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h1998 日期:2016-02-03 15:10关于人民币和美元, 这篇文章讲得不错,讲了前世今生,还包含了对未来的一些预测。

卢麟元:分析人民币与美元的未来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2-03 15:33 现在经济的两大

特点:

货币法币化。 这个就是所谓印钞问题了如 卢 sir 的文章所言,人民币在现阶段,实际上是美元的兑换券。

金融杠杆化。 简单说法,就是借钱。

由于金融杠杆化,经济的走势类似一个 左脚踩右脚,实现阶段性飞升的现象。

分析投资或者投机机会,最主要的就是 金融杠杆化这块了。

哪个市场 有潜在的/必须的 加大杠杆化 的行为或者趋势,这个市场就可能很火。这就是做多的机会。

哪个市场 有潜在的/实质性的去杠杆化 行为或者动作,这个市场就会出现价格剧烈向下波动的现象。 这就是做空的

机会。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2-25 13:32 近

期 有两个事件值得研究和关注:一是香港土地拍卖的事情。 不敢这件事到底是什么,但是正在一步步摧毁信心。

第二件事情,则更严重,鑫琦资产兑付危机这家公司的投资业务逻辑,就是利用金融手段 提前实现了“资产证券化”。 也就是说,有大量的理财类资金直接进入了 房地产零售市场(不是消费者买走了,而是被这些金融理财公司买走了)。 而这类资金出现危机。

这些公司,每一个都是潜在的雷曼兄弟。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2-25 13:39 鑫琦资

产 的商业模式:

从房地产商那里购下大量房屋,房地产商承诺一年后以高于 20%的价格回购。

鑫琦资产 向投资者销售年投资回报率为 13%的理财产品。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2-25 13:50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资产明细》显示,鑫琦资产目前共有 17 个项目,总价合计 21.23 亿元,项目均分布于二线城市,以郑州、西安两地为主。

郑州、西安两地房价过去一两年呈现下跌态势。百城价格指数显示,西安市 2014 年以来房价整体呈下跌趋势,2016年1月样本均价6406元/平方米,同比下跌4.39%。

郑州房价则在近两年变动较大,2013 年均价年增长超过 20%,达到9700 元/平方米,2014 年至 2015 年上半年间价格回落明显,

最低跌至 9000 元以下,2015 年下半年才略有回升。

从《资产明细》来看,鑫琦资产多数位于郑州、西安两地的房产单价超过万元,以上述资产中总价最高的建正东方中心为例,其项目单价为 16000 元/平方米。根据搜房网数据,该项目本月出售评估价仅约 10000 元/平方米。

关于实际资产,鑫琦资产方面称,经内审,公司资产完全可以覆盖掉投资者的资产总额。经侦已邀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资产进行真实性、可偿性的审计,审计结果将会及时公布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2-25 13:53

@jh1998 2016-02-25 13:32:28

近期 有两个事件值得研究和关注:一是香港土地拍卖的事情。 不敢这件事到底是什么,但是正在一步步摧毁信心。

第二件事情,则更严重,鑫琦资产兑付危机这家公司的投资业务逻辑,就是利用金融手段 提前实现了“资产证券化”。 也就是说,有大量的理财类资金直接进入了 房地产零售市场(不是消费者买走了,而是被这些金融理财公司买走了)。 而这类资金出现危机。这些公司,每一个都是潜在的雷曼兄弟......

-----------------------------

这样的金融管理公司,大量利用了金融杠杆 进入了房地产行业。

一旦一个破产,清算。会带动整个链条的变动。 挤兑->卖资产->资产价格下跌->.... 作

者:jh1998 日期:2016-02-26 20:27鑫琦暴露了问题的严重性,而链家这样规模的就属于雷曼时刻。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3-17 23:15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44355967.jpg{EIMAGE}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3-22 23:02091”,“楼房出租,出卖,150XXXX1048”。这里的房价在 2012 年能达到每平米 4000 多,如今已经跌至每平米 多,仍然无人问津。“这些房子都闲置的,没人要。”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3-22 23:03

双鸭山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3-22 23:07在 2012 年,一个刚进矿里的工人每月工资可以开到 5000左右,但在 2016 年 3 月,这些工人要通过上街和堵铁路才能拿到属于自己的酬劳。

