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前不同的是,此次企业和个人的处罚信息均被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同时个人被实施“关注名单”管理。
在国外收益比国内收益高的时候,“聪明的资金“就会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想办法外流以争取更高的收益,但资金外流会对国内造成紧缩效应,加剧债务问题。
从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可以看到,截至 2018 年 6 月,净头寸为 1.7 万亿美元,这是中国真正的资产。
而负债的最大科目是外商直接投资,按照国际收支管理规则,外商投资资金随时可以无条件兑换成外币并撤离。
2015年9月份开始至2016年3月末,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下滑,显示资金外流,央行随即加强了逆周期的管理,国内部门换汇管理事实加强,防止形成共振。
2018 年 3-6 月,国际投资头寸表显示,外商直接投资下降 1163 亿美元,其中实体部门下降 1037 亿美元(头寸表,负债,1.b 项)。
而商务部数据显示外商实体部门直接投资在 3-6 月间增加 338.1 亿美元,一增一减显示外商实体部门直接投资至少流出 1375.1 亿美元。
央行随即开始严打国内部门非法换汇行为,加强逆周期管理。
2383 楼
作者:gz111678 日期:2018-12-12 18:19
我仅仅从逻辑分析一种趋势,破七是必然,维持难度越难越大。
3-6 月间,明面上,外商资金流走 1300 多亿。
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国内实体盈利下降是共识,还维持高汇率后果显然利于。。
来自
2388 楼
作者:gz111678 日期:2018-12-15 10:08
投资就是赌国运?国运之争,厘清国运构成
凭栏欲言凭栏欲言昨天
文:凭栏欲言
老子曰“大道至简”。
就像智能系统,如此复杂,本质却仅是 0 和 1 组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衍化中繁花迷眼,却再难觅“一“。
有时候,是“道不轻传,法不贱卖“,在传承中遗忘了本质。
有时候却不是,一个新的解读并不一定是深度,还可能是假扮深度,更可能是骗你入局。
投资就是赌国运——巴菲特
巴菲特是一位爱国的投资家(当然是爱美国),他多次表达出这个观点,也曾以全副身家押注美国经济增长前景。
问题是,国运是什么?以笔者这种标准直男思维,难以接受这种没有逻辑的虚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幻名词,更想找出国运一词中蕴藏的内涵。
注:下文为笔者所构思之国运内涵,或有不到之处,敬请留言指教。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各种解读中掺杂了有意无意的定向引导,乱花迷眼,真真假假,本质难寻。
然而万物幻生幻灭,唯有进化永恒。
或者应该从进化角度来捋一捋,觅得那个“一“。
进化的本质就是“生存和繁衍“,“适者生存,强者繁衍“。
人将生存所需要的物资称之为“财富“,聚拢更多财富是生存和繁衍的保障。
“追寻财富“是人类社会进化的本质动力。
财富来源于两个方面;自身创造,或抢掠(对应抢掠的是储存与保卫财富)。
在人类“追寻财富”历史的所有时间段中,创造与分配、抢掠与保卫从未分离。
人类个体能力不强,人类的强大之处在于人的群体协作能力。
群体组成了国家。
作为个体如何维持本国之内的竞争优势(争取更多财富),和作为国家如何维持对外的竞争优势,分别成为人类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社会进化的内部竞争压力和外部竞争压力。
而国家的进化之路——就是国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个人命运依附于国运。
这决定了人类社会内外进化压力又需以外部压力优先。
阻碍了经济发展的政权、体制、法律、道德,最终会在进化竞争压力下被淘汰。
抢掠与保卫,是基于双方实力评估,付出一定成本博取更大收益的渠道,仅仅涉及财富的转移,却没有创造(后文将抢掠与守卫简称为冲突)。
冲突盛行为一些武力强盛的个人或国家提供了财富快速积累的渠道,对外冲突可以增加强国的竞争优势,然而如果群体内部冲突盛行却从三个方面消弱了外部竞争力;1)2)3)内部冲突中投入的财富成本永久消失。占用了本可用于创造财富的机会。打击了受抢掠一方财富积累的热情。
有效减少内部冲突,就可在外部冲突中取得优势;
反之,内部冲突盛行,部分个体或阶层虽会从冲突中收益,却会消弱整体国力,招致外部抢掠,最终被淘汰。
经济政策致力于创造财富,是经济学着力研究的方向。
而执政政策、暴力机构、法律、道德、舆论、对外政策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等致力于解决冲突。
两者互为依存,难以独力发展。
