喝、吐口水,这只是形式上的不同,目的都是一个,让你那该死的大脑短路,哪怕只有一瞬间。
我也曾辛辛苦苦地一路走过来,我也遭遇过师傅的当头棒喝,附注:这个对我当头大喝一个传奇人物,后面有机会我还会提到她。因为我已经辛辛苦苦准备了三五年,那一声大吼来得正是时候。正是师傅的那一声大吼,直接将心灵世界在我面前展开,我直接跳进了心灵世界,我激动得三天没有睡觉,我像个疯子一样浑身发抖,泪流满面,我以自己最直接的体验,可以负责地说:请不要怀疑心灵世界的存在,如果有任何怀疑,那就是大脑进入了干扰状态,大脑一旦介入,一切便前功尽弃,心灵世界永不得见。
因为走过这条路,所以我很清楚,从我们的身体出发,我们会来到我们的精神世界,这个没有问题,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可以走到这个世界,而且目前这个精神世界已经非常拥挤,大多数人还在这个精神世界里结婚生子了,他们在精神世界生活的非常惬意,他们以为人生的终点就是那里,遗憾的是,他们错过了人生中更重要的下一站,那就是从精神世界出发,我们终究会到达下一个更加美丽的世界——心灵世界。
心灵世界就是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精神世界在心灵世界这面清澈的镜子面前,一目了然,心灵世界就是一束光,精神世界在这一束光的照耀下,通体透明,无处可藏。
从心灵世界看人生百态,一切了悟于心,精神世界里所有的苦恼、所有的困惑、所有的纠结只不是人类自己作茧自缚而已。
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重点:治疗精神病必须从心灵层面入手的根本原因所在。
从我们的身体出发,我们会来到我们的精神世界,这个没有问题,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可以走到这个世界,而且目前这个精神世界已经非常拥挤,大多数人还在这个精神世界里结婚生子了,他们在精神世界生活的非常惬意,他们以为人生的终点就是那里,遗憾的是,他们错过了人生中更重要的下一站,那就是从精神世界出发,我们终究会到达下一个更加美丽的世界——心灵世界。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