日期:2016-03-22 23:09

当现金流断裂时,曾经高价的东西一文不值。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3-23 21:48经济的逻辑很简单。煤矿,石油,钢铁。房产,逻辑都是一样的。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3-23 21:51关于一线城市的房屋。早已经不是供求因素。而是经济下下行,资金无处投资,外逃前的最后一波乱串。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3-23 21:57和一线城市房产乱串一个类似的例子。商铺,甚至一条街在突然根本没人租的现象之前,房租一定是一直往上走的。

不是生意好做,而是实在没事做,不甘心的资金都试一把,直到不甘心的资金耗干为止,突然再怎么降价都没用人来租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3-23 22:03

垂死之前的挣扎,会表现出无比巨大的力量。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3-30 19:46

【一季度 300 城市土地成交总面积环比锐减 52%】CRIC研究中心今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一季度,CRIC 监测的300 个城市经营性用地供应同、环比跌幅均超 6 成;成交面积同比降 28%,环比锐减 52%;成交均价同比大涨 26%,环比微跌 3%。..

日期:2016-04-18 09:23 “温州续费”的

事情,只能说呵呵。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4-24 18:48

http://v.ku6.com/show/jgh7pNbFxgDyVSaZELAosw...html

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 by Ray Dalio这个非常不错, 把经济运行中的最核心原理讲得很通俗易懂。

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GDP 实际上是交易的总和。

来了这个帖子,多学点东西吧。

未来不会太平。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4-24 19:05 一声叹息,

搞政策牛,牛垮;

搞互联网+, p2p 成通天骗局;搞电子商务,可知核心问题在于 分配严重失衡,而不是经济运行效率不高放开二胎,降社保费率,何其晚也。楼市急崩,影响远

比其他要大很多。

南辕而北辙,

无远见,不坚决,不果断,南辕而北辙,何其悲也。日期:2016-05-18 11:40经济危机的本质是 贫富悬殊差距过大, 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搞东搞西,南辕北辙。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5-29 11:52上一次残酷的供给侧改革,靠的是二战时的飞机,大炮。

但那时经济体并没有巨大的债务及杠杆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6-18 21:20

不在一线跑动的人,是不会了解严重程度的。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7-04 12:14

连跌 11 个季度!新加坡楼市创史上最长连跌纪录新加坡楼市连续 11 个季度下跌,创下有记录以来最长下跌周期。为了防止楼市泡沫再起,新加坡政府仍不愿意放松施行七年的严控政策。

浮躁还是冷静,过把瘾就死还是长远打算。 差别就是那么大。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7-10 11:53

@工地搬砖哥 2016-07-04 19:07:48楼大,多出来说两句,等房崩,估计还的两三年!

----------------------------不会的。

人类经济史上,涉及人数最多,动用杠杆最强的泡沫。

几乎所有的杠杆要素,末梢都在断裂,以月为单位,以加速度的方式从末梢开始断裂,那里能够支持多久。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7-30 08:24免费的,才是最贵的。中国 32 个省会级城市,600 个地级市,3000 个区县级。在媒体里,你只能看到几个城市的单边信息。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8-30 21:05教父是公众人物,不会把话挑得太明,作为精明的商人,用脚投票去了东莞。还存希望的企业去了更远的河源,赣州等地。剩下更多的,就干脆只拿资本炒炒。然并卵,盘子太大,一旦开始下跌,神也拖不住啊。 去年要是有能力,就慢

牛了。楼市顺势下来。现在么,呵呵。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8-30 21:17国运,取决与国民的平均素质。几年后,不要唉叹。通向地狱之路,是大家一起铺设的。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8-31 11:50重申一点:特大城市是泡沫最大的区域,那里来那里去。

大城市之所以成为大城市 是一种现象,而不是根因。

大城市不会跌的结论, 是有一个前提假定的:大城市永远是大城市,它的相对地位不会被改变。

经济终究是人的活动,更准确的说法:是经济人的活动。

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经济人之所以 聚集在大城市,是 外部环境以及竞争的一种结果。