好的经济政策致力于激发创造财富的活力;好的执政政策致力于消除内部冲突,防止内耗,形成对外竞争优势。
评判经济政策、执政政策、道德、法律、外交是否好的标准是统一的,即是否有益于群体竞争力(国运)提升。
例如通过保护私有产权,个人保卫财产的投入就可以减少,释放的生产力可用于创造新财富,这是好的经济政策。
法律通过保护弱者,遏制了强者通过冲突抢掠财富的欲望,减少了对群体财富积累的损害,这是好的法律。
通过道德约束也可以达到同样效果。
外部竞争进化型
当一个国家外部压力较大时,既得利益派阻碍改革的阻力较小,当政政权在制定政策及法律时,会优先考虑减少内部冲突,激发经济活力。
这时,有益于群体进化的好的法律、好的道德会慢慢完善。法律的权威性也会得到确认,法律的权威性有利于最小的成本解决内部冲突,最终都指向提升本国实力,提升在对外冲突中胜利机会。
好的政策使得国家逐步形成外部竞争力,激发对外抢掠,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消灭没有改变的国家或政权。
欧洲大陆并不算大,一个小小的地区却分为多国常年征伐,外部进化压力驱使欧洲各国想办法解放内部生产力,保护产权激发保家卫国的同仇敌忾,法律、政权发展趋向于减少国家内部冲突损耗。
内部竞争进化型
而当一个国家外部压力较小时,当政政权却会更多的利用国家机器为自身谋取冲突利益(不创造财富,仅仅转移)。
坏的法律出现,执政方利用法律强征财富,甚至有法不依,内部冲突成本大增,道德滑坡,经济下滑。
随着时间的推移,执政阶层群体扩大,阶层不创造财富仅转移财富,民众负担加重难以承担。
这时即算没有国家外部压力,内部阶层之间也会出现以冲突手段获取财富的动力,多数人阶层会利用冲突血腥掠夺当政阶层。
而当多数人阶层成功后,一小部分人又会窃取革命成果,继续新的循环。
中国历史上长期是周边最强大的国家,外部压力较小,长时间处于内部竞争进化,有利于群体进化的法律法规、产权保护等推进极慢。
所制定规则长时间用于维护统治阶层利益,影响了群体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进化程度(国运)的提高。
在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中国尚处于封建时代。
二战后的抢掠趋向
二战后,世界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西方国家长期处于对外竞争进化,表现的更为适应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美国建国时全盘接受了西方体系,却又没有形成庞大的既得利益派阻扰改革。
而中国历史中长时间处于内斗,对外竞争尚需适应。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和资本的积累。
直接武力化的抢掠行为因其投入成本过于高昂,逐步在消失,但仍然是最根本的决定性力量。
利用金融资本实现隐蔽性对外抢掠行为在增多,金融收割和贸易战等非暴力冲突增多。
事实上,金融资本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抢掠,因为其并不创造财富,而仅仅参与财富的分配。
从群体进化角度看;
金融对内的过度发展是一种坏的政策,其遏制了群体内财富创造的热情,驱使人人都希望以金融手段掠夺他人来参与财富分配,是一种内耗手段,不利于群体进化。
但金融对外掠夺却增加群体财富,是有利于群体进化的。
马克思曾经预言资本主义制度不可持续,但西方资本主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义国家却维持至今,西方制度之所以能维持,即在于其资本的对内掠夺已转向于对外掠夺。
对外掠夺是有利于群体进化的,从而顺应了群体进化的大势。
房地产业身上的金融属性,仅能对内,不能对外,无法形成对外抢掠实力,是一种内耗,对任何国家来说都只会消弱国力,是一种典型的影响群体进化(国运)的逆流。
而美元的世界货币化是对外抢掠的武器,抢掠能力的实现来自于美联储的货币潮汐。
其输出货币购入财富,再利用金融收割使货币回流,从而实现抢掠他国财富,增加本国实力。
金融抢掠的最根本的保证仍是武力,没有武力威慑的金融抢掠相当于给别人送钱。
欧元、日元连武力都没有谈何世界货币地位,也没有能力对整个世界发动货币潮汐,不外乎是补充美元收割期美元回流过程中世界货币的缺乏,防止世界贸易返回金本位而已,随时会面对美元的收割。
想要有个稳固世界货币地位,首先要有武力冲突中想抗衡的能力,其次有对世界发动货币潮汐的能力。
输出货币即输出需求,发动货币潮汐对应需要本国强大的内需能力提供支持,而货币回流又需金融战能力提供支持。
2408 楼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
作者:gz111678 日期:2018-12-16 19:33
外汇局局长: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
澎湃新闻
23 分钟前?·?澎湃新闻官方网易号
已关注
?
潘功胜 资料图?
来自
2417 楼
作者:gz111678 日期:2018-12-19 11:19
经济周期伴生抢掠周期,中国经济将如何破局?