当外部环境以及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时,经济人会选择用脚投票。

典型 案例: 底特律 曾经是特大城市,知道不?作

者:jh1998 日期:2016-09-13 10:17 看到一些有意思的

数据,记录下来。

2015 年末深圳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78 万亿,虽然深圳市统计局宣称增长幅度只有 15.6%,然后,作为一名高度敏感的数据狂,我毫不犹疑的就点开了深圳 2014 年的统计公报,从中查到了 2014 年末的深圳的存款余额数据:3.74 万亿。这么一算,2015 年,深圳的存款余额暴增了足足 2 万亿,增幅高达 54.5%!这个数值真是匪夷所思,实在是难以置信。足足两万亿的资金潮,在一年内涌入深圳,这足以改变一个城市的生态,让整个城市的资本市场陷入疯狂。

我们必须注意到另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这 2 万亿的存款余额的增加,是纯粹的净增量,并非是银行加大放贷力度类的资金杠杆行为引发的资金虚增。2015 年深圳的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3.24万亿,较2014年的2.79万亿,只增加了 4500 亿罢了。

3、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9-13 10:18,在这两万亿的钱潮涌入深圳的同时,深圳的实体经济也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兴旺表现。

虽然统计局号称 2015 年的 GDP 增幅达到了 8.9%,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但是作为制造业高度依赖出口的港口城市,深圳 2015 年的出口规模萎缩了 6%,这还不是第一年萎缩了,2014 年的出口规模就萎缩了 7%。对比广州,2015 年广州的出口还有 13%的增长呢。

至于消费方面,深圳更是一塌糊涂。2015 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仅 2%,恨不得得还没跑赢通胀率。2 万亿的钱潮涌入的结果,也就是推高了房地产这类资产价格,令深圳居民为了每个月的按揭贷款疲于奔命,再也没钱拿去消费。

比较有趣的是各类消费的增减幅度,家用电器下降 2%,通讯器材下降 2.9%,所以华强北的生意不好做了。

而降幅最大的一种,居然是体育娱乐类消费,降幅高达51%。可见处于房价焦虑之中的深圳人再也娱乐不起来,也不愿意做健身了。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9-13 10:20

数据需要对比才说明问题,在全国范围内,2015 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也有 10.6%,虽然这增幅是历年最低值,让经济学界相当不满意,认为中国的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太小,但总比深圳的那若有若无的一点增幅要大得多。这时候我们当然也还要拿广州出来做对比:2015 年广州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也还有 11%呢。

整体来说,2015 年深圳经济的主要特点,可以用“萧条下的钱潮”来概括。实体经济那是一片萧条,工业领域的数据难看得要命,工业企业的主营收入增幅竟然只有 1.3%,你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这事。也就是第三产业中的金融和地产行业的数据稍微好看点。金融这事就不多说了,两万亿的新增资金潮,带来了 2543 亿的增加值,增幅高达 16%;而房地产业增加值 1627 亿,增幅 17%。单单这两项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加起来4170亿,就占到了深圳2015年17502亿GDP的24%。这两个产业的增加值较 2014 年的增量合计为 492 亿,而深圳2015年的GDP较2014年也就是增加了1500亿,这么一看,金融和地产加起来,对深圳 GDP 增长的拉动作用,竟然高达 33%,足足三分之一。至于看起来很美的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行业,创造的增加值只不过 756 亿,连房地产业的一半都没有,根本谈不上啥支柱型产业地位。

作者:jh1998 日期:2016-09-13 10:232016 年 2 月,深圳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快报显示,存款余额5.92万亿,较2015年末的5.78万亿,只增加了1400亿,这增幅较去年已经大大降低。中央对于地下钱庄的打击越来越彻底,资金借道深圳出关也越来越困难。

作者:jh1998 日期:2016-10-10 12:4911:37【五部委:允许进城落户人员有偿转让宅基地】财联社 10 日讯,国土部、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举行《关于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国土部规划司副司长周建春表示,《实施意见》要求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结合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要求,允许进城落户人员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宅基地,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通过整理复垦,增加耕地面积。(一财)(来自财联社 APP)

或许会迟到,但该来的总会来。

作者:jh1998 日期:2016-11-17 10:56以四万亿开始的、以堆高债务为主的无效率投资,投入到了无法产生国际竞争力的行业, 虽然暂时稳定了就业。

但是,时至今日,一地鸡毛。

一个巨大的机会,结果竟然自己挖个大坑。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2-14 17:09@jh19982013-04-1821:26:23

2、何时开始跌。

如果市场的参与者都是“谢国忠”们,那么价格的拐点应该早于商品供需转折点(相对过剩),也就是要早于 2010年。然而,很遗憾,不是,这个市场的参与者是普通大众,(尤其是丈母娘和女人)。现阶段,中国普通大众具有一个特色:无知而不求知,从众随大流,按照习惯行事。尤其是丈母娘和女人,这不是要骂人。孔夫子说过“唯小人与女子,难相处也”,小人,指小孩,无知、情绪化是也。犹太人也

知道并......

----------------------------- @天府软件园 2016 2016-12-30 15:18:48都已经 2016 年底了,楼主说好的最晚 2015 年呢?

脸疼不疼,不疼明年接着打脸好不好?

----------------------------- 有很多人,不喜欢逻辑,只喜欢结论。

影响经济的运转因素很多,但是基础逻辑都是简单的道理。

你非要问多久,

我与人有两个赌约:

2009年还是2010年,与人赌约“2015年12月31日,二胎放开。”1000 元的一顿饭局, 别人给我 1 万倍的赔率,我胜了。 今天看来不算啥,但是 2013 年初 CCTV 还是检查计划生育不动摇。 没人相信我会赢。

2010年还是2011年,与人赌约“2020年12月31日,深圳红树林边的房子一千美金每平方”,1 万元的赌约,还是1 万倍的赔率。

赌约当然是个笑话,我输得起,别人赔不起啊。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2-14 17:17

我国外汇储备的最高峰是在 2014 年上半年公布的 3.99万亿美元,到 2017 年初 已经跌破 3 万亿。这还是在各种抵抗,各种手段都使出的背景下。

还能抵抗多久??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2-18 12:56

@jh1998 2016-11-17 10:56:54以四万亿开始的、以堆高债务为主的无效率投资,投入到了无法产生国际竞争力的行业, 虽然暂时稳定了就业。

但是,时至今日,一地鸡毛。

一个巨大的机会,结果竟然自己挖个大坑。

-----------------------------

毫无疑问,华为是中国内在修为最优秀的企业(没有之一,BAT 这种东西,更多依赖于国家政策保护,简单说是防火墙),华为的问题是由于早年的利益分配机制没有退出机制导致了大量的既得*利益层沉淀,二是业务方向选择出现重大失误。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2-23 16:05

@skeleton216 2017-02-23 14:45:402015-2016 上海不是腰斩,而是又翻倍了。神奇的国度。

----------------------------这不是神奇,这是可怕。

这是实业无处投资,就去投机炒作以及外汇出逃留下的尸体的必然结果。

现在的形式下,除了外用 放开农村宅基地买卖 这种猛药, 内用遗产税、财产税、反垄断法平衡贫富悬殊之外。

已无药可医。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3-10 09:34 人大代表:应扩大

宅基地流转范围

------------------------------------------

宅基地 目前可以抵押贷款了, 人大是吹风会,宅基地可以自由买卖的步伐加快了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3-16 10:22 冰山的底座已经

融化完毕。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3-16 10:53

@天府软件园 2016 2017-03-16 10:39:07

楼主唱跌 4 年了,不过没玩消失,这一点还是不错滴

----------------------------- 为什么要消失? 人类历史最大的泡沫即将破灭,这种大戏不看岂不可惜。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3-21 09:35

偶然之间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淘宝司法拍卖案例(深圳),非常有意思。

大人,此案必有蹊跷。有几个有意思的地方:炒房没有通过银行系统,而是民间借贷,年利率 18%。

也就是说除了官方的 M2 外,不在 M2 统计之内的民间借贷非常大。

欠 5600 万,被查封了 22 套,这些房产按照目前的目录价约为 1.8 个亿左右。

按照正常的逻辑,有 1.8 个亿的资产,在被追债5600 的时候,最终却被查封、拍卖。这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资金锻炼,另一种就是根本卖不出去。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3-21 09:35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71408645.png{EIMAGE}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3-21 09:57 这个案例还有很