凭栏欲言凭栏欲言昨天
文:凭栏欲言
引文: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当地时间 12 月 13 日刊载题为《“五只眼睛”是如何炮制扼杀华为的行动的》的报道。
该报道详细披露聊西方情报组织“五眼联盟”联手策划打压华为内幕。
该报道指出,“五眼联盟”成员国曾在 7 月举行过一场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秘密的晚宴,讨论如何封杀华为。
在那之后的几个月里,参与晚宴的国家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发起了一场阻止中国技术巨头华为公司为它们的下一代无线网络供应设备的行动。
而这一对中国越来越强硬的姿态因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温哥华被捕而达到高潮。
经济周期与抢掠周期
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是从财富创造方向来解释的;
经济繁荣多是新技术(研发或引进)引发的固定资产投资高峰;
投资带来需求和新工作岗位——劳动生产率提升——更高收入——更高消费需求——刺激投资——投资消费双高带动经济发展。
而经济步入衰退期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产能过剩;
减少投资——投资带来的需求消失——关停产能——裁员——降薪——消费需求下滑——继续关停产能——消费投资双下滑拉动经济下滑。
自 1825 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开始,平均每间隔十年左右,经济危机便会爆发一次。
然而,伴随经济周期同步发展的还有一个抢掠周期较少得到重视。
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
当资本投资于实体创造财富回报率不足时,资本就会过剩,资本逐利天性会导致资金脱实向虚,炒作各种生活必需品和金融资产抢掠财富(不通过创造,仅转移别人创造的财富),群体内部矛盾加剧。
内部矛盾加剧降低了群体竞争优势,与其让资本对内抢掠徒然内耗,不如让资本投入对外抢掠,谋取战后收益。
战争就会出现,这是进化的规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中军事领域战斗仅是表象,战争打的就是资本,战争中投入的资本是为了博取战后收益,战争也可以看成一种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活动。
由于战争中投入的资源永久灭失,风险巨大,过于剧烈的战争即使胜利,战败方的财富也已消耗殆尽,难有收益。
对失败方的战后管理也是胜方头疼的问题。
二战后,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一国内过剩资本可以投入国外经济活动博取收益,资本过剩后不投入战争即对内抢掠的现象得到缓解,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矛盾虽未消除,但已得到缓解。
对外输出过剩资本,有两种方式;
1)利用资本缺乏国的土地红利和人口红利(土地红利涵盖空气、水源、环保容纳量、矿产、粮食等一切依附于土地的东西),创造财富,博取回报。
2)不创造财富,仅通过炒作金融资产(股汇楼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房等)价格、对外贷款等方式,参与财富分配,可统称做金融抢掠。
随着全球经济领域合作逐步深化,全球经济周期越发同步,资本对外输出在经济繁荣期更倾向于共同创造财富,在萧条期却倾向于金融抢掠,但两者同时存在。
抢掠周期与经济周期叠加共振,群体进化占优方会抢掠群体弱势方,从而对冲经济周期。
例如,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之时,美国反而保持了较高经济增速。
而弱势方被抢掠,危机加深。
随着世界经济运转日渐复杂,被收割方又会收割别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缠杂不清。例如日本遭受美国资本收割却又对外输出资本赚取收益。
人类已经是地球霸主,人类群体之间争夺对蔚蓝星球的掌控权而竞争进化已成为进化的主要压力。
对于人类来说,相比于个体的进化,社会组织形式、制度、科技、文化等群体因素进化的更为迅速。
进化的通过为群体积累更多财富形成对外的竞争优势。
累积财富的方式有两种;创造和抢掠。笔者在上篇文章中详细解释过。
个人命运依附于群体,个体激励目标应该符合群体的目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标(即群体财富积累形成对外优势)。
群体内部抢掠盛行,无疑会遏制群体财富的创造,道德会约束内部抢掠,使个体激励集中于创造从而与群体目标一致。
但道德并不会约束群体的对外抢掠,群体对外抢掠有利于群体财富积累。
对外不道德行为只需要冠以国家利益之名便具有先天的正义性,便能得到群体内最大的呼应,如特朗普可以光明正大的喊出“美国优先“,道德(也可称为正义、舆论等)对国家之间抢掠行为钳制度较低,更多只是赤裸裸的利益。
这是进化使然。
而进化压力又分层级;
个人——内部阶层——国家——价值观共同体——人类整体。
层级越高越重要;优先解决高层级进化压力的同时,兼顾低层级进化压力是进化的规律。
例如;人类面临生存危机是必须要全体人类协力共度,否则毁灭。
当没有人类整体生存压力时,价值观共同体就会形成对其他价值观共同体的进化竞争,例如美苏争霸。
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
当价值观共同体之下又有国家之间的进化竞争;
国家之内又有不同阶层利益的进化竞争;
阶层之内又有个人之间进化竞争。
当更高层级进化压力大时,低层级就必须符合整体利益,内部需以创造财富为主,而非抢掠。
违反进化规律的群体或体制就会被淘汰。
在国家进化竞争中淘汰最为常见,历史上由于阶层对立而亡国的例子举不胜举。
原因就是利益阶层顽固维护自身利益,抢掠其他阶层,社会风气不着重于创造财富而惯于对内抢掠,进化压力次序颠倒,从而被淘汰。
“五眼”遏制华为是其一种表现,是“价值观共同体”的对外进化竞争,只要存在进化竞争,就是必然。
世界和平虽久,但群体进化竞争从未消失,“对抗”也从未远离。
是合作还是对抗(共同创造财富还是掠夺),也不过仅仅是哪个渠道可以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
在合作可以更好的增加财富积累时,对抗弱化,“大事化小”,即算有争端也会互相让步。
而反之,“小事化大”或者“无中生有“。
由于国家之间道德钳制极低,与其谴责别国的不道德,不如想办法破局。
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而破局的唯一出路,即在于提高自身群体的进化优势。
提高群体进化优势,也不外乎两条路;
对内,抑制抢掠,重视创造;制度、法律、政策、道德等引导个体与群体的诉求一致,遏制内部抢掠,减少内耗,引导创造创新,增加群体财富。
对外,创造与抢掠同步发展;
以投入产出比决定创造优先还是抢掠优先。
对内的金融、及房地产身上金融属性,皆属于对内抢掠属性,阻碍群体进化,而金融对外抢掠则不同,有助于群体进化。
美国等开放的金融市场以机构为主要参与主体,美国金融机构通过把控关键资源价格、对外贷款、资金投入国外股汇债楼等金融资产,以多种方式抢掠国外财富,增加群体财富累积,为国内居民资本博取收益。(也存在一定比例的对内抢掠)
日本则偏向对外输出资本参与国外财富创造过程,增加群体财富。
香港、伦敦是金融城市,典型的金融对外抢掠增加群体财富。
由于对外资本输出回报集中于少数从业者手中,这部分人群有强烈的被服务欲望,有统计一个华尔街从业人员可以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带动四个服务业就业岗位,从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最终反哺母国经济发展。
中国尚未形成金融的对外抢掠实力,对外实体投资也未成规模,尚没有优势行业对内反哺,难以指靠第三产业发展拉动中国经济(较多专家认为中国未来靠服务业,笔者难以认同)。
与美国是金融机构对外抢掠不同,中国金融产业仍以对内抢掠为主,股市仍是散户市场,体现为国内机构抢掠国内散户的财富。
“中国的三千多家上市公司利润,银行和房地产板块拿走三分之二,1774 个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利润比不上一个半工商银行。“——向松祚。
房地产业和银行为代表的金融对内抢掠显示中国国内仍以对内竞争进化为主,忽视外部进化竞争。
上市套现是最受追捧的造富概念,背后体现的是财富转移(抢掠)而非创造。
政策、法规、道德等没能遏制住对内掠夺, 甚至想反,由于金融体系已经大而不能倒,还要国家出面兜底金融体系,金融业赚取利润时为少数人赚取,发生的风险时无论引发政府怎样的的救援行为,成本必然由全民买单,无形中保护了抢掠行为,偏离群体进化目标。
以中国创新低的 M1(11 月份 1.5%)来看,资金无处可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投迹象显露,显示国内资本过剩,如不能及时寻找到对外投资机会,资本将会国内市场兴风作浪,国内金融资产不能提供收益,资金就会转战炒作刚需消费品进行对内掠夺。
目前看,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提升群体进化竞争力可着力之处还有很多,而遏制对内抢掠减少内耗是根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改革开放有望大步前行,实现经济破局,提升对外进化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强国梦。
2426 楼
作者:gz111678 日期:2018-12-19 13:38
@楼上陌陌
我很欣赏楼上对世界报以博爱的观点,人都有向往更好生活的权利,但假如每个人都按照美国人生活标准的话,地球资源不支持。
所以,竞争不可避免。
而对内搜刮和对外搜刮是完全冲突的,所以谁都不可能以世界人民为韭菜。国内~或 ~国外,选一。
想想委内瑞拉,有实力对外搜刮吗?
在必须选择对内好或对外好的情况下,多数人阶层都希望对内好,只有极少数既得利益派才会选择对外输出利益换取继续对内搜刮,因为对内更省力。
却是竭泽而渔,不具有持续性。
另外我分析上仅从逻辑推断而已,不涉及我本身品性。
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
情绪完全无益于分析问题,只会干扰看清问题。
如我在上篇文章中描述,博爱是一种道德,是用来减少对内抢掠,提升合作,提升群体进化能力的。
群体内可以是公司,可以是国,可以是人类,视那部分进化最大压力而定。
相信就算以公司而言,抢夺别的公司客户这种不道德行为也会被视作自身能力,而非不道德。
来自
2427 楼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