多有意思的地方: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身份证号码, 炒房客来自广州市天河区, 借钱者来自潮州地区。

法院判决是2017年1月份。也就是纠纷实在2016年中, 也就是 所谓 深圳房价最高峰之后。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3-22 08:52

18%的年度资金成本,再加上交易成本。 需要年度房价上涨 30%才能够有利可图(含风险考量)。

呵呵,去年 P2P,高回报理财产品。其本质都是建立在自我拉升及炒作的流沙塔之上。

资金链的断裂看样子不会是个案。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3-22 09:42 从这个案例里面:目录价约 1000 万的房子, 目前租金基本在 13000 每月(蛇口区域,都是鬼佬租房,一般人都知道,鬼佬的房租比国人贵 1 倍), 回收成本,需要 770 个月回本。

那么合理的租售比:国际通行是 100-200 个月之间(这个租售比对应的是国际通行的低贷款利率)。 按照中国的贷款利率,如果按照中国目前的贷款利率,这个合理的租售比应该更低。所以....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3-23 10:33这些年,总有人无数次的问我,你说的事情怎么还没有兑现。我总是回答:快了。原本就是做中长期预测,难以定位到某一个具体的时间。

但是一般来说,泡沫破灭总是只需要一个点,某一个环节资金链断裂就可以了。

在房地产泡沫这个大链接里面: 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炒房客、个人。

地方政府:债务-被逼加大土地投放。

中央政府:被逼收银根,(加息、缩表)。

炒房客:这个上面有例子了。

个人: 失业, 不得不卖掉仅有的二套房或者一套房,回到故乡。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3-23 10:36 关于个人: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具体情形和保障措施,并提出实施要求。

这是不是 二十年前的味道? 多么熟悉的声音。

二十年前尚有 沿海城市的外企、私企可去,今天这帮人能去哪里??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3-23 10:42二十年前,虽然几百块的南下打工路费有人都需要靠借,但是好歹没有贷款啊。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3-23 10:45 关于央府:如果这世界真有阴谋论的话,那么美联邦政府是当真无愧的高手, 干翻一个个老二。

一声叹息。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3-24 09:16央行 8 措施严控北京房贷:离婚一年内贷款按二套房执行

----------------------------------------------- --------- 与时间赛跑,未必赛得过。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3-24 09:18

2013 年时,如果顺应市场规律,不加大杠杆,泡沫不会搞这么大。局面就不会这么失控。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3-27 09:11

泡沫破灭的案例:

辉山乳业以 2.81 港元的价格开盘,11 点 30 分突然大幅跳水,盘中最低跌至 0.25 港元,跌幅一度超过 90%,中午收盘时以 0.42 港元报收,最终收... 传闻,其董事长挪用 30 亿开发房地产,结果被套。

浑水公司几个月前发布报告,论证辉山乳业价值归零。

结果市场并没有立即认可。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3-30 09:20 @月满西楼

790624 2017-03-30 09:07:07

现在还看不到崩溃的迹象,

----------------------------- 呵呵。

不太关心经济吧? 迹象到处都是了,是大幅下挫的现实还没有发生或者还没有被报道而已。

个人不太喜欢用崩溃这个词,太感性,太不定量。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3-30 21:27

@jh1998 2014-05-28 13:20:13时至今日,不管作为还是不作为,已经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泡沫破裂了。

然还不同的政策,结果在于泡沫破灭,所引发的后果。

对这个国度而言,贫富悬殊过大的现实,如果伴随大规模的失业,后果很严重。

如果我是决策者。当务之急,是迅速冻结二手房交易,大规模启动郊区别墅建设。让疼小一点。

-----------------------------

现在才开始采取 冻结二手房交易措施(北京、广州相继冻结商住房、限购限贷基本是冻结措施)。晚了些。

为了就业,也为了给富人有点念想(不至于冲击外汇市场),更紧迫的事情就是 大规模启动郊区别墅建设了。 就业稳定了,泡沫破灭不是太坏的事情,反而可以降低制造业成本,部分恢复国际竞争力。

这整个动作一定要快,慢了就成了大乱局。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4-12 12:24 近期英国汇丰银行一项针对 9 个国家的调查发现,中国七成“千禧一代”名下有房,比例居全球首位。老外的数据比较较真。

----------------------------------------------- ------------------------------ 已经一网打尽了。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4-12 12:37根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汇丰银行对全球 9 个国家约9000 名“千禧一代”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千禧一代”有房比例最高,达 70%。其余国家排名如下:墨西哥(46%)、法国(41%)、美国及马来西亚(均为 35%)、加拿大(34%)、英国(31%)、澳大利亚(28%)和阿联酋(26%)。

----------------------------------------------- -----------------------------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4-12 12:38中国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8年出生)也就是36到19

岁人口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4-18 10:40 @天府软件园

2017 2017-04-15 14:45:13

这脸打得。。。啪啪啪

----------------------------- 拉倒吧,背负超自身能力债务的,基本都被死神盯上了。作者:jh1998 日期:2017-04-19 10:32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73353556.png{EIMAGE}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4-19 10:33

第一轮拍卖无人报名, 打 8 折继续拍卖。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4-28 09:31 @听说这个用户很

好 2017-04-26 09:11:36

路过,召唤楼主

----------------------------- 没有什么可说了。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5-02 10:03

@听说这个用户很好2017-04-2609:11:36

路过,召唤楼主

----------------------------@jh1998 2017-04-28 09:31:53

没有什么可说了。

----------------------------@jh1998 2013-04-05 20:47:47原帖标题,按可比价格,2015 年底前腰斩,2020 年再次腰斩。这个结论不做任何修正。

----------------------------- @h武22017-04-3020:04:19你四年前说的鬼话是对的?你还要脸吧。20年房价只有13 年房价的四分之一?只有白痴才会这样看问题。

-----------------------------

2015 年国家战略:慢牛, 结果客观规律决定了,崩了。

2015 年无奈又启动房地产,更高的杠杆。 不崩?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5-02 10:28

@听说这个用户很好2017-04-2609:11:36

路过,召唤楼主

----------------------------@jh1998 2017-04-28 09:31:53

没有什么可说了。

-----------------------------@jh19982013-04-05 20:47:47原帖标题,按可比价格,2015 年底前腰斩,2020 年再次腰斩。这个结论不做任何修正。

----------------------------@h 武 2 2017-04-30 20:04:19你四年前说的鬼话是对的?你还要脸吧。20 年房价只有13 年房价的四分之一?只有白痴才会这样看问题。

----------------------------@jh1998 2017-05-02 10:03:46

2015 年国家战略:慢牛, 结果客观规律决定了,崩了。2015 年无奈又启动房地产,更高的杠杆。 不崩?

----------------------------- @h 武 2 2017-05-02 10:18:48500 多个城市房价一起下跌?每个城市位置、行政级别、扩张速度,还有很多因素都是不一样的。全部突然价格都是原来的四分之一?文盲才会说这样的话。

----------------------------- 统计学上,当然用指数。

跟股市一样,大盘崩了,不排除个别的还涨了呢。然并卵。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6-17 07:45美元四次加息,咱硬挺着,但是作用不大,毕竟货币基金已经年化四个多点了。金融机构没有便宜钱来继续支持了。

作者:jh1998 日期:2017-06-17 11:08

@听说这个用户很好2017-04-2609:11:36

路过,召唤楼主

----------------------------@jh1998 2017-04-28 09:31:53

没有什么可说了。

----------------------------@jh1998 2013-04-05 20:47:47

原帖标题,按可比价格,2015 年底前腰斩,2020 年再次腰斩。这个结论不做任何修正。

----------------------------- @h 武 2 2017-04-30 20:04:19你四年前说的鬼话是对的?你还要脸吧。20 年房价只有13 年房价的四分之一?只有白痴才会这样看问题。

----------------------------四年前的逻辑错了?

四年钱,本想给股市上杠杆,结果崩了。 无奈再次启动楼市杠杆,今天还可复加?

不继续加杠杆,供需早已经逆转。 不破